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狗神》,我觉得这是我的年度最佳

2023-12-14 星期四

今年 10 月,平遥电影节传来了让影迷轰动,并充满期待的消息。

当时,吕克 · 贝松导演携新片《狗神》(DogMan)参加展映。

据报道,电影在放映时,许多观众就当场抹泪。放映后,吕克 · 贝松在贾樟柯的介绍下,走上台前。观众们激动得起立鼓掌,然后打开手机灯光为吕克导演喝彩。而吕克此时也难掩激动,拭起了眼泪。

· 来自 B 站 UP 学习主义 1927 的现场视频

此刻,有两个问题摆在了桃的眼前:

1.《狗神》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 它为什么能把观众看哭?

所谓眼见为实,就在在几天前,桃机缘巧合参加了点映活动先睹为快,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狗神》这部电影,绝对是吕克 · 贝松导演近年来带给全球观众们的一部奇片。

点解?请诸位稍安勿躁,听桃慢慢道来。

注:为说明问题和本片精彩之处,文章难免涉及剧透,请读者朋友斟酌。

说实话,在桃听罢《狗神》的标题,看了些只言片语的剧情介绍后,立马 " 望文生义 " 了起来:这该不会是部 " 唯美的治愈系 " 电影吧?

毕竟在以往,许多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习惯于套用创作模板。套路大概是一个四处碰壁的 " 鲁蛇 " 主人公,无意中得到 " 萌犬 " 的治愈,然后收获了感动,走向了成功。

但在点开《狗神》的预告片后,我却发现这部电影非但没有像 " 萌宠片 " 那样,用阳光灿烂的滤镜刻意烘托狗的可爱,反而向观众展示了" 动物凶猛 "的一面。

· 猛犬凌空扑咬,威力十足

除了狗的镜头,预告片中的关于 " 人 " 的要素也极其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暴力、警方审讯、帮派枪战。

· 此处的狗们也没有瞪大眼睛卖萌,而是露出獠牙嘶吼

上述元素的叠加,让桃非常兴奋。毕竟在套路化创作满天飞的当下,我更想看些出人意料的作品。那么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狗神》的 " 剑走偏锋 " 之处:

电影利用狗,构建了一个盘根错节、令人陌生的 " 人的故事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狗神》通过残酷的现实描写,展示了两个内核——" 自我救赎 "" 自我探索 "

故事中,主角道格拉斯并非剧作中平庸的典型人物,因为他的身上充满了" 复杂性 "。在孩童时期,道格拉斯因为同情自家饲养的斗狗,而被残暴的父亲和兄长扔进狗笼,虐待致残。

畸形的家庭结构、残酷的环境,都让道格拉斯相信,狗比人更值得信赖。

但如同先贤所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格拉斯在逃离家庭后,也想着融入社会,补全人格,然后自力更生。但现实的拷打却让他屡屡碰壁。

· 文明社会的打击让道格拉斯处于文明生态链底端

接连的挫折击溃了道格拉斯的精神支柱和生存之所。于是,他选择通过 " 伪装 " 隐于文明社会,抛开人身上的文明烙印,转向 " 狗群 " 生存主义。并借助狗的力量,成为了街区大名鼎鼎的 " 狗神 "。

而神与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缔造秩序,后者遵循秩序。可是秩序与秩序之间的矛盾,却将道格拉斯狠狠地拽进了危险的深渊 ......

这样的故事,听上去和许多商业大片 " 反英雄 "、" 主角黑化 " 的桥段有些类似。但不得不说的是,剧作上的巧思,就是能让 " 凡俗 " 变成 " 惊喜 "。而这样的巧思,就源于电影中作为象征意义的 " 狗 "。

· 吕克导演在 " 狗 " 身上下足了功夫

(图片来源:时尚芭莎)

方才说到,主角道格拉斯从小遭遇虐待,处于人、狗的中间地带:他没有属于人的尊严,却珍视狗的美德。而后他的经历完成了事件累加的量变,人物形象亦发生了质变。

那么在此种语境下,狗群的作用之一,就是弥补道格拉斯世界观的空缺。所谓 " 狗神 ",更像是身为 " 人 " 的主角,结合了狗群身上的特质所形成的 " 合理产物 "。

而 " 狗 " 的象征意义,也对应了主角认知变化的三阶段。

在初始阶段,主角在人类社会找不到自我的位置,狗群成了唯一接纳自己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狗象征着一种外界的认同,是家庭的替代。

而后,主角在人类社会屡遭碰壁,但狗却懂得团结求生。于是在与狗的 " 共生 " 关系下,主角获得夺回尊严的力量。Dog 由此成为了 God,成为了力量的象征。

最后的阶段看似最平静,但也是最痛苦的。当然也是桃最想少说两句,推荐大家亲眼看看的。在现实中,人和狗虽能互相接纳,但毕竟不是同一个物种。

而在与同样带有心灵创伤的侧写师对话时,主角选择了倾诉。此时狗成了一种理解的桥梁,男主也走向了最终的救赎。(再次提示,情节非常精彩,大家一定要亲眼看看)

这些象征意义的呈现,都不是教条化的 " 空中楼阁 "。而是通过痛苦、失落等情绪构建而来。

所以,导演吕克在创作中也非常重视情绪的表达。他曾直言:

人们即便知道电影是虚构的,但大家仍想从故事中收集某种真相。

因此,他想让这部电影尽可能诚实。希望观众能体会到主角经历的痛苦,和他采取的行动。

· 吕克 · 贝松导演补充主角道格拉斯的情感是充沛且敏感的

那么此时问题来了。导演吕克为什么要选择拍这样一部电影呢?

时间回到几年前,吕克导演读到了一篇 " 惨绝人寰 " 的新闻报道。

报道称,有名残忍的父亲将他 10 岁的孩子和狗锁在笼中多年。当警察发现时,孩子只能用四肢行走,更不会说话,只懂得吃碗里的东西。

· 来自吕克 · 贝松导演在 FRED's Interview 上的访谈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 " 狼孩 " 般的新闻,大抵是社会奇情的边角料,看完后就随手扔进某个聊天群。但这则新闻,却仿佛打开了吕克脑中的宇宙。

他的脑际好像被无数问题充满:这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他长大后,会怎么认识这个社会?他会是选择极端报复?还是在人格补全后变成救世主?

最终,电影《狗神》横空出世,透过银幕信息的传递,我们便能看到吕克的种种思考和解答。

就像生活一样,现实中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单项选择,人终归是复杂的。因此,吕克也没有把重点放在 " 渲染奇情 "、价值判断。而是结合人类文明的优缺点,把设问拍成了电影,交给观众自行体会。

聊到这里,相信有朋友一定要问:听你这么说,为什么我感觉《狗神》不像吕克 · 贝松拍出来的?

讲真,在看完电影后,桃也曾这样认为。但在深思熟虑后,我却认为《狗神》中,恰恰融入了 " 吕克式电影 " 的神髓。

在许多观众看来,吕克导演的作品总是纯粹的商业之作,充满了 " 好莱坞元素 "。譬如《第五元素》、《飓风营救》系列、《玩命快递》系列、《暴力街区》系列、《尼基塔》等等 ......

这些作品经常被浓缩成 " 一分钟看完 XX" 的短视频,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吕克的作品,总能抓住观众的爽点,刺激观众的感官。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信息高速流动的当下,我们的认知也如同 " 二向箔 "。它将立体的事物变得扁平,甚至让人产生" 吕克 · 贝松 = 爽片 "的观感。

可与此同时,我们或许会忽略,吕克 · 贝松也是个心灵的探索者。

在成为导演之前,少年吕克曾学习潜水,十几岁左右创作了《碧海蓝天》的草稿。随后在 1988 年将电影搬上荧幕。

这部作品剧情舒缓、慢热,片中的两位潜水运动员不断地对海和人生意义上的追寻,究竟是繁荣的都市文明,还是选择漆黑无尽的海底。

·《碧海蓝天》中潜水运动员与海洋的复杂情感

除了对成年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吕克导演也曾为孩子们拍过电影。相信许多 90 后都曾在 " 无关紧要 " 的副科课堂上,跟着时髦的美术老师欣赏过充满童真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

这部电影则是吕克的童年探索之作。在他看来,此片承载着他自己的童年经历。但当下充斥着犯罪、环境破坏。他深感成年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并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孩子们说声抱歉。

·《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尼尔 · 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

而电影《狗神》也注入了 " 吕克式 " 的神髓。剧情以 " 狗群 " 为参照,带领观众深入进道格拉斯的内心,去阐释人的复杂性,以及主角的痛苦和转变。

例如,道格拉斯曾剖析人和狗的区别:人可以选择进入文明社会懦弱谋生,但是野外是弱肉强食。

年少的道格拉斯在孤儿院里,看着争吵打斗的孩子们,自言自语道," 狗群们不会因为不同品种而互相欺凌,但是人会因为各种自私原因而爆发冲突 "。

在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作品之后,道格拉斯意识到人类文明璀璨的作品,另一面是人类社会的虚伪与唯利是图,其内心充满了纠葛。

吕克 · 贝松剧本中的道格拉斯并不是完全的反英雄式主角,他有着自己一套信奉的生存法则,但他没有去封闭自己,而是以另一种姿态认知周围环境,这个姿态就是 " 狗 "。可以被忽略,但又不能不清除。

回到《狗神》这部电影,它有暴力、也有温情,有极度的疯狂、也有异于常人的理智。

吕克贝松导演知道如何运用这些令人血脉喷张的刺激元素,但在此之上,导演更知道如何去刻画那些细腻的感情,那种从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碰撞中汲取的灵感。

在桃看来,吕克贝松导演的 " 奇 ",不在于把一部电影拍得看不懂,云里雾里。而真正的 " 奇 ",是简洁明了的讲述,但会让观众时刻难忘,不经意之间就会想去琢磨电影里的一个镜头、一段对话,那怕是演员的一个神情。

很快了,这部《狗神》将在 12 月 15 号全国上映。届时桃准备去二刷。

毕竟值得细看的电影,属于当下的稀缺。一刷时桃还有很多精彩的表演刻画没看过瘾,很多金句没来得及摘录,也有很多细节想认真推敲。

那么这个周末,大家一起去看看这部奇片吧~

设计 / 视觉:SaiBO XiaOsI Men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