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完蛋了!

2023-06-05 星期一
【本文原视频来自于B站视频《关于流行音乐的深度研究:华语音乐已经完蛋了吗?》已获得授权转载】

2021年12月11日这一天,腾讯音乐发布了当年的各种音乐榜单,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这十大热歌,这些歌你可能都听过:

《云与海》——如果世间万物能跨越能相爱,也能成全云与海。
《白月光与朱砂痣》——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
《浪子闲话》——我饮过风咽过沙,浪子无钱逛酒家。
《醒不来的梦》——你是我触碰不到的风,醒不来的梦。
《踏山河》——长枪刺破云霞,放下一生牵挂。
《千千万万》——这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日夜,是我对你说不尽的思念。
《沦陷》——谁愿沦陷,放弃了主动权。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清空》——是我爱的太蠢、太过天真。
《执迷不悟》——我对你又何止是执迷不悟。


对于这份榜单,听众的感受非常一致,华语乐坛已经完蛋了。


然后我们开始采访更多的音乐人:这些歌你们觉得他们有问题吗?或者他们的质量怎么样?


音乐人【某知名音乐人,声音经过处理】
“我解读给你听,他们都不叫歌,如果真的有评审团,他们都不会入榜。为什么?因为只有副歌的歌不叫歌,唱的是真难听,表演也很差。
我曾工作的艺人叫做范玮琪、张韶涵,他们的经典主打歌拿出来,在同一个 level 上做比较,你们知道他们都不叫歌。
《隐形的翅膀》出来的时候,我们没有做宣传,可是这个歌就走遍了整个亚洲,但我们会说这个东西是歌本身给予的说服力。我们用结果来定论。
你看嘛,这么多人学会做流行音乐;你看嘛,这么多数量出来;你看嘛,这么多歌在唱15秒的副歌,你们告诉我你们觉得这是对的一个结局吗?你们告诉我?”

所以,华语音乐真的完蛋了吗?这一年,这个课题成为了我的梦魇,我开始听歌,听流行歌,听更多的流行歌。
2022年3月18日——设计数据处理流程(数据格式、预处理、模型分块);
2022年4月29日——设计运行demo程序,仅识别歌手;
2022年7月22日——训练数据预处理,模型调试优化(增加标签数量、debug等);
2022年7月26日——三个年代共1500首歌的正式处理和结果对比;
2022年7月30日——不行,重新整。

要想研究华语音乐这 20 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第一步当然是先把歌找全。
我们找来了 2000、2010、2020 年前后共三个时间点发行且流行的歌单,一共大约 1500 首歌。这数据够全了,但即便把这 1500 首歌都听一遍,也只有一些很模糊的感受。没办法科学客观的回答这个问题。
在尝试了各种研究方向之后,我发现我始终无法理解华语音乐究竟是如何变成今天这样的。直到我搞出了一个叫“平均歌”的玩意儿,现在我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2022年9月27日——试分析1998-2022的“平均歌”

扩充后的歌单库有5400首


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方案,计算出每一个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再对他们做具体的讨论分析,肯定会靠谱很多。

这就是“平均歌”这个想法的起点。就像数学里的平均数一样,我们或许可以把每一年的几百首歌加起来,再平均一下,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歌曲。

但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一套评价标准来评价一首歌的好坏。为了做到这件事,我们就得先理解一首歌有哪些组成部分,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让我们开始吧。



拆解周杰伦:一首歌的诞生



以周杰伦的经典作品《开不了口》为例,周杰伦作曲,徐若瑄作词,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这首歌的曲谱,比如这一张。

这张属于简谱,用数字 1-7 表示 7 个音符,0 表示空拍。如果用到高音就在数字上面加点,而低音就在数字下面加点。

左上角的 70 是 BPM(Beats Per Minute),它代表每分钟有多少拍,悲伤的、深情的歌通常需要比较低的BPM,而愉快的、活泼的歌通常适合比较高的BPM。这首歌的 BPM 是70,即每分钟 70 拍。

小节是节拍强弱变化的基本结构。每个 4 拍的小节里都是第一拍最强,第二拍最弱,然后次强次弱。简谱上除了主旋律和歌词,我们还能在下面看到几个奇怪的代码,这些就是和弦。

简单来说,和弦就是几个音符一起弹,让乐曲听起来更加丰富。没有学习过乐理,不理解和弦作用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段讲解视频


和弦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信息是简谱里看不到的,比如歌曲前奏里的飞船音效和间奏的弦乐。这是谁加的?很幸运,我找到了《开不了口》的早期 Demo。


《开不了口》的早期 Demo


现在这是 2005 年放出的早期 Demo,词曲都由周杰伦完成,他自己也做了编曲,只有简单的古典和弦乐,没有开头和间奏,歌词里带有一点单恋的苦闷和自怨自抑。

相比之下,后来徐若瑄重新写的歌词更舒畅更深情,专辑里用了徐若瑄的词。


《开不了口》两版歌词对比


经过洪敬尧编曲后,就得到了 Demo 2 的版本。Demo 2 已经成了一首完整的歌,重新设计了伴奏,志性的飞行音效也已经加了进来,但间奏听起来还有点空荡乏味。

为了继续完善歌曲,补上这个空档,钟兴民也加入进来编写了一段弦乐加入到间奏以及伴奏中,这样最终形成了专辑里的《开不了口》。

这就是编曲的重要性,通过引入更多的声部丰富乐曲。

理解了一首歌是怎么做出来的之后,我们就可以探究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现在的新歌不好听,那什么样的歌才是好歌呢?洗脑就是好歌吗?好听就是好歌吗?大家都听就是好歌吗?



流行音乐鉴赏指南

在中文互联网上,还真有一个专门给流行歌打分的音乐人:


B站up主【叨叨冯聊音乐】的打分及采访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评价是不是好歌:节奏、旋律、编曲。

编曲刚刚已经讲过了,它决定了一首歌听觉上的层次感,而节奏更像是一首歌在演唱上的复杂度。

以这首《祝我生日快乐》为例:



开头几句貌似简单,但其实节奏方面已经有很多设计:
每句词的开头避开重拍,也就是弱起,符合低落的情绪;字的时长有变化,“不必理谁”里“不必”两个字唱的短,“谁”唱的长;前后句的时长也不一样。


而这首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则是节奏的另一个极端。每一句词的开头都在重拍上,每个字的时长变化也很小。不过这也有好处,节奏明显有动感,和这首歌简单快乐的情绪还算符合。
相比节奏和编曲,旋律更接近一首歌的灵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评价旋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评价一首歌好不好听,因为流行歌的写作是有套路的,只要照着套路写,就一定不会难听
那些有设计不套路的歌,通常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比如周杰伦的《安静》,单独听和弦部分似乎听不出来什么,但是如果把变化和弦去掉,就能听出来和卡农和弦有点像。这个原本俗套的卡农,经过设计和变化之后,不仅听不出来了,还和歌曲的情感非常搭配,成为了优秀作品的一部分。
这就是用心的、好的旋律设计。


用了少见的、不好用的和弦,但仍然好听、有特点的歌,更难能可贵。
比如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单独听它的和弦,在直接的听感上有些地方不太和谐,但这些和弦成功营造了萧杀、悲凉的气氛,最终让这首歌风格独特,成为流行度和品质兼具的经典作品。


总结一下,不套路的旋律、有设计且符合情绪的节奏、以及有层次有递进的编曲,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好歌的评价体系。
有了标准,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计算平均歌,分析这 20 年来的流行音乐了。


寻找平均歌:让机器听懂音乐

你应该还记得,平均歌就像是平均数一样,是每一年几百首歌的平均。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对华语音乐这 20 年来的变化做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问题是具体要怎么算?
(小编注:如果您对研究方法没有兴趣,或者是没有时间深入理解学习本节内容,都可以直接跳跃至本文下一节直接看研究结果,跳过本节并不会对您理解本研究的结论造成影响。)
在我们的软件里,每首歌其实都是这样的波形,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振幅。你可以理解成你唱歌的声波的振幅,声音越大,振幅就越高。
不需要别的提示,我们听一段歌就能辨别出歌手情感、速度、节奏、音乐类型,甚至能听出来这首歌是专辑版还是演唱会版。这都说明了看起来毫无规律的波性里,其实蕴含了丰富的高级的信息。
理论上来说,既然这些信息就隐藏在音频模型里,我们只需要让电脑程序自动的把所有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并且汇总成统一的格式,然后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来找平均歌了。
听起来很简单,但问题是波形提供的信息还是太模糊了。比如在钢琴上分别弹do和mi两个音,我们的耳朵能听出来音高的区别,但它们的波形只是这样而已,看不出什么规律。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理解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的本质是不同频率的震动的叠加,你可以把震动理解成一次这样的运动。如果我们让时间成为横坐标,记录下每一个时刻的位置,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正弦波,这就是声波。
而频率就代表了每秒震动的次数, 1 秒钟震动一次就是 1 赫兹,震动越多,波就越密,声音听起来就越尖。如果我们对刚刚这个 do 的波形做进一步分析,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可以看到,do 的声音主要由这五种不同频率的震动组合而成,它们的频率分别大约是 260 Hz、 520 Hz、 780 Hz、 1050 Hz、 1310 Hz。其中频率最低的 260 Hz振幅最高,也最重要。而组成 mi 的波形的主要是大约330Hz、660Hz、990Hz、1320Hz这几个震动。
现在只看数字就能区分这两个音的波形了。我们可以从复杂的波形里拆分出组成它的频率成分,用来做深度学习的效果会好得多。
但是这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傅里叶变换。
我们可以看到音频其实是各种各样形状的波,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出这个波是由哪些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而成的。如果把波形放大就能看到一个一个的点,这一段是 0. 001 秒。
这段音频的采样率是44100,这意味着每一秒计算机就记录了 44100 个采样点,把点连起来就得到了波形。
每一个采样点是一个这样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了声波此刻震幅的大小。基于这些数字,我们就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出到底在哪些频率上有震动,振幅又有多大。
理论上来说,每一段声波都有可能来自 20000 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比如 do 就是那 5 个正弦波的叠加。你可以理解为傅里叶变换准备好了这 20000 个正弦波,再用构成这一秒声波的 44100 个采样点数字分别去与这 20000 个正弦波相乘。
从画面上来理解就是把它们叠在一起,看看同向振动的部分多不多,如果多,相乘再相加的正负抵消就少,得到的数字的绝对值就越大,意味着这个频率的正弦波在这个声波的构成中越重要
以此我们就可以算出这段声波在这20000 个频率上的构成分布了。在具体的方案中,我的处理方式是把每首歌曲的开头 8 秒,结尾 8 秒去掉,然后分成 0. 08 秒长的小段,小段之间间隔 0. 05 秒,每一段分别做傅里叶变换。
为了应对不同的歌长度不同,我对每一首歌都随即截取连续的 1800 个 0. 08 秒的片段,相当于 90 秒的歌曲内容,这样每一首歌都可以变成一张这样的表格。
每一列都代表一个时间片段,一共 1800 列,每一行都代表一个频率范围,一共 3248 行,每个格子里的数字就是这首歌的这个时间片段里,这个频率范围内的正负数字。
有了这个数字表格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像计算平均数一样计算平均歌了。但是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代表每首歌的数字太多,计算量过大。二是这些数字也不一定都有意义,平均的结果也未必有意义。
我的方案是让机器开始压缩这些数字,首先是第一级压缩,从 1800 乘以 3248 压缩到 180 乘以2400。然后再进行第二级压缩,从 180 乘以 2400 压缩到 600 个数字。
但是我们怎么确保这 600 个数字就能代表这首歌呢?答案很简单,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一个AI,只要 AI 能通过这 600 个数字分析出各自特点,就说明这 600 个数字是准确的。
深度学习就像一个黑盒子,什么都能做。不需要完全理解,反正这就是个黑盒子,给他足够的数据学习,就可以学会做我们需要的判断。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体力活了。
我们找来了覆盖 1977- 2022 年的 5400 首流行歌曲,把这些歌曲用复列变换转化成数字输入进模型,然后从另一头输出模型的判断,猜输入的歌来自哪个歌手,是什么情感、速度、曲风等等信息,直到猜的准了才能停下来。
比如每次把孙燕姿的歌的波形输进去的时候,都要求它猜出这是孙燕姿,次数多了以后也就变准了,让机器听过2万小时的歌以后,它现在能听懂歌了。比如对这首《布拉格广场》的识别结果是:
其他更多歌的识别,准确率也还可以——这意味着,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把每一首歌变成了有代表性的、机器可以听懂的 600 个数字。
根据模型的计算,1998 年的歌单里,第一首歌是那英和王菲的《相约 1998 》,第二首是刘欢的《好汉歌》,第三首是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是代表他们的数字,接下来就可以算平均歌了。
你可以把每首歌的 600 个数字看作 600 维空间中的一个点,空间中的点是真的可以直接算平均值的。
比如这个 2 维的点的例子,把所有点的 x 坐标值加起来除以点的总数,就是平均点的 x 坐标。把所有 y 值加起来除以总数,就是平均点的 y 坐标。

Avg.x=(x1+x2+x3+x4...+xn)

Avg.y=(y1+y2+y3+y4...+yn)

平均点坐标(Avg.x,Avg.y)


在我们的 600 维空间中,就一共要算 600 次平均值。这样我们就得到了 1998 年这 100 首歌的平均歌坐标。
只不过,平均值算出的 600 个数字的那个位置,很可能并没有一首真实存在的歌。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用距离平均点最近的一个或者几个点代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真实存在的平均歌。
这就是 1998 年的平均歌TOP5,某种意义上,它们代表了 1998 年的流行音乐。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算出过去 20 年来的平均歌。
让我们开始听歌吧。


究竟发生了什么:流行音乐的进化史
我整理了从 1998 到 2021 年的过去 23 年那平均歌榜单,旁边这一列数字就是和平均点的距离,数字越小,排名就越靠前。按顺序听一遍,就能感受到华语音乐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005-2011年的“平均歌”

一开始是人声朴实、直白。吐字扎实清晰的慢歌和情歌,然后真实乐器的录音水平提高,声场更层次分明,混音更加饱满。
到了最近几年,演唱开始更轻快活泼,人声的听感更精致,器乐的氛围衬托也更明显。但无论哪一个年代,平均歌都有着明确清晰的主旋律,最脍炙人口的和弦走向。
总的来说,变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只听平均歌,好像华语音乐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那不如我们换一个视角,把这个表格的距离倒序。
现在排名靠前的就是每一个年代离平均点最远的歌,我们可以叫他们“离谱歌”,然后我们就得到了这份歌单:

1998-2000年的“离谱

比如 2000 年,离平均点距离最远的是这首周杰伦的《完美主义》(64.4134),比当年的平均歌远了 5 倍(王菲《你喜欢不如我喜欢》11.89693),可以说在 20 年前是非常离谱了。


“离谱歌”的变化听起来有意思多了。

2000-2021年离谱歌的变化

2000 到 2006 年是和苦情歌完全不同的快速、动感、跳脱,每个新的段落都有新的惊喜;2008 年开始有了各种未来感的电音,配合轻快的唱词,活泼里又有一股魔性。
到了 2014 年,是重低音、重电音的洗脑社会摇舞曲;而从 2019 年开始,离谱歌变成了简单旋律和节奏的反复重复,就像是在夜店舞池里一直闷头晃脑。
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十几年前的“离谱歌”榜单上,连续多年都出现了那个我们熟悉的男人——周杰伦。

周杰伦《双截棍》2001

周杰伦《将军》2004

周杰伦《漂移》2005

周杰伦《本草纲目》2006


对此,音乐人们是怎么看的呢?
B站up主【重轻_大灰狼】Ableton官方认证讲师:
“就是周杰伦是一个伞,这个伞下面笼罩着特别特别多的这个徒子徒孙,在照着他的音乐在做。就是他前两三张专辑出来的时候,他是挑战者和反叛者,他出现在你们的那个,就他每发一张专辑,就在那年的“离谱歌”里都有嘛” 
B站up主【叨叨冯聊音乐】打击乐博士,首位华人百老汇全职演奏家:
所以一定是“离谱歌”是能够引领的。其实有很多的,这个周杰伦这些风格融入进来以后,他们的和弦和各个方向会更...就是港台那一些歌曲进来以后,这个冲击力会比较大一些。
所以反映大众审美的平均歌在这 20 年来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真正发生变化的是这些“离谱歌”和他们所代表的流行乐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2004-2006年“离谱歌”榜单

我们会发现在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是“离谱歌”榜单上,像周杰伦这样的音乐人们在开拓音乐的边界,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审美,改变了后来的创作者的方向。
但是在今天,这些离谱歌不再给我们这些感觉,反而带来了一种更强烈的完蛋感。
这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里有两个变化对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短视频的流行,另一个则是音乐创作工具的平民化。
前者让音乐成为了视频的附属品,我们不再认真聆听一首几分钟的歌曲,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环那些 15 秒的副歌。
而后者让今天成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做音乐的时代,只需要一台手机,我们就可以在家创作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2021 年,有 114. 5万首华语音乐被创作和发布,是两年前的 5 倍。

2019-2021年发布的华语歌曲数量

这两件事交织在一起,极大的缩短了流行音乐的生命周期。
每一天,几千首流行歌被生产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无人问津,剩下的成为短视频、综艺、网剧和电影们的附属品。
最幸运的那些会成为算法的宠儿,作为抖音神曲,享受几天热度。之后迅速被人遗忘,甚至是嫌弃。比如:《学猫叫》、《爱如火》。
音乐人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音乐人【某知名音乐人,声音经过处理】:
“因为老百姓不懂音乐,他又不会这些东西。问题是他感动了屁,感动什么呢?感动的泪流是感动什么?文字的力量、歌手的声音、歌手的影像、或者是歌手唱歌的表情,他们投入了,他们投入的时候不是流行音乐,那是文化。
B站up主【重轻_大灰狼】Ableton官方认证讲师:
“黄金时代吗?已经过去了。就确实是,在其他的媒介的力量没有发育起来的时候,就是你的视觉刺激没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音乐曾经是就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就是这个事儿,感觉应该也不会回来了吧。

不再重要了:流行音乐的未来 

到这一步,你会发现出问题的并不是今天的华语乐坛。
无论是音乐人的数量、记忆,还是音乐类型和音乐品质都没有变得更差,反而变得更加丰富了。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华语音乐完蛋了,其实是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因为音乐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抛开刚刚提到的两个因素,更底层的原因是,相比游戏、漫画、电影、小说这些大众媒介产品,音乐还是太简单了。
这种简单指的是在数学复杂度上的简单。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研究吗?我们可以轻易把一首歌换算成一张 1800 乘以 348 的数字表格,但是如果要把电影和游戏变成数字表格,那可能是一串天文级的数字。
和音乐近似的另一种媒介类型是可以同样被换算成数字表格的绘画,它甚至比音乐更早的穷尽了可能性。看看美术史,已经多少年没有新的绘画风格出现了,音乐也是一样,所有可能的音乐类型和弦套路似乎都已经被穷尽了。
就连噪音音乐这种极其边界的音乐类型也都是 100 年前的产物。没有什么新鲜的音乐。
这种数学复杂度上的简单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AI 已经开始代替人类创作了。今天是一个随便写一句话就能被 AI 画成图,唱成歌的时代。
这意味着音乐和绘画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并且永远不会再回来。
最后,让我们用机器把这句伤感的结语唱出来吧。


(完)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研究结论,不代表编辑和平台观点,也欢迎读者们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在文末点亮【在看】,并请将哎呀音乐设为【星标】(因微信公众号改版,避免接收不到推送消息)

愿你在音乐的世界中发光发热。

文作者:小凡今天出片了吗  / 编辑:云缠



👇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