本文参观日期:
2022-08-17
本文首次发布日期:
2023-01-04
江苏一些县(区、市)的公园中也存在着动物园,也是许多人童年的快乐。随着时光流逝,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依然存在,还有新的出现在一些“生态园”、“游乐园”景区里。原高邮市人民公园动物园门票(本人收藏)。高邮人民公园建于1986年,1999年后增建动物园。现在人民公园已改建为高邮抗战最后一役文化园,动物园早已不存。高邮市范围内已无动物园
常熟虞山动物园,算个有年头的、有一定规模的园中园。位于常熟市北门大街30号虞山景区(虞山公园)内,常熟火车站有公交5路直达。景区东门进来,从主路一直往山上走,路口有一块动物园的招牌,按照路牌再往上走走就到了。
虞山动物园始建于1999年,面积9500平方米,前一两年进行过一次改造。此前,虞山公园就展出过动物,90年代多次从苏州动物园借展过动物,例如:1991年借展过两只东北虎;1996年3月30日-5月5日从苏州动物园借展熊、狮、虎、豹及宠物等25种动物。
虞山动物园门票30元,票价在园中园里算“天花板”了。有纸票,但惯例是先给你、检票时回收。我要求留下了。门票上梅花鹿、猕猴、鸵鸟、鳄鱼、狮子、老虎都是园里有的动物
一进门,眼前一整面假山和水池,从两边过道再继续上坡。虞山动物园建在一面山坡上,坡度大、很有“立体感”,全园几乎都覆盖了水泥,把整面山坡硬化了、改变了原来的环境地貌。
进动物园之前就开始上破了。门口的风车长廊是该园的标志物
动物园这局限的地方里,还充斥着许多娱乐设施,简直把动物园塞的满满当当。甚至都不需要专门的道路,笼舍、游乐设施之间空着的地面,就算路了。
还放了几个恐龙模型,啥风格的东西都搁一块,就很“热闹”
爬上坡,先看到了一间单独的笼子。里面会是啥动物?开始我以为是熊。
鸸鹋旁边,外立面做了木纹装饰的一排笼舍是“爬行区”,动物有:暹罗鳄、苏卡达陆龟、红腿陆龟、黄缘闭壳龟、巴西龟、网纹蟒等。我有点疑惑。苏卡达陆龟、红腿陆龟同在一间笼舍,但展牌只有写了“陆龟”。里面至少有两种陆龟(好像有4只左右,可能还有其他种的陆龟——我不确定,照片没拍全),却没有作为多种动物介绍。如果多养一种动物、为了给游客看,不多做一块牌子体现吗?或许,养归养、放那里给游客看本来就是“顺带着”的,所以无所谓?墙边放了两级台阶,显然希望游客更靠近。更靠近干嘛?玻璃上不是有一个个小圆孔连接着管子、形状像水龙头的装置吗——流下去的不是生命之泉,而是园方售卖的饲料。
“水龙头”分布数量能看出园方多希望游客买饲料去喂猴
猴笼子看上去小又低矮,我走近看——原来没这么简单。外表看是个笼子,其实是大深坑。中间是巨大的假树,从底部一直到笼子顶端,“树杈”向四面八方伸至玻璃旁;墙壁四周围了一圈钢管,猴子可以靠近玻璃的平台。虽然猴子们在坑里面,但这圈钢管和从底部伸向四周的假树,使得垂直空间利用相当充分。
坑很深,往下看,猴子们像困在井底,但事实上,猴子却经常出现在我的头顶——顶部的笼网它们常上来。
假树上、靠近玻璃旁的铁管上,与游客视线基本平齐,所以虽说是个坑,猴子们更多地在上部活动——游客好像站在树冠,看的是在树顶上活动的猴子。
但又不禁担心太近了,毕竟游客可能会习惯性伸手摸、喂食,尤其还有园方有偿饲料“可以投喂”的暗示,很可能会造成游客不慎被猴子弄伤,猴子被游客投喂伤身、挑逗惊吓的“双输”情况。
园内其他笼舍就没有猴笼这般“设计巧妙”了。大都是“传统的”一个个笼舍、圈舍挨着,分布在山坡上。虞山动物园之前改造过,很多地方显得比较新。像狮虎笼舍整个焕然一新,崭新的栏杆和玻璃,跟旁边老的虎舍一对比很有差距,不过新的空间不大。这座虎笼舍是个“两室两厅”,一大一小两个室外笼舍连通着
其他笼舍大多数像熊笼舍,前面的参观道“造型别致”,笼舍就是重新刷了刷漆,仍是老样子,连给动物趴卧的木板都没多搞一块。
棕熊黑熊笼舍。看上去此处原就是个坡,地面起伏很大。左下角不是水池,“积水”而已
狮子、老虎、黑熊、棕熊,喜闻乐见的常见猛兽有几种了。食草的还有梅花鹿、香猪、鸵鸟,再加上蓝孔雀、黑天鹅,小天鹅等几种禽类——这些物种人工饲养的非常普遍常见,在大动物园里是“基础类”的存在,在小动物园里就是绝对的主体,每种的存在都在“丰富”着该园动物种类。“新鲜”的种类也有,像喜闻乐见的、著名影片《狮子王》里的明星、这些年动物园越来越多引进的、体型小巧萌萌的——细尾獴。
细尾獴确有特别对待,全园唯一地面使用沙土的兽舍。展墙壁涂的五颜六色,背景墙更是一大面蓝的带点白的,如此诡异的配色给我了此处有企鹅的错觉。不走近一下子真没想到这儿是细尾獴。正上方就是熊笼舍,这动物园很“立体”
最高的坡上有大羊驼。虽然羊驼算是家畜、宠物,毕竟曾是网络神兽“草泥马”,喜闻乐见、比起梅花鹿啥的看上去“高级”一点。欧洲盘羊人工饲养也非常多,不过“观赏价值”比家山羊还是看起来奇特的
这儿还引进了赤猴。赤猴隔壁的笼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再次见到了,一个笼子里有多种猛禽、七八只关在一起的场景。它们估计来自野外救助。学飞的幼鸟掉下来,或其他各种原因,被人发现,送到动物园救助收容。
不管什么样的动物园,反正是养动物的地方,就成了本地“最”具有收容条件的场所,一般都挂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的牌子。园里本来的动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虽说总有动物养没了、没再补充致使几间笼舍空着的情况,虞山动物园里还有个笼子贴了“野生动物救助区”的牌子——事实上动物救助笼舍与展示笼舍无异、完全暴露在游客面前、游客也能走到边上看。夹在两个笼舍中间的“野生动物救护区”,相当突兀,它并不是专门给野生动物安静休养的场所

尤其这些鹰的隔壁还是赤猴,猴子常突然跳到笼网上,惊得这些鹰飞起,干扰还是挺多的。这笼舍展示面还是玻璃的,未加以遮挡,不知会不会撞上
另一边的貉感觉也像救助的。它正在一个装着水的整理箱里泡澡,似乎是对它的一种“偏爱”。
之所以怀疑是救助的,因为玻璃上没有貉的展牌。发现了没?貉、鹰的玻璃也有水龙头形状的投食口,结合栖架判断这排笼舍都是给猴的,但现在只有赤猴游览图标注的动物和位置,与实际出入不少,可能是改造前的?图上的金钱豹、小熊猫都没见着。第一,非常紧凑。整个园子几乎一组笼子挨着一个组笼子,动物笼舍之间还散布各种各样游乐设施——看动物是玩,游乐设施也是玩,都是来玩来消费,经营什么不都一样吗。放在动物身上的二次消费主要是买饲料喂动物,如猴笼上的喂食口。还打造了一个进入式鸟笼“鸟语林”,游客购买饲料可进去和各种鹦鹉亲密互动。
第二点,该园虽地方不大,各类动物倒都有几种。猛兽有狮子、老虎、黑熊、棕熊,食草的有梅花鹿、大羊驼、欧洲盘羊、香猪等,小兽有细尾獴、貉,灵长类有猕猴、赤猴,鸟类有鸸鹋、鸵鸟、孔雀、天鹅、还有好几种鹦鹉等等。爬行动物也有一些,蟒、陆龟、鳄鱼,还有两栖动物——大鲵,此处展示的并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而是放池子里等待宰杀下锅的人工养殖大鲵。瞧,水池旁边堆放着各种杂物,一看就不像要好好养动物的样子。我说是放池子里暂养、等待宰杀下锅,像不像?
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小天鹅,“水池”也只是个塑料澡盆而已;黄蓝金刚鹦鹉的水盆被啃得损耗严重,依然坚持使用着......
第三个特点,整个动物园就是一面山坡,很多兽舍的地面就有很大坡度。对于游客,园里的坡并不都是台阶,有些地方就是一整面陡坡,爬的时候还真得注意脚下别滑倒。
这样的陡坡上下时需要小心留意,对行动迟缓的人士不友好,也没个护栏可以扶
动物园所在的这面山坡,几乎完全被水泥覆盖,与这座山原貌截然不同——好像刻意从虞山中割裂开,专门用硬化的水泥来承载这些动物。野生动物从大自然里来,水泥坡不适合这些动物,它们更喜欢泥土、沙土、覆盖着树枝落叶、生长着植被的土地,如同虞山原本的山坡一样。
动物园,如果是它们的家、它们是主人的话,理应按照它们的需求改造吧?应当更像大自然里的样子才对吧?

但此地,似乎因为动物园的存在、因为这些动物的存在,反倒让自然的山坡被覆盖了坚硬的水泥、承受了这般的嘈杂。小姑娘和赤猴的互动,没有建立在喂食的基础上。本是作为喂食口伸进笼舍里的“水龙头”,被赤猴当成了一根可以蹲坐的“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