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愤】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机场生态灾害防范》究竟有多么荒诞无稽?

2021-04-20 星期二

一、缘起

 

四月一日,我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加一个新书发布活动,顺便想各处转转,看看有什么新书出版。

 

结果,鬼使神差般走到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展台,发现有一套《机场生态灾害》丛书,其中一本还是昆虫卷。出于好奇,我请工作人员拆开包装,翻了翻。竟然一下子就被恶心到了,我看到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和二类保护动物阿波罗绢蝶!在仔细查看,居然还都是危害等级+++++!并且还有各种防治方法!连忙掏出手机随便拍了几张,不敢停留,实在是怕被追杀!

 

多年的出版经验告诉我,这套书的内容一定是胡编乱造的!而图片的风格多元化,清晰度不高,足以说明绝大多数的图片都是没有版权的,只是一时不可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而书的封面上印刷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标识,更是叫人惊诧!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堆国家的蛀虫、垃圾,浪费了国家大笔的资源,搞出这种伤天害理的研究!

 

于是,我决定举报他们!第二天,我找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微信平台,对这套书进行了举报!

 

时间一天天过去,真相终于一点点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的第一直觉是完全正确的!

 

二、丧尽天良的灭杀国宝

 

该书涉嫌教唆人们灭杀、诱杀、捕捉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包括: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喜马拉雅塔尔羊(危害等级++)、金斑喙凤蝶(危害等级+++++);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蒙原羚(危害等级+++)、中华鬣羚、兔狲(危害等级++++)、金猫(危害等级++++)、格彩臂金龟(危害等级+++++)、阿波罗绢蝶(危害等级+++++)、粗皮姬蛙(危害等级++++)、虎纹蛙(危害等级++++)、中国大鲵(危害等级++++)、琉球棘螈(书中注明已灭绝,不知为何还要列出危害等级++++)、镇海棘螈(危害等级++++);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水蕨(危害等级++++)。

 

作者公然叫嚣杀害保护动物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法律!

 

 

如果机场没有这些珍贵的动植物,那么很显然,作者是完完全全的学术造假!也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三、生吞活剥的疯狂盗图

 

本系列丛书盗用图片之疯狂,堪称史无前例。

 

贝类卷,绝大部分图片盗自何径老师的个人数据库(冈瓦纳自然网  www.ganvana.com);两栖卷,绝大部分图片盗自中国两栖动物数据库(@amphibia-reptile-china );鱼类卷,大部分图片盗自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系列专著(共三卷)。其它几卷(植物、昆虫、鸟类、兽类)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者将中外网站、书籍上所能获得的图片,皆用在书中,真可谓集各大搜索引擎热图之大成。


 

很多图片在盗图的同时,还做了镜像、裁剪、去水印等处理。

 

但似乎,批量盗图给作者或者美术编辑也带来了不少烦恼,于是出现了忘记修图的情况,比如这只胡蜂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出北京昆虫网(bjbug.com)字样的水印。

 


再后来,就连基本的图片要求也不顾了,于是这样一张手机随便翻拍,边缘和原图编号都不修理的照片也直接印在了书上!

 

 

四、怡笑大方的错误鉴定

 

昆虫卷:黑足熊蜂用的黄胸木蜂图片

 


昆虫卷:格彩臂金龟用的是麦彩臂金龟的图片

 


昆虫卷:金斑蝶的图片用的居然是美洲著名的君主斑蝶

 

 

昆虫卷:黑蕊舟蛾是一个很常见的种类,在书上却配了一张天蛾的照片

 


昆虫卷:中华蜜蜂,却用了一群意大利蜜蜂的照片

 

 

兽类卷:斑羚图片为中华鬣羚

 


兽类卷:长吻鼩鼹图片为产自非洲的黑象鼩

 


兽类卷:长尾鼩鼱图片为产自非洲的短耳象鼩


 


兽类卷:中华鬣羚被冠以苏门鬣羚的学名

 



 兽类卷:赤斑羚的图片是非洲的德氏大羚羊

 


兽类卷:黑白飞鼠图片为鼯鼠




兽类卷:小飞鼠图片为澳洲宠物蜜袋鼯

 

兽类卷:银色高山䶄图片为著名宠物“龙猫”(南美栗鼠)

 


兽类卷:西南绒鼠图片依然为著名宠物“龙猫”(南美栗鼠)

 


兽类卷:黑唇鼠兔用的伊犁鼠兔照片

 


鱼类卷:台细鳊用的是麦穗鱼的照片

 


 

五、穿越时空的神奇物种

 

书中多次出现外国物种,从亚洲到美洲、非洲、大洋洲,世界各地的生物全都集中在了中国的机场!

 

兽类卷:中国机场出现了非洲的水羚

 


兽类卷:鼹科的图片用了长吻针鼹(单孔目动物-原兽类)的照片,太荒唐了!

 


兽类卷:中国机场有害兽类居然是北美的短尾猫

 


两栖类卷:中美洲的红眼树蛙

 

 

六、荒谬绝伦的知识构成

 

如果说这套书的科学性,那简直就是没有科学性!很多内容错的离谱!

 

众所周知,果蝠在蝙蝠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在兽类卷中琉球狐蝠却被说成是“唯一食果蝙蝠”。

 

紧接琉球果蝠,只产于南亚和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的大狐蝠却被冠以分布于青海和陕西,并以植物果实为食(不是说琉球狐蝠是唯一吃果子的蝙蝠么?)

 


兽类卷:蒙原羚被莫名其妙增加了吉林、河北、山西三个产地

 


兽类卷:食蟹獴的产地居然是香港和澳门,什么样的物种是如此分布的?

 


兽类卷:标明金猫为分布区机场直接危害飞行安全的高危种。作者并未写出如何直接的理由!按照作者之前的逻辑,鸟吃的一切都是危险的,但这里却放进来一种吃鸟的动物,难道金猫是飞起来吃鸟的么?鸟吃的有害,吃鸟的也有害?

 


兽类卷:居然还在鼓吹兽类的药用价值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阿波罗绢蝶,在国内只分布于新疆的部分山区,而在这本书中,却写成了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的广大地区,一点最基本的地理分布常识都没有!

 


书的内容也出现多次莫名其妙的错误,不知出版社和作者是否只顾赚钱,反正自知是本垃圾书,出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呢?比如这只戴胜,居然是倒着飞的!

 

 

真不知道是作者的水平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

 

 

七、异想天开的原创内容

 

关于这套书的编写,作者也真是煞费苦心。大量来自百度百科等网上的资料被直接粘贴复制,不仅不加以分析辨别,反而加上更加荒唐的臆想知识点。虽然内容明显是胡乱抄来的,但是作者还是动了不少脑筋,防止别人说他是抄的。他先是给几乎所有物种起了一个没人听说过的俗名,然后制订了种类描述的模板,把抄来的文章按照模板重新整理,随后又胡编乱造了一番如何进行灭杀的内容。这样就看上去像是一个真正的原创作品了。

 

 

 八、涉嫌欺诈的学术不端

 

关于种类的选择,相信作者并未实地调查过,或者说完全没有能力调查。前文谈到的中华蜜蜂错用意大利蜜蜂图片,正好说明这一点。意大利蜜蜂是国内主要饲养的蜜蜂种类,而中华蜜蜂则主要分布于山区,多为农户小规模饲养,其数量远远少于意大利蜜蜂。而本书只写中华蜜蜂,不提貌似“危害”更加严重的意大利蜜蜂,正好说明了作者没有既调查也毫无常识!

 

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类群也是一样,半翅目昆虫中最常见,且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椿象,在书中居然一种都没有。难道国内机场只引进外国物种,自动屏蔽中国椿象?

 

丛书多处收录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南坡和墨脱等地的物种(如:喜马拉雅塔尔羊、墨脱臭蛙、北蟾舌蛙、波留宁棘蛙、墨脱舌突蛙、墨脱纤树蛙、双斑树蛙、刺疣齿突蟾、吴氏齿突蟾、墨脱异角蟾),但这些地方并无机场,不知为何列入书中?如果照此逻辑,那么所有除人以外的所有物种均可收到这个系列!作者这一举动,实在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丛书多处收录台湾特有或国内仅分布于台湾的种类,如:琉球果蝠、琉球琴蛙、棕背臭蛙、梭德氏蛙、壮溪树蛙、碧眼原指树蛙、琉球原指树蛙、面天原指树蛙、橙腹树蛙、莫氏树蛙、盘古蟾蜍、阿里山小鲵、观雾小鲵、楚南小鲵、琉球棘螈等,这说明台湾机场是向作者团队开放的么?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们的相关数据又是从何而来呢?

 

关于琉球疣螈,作者说野生的在台湾已经灭绝,应对人工养殖种加以保护。请问,养殖不加以保护,难道还希望养死吗?有朋友原话:“这得是多混蛋的人说出来的话啊!”

 

此外还有收录书中的多种蛙类,分布于重庆巫溪、湖北利川等没有机场的地方。类似情况比比皆是,实在无法统计。

 

目前香港唯一的赤鱲角机场1992年正式动工,位于大屿山以北的人工岛上。这里为纯人工环境,不可能有野生的蛙类繁殖,而书中却将香港湍蛙列入!明显学术造假!

 


 丛书各卷开篇均有相当篇幅介绍该类群的基础知识,这种选题的书,是否需要编写此等内容呢?明显就是一种浪费,故意增加篇幅的行为。更加可笑的是,昆虫卷居然包括昆虫工艺品、食用昆虫等内容;兽类卷竟包括马戏表演的内容。这些跟机场生态灾害有一分钱的关系么?

 

 

鱼类卷扉页,赫然印有一条鲨鱼的照片,根据作者的介绍,这本书编写的初衷是因为机场周边水域的鱼类会吸引水鸟捕食。请问什么样的水鸟可以捕食这种鲨鱼呢?我需要恶补一下鲲鹏的故事了!

 

 

北京大蜓生活在山间溪流周围,平时都是沿着溪流上下飞行,绝不可能远离溪流,更不可能飞到静水水域或者大型河流周边。书中竟然说在机场消防池、排水沟可见,纯粹就是胡编乱造!大蜓通常独来独往,所谓的成虫集群期更是无稽之谈!其用六轴无人机距地面50-80m喷药灭杀的方法,是要把机场地面当做屠宰场吗?

 


对于棉蝗卵的防治方法是清除杂草,但蝗虫的卵是产在土里的,这方法真的灵么?

 


昆虫卷中,作者记载了多种采集工具,是正常的昆虫研究者和爱好者闻所未闻的,也搞不清楚究竟是如何使用的。

例如:用仿生蜘蛛网沾豆娘,请问仿生蜘蛛网是什么新式武器?

 


用拖网捉蟋蟀,这拖网是捕鱼捞虾那种么?

 


用鸟网捉蝗虫,那捉蝗虫的鸟网是多少目的网眼呢?

 


“双人肩式”捕虫网,每天可抓10-20公斤蝗虫?这网啥样?哪里有卖?什么机场这么多蝗虫?感觉不是蝗灾要来了,就是发财机会要来了!居然还有一种四人的,感觉是在抬轿子!不知申请专利没有?

 


这蚱蝉的防治也是奇葩,明明是抓羽化前老熟若虫的方法,非要说成是抓成虫,成虫羽化出来就飞了,抓谁啊?

 


这种方法更是邪门,脑补一下当时场景:机场100多人,每人举个棍子沾知了,好壮观!

 


中华虎甲,这习性挺对,这防治方法不符合习性啊!

 


树栖虎甲,树上生活,不下地,这中华虎甲防治方法本来就不靠谱,这样一来就更不靠谱了吧?

 


棒角甲,这么有采集难度的东西,还能集群采集?

 


大隐翅虫,粪食性,居然被说成每天吃蛴螬20只、大青叶蝉21只,这数据怎么得来的啊?

 


关于选题,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机场要出一本两栖动物?甚至一本鱼类?还有一本贝壳?这些能在机场动物中占有多大比例呢?前面已经说到,两栖动物、鱼类和贝壳都有现成的“资料库”,简单的说,就是抄起来容易!细心的读者又该说了,这么多类群都有了,为什么单独没有爬行动物呢?这是因为爬行动物除了蛇以外,网上公开的资料太少了,他没地方抄啊!那为什么也没有鸟类喜欢吃的蜘蛛呢?那是因为《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这样一个宝库,出版时间是2017年,他没来的及抄啊!

 

作者在书中声称自己找不到原图作者,却说得到590多位网友的帮助,但却没有去找任何一位图片作者。这可能么?最为可笑的是,盗图最多的文献,如《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并不在鱼类卷的参考文献中。这明显就是学术不端的充分表现!

 


 

 

 

九、丑态百出的梁上君子

 

这套书每一本都有一个总序和一个总后记,在这两个地方,作者说:为充实书中内容,本丛书还参考、引用了部分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上的资料。由于来源甚广,加之许多资料未标明作者,无法在这里一一列出,请各位图片、文字的版权拥有者,见陋作后,主动与本书编委会或出版社联系,我们将依规奉上稿酬。

 

听上去真的是冠冕堂皇,你来要的话,我就给稿费。不是我不给,我找不到你啊!

但事实呢!大多数网上的图片都是找得到作者的,该书作者不是找不到,而是根本没有去找!你能找到所有图片,却连一个作者都没找到?特别是贝类卷,图片几乎来自同一个网站,网站各种联系方式应有尽有,你却说找不到么?

有朋友形象的做了个比喻,我去你家偷了一堆东西,然后在我家里写了个条子,如果你发现这些东西是你的,我会照价付款!可问题是,我去哪里知道你偷了我的图呢?难道让我买票参观你的战利品陈列馆?

 

就在事情爆出来的第二天,合工大出版社领导就给我熟识的一个出版社朋友打电话,请求我别再扩大战果了。此时此刻,我也只能说冤枉啊!受害者当时已知就超过20位了,不扩大,真的太难了!

 

何径老师在知道自己被出版了一本几乎全是他的图片的书后,拍了一段视频发在网上,表示被生吞活剥了!4月12号,他收到了作者的来信,但丝毫没有歉意,只是表示可以按照规定支付稿费。

 


之后,作者又给何老师来了一封信。还是没有什么歉意,只是请何径老师告诉其他作者,也可以依法领稿费了。

 


自然,我们是没有人搭理他了!

 

4月13日,有个学昆虫的朋友跟我说,他的一个同学是书的作者之一,现在茶饭不思,想跟我联系。问他加我有何目的,也不说,就想要联系方式,就让他自己查去了。建议他报个料发巍巍昆虫记,自然也是没有答应。于是劝了一句:学什么都无所谓,不要学偷和骗。

 

4月14日,微博有个人给我留言,问他能否加入我们的维权群,我问他是受害者么?他说“鸟类卷有我们的图”,这个“我们”一下子让我警觉起来,正常人不会随便说“我们”!于是我问他“你们是谁?你是谁?哪些图最好说清楚,因为我不认识你,怕有诈”果然,他不再理我!

几个小时之后,我翻了翻这个人的微博,发现有一些关于机场的内容,由此判断,这是个骗子!于是发了个微博,很快,有朋友发现此人微博资料还没有改,确实是广州白云机场的,也是民航飞行学院的。于是截了个图发给他,他竟然回了我好几句,意思就是想蹭热点炒作,诸如此类。我便把他屏蔽,不再理他。

  

这之后,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终于说话了,同样没有歉意,意思就是,书停卖了,但这个锅是作者的,我们已经让作者去查了。哈哈,推卸责任,合工大出版社排第二,估计没几个敢排第一的!

 

综上所述,这套书根本就配不上粗制滥造或者东拼西凑这些赞美的词语,唯一恰如其分的就是四个字:荒诞无稽!当然,作者和合工大出版社也是如此!

 

说这套书是垃圾,完全就是对垃圾的侮辱!

 

 

十、我们的诉求

 

坚决要求出版社和作者在官方媒体正式向被侵权图片及文字作者道歉,并进行赔偿,而不是给稿费!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作者和出版社刑事责任,并退还全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经费”。

 

相关规定如下,我们认为出版社至少涉嫌违反1-4条,并有可能涉及6-8条规定!

 

在由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以新出联〔2008〕8号印发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其中罚则,明确写明:

第二十九条 项目承担机构违反本办法及国家出版基金其他有关管理规定者,基金办给予批评、通报、向有关部门提出追究责任人责任的建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报基金委批准后追回已拨经费,并取消项目承担机构5年以下申请新资助项目资格,涉嫌违法违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1.违反《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2.资助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3.有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

4.与批准的资助项目内容严重不符的。

5.多次延期仍不能完成的。

6.严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

7.项目申报、评审、验收工作中有行贿行为的。

8.项目结项验收不合格的。

9.其他违法和严重违规事项。

 

 

 

本人声明:

 

因为没有拿到全部样书(包括电子版和零星照片等,其实最多也就粗看了一半,而且除昆虫外,基本也看不太明白),很多内容都来自网友爆料。所以本文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更多精彩期待广大朋友的发现。

 

本文大量数据资料引用微信和微博专家(非砖家)、网友的爆料,在此不一一指明。但本人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对这种丑陋的学术不端和侵权行为的声讨,以及对我们这些受害者的大力支持!

 

本文欢迎各媒体和受害者随意转载或截取部分内容加工整理,并加以合法利用!

 

 



本期编辑:张巍巍


*******************************


想了解有关昆虫的一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巍巍昆虫记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张巍巍

微信互动:actias

微信互动:actias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