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ootd天花板到底是啥?

2022-03-03 星期四



周日起床,“哎,没衣服穿了。”各位即将奔赴咖啡馆晒太阳的时尚达人们,是不是正在为ootd抠破脑壳?


痛苦的可不止你一人,不信你看:


开箱图画像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


这件名为“开箱图画像砖”的国家一级文物,来自魏晋年间,正在成博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展出。


砖上,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打开了她那满满的衣箱,可能和你一样,在为今日穿搭发愁。


开箱图画像砖细节

看看,小姐姐有没有面露难色?


可见,衣柜里永远少了一件衣服,才不是什么现代人困境,而是个“千年难题”。


但古人们也是真的会穿,比如,和以下几选手打了照面之后,网友们纷纷惊呼:“古人也穿豹纹,爱撞色,搞扎染?”


彩绘黑人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图源/成都博物馆


紫缬襦 前秦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影/杨勇,图源/成都博物馆


绯碧裙 前秦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源/成都博物馆


不过,若以为豹纹、撞色、扎染就是我们祖先的时尚天花板就大错特错了,内裤外穿、魔性佛妆、男子着裙、女穿男装……关于古人穿衣那些事儿,还有多少你不知道?


以及,“纨绔子弟”与“巾帼不让须眉”到底与服饰文化有什么关系?


来,在这个温度飙升的周日,我,小都,决定带领大家打开另类视角,走进成博“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目标只有一个:穿越时空,做那个时代最潮的人。




汉:贵族好“连体衣”

民间喜欢“内裤外穿”?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定完整服饰制度的朝代——汉朝


时尚界传言,发型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汉代潮人第一个现身说法。


展览现场


毕竟,在头上这么重要的位置大做文章,肯定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正如在今天戴帽子,约等于没洗头,古代戴冠,则暗示着某种身份


比如,汉代最潮天团——贵族阶层朝会social之时,诸侯王戴远游冠,文官戴梁冠,武官根据职位戴武冠或鹖冠,执法之臣戴獬豸冠。


远游冠






獬豸冠



而且,不同场合的穿戴具有严格标准,以汉代第一潮人皇帝为例,祭祀戴冕冠,上朝又得戴通天冠





通天冠




所以,正在上朝的晓明哥,你帽子怕是戴错了?



男性戴冠,女性则在发髻式样上追求时尚,总结起来大概分为推至头顶、分至两边和垂至脑后三种类型,具体梳法又花样百出。


喏,来自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东汉墓壁画中有几位小姐姐的种草图,都是当时的潮流趋势。


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东汉墓壁画中的女子发髻式样

图源/成都博物馆


分别是坠马髻、垂髻、倾髻、丱髻、三鬟髻、三角髻、灵蛇髻、一字髻。


坠马髻


三鬟髻




三角髻




灵蛇髻




一字髻



而我们常说的“巾帼不然须眉”中的“巾帼”,最早其实也是一种发型,尤其贵族女子,在祭祀时常作这样的装扮。


具体的做法大概是以竹为笼骨,以巾覆之,再插横簪与各种各样的发钗进行固定和装饰。


东汉画像石上戴巾帼的女性形象,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东汉墓出土,图源/成都博物馆


get了最潮的头饰和发型,我们再来说衣服。


要论在汉代最潮的衣服款式,那必须是深衣。所谓深衣,即袍、禅衣、皂缘领袖中衣等上下连体的衣物,按照样式,它们大致分为曲裾和直裾。


凤鸟花卉纹锦袍(复制品)战国 荆州博物馆


在汉代,男子礼服与朝服,女子礼服,都是深衣制,服色和具体穿搭,依时令,或场合、身份而异。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先秦时期,深衣已经普遍流行。


比如,展览空间里陈列的一件战国䋺衣,虽无实际穿着功能,却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对襟袍服


䋺衣 战国 荆州博物馆


与衣服相配的是绔,“纨绔子弟”的“绔”,这个字也作袴,穿在袍、襦、裙的内里。



东汉画像石上着绔的男子形象,山东省嘉祥武梁祠出土(左);东汉画像石上着长襦大袴的男子形象,山东省长清孝堂山郭氏墓出土(右),图源/成都博物馆


它仅着于下半身,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裤子,因为早期没有裆,按照《说文》所讲,只穿在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据说,有点像今日的套裤


在某宝上搜“套裤”得到的截图


万事万物都在进化,后来,绔终于紧跟时代,发展成有裆裤,称为“裈”,其中有一种短裤,叫“犊鼻裈”,有说法说它属于亵衣,所以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当时的内裤。


因为这种裤子穿上行动方便,尤其在干活的时候,特利索,当时的下层阶级便直接将之外穿,一时间掀起了内裤外穿的潮流,连西汉辞赋大V司马相如都曾为它带过货。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曾载:“相如身自着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图为东汉画像石上着犊鼻裈劳作的男子形象, 山东省沂南画像石墓出土,图源/成都博物馆


我们再说回纨绔子弟的“纨”,它是指一种很细的绢,侧面反映了当时丝织技术的发达,加之“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织品不仅产量大,类型也繁多,图样还很精美。


其中有一种非常轻薄,且十分精贵的,叫“纱”。


比如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西汉泥金银火焰纹印花纱。据说,是将金银先磨成粉末,加胶调和成泥,再用青铜版拓上印花制作而成的。


印金银火焰纹纱 西汉 湖南省博物馆


有印花,当然也有绣花,它们有的虽然只剩下一缕残片,却依然绮丽动人。


黄褐色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 西汉 湖南省博物馆


龙凤相蟠纹绣 战国 荆州博物馆


可见,在汉代,身为一名潮人,除了解朝代服制的要领和穿搭技巧之外,还必须具有识别丝织品的眼光。




魏晋南北朝:

oversize风越刮越大

男女皆好襦裙,“佛妆”盛行



接下来,我们迈入魏晋。


或许,你还记得川博的《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的展览吗?


当时展出了一件具有希腊风格金王冠,但它却出土于阿富汗。


金王冠

阿富汗,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摄影/慕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成博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也展出了这样一件金冠饰。


镶宝石金冠饰 汉代 内蒙古博物院


镶宝石金冠饰 汉代 内蒙古博物院


看看细节,金叶编织的花环上,缀满宝石,同样也具有希腊风格,却来自内蒙古


镶宝石金冠饰 汉代 内蒙古博物院


它在当时或许被视为一件“海淘尖货”,在今天看来,无疑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


镶宝石金冠饰 汉代 内蒙古博物院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大名鼎鼎的陆上丝绸之路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兵戈扰攘,政权更迭频繁,虽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西域的贸易通道路受阻,但以成都为起点的北方丝绸之路河南道却十分兴盛


金冠隔壁展出的狩猎图金“方奇”,也具有明显的域外风格,出现了长翅膀的狮子的纹饰,融合了源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艺术元素。


狩猎图金“方奇” 十六国时期-隋代 盐池县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这一区域还亮相了一件晋代的龙形金项饰,受到犍陀罗造像艺术的影响,上坠五兵佩。


所谓五兵佩,本源自印度,后来成为晋代“都市丽人”的标配


龙形金项饰 晋代 内蒙古博物院

摄影/杨勇,图源/成都博物馆


而展出文物所坠的五兵佩,却误将三宝标用梳子造型代替,很可能是中国工匠的仿制品。


龙形金项饰细节


所以啊,各位姐妹,不管在任何时代,下手买买买之间,都要擦亮眼睛。


饰品要追随民族融合的风范,那么衣服又该如何穿呢?


魏晋名士,放荡不羁爱自由,在这一时期,一种名为褒衣博带的穿搭风格开始流行,讲求oversize的宽衫大袖是其标志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图源/成都博物馆


这种衣服穿起来走路带风,十分飘逸,是魏晋风骨的调调没错了。


而且,或许是上下连体的深衣穿腻了,到了魏晋,潮人们的ootd开始流行上衣下衫的襦裙


展览现场的陶俑


说到裙子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各位姐妹,但在魏晋,咱们的男同胞也爱穿裙子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第288窟西魏东阳王元荣像

图源/成都博物馆


所以,别再觉得苏格兰方格裙有多么稀奇了,襦裙装早在1800年前就被你们的祖先锁死了!


而且,里面还藏满了各种小心机


比如姐妹们的襦裙就分广袖和小袖,广袖遮肉显瘦;小袖讲求高腰线,显高。


甘肃省敦煌莫高中的小袖高腰襦裙与广袖襦裙

图源/成都博物馆


据情报,当时小袖高腰襦裙这股“风”真的超大,一直刮到了隋唐。


穿衣缀饰之外,要想跟上潮流,还得画得一手好“佛妆”。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里的那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力证。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图源/网络


花黄又称“额黄”,是一种直接将黄色颜料涂抹在额头或者鬓角的装扮,也有将金箔等黄色装饰物贴于额上,形状作各种花朵、鸟雀、星月等。


据说,这种妆面,受到佛像面部涂金的启发,因此被称为“佛妆”。所以,可以理解成初代cosplay?(在晚上真的不会反光吗?)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

图源/网络


同时,民族大融合时期,各西域古国的时尚潮流也在丝绸之路上巅峰对决。


比如在吐谷浑流行一种风帽,有点像今天的斗篷装;来自波斯祆教的动物形象加连珠纹也在织锦中盛行。


风帽陶俑 北魏 宁夏固原博物馆 




唐:胡风混搭,女穿男装

古代时尚界迎来“卷”之巅峰



终于到了成就“衣冠王国”的唐朝,由李白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而知,时尚界迎来了古代历史上的“卷”之巅峰


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来点新鲜。


比如,小伙子们可以学习整场最火的潮人整条花皮裤或豹纹裤


彩绘胡人牵骆驼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彩绘黑人俑局部 唐 庆城县博物馆


又或是,像彩绘男一样,来一身大胆混搭。


彩绘男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摄影/张羽腾,图源/成都博物馆


头裹黑幞头,黑底白花圆领内衣打底,浅黑色右衽曳地长袍做外搭,腹部束黑色革带,脚蹬白色尖头履。


和现代穿衬衣一样,想要出彩,还得讲求技巧。


彩绘男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来,提起下摆掖在革带下,露出月白色里子和四瓣花红绫裤,撞色风马上出来了。


但一定记住避开一种“危险”的颜色——黄色,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黄色正式成了皇室服饰的专有色


小姐姐们呢,若是求稳,从妆面到穿搭,都可以参照以下两位彩绘灰陶女俑


彩绘灰陶女俑 唐 庆城县博物馆 


毕竟是一个时尚值达到顶峰的时期,妆面、发饰、服饰都百花齐放。


但若想要成为人群中最靓的那颗星,必然还要再加把劲儿。


出门在外,一顶精致的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少不了;


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 唐 中国丝绸博物馆

摄影/张羽腾,图源/成都博物馆


衣箱里,免不了一件宝花纹半臂,日常百搭yyds;


宝花纹半臂 唐 成都博物馆


时不时来个回鹘装,又或是索性着男装


而且各种妆造、发型要跟上,“白妆”、“红妆”、“时世妆”,“半翻髻”、“反绾髻”、“惊鸿髻”,以及贴于额间花钿……百变才是盛唐丽人的座右铭。




宋:“花事”风尚

低调清雅,才是最高级的奢华



宋代服饰在样式上多承袭唐代,但经历了唐代的华贵巅峰后,衣冠风格却与之背道而驰,以内敛、素雅、低调为时尚风向标


因此,在宋代追随时尚,一定要注意纹样的变革。


在唐代的衣料当中,为了突显绚丽的服饰,织物中加入金线、金片成为趋势;宝花纹、陵阳公样这样热闹的纹样,也非常流行。


罗地宝花纹绣片 唐 甘肃省博物馆


花兽人物纹绣片 唐 中国丝绸博物馆


但在宋代,绣纹受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多为写实的花鸟题材。


比如,这件南宋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整体风格淡雅,大襟绣牡丹、芙蓉等作为点缀,教科书级别的低调中尽显奢华。


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 南宋 福建博物院


从各种复原的纹样来看,宋代潮人真的很“植物系”,清新脱俗的“花事”风尚,丝毫不输当代的碎花潮流。




明:补服,吉服

谁才是时尚之王?



在明朝区域,来自山东博物馆的蓝色织金麒麟方补棉袍以及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像两颗明珠为展览画上了句号。


展览现场,图源/成都博物馆


补服,始于明朝,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用以区别官职差别。


最常见的,是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多为一种流行于官员中的时尚。


蓝色织金麒麟方补棉袍 明 山东博物馆


吉服,是在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所穿的服装。


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 明 山东博物馆


它美就美在繁复的工艺,最典型的装饰是采用云肩、袖襕和膝襕纹样。


大片的祥禽瑞兽图案里,藏着妆花、织金、刺绣等精湛技艺,堪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重大场合不可或缺的“战衣”。



● ● ●



看完展览,追完大秀,时间或许可以又回到起点。


展览现场,图源/成都博物馆


有必要说明的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与服饰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


嫘祖始蚕的传说,第一代蜀王蚕丛的故事,以及或从蚕字演化而来的“蜀”,乃至丝绸之路上的蜀锦,无不彰显着它的服饰文化与时尚基因。


还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原件也藏在成博哦,看完展览可以直上楼观赏。


潮人们,向着古人的ootd天花板出发吧!


·

·

·


展览信息




“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

1月25日-5月5日

成都博物馆




● ● ●



编辑丨牙尖儿

摄影牙尖儿、官方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