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生口述:县城医院里,那些情况危险而不自知的产妇

2022-08-01 星期一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清澄是一名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生,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清澄和同事被派到当地一家县城医院的妇产科进行支援。

在那里工作的二十多天里,清澄发现,自己接诊的产妇里,60%都是高危重患。因为淡薄的生育保健意识和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这里的产妇们面临着高血糖、高血压,过大或过小的生育年龄,过多的流产次数等各种危险因素。她们甚至对自身情况一无所知。

以下是清澄的讲述:



口述者 | 清澄(化名)

作者 | 宁瑜

编辑 | 王海燕

60%的高危产妇

我们被派驻到的县城医院,在一个经济状况中等水平的县城,我们刚到就接到通知,说县里近期足月待产的有近200人。
这里的足月,指的是37周,因为这个时候新生儿已基本发育完全,和老百姓说的40周预产期不一样。不过,我们碰到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孕妇数量,而是有大量的重危产妇。后来我们统计了一下,在县医院时,我们接收的孕妇里,60%都是重患——不是血糖高,就是血压高,要么就岁数偏大,要么就岁数偏小。再加上对产妇情况不熟悉,我们的工作更像开盲盒了,每个盲盒里题都不一样,还都是大题。
到达县里的第二天早上,我临时接到一个院外接产病例。当时还在早上四五点,医务处的人就来宾馆敲我的门,我头没梳,脸没洗,拽着衣服就出去了。去了才知道,产妇有瘢痕子宫,也就是之前在子宫做过手术,如进行过剖宫产或切除过子宫肌瘤。因为子宫有过切口,加腹压后,容易裂开,造成出血,所以瘢痕子宫一般选择剖宫产。

图 | 摄图网

但这个产妇倒在的是妇幼保健所门口,平时是做产检的,根本没有手术条件。这种情况下,我也没办法再追问更多细节了,比如之前的子宫肌瘤手术,有没有穿过子宫,全程切口有多大,就临时帮助做了顺产,幸好一切顺利。这相当于我们还没有正式开科,就在外面干了个“大活”。
其实那个产妇本来是想去邻近的市里生孩子的,结果还没走到,就调转方向,倒在了县里的妇幼保健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产妇生的是二胎,产程特别快。一般来说,如果一胎是顺产的,子宫口已经打开过,也就是民间说的已开过骨缝,宫缩力也比之前更强,更快生产。不过现在很多第二、三胎的产妇都没有概念,感到肚子疼了才到医院,因此,甚至有孩子被生在电梯、厕所里这种事情发生。
我们在县医院的工作正式开始后,接的第一个患者就是高危产妇,一个20岁的小姑娘,血压达到200,当天凌晨由于高血压,感觉头晕才来了医院。因为是孕妇,内科大夫给我打了电话。

《产科医生》剧照

我到现场一看,她的情况已经特别危急了。因为血压太高,孕妇随时可能脑出血、肝脏出血,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胎盘早剥,孩子还没出来,就死在满是血的孕妇肚子里。所以平时,血压超过160的产妇,我们都定为重症了。好在这个孕妇的孩子是足月的,我们给她降压的同时迅速开始做术前准备,为她做了剖宫产。这也是我们妇产科来到县里做的第一台手术。
在县里值班时,一个凌晨,我负责的一位40多岁的高血压产妇就突然在床上大出血。我用窥器检查她的身体时,血就咕咚咕咚往外涌出来,我先用农村那种挺厚的大包卷纸垫在她身下,然后一边告诉手术室,赶紧给我准备东西,一边拽着病床往手术室跑。好在为了预防手术时出现大出血之类的危险情况,医院产科一般都有备用血液,这位孕妇的手术后来还算顺利。
但也有比较棘手的情况。我在县医院里还做过另一场手术,也是将近40岁的高龄产妇,有高血糖,也很危险,而且血型是b型rh阴性,就是民间说的“熊猫血”。一般来说,稀有血型的产妇,需要提前定好手术时间,特殊做好准备,包括准备好备用血液。

《生门》剧照

所以当地妇幼保健部门把这个孕妇转给我们后,我们在她临近预产期时,安排她提前住进了医院,同时一边等待血站调血。结果还没等到血液调配完成,她就发动了。这名产妇已经生过一胎了,是顺产,正常来说,二胎也是可以顺产的,但是考虑到她的稀有血型,本身又有糖尿病,距第一胎也过去了19年,我决定,临时加一场手术,为她做剖宫产。
我后来无比庆幸当天给她做了手术,因为她的孩子大,将近8斤,而且还出现了脐带真结,就是脐带在大人肚子里打了个死结。还好当天手术没有出现特别危急的情况,否则真是要人命的。后来我问她,你这种血型怎么还怀孕,还不加小心呢?她告诉我,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生在家里,也没验过血型,直到这次怀孕,她才知道自己是熊猫血。虽然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她也没太当一回事。

产检意识淡薄的产妇和家属

在县医院里,我还给一个年轻姑娘接生过,因为孩子臀位的问题,这名产妇只能进行剖宫产。当时来陪护她的,是她爱人的妈妈。在接诊过程中,我才知道,她并没有结婚证,这意味着,如果手术中出现紧急情况,除了她自己,只有她父母能为她签字。
最后经过我的协调,她父母手写了一个文件,拍照传了过来,意思是授权给她的陪护人员,一旦手术发生什么特殊风险,让陪护人员签字。做完手术之后我核对她的信息,才发现,剖宫产手术当天,是她的18岁生日。也就是说,她怀孕时,才刚过17岁。
不光这个产妇,在县医院的一个多月里,我们还发现了不少其他以前工作中没意识到的事情。比如在之前的医院里,我们接触的夫妻,会把生孩子当成特别大的事,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大家会做常规的孕前检查,会吃叶酸,会测排卵,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又会去做产检,预约排畸超声,为了优生优育,几乎每个月都会有项目,时间卡得很紧。怀孕期间,产妇稍微有一点事,大家会一趟趟地往医院跑,提前又是去月子中心又是找月嫂,等新生儿出生,什么早教、照顾吃喝拉撒,都是全家动员。

《肚子怎么了》剧照

但在县里,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来自村里的患者,普遍不会想到要做产检,即使做了,许多人也觉得,做个彩超,就看看孩子是不是存在畸形,就完事了。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毫无准备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产妇。如果产检规范,孕妇在不同阶段都有需要关注的指标,比如体重的增加,孩子的发育,血液系统的凝血能力,血压血糖等等。在最直观的体重上,我们一般要求,孕妇体重增加控制在25斤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就容易孩子过大,但在县医院里,八九斤的孩子就非常多。
我们还收治过一个三胎高龄产妇,自身有糖尿病,也有高血压,孩子30周就已经破水了。30周的孩子才1200克,早产太早了,救治要花很多的钱。可能是因为还有两个孩子的原因,她就说,那这孩子我不要了。最后我申请给她转到邻市医院,加上村长给她做工作,她知道政府会出钱给她治,才同意救治孩子。实际上,她这种情况对她自己也很危险,如果能有更规范的早期产检和优生优育意识,也许不会有这个孩子。

《产科医生》剧照

我们还收治过一个产妇,是夫妇两人一起来的,穿得破破旧旧。产妇本人有些智力障碍,话都讲不清楚,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怀的孕,甚至不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孩子,就是知道肚子大了,疼,才来医院。丈夫能勉强把自己的名字写清楚,也知道妻子怀孕了,但怀了多久,具体什么情况,一概说不明白。产妇的证件年龄是35岁,但她看上去年龄会更大些。据这对夫妻说,她十七八年前还生过一对双胞胎,但孩子在哪儿,是不是还活着,全都说不清楚。这个产妇后来生下的孩子也有些畸形,膝关节反向,就是别人的右膝关节向前,他的向后。
这些当然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不过在县城医院里,我发现,即使是普通的农村产妇和家属,小到产检,大到人流、剖宫产,都可能做得非常随意。他们好像并不觉得生孩子是个多危险的事,总觉得那些意外都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不怎么在意自己的身体。
以人流为例,人流其实对身体损伤很大。我在自己工作的医院看妇产科门诊时,都会跟患者强调,一定要注意避孕。但在这里,张嘴一问,流产了三五回一点不罕见,甚至有流产七八回的。总做人流,就像房子总被拆一样,子宫内膜会被刮得很薄,子宫和输卵管都会受伤,造成流产、盆腔炎、异位妊娠的几率也很大。我们这里短短20天,就检查出了许多个宫外孕的产妇,而宫外孕很多都跟输卵管受伤有关系。
《爱的妇产科》剧照
产妇流产多,除了避孕做得不好,还可能跟当地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比较深有关。有当地人跟我们说,有的人怀孕几个月后能看出生男生女了,就会去当地小门诊去做引产。
我在县医院时,接生的新生儿,超过40%是二胎或三胎,这个比例在城里是不敢想的。与此同时,从我经手的手术来看,很多产妇的盆腹腔黏连都特别严重。包括我临走前做的最后一场手术,产妇说是第三胎,但实际上是第四胎,因为前面有一胎是双胞胎。因为这一胎是男孩,她决定生下来,但真的手术时,我打开她的肚子,发现里面黏连得,都看不着子宫切口,什么都看不到。这种情况下,我最怕伤到膀胱,伤到输尿管,因为那样产妇以后就没法排尿了。那场手术我做了两个多小时,能顺利下台,我真是感到万幸。手术后,我一直担心产妇没办法排尿,到了第二天,看她下了1500毫升的尿量,我的心才落下来。
《机智的医生生活》剧照
产妇盆腹腔中的严重黏连,可能跟产妇之前做的手术手法有关,但也有可能,是在以前的产后恢复阶段,不注意身体有关。有产妇就告诉我,她的前一胎剖宫产手术是在村卫生所做的,她说得不太具体,但如果真是在村卫生所,简单的设备和手术室条件就让人担忧。所以在县医院的这段时间,遇到第二次、第三次剖宫产的产妇,我都明确告诉她们,做好避孕,绝对不能再要孩子了,否则术后会非常遭罪。

产科医生的责任

疫情期间,大家都穿着防护服,直到临走那天照合影,大家才互相看一看,原来你长这样呀,但工作结束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迎接的是新生命,面对患者总觉得希望满满,我们的心态也都相对积极一些。在县医院时,大家都尽心尽力,希望给患者争取到最大机会。
像28到30周的早产儿,都是医护人员们一点点守出来的,但凡能申请到机会,都会把他们转到大医院。还有助产士晚上给我打电话,说老师你看看,保温箱能不能给他们用用,不收钱?他们家里条件不好,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还有队员看产妇太痛苦了,问我能不能和麻醉科商量一下,给打个镇痛。
《产科医鸿鸟2》剧照
不过有时候,我们真的很无奈,比如打镇痛,一般需要麻醉师在旁边全程观察,但我们支援期间,根本没有空闲的麻醉师可用。甚至因为人手和床位有限,为了保证高周转率,这里的患者基本都要求48小时以内出院,但在省城的大医院,再快也要保证48小时才放人。
支援结束,在回省城的路上,我们也在讨论这里的情况,一方面是患者和家属本身观念落后,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当地医疗和其他客观条件确实有限。如今在大城市,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女人会怀孕七八回,会这样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但在这里短短一个多月,我甚至都觉得有点习惯了,因为看得太多。但也正是因为朴实,这里的患者特别相信医护人员。
其实在支援这段时间里,妇产科的任务是很重的,而且要随时预警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6到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都是常态,所以很多医护人员都垫着尿不湿,还有人戴橡胶手套时间过长,导致了严重的皮疹。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把自己累成这样。但我是这样想的,衡量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5岁以下孩子的死亡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只要沾上怀孕这两个字,就是很重要的事。在我的观念里,我担心的不只是在医院里的产妇,还担心倒在大街上的产妇,她们都是我们作为产科医生的责任。






排版:南溪/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