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买卖的儿童疫苗本:虚构婴儿获接种记录,中介能指挥人随意删除_腾讯新闻

2021-01-11 星期一
依据当下行情,一个疫苗本的售价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孩子年龄越大,费用越高,那名中介直言:“这个证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在我们眼里就是一张废纸,挣钱工具而已。”

作者丨李游编辑丨覃旭

“不管你的孩子哪来的,只要付钱,我就能给宝宝办出《预防接种证》。”1月6日晚,一名网络中介在电话里大声说道。手机那端,是一位想通过他买证的中年男子,虽然两人已经接洽了三天时间,可彼此都还不敢完全相信对方。

这名中介从事的业务是倒卖儿童《预防接种证》(简称疫苗本)。在中国大部分地方,疫苗本是每个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必须要提交的材料。而办理疫苗本的过程非常简单,只要家长带齐相关手续就可以。

但有些特殊孩子通过常规渠道无法获得疫苗本,继而影响着上学、出境等社会活动,例如被拐卖的儿童、不符合法定条件收养的孩子,以及因各种原因父母无法公开关系的宝宝。

于是,有中介看准了市场空白,打通各方关系,把很多根本不存在的儿童疫苗接种记录,逐条添加到官方的疫苗管理平台中,进而办出疫苗本。

通过中介办出的疫苗本。

至于买证家庭孩子的具体来源,中介并不关心,他们只需要一张成年人的身份证就能搞定相关环节。甚至随意编造一个虚假的婴儿信息,中介也能办出真实的疫苗本。

依据当下行情,一个疫苗本的售价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孩子年龄越大,费用越高,那名中介直言:“这个证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在我们眼里就是一张废纸,挣钱工具而已。”

国内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说,尽管买证能解决部分特殊孩子的上学问题,但同时也为一些被拐儿童“洗白”了身份,增加了打拐和解救被拐孩子的难度,这里面有个两难的问题。

网络中介自称能办疫苗本,官方APP查到记录后再付款

有人利用网络倒卖疫苗本的事情,上官正义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尽管他潜伏于拐卖儿童组织里已有数年,但还是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刚开始,我认为是骗子,后来才慢慢印证”。

在上官正义推荐下,记者进入一个名为“上户口疫苗本”的社交媒体群,群里有40多位成员,彼此互动并不多。但每隔一阵,群管家就会跳出来发布一则信息,并@全体成员:“有需要新办疫苗本或补办疫苗本的可以联系我”。对方还留下了社交媒体账号。

记者添加后,一个网名为“小石头”的广西中介,自称能办理全国联网的《预防接种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

中介“小石头”。

家长为孩子办理疫苗本时,需带着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在出生医院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时的接种卡等资料。但在中介那里,客户只需提供男女双方的身份证,以及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按规定,我国儿童从出生起到6周岁必须要接种12种疫苗,共22至25剂次,预防包括乙肝、甲肝、肺结核在内的多种传染性疾病。

也就是说,每个新生儿都要进行疫苗接种、办证,即便丢了也可以按程序补办,为什么要通过中介呢?上官正义分析道:“只能说明中间有问题。”

而“小石头”也很“坦诚”,他说自己的客户多是买孩子或没法办理法定收养手续的家庭:“很多人拿不到疫苗本,后期就无法接种疫苗,这直接影响了孩子入托、入学。”不少通过他办了疫苗本的人,对他“感恩戴德”。

“小石头”告诉记者,他可以办理华南地区某市的疫苗本,费用在1万至2万元不等。这个价格差来自婴儿的年龄,年龄越大,录入疫苗记录越多,费用也随之上升。1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会超过1万元。

该中介表示,前期不用付定金,在当地官方的疫苗管理APP查到信息后再付款。至于买家的夫妻关系是否真实、婴儿来源是否合法、孩子接种过什么疫苗,中介并不需要证明资料,“你甚至不用到现场,我办完后给你寄过去。”

“小石头”说,如果孩子已满6周岁,他能做出整个周期的接种记录,未满6周岁的话,可以做到孩子的当前阶段:“因为是全国联网,你拿着证回当地办理回迁,接着打满就可以,就说孩子由老人带,以前一直在外地打疫苗。”

看记者仍有疑虑,“小石头”发来了两个他自称办理过的疫苗本。上面信息显示,第一个男婴出生于2020年7月份,户籍在四川简阳;第二个男婴2017年出生,户籍在江西赣州,“这两个孩子根本没接种信息,是我们负责填写的。”

虚假婴儿的疫苗接种记录出现在官方APP。

记者欲通过疫苗本上的电话核实真伪,均无人接听。

“你可以提供疫苗批号,没有的话就用我们的。”中介说,“只需要提供男女双方身份证,孩子的名字、性别、出生年月就可以。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出生医院也没关系。”

在网络上,像“小石头”这样的中介不止一个,一个网名为“恰恰”的山东男子,自称也能办理疫苗本,收费是1万元至1.5万元,最高价比“小石头”便宜了5000元。而“恰恰”也不需要前期付款,甚至不用男方姓名,只提供母亲身份证和宝宝信息就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小石头”和“恰恰”办理的疫苗本,都来自华南地区某县级市的一家民营医院(简称华南某医院)。

还有一个网名叫“紫竹”的浙江衢州女子,号称也能办疫苗本,总共只需5000元。不过,她要先收取2000元定金,客户在疫苗APP系统查到接种记录后再付尾款,“可是,我这里是全网最低价格”。

“紫竹”的能量似乎更大,她自称除了能办理华南某医院的疫苗本外,还能操作其他医院。据其提供的信息显示,她刚为一名2020年10月出生的重庆市渝北区男婴,办理了疫苗本。但上面的电话,也无人接听。“紫竹”说她已入行两年多:“很多人发红包感谢我。”

中介“紫竹”。

虚构的婴儿也能获得接种记录,中介能指挥人随意删除

虽然疫苗本中介自称能量巨大,但做了多年打拐工作的上官正义仍不敢相信,他无法理解一个没有打过疫苗的孩子,如何能获得接种记录。为了验证中介所言真伪,2020年11月,上官正义先与“恰恰”取得联系。

他向“恰恰”提供了一对成年男女的身份证,并虚构了一个男婴信息。果然不到一天时间,这个“男婴”的疫苗接种记录就出现在一台电脑的系统中。

从电脑页面信息来看,该“男婴”在2020年6月下旬“出生”当天,先接种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7月26日接种乙肝疫苗,8月26日打了三价脊灰减毒疫苗,9月26日、10月26日均接种了二价脊灰疫苗(糖丸),9月26日、10月26日接种百白破疫苗。

这份电脑记录特别注明,接种医生为“男婴”注射的位置是右上臂。面对这些,上官正义依然无法确认真伪,他担心是中介自己在电脑中制作的假信息。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婴儿的疫苗流通情况。

见状,“恰恰”让上官正义在手机应用市场中,下载了当地的官方疫苗APP,并让其完成实名认证。很快,这个APP中出现了与电脑界面相同的疫苗接种记录。

APP信息显示,为“男婴”实施疫苗接种的单位是华南某医院,上面甚至有每剂疫苗的溯源码、生产企业、有效期、容器类型、剂型,以及剂次、接种途径和批注文号。

就这样,一个根本不存在的4个多月大的“男婴”,轻松获得真实的疫苗接种记录。“恰恰”说,他操作过最大的孩子是5岁。

“假如这是个被拐儿童的话,岂不是给公安机关侦破设置了障碍?”上官正义在验证真伪后,没有向其付款。中介恼羞成怒地说,会删除“男婴”的疫苗接种记录。

对于删除疫苗接种记录的问题,上官正义咨询了专业人士,得到的答复是:“程序非常复杂”。令其没想到的是,之后,前述“男婴”的接种记录,果真从APP中消失了,“幸亏我全部保存证据了,否则对方能完全否认。”

日前,记者也对此进行了暗访。在征得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同意后,记者先将两人伪装成夫妻关系,并又虚构了一名2岁多女婴的信息。中介“小石头”收到这些信息后,仅用了不到1天时间,就做出了疫苗接种记录。

中介自称办出的疫苗本。

当地官方疫苗APP显示,这位不存在的“女婴”先后接种了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多糖)、乙脑疫苗(减毒)、甲肝疫苗(减毒),接种单位也是华南某医院。

“小石头”没有收到记者的款项,该“女婴”的接种记录之后也从APP中下线。记者对“紫竹”的暗访结果也是如此,接种单位同样是华南某医院,接种医生名为谢某某。

公开资料显示,华南某医院成立于2018年,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该医院所处的乡镇名称,与多个买卖所得疫苗本上的孩子父母现住址相同,而且,这些疫苗本的发证单位处,均加盖着院方公章。另据快递信息显示,曾有疫苗本的寄件方来自当地另一家医院。

但该医院负责疫苗事务管理的人士说,不在该院出生的孩子绝对无法拥有该院的接种记录和疫苗本:“而且,我们只能为刚出生的婴儿打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别的无法接种。”

对于该院疫苗本被倒卖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表示很震惊。不过,据她透露,他们在电脑上操作接种记录的账号和密码就一个,很多医务人员都知晓,而且,放疫苗本的抽屉日常没有上锁。

而在APP显示的接种医生谢某某,是个“90后”女护士,她自称完全不知情,也从未给任何儿童违规进行过疫苗接种。

“这门生意比倒卖疫苗药物安全多了”

对于华南某医院前述人员的说法,中介“小石头”不以为然:“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人人都知道呢?否则怎么可能录入APP。”他说自己并不会黑客技术,也无法在官方数据库对疫苗的接种记录进行添加与删除。

依照“小石头”介绍,国内目前能真正进行疫苗本买卖关键环节的中介并不多,网络上很多都是业务员,最后去医院办事的少之又少,而他则是其中之一。

“小石头”说,他们现在主要操作华南某医院的疫苗本,一般情况下两天就能办好,加急的话一天也可以,节假日同样能办理:“出生证、结婚证都不用,疫苗本上的联系电话我们搞定。”

才入行一年多的“小石头”,客户已遍布全国各地。每次办理时,他都要亲自赶往医院,除了协助医生录入疫苗信息外,还得指导客户下载APP、完成实名认证,以及接收验证码等。

一位疫苗本买家与中介的对话。

“假如客户赖着不给钱,我们就删掉疫苗接种记录,取消实名认证。”按照“小石头”的说法,客户想到现场办理也可以。由于见面会增加风险,需要另外多加钱。

“小石头”告诉记者,自己每单业务能挣5000元,其余的费用都被具体办事的人拿走了,“如果你能给我拉客户,超过2万元以外的钱都可以自己留下,大家就是挣个辛苦钱。”

这名中介让记者完全不必担心:“我们办的证和疫苗都是真的。”他说,这门生意比倒卖疫苗药物安全多了,说到底,它只是一组数据和一个记录载体,“没听说谁因此出事了。”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网络上的确查询不到有关该问题的报道,在中国裁判文书网里,也没找到因此获刑的案件信息。

对于这些情况,上官正义深感其中问题的复杂性。因为那个绿色小本,决定着一个孩子能否顺利上学,不管是被拐卖还是民间收养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疫苗本在卡住孩子来源的同时,也卡住了他们入学的机会。但如果没有疫苗接种,恐怕老师、家长和同学都不愿意。毕竟,预防接种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网络中介在群里发布的卖证信息。

实际上,我国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管理十分严格,儿童在入学前必须全程接种,没有接种的需将未接种的针次补齐。凡是新入学、入园(含转学)的儿童,其家长或监护人要带好预防接种证,到学校(幼儿园)所在地或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由接种大夫核对儿童接种情况;已完成疫苗接种的,接种大夫会为其开具预防接种证明,未按规定程序接种疫苗的,大夫会告知补种疫苗名称与时间;如果疫苗本丢失,家长补办时要带着孩子的《医学出生证明》、父母双方身份证等资料。

“而这些严格的规定,很多环节都可以在中介那里花钱解决。”上官正义说,他希望加强打拐力度、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的同时,也能理顺政策,不要因疫苗本问题阻碍孩子的受教育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凤凰星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腾讯新闻-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