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拜登的意念决斗:俄美信号战争已到临界点

2022-02-24 星期四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三国志

1 意念决斗

在《普京疑兵术:战争会爆发吗?如何进攻?以及什么结果?》一文中,「魏谷子」公号做出预测,莫斯科正倾向于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更有可能开战,甚至对乌克兰领土实施不短时间的占领。

依据至少考虑到这样几点,普京的关键诉求,除非通过战争乃至占领,否则不可能实现。俄罗斯军演特征和外交举措的反常性,也部分印证了普京的意图。日益升级的互不相让,则助推了美俄双方谁先眨眼的观众成本。

预测总是有风险的。但事情总归会有个结果,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意外叠加,结果可能变得跟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考虑到这个意义,预测有时候会比模棱两可好,你可以稳定在一个认知基本点上,再根据形势作下一步推演。

这种预测引起了微博网友的批评,甚至不论派别。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鼓吹战争强人和侵略,反美主义者认为作者拿了拜登的狗粮跟着起哄,而民族主义者则愤慨于文章忘记了海参崴往事。

当俄罗斯宣称部分撤军时,那些批评者说,你的预测现形了吧?但对13万大军只暂撤1万则视而不见,也不听北约的指控,说更多作战部队正在进入战斗位置。

这里牵涉到公共平台上如今一部分人的习惯认知。通常假定大帝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而西方阴险毒辣,但败事有余,最终无论过程如何演变,都是大帝英明西方愚蠢的注脚。

但撤军不撤军、打不打、何时打、谎言、阴谋论、瞬息万变、虚虚实实,的确牵涉到冷酷的大国博弈策略:信号战争。它的战场是心灵和思想就是孙子兵法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

普京和拜登通过这种策略,旨在预告冲突如何发展,而不是直接发动战争,以此决定欧洲的未来。他们试图不开一枪而战败对手。

这种局面仿若电影《英雄》里场景的真实再现。在这部张艺谋的名作中,秦国捕快无名和赵国刺客长空,伴随着琴声和滴雨,半个时辰站立不动,展开一场意念决斗。

2 信号战争

美俄信号战争的开端是在2021年12月。

当时,俄罗斯十万大军压境乌克兰。普京希望说服华盛顿相信,它愿意承受一场大规模战争,以武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西方最好以和平手段满足它的要求。

拜登誓言,普京如果进攻,将付出前所未见的代价。这是告诉莫斯科,别指望美国做出绝望的让步,从而降低普京升级其行动的价值。

频繁公开情报,是西方在这次信号战争中的独有策略。

12月,美国称俄罗斯计划在2022年初进攻乌克兰。甚至把其军事部署规模说得清清楚楚。同时还把俄军位置的卫星照片,泄露给比如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媒体。

拜登的赌注是,俄罗斯的行动和意图被披露得越多,普京就越没法这么做,不然普京显得很没面子。

今年1月,英国外交部进一步声称,基于对来自美国等几个国家的情报分析,俄罗斯可能计划在基辅扶植一位亲俄领导人,甚至将一名亲俄的前乌克兰议会议员指定为首选「傀儡」。这是帮俄罗斯想好占领乌克兰后的政治盘算。

2月3日,美国指控俄罗斯正在搞「假旗」行动:拍摄西方攻击俄领土或乌克兰俄裔的视频。五角大楼绘声绘色地说,这种视频拍出来将非常生动,包括带有尸体的假爆炸场面,由演员假扮的哀悼者,以及被摧毁的建筑和军事装备的图像,那些装备看起来将是来自乌克兰或北约的。

普京如果这么干,是想让俄罗斯公民相信他是被迫卷入战争的。拜登这么干,是暗示普京别耍花招,你想一出我曝一出,有啥说服力和吸引力?

语言上的信号战争,俄罗斯通常采取守势。他们一再否认计划入侵乌克兰,称这些信息是西方的政治宣传,总统发言人还嘲笑说,西方生怕俄罗斯不袭击乌克兰似的。

但行动上的信号战争则相反。10日开始,从白俄罗斯南部的边境,到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俄罗斯正在举行大规模、反季节和从远东调兵的军事演习。

3 临界点

11日,信号战争进入一个新高潮,美国的情报预言步步惊心。

国安顾问沙利文称,普京可能随时下令进攻乌克兰,甚至是2月20日冬奥会结束前。当然,他同时说,自己不是普京肚子里的蛔虫。然后,美国再通过美联社这样的媒体散布消息,俄罗斯预定将在2月16日进攻乌克兰。

在信号战争中,双方对自己能否接受的东西,以及自己是否会做的事情,都尽最大努力模糊处理,迫使对手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从而分散精力。

于是沙利文想要打破莫斯科的模糊策略,同时向外界尤其是谨慎的欧洲表明,任何入侵都将是俄罗斯蓄谋已久,而不是被西方逼上梁山。

随着17日的第一缕曙色降临,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

但这很正常。对美国而言,信号战争的目的不在于真实发生,而在于杜绝发生。而对普京而言,我打不打是一回事,可按你拜登说的的时间走,那我成何体统?

14日,隔着五个座位,俄外交部长远远地告诉普京,西方无视克里姆林宫的核心安全诉求,但莫斯科方面应继续谈判。虽然部长经常很晚才知道最高决策,但他擅长忠于职守:在我看来,我们的机会远没有消失殆尽,我会建议继续并加以强化。普京答道:很好。

普京的意思是,你继续努力,我仁至义尽。

紧接着,普京15日宣称,已从乌克兰边境撤出了大概1万军队,莫斯科还公布了从克里米亚撤离装备的画面。俄外交部发言人借此下结论,对于华盛顿的一切说辞,特别是事关乌克兰时,我们不能再相信。

但并不是说,这就意味着普京得胜还朝,西方又被打脸。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期望你16日打,最好是俄罗斯彻底退兵。再者,如果西方说什么,普京偏不做什么,那不成了激将法吗?当父母希望孩子安静,一种好的策略就是鼓励他们闹。另外,如果听美国这样一说,俄罗斯就永远且完全撤兵,那它当初集结所为何来?

这是信号战争的过程,而不是危机的结束。

北约秘书长和美国务院发言人,接着普京的话茬称,俄罗斯嘴上说退兵,可甚至就在最近几天,军队部署还增加了;作战部队正在向前沿阵地移动,进入战斗位置呢;何况,今天退到基地,明天杀回前线,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普京这是继续模糊策略,让西方不得不同时应对进攻和缓和。

17日,国务卿布林肯在安理会上,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俄罗斯的假旗花招。除可能的虚构炸弹恐怖袭击外,还包括比如发现一个乱葬坑,或称俄裔平民遭无人机攻击,甚至制造一桩虚构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或者干脆制造一桩真的。

从2月10日俄罗斯军演开始,作为普京的最高对手,拜登的信号就像复制粘贴,持续高喊俄罗斯会进攻乌克兰,即将进攻乌克兰,直到17日说,就在未来几天进攻乌克兰。

信号战争不是汤姆和杰瑞的无限游戏,总会有真实的信号出现。

17日,俄罗斯文件通告美国,如果得不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证,俄罗斯可能会采取「军事技术措施」。《普京疑兵术》一文已经指出,这是不可能的目标,除非通过军事占领乌克兰,逼西方就范。

截至目前,真实的信号,依然更偏于进攻。

4 风险游戏

一种流行的认知认为,拜登信号战争的目的,是逼迫普京动武,因为这样美元就会回流美国。

这种逻辑交织着旺盛的阴谋论和贫瘠的想象力,基本上等同于阿Q在想像,赵太爷希望他和王胡拿起锄头内斗,最后就剩赵太爷家里有金锄头。

美国如今的目标是我们中国,发生在欧洲的战事将瓦解它的最大战略,甚至可能促成现代版联吴抗曹。

欧洲战事将严重影响大宗商品和供应链,给美国业已沉重的通货膨胀雪上加霜。

美国如今的加息紧缩政策,导致更多新兴经济体跟随,原因就是美元变得更值钱,更多资本流向美国。

再说,按很多人的脑回路,美国财政部发债美联储印钱就完事了,何至于要如此绕弯弯。

另外,按这种脑回路,拜登如果要阴谋促成俄罗斯开战,就应该对普京的调兵遣将装糊涂,天天说不会打。这样以普京的英明,才会冷不丁哪天进攻乌克兰。如果拜登天天喊打,然后普京听话照办,请君入瓮,那普京英明何在呢?

和意念决斗一样,信号战争的复杂和风险,远非这么简单。

进攻乌克兰,对莫斯科是否利大于弊?严厉制裁,对西方是否更难承受?这是决定乌克兰是否开战的关键问题。双方都想通过信号战争,逼出对自己有利的答案。

如果普京能够让拜登相信,答案都是YES,那么拜登将被迫得出结论,任何能够阻止俄罗斯发动战争的让步,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拜登能够让普京相信,答案都是NO,那么普京将有充分的动力,减少损失并从战争的边缘后退。

如果普京相信是YES,他早已开战;如果拜登相信是NO,他早已制裁。双方都有虚张声势。

但信号战争的错综交互,结果可能变成,这答案对我不利,但我别无选择。

双方越要秀肌肉,就越会加剧误判,你泰迪护食,我先咬为敬。有效威慑也好,虚张声势也好,都需要行动支撑,结果就是行动被迫无限加码。政治文化、面对受众和个人性格迥然不同,你觉得我会知难而退,我可能恼羞成怒。不确定性不断加剧,边境一次意外驳火,就可能让信号密网崩塌。

就这样,信号战争经常变得跟战争一样难以驾驭,即便最理性的领袖也无能为力,1914年的大国领袖们,就是在这样的懵懂、气性和漩涡中滑向深渊。

信号本为避免战争,但有时变成加速战争。

5 放风和假旗

放出消息损害或威慑敌人,这是信号战争的一大杀招,在大国争霸中有悠久历史。

冷战时期,美国曾这样对付过苏联。1962年,在美苏紧张局势日益升级之际,肯尼迪公布了苏联在古巴的弹道导弹的照片,向世界声称苏联在撒谎。

最大的弄巧成拙发生在2003年。当时,小布什指控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众所周知,美国凭着这些假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永远削弱了美国的信誉和国力。

拜登刚把它用在特朗普身上。卡舒吉事件发生后,特朗普给萨勒曼王储打掩护。去年2月,拜登公布了内幕情报,表明美国什么都知道。拜登觉得这样做既震慑了沙特,又打压了特朗普,尝到了甜头。

这次的放风策略,其情报披露数量、频率和深度都堪称史无前例。在利用信息塑造事态方面,美国终于赶上了老对手俄罗斯。

这么干容易暴露美国情报界的来源和方法,还会帮助对手改进其防御系统,吃瓜群众也在嘲笑美国屡放空炮。

但拜登认为值得。他觉得能给普京的严密齿轮渗沙子,后者不得不在其内部寻找叛徒;还能实现美国控制叙事的目的,不再被普京耍得团团转。

放风策略牵涉到冷酷的道德选择。是否展示底牌,和时代相关。

二战期间,盟军成功破译了德军通信所用的的恩尼格玛密码。由于担心暴露这种破译能力,盟军选择不阻止德国的一些攻击,导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甚至有传言称,罗斯福已经知道日军将轰炸珍珠港的情报,但按兵不动,借此打破美国孤立主义的紧箍咒。

自2015年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多了一项法律义务,如果有潜在的外国袭击,必须通知可能的受害者,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朋友还是敌人。2022年,没有哪个美国领导人,敢为了保护情报能力,去冒因此死人的风险。

放风策略往往针对假旗策略。后者在大国争霸史上更是屡见不鲜。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派遣身穿国军制服者,炸毁柳条湖铁路,借口入侵东北,拉开漫长的中国抗战序幕。

俄罗斯更是几百年来的假旗大师。从二战、冷战到普京时代,重大行动中,总有假旗的身影出没。过去20年,普京尤擅利用西方的优柔寡断而先发制人这回拜登觉得自己也抖了一回。

从根本而言,信号战争是否有效,取决于俄罗斯是否进攻。信号的灵魂攻心为上,信号的宗旨不战屈人,信号的手段虚实相间,信号的目的争取话语权,信号的博弈拆穿敌人,信号的危险火上浇油,信号的杂乱迷惑自己。

到最后,琴弦会断,意念会停止,水落石出,信号变成刀锋,或者和平。


个人微信:weiguzi001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