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80获胜随感

2022-12-10 星期六


    12月6日,贝尔V-280在美国陆军“未来远程突击直升机”(FLRAA)项目竞标中获胜。对于V-280的胜利,大家各有看法。也说说个人的一点想法。
    首先,机型之争到路线之争
    从原理来说,V-280和SB-1根本就不是同一类飞行器。一定要说的话,V-280可以算是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固定翼飞机,而SB-1则可以算是提高了飞行速度的直升机。所以V-280那些性能“优势”,如果放到固定翼飞机这个类别来看的话,根本就算不上优势,或者说,这是该机为了垂直起降能力而付出的性能下降的代价。而SB-1,从直升机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FLRAA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机型与美国陆军路线匹配之争,直白的说就是哪种机型更适合美国陆军设定的未来作战需求。说起来有点像当年的ATF竞争,YF-22和YF-23就是两条路线,而V-280和SB-1的差异更大而已。

        其次,“远程”的意义
    估计所有人都注意到了FLRAA对远程能力的要求,这也是V-280的重大亮点之一。个人看法,FLRAA对远程能力的要求更大程度上来自美军全球快速部署的战略需求。
    以美国现在的国力,保持冷战高峰期那种大量海外驻军并不现实。所以美军除了重点区域保持较大的兵力集团外,其它主要是维持前沿存在,通过快速部署能力来实现对假想敌的战略威慑。但是美国的地理环境事实上给这一战略造成了严重阻碍——无论大西洋还是太平洋,要从美国本土快速前出到热点地区,都必须具备远程航行能力或者搭载远程载具。   
    显然,自身具备远程航行能力要远优于搭载远程载具。一个现实的例子: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自8月8日第82空降师先遣部队抵达沙特后一周内,第82空降师全部、第24机步师、第101空突师及两个海军陆战旅的全部部队空运至沙特。其中101师装备200多架黑鹰(也就是V-280预定取代的机型),全部通过美国空军强大的战略运输力量空运。按照一架C-17搭载2架黑鹰计算,至少需要100多架次。如果换成V-280,那么这200多架可以自行转场到沙特,省下100多架次C-17的运力,足以再空运一个装甲旅的坦克和步战车。对比一周内空运沙特的那批部队,可以想象这一个装甲旅可以起到的作用。

    从战术角度来说,该机的远程能力为特战行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减小了远程协调的复杂性。比如1980年鹰爪行动,如果执行任务的是V-280的话,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设置一个地面加油点,可能很多意外都不会发生了(会不会成功还不好说,毕竟导致该任务失败的因素也不少)。

    第三,可能的问题
    个人看来,V-280本身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可以和该机搭配的机型。该机巡航速度远超现役武直,如果要编队出击,那么该机的高速性能就无法发挥;如果要发挥高速,那么就没有武直可以跟随掩护。个人看来,由于V-280本身的构型限制,该机并不适合改装为重武装机型提供伴随护航。那么使用该机投送兵力的时候就会很尴尬——除非空军可以提供持续空中支援,否则下去的空突部队就是不折不扣的“轻步兵”,算上该机吊挂的那些装备,也扛不住重装部队的突击。现成的例子就是大毛空降军对安东诺夫/戈斯托梅尔机场的机降突击。

    所以,个人看来,V-280优化了美国陆军的远程战略部署能力,也有利于远程特战行动,但在配套机型出来之前,该机并不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