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百姓自建堡寨,为何让南宋能抵御女真骑兵,实现“守江必守淮”?

2021-11-13 星期六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407,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在讨论宋金南北对峙时期的战争局势时,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叫做“守江必守淮”。的确,无论是从地理形胜的角度来看,还是事后诸葛亮般直接参照金国南寇时的入侵路线分析,都能很直观的发现两淮地区对于南宋的重要性。大多数情况下,两淮地区是宋金对峙的桥头堡,更是宋朝遮蔽北方骑兵入侵的最重要屏障。


以绍兴十年的宋金之战为例,当完颜宗弼入寇淮西时,宋军本已准备驻军庐州抵抗,但考虑到此地无险可守,只得退而求其次,退守东关,放弃了大片本可作为缓冲地带的战略节点。


无独有偶,绍兴三十一年的海陵王南侵,当金军已经兵临清河口时,宋军主将刘琦的大军却还在扬州未能发动,以至于金军一路长驱直入,突破淮西防线。南宋军队前期的左支右绌,自然与早期的兵势不振有关,但同时,也与淮西淮东两地的地理环境有关。为了巩固这一防线的弱点,避免国君被迫玩海上漂的可能,南宋进行了一系列的谋划,这其中,就包含一系列堡寨的营建。本文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赵构:我也不愿意海上漂

我们首先来说说两淮的地形特点。“守江必守淮”是南宋立国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意识,长江天堑虽隔绝南北,但由于长江北岸可供渡河的渡口并不算少,仅真州一地就有渡口二十九处,若两淮被敌所占领,那么金军主力突破长江天堑几乎是顺其自然的事。事实上,自建炎三年金军突破长江,长驱至定海之后,“两淮之地,藩蔽江南”已经成士大夫们所公认的现实。


可问题在于,两淮虽然重要,但防守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
淮南西路丘陵分布较多,不过,自大别山为起点,两侧山体地势并不险要,虽有不少关隘能够驻防,但是一旦敌人以精兵强攻,也很难长期坚守。淮南东路即淮东,虽然水网密集,但却有江淮平原和滨海平原两块平原地区,一旦南宋步军在这里遭遇金国骑兵,很容易就被刷了战绩。正因如此,南宋在淮东多以城市为节点屯兵驻防,这一方面能够控扼要冲,另一方面也使守军心安,所谓“人心在城”,就是淮东地区最真实的写照。也正是因为淮东的特殊地势,南宋在两淮的防御,重点就是经常被金军光顾的淮东。

但是,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可以看到,宋代黄河夺淮入海,河患不断,加之宋金对峙带来的连年兵祸,兵连祸结之下,淮东地区早已不复原先鱼米之乡的称号。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大军屯驻维持战线稳定,根本无法长久。


在这种困境下,堡寨成了南宋解决抗金防线问题的一种尝试。
其实,这种尝试并不能算作一种创新。早在西汉王莽乱政时期,各地就有豪强修筑堡寨自保的情况出现,在当时这种堡寨被称为“坞堡”或者“坞壁”。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坞壁或者说坞堡的数量随着南北对峙格局的形成开始剧增,这种民间自卫力量甚至开始逐渐成长为一股足以左右一地格局的庞大势力,我们所熟悉的府兵制,就是西魏宇文泰为了吸纳和统合这股力量而创立的。

▲宇文泰

建炎南渡之后,两淮地区的百姓为了躲避兵祸,也开始自发在当地建立武装,“依山阻水,据险自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江北之民,誓不从贼,自为寨栅,聚众以守者甚众”。
类似的记载有很多,有的称这些堡寨为“寨栅”,有的称为“坞堡”、“堡寨”,也有直接根据建立地点直接称为“山寨”、“水寨”的,不一而足。

白崖寨遗址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曾经有一篇名为《不交田税交血赋,堪称北宋版哥萨克的缘边弓箭手,如何差点逼死西夏?》的文章,专门介绍了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缘边弓箭手和其屯驻的堡寨。而北宋的西北堡寨,虽然名称类似,但性质并不相同,西北堡寨是北宋官方为招徕缘边弓箭手所建造,即使有时候会白嫖缘边弓箭手当做筑城劳动力,但建造的资金有官方做背书,规格都有较为规范的标准,而南宋的两淮堡寨则是民间自发修建,样式千差万别,尤其是前期的两淮堡寨,如狼牙寨、缩头湖寨,样式简陋,用料也多以泥浆、木材为主。在防御力上,几乎算是西北堡寨的“猴版”或者说”经济版“。


不过,即使是这样,这些依山傍水建造的堡寨,依旧成了当地百姓抵御北方铁骑入侵的重要屏障。与普通的村庄聚落不同,为了防备敌人的袭扰或围攻,两淮百姓多半会聚合十余村落一同居住,同时,其选址也极为考究,淮西多山,当地人选择险要陡峭之地,依山建寨,淮东多水,人们则选在水势高处,既可以避免水患,也利于抗敌。

在一开始,这些堡寨的存在只能算是当地人自保的场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宋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些堡寨的军事意义。为了统合这些处于朝廷监管之外的寨民,宋廷多次下旨命两淮制置使“措置水寨乡兵”,之后,更是要求地方官员勿要侵扰寨民,“以备万一之用”。


宋廷对这些堡寨的重视并不是毫无原因的,由于两淮尤其是淮东地区地势平坦,南宋在此地的防御只得“以兵为险”,局面有些类似宋辽对峙时期的情况,但是,半壁江山已失的南宋,兵力捉襟见肘。从其他地区抽调的军队在江淮屯驻的军队,往往需要超期驻扎,士兵们多久驻不归。

如当时的楚州,就有轮戍军队超期驻守,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称这些士卒“旧戍于楚,庶不张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继续恶化,有人建议效仿楚州之前屯驻的武锋军,令士卒与家属一同屯驻——事实上,武锋军中有不少士兵本就出自乡民(或者说边民)出身的淮南镇淮军,嘉定初年,因军费过多镇淮军被裁撤才补镇江大军及武锋军缺额。出于对军队控制的考虑,南宋朝廷并没有完全采纳这一建议,不过像堡寨民兵这类在宋代被归为乡兵的地方民兵,由于其类似武锋军的特性,却也成了一些淮东重城的兵源补充。

处于交通要冲的真州,也是两淮的军事重镇

当然了,除了充作兵源外,两淮堡寨本身的地势优势也极为重要,金国由于特殊的签军制度,自始至终难以大量组建士气稳定的仆从步军,这也使得金军在面对城池时往往因为估计军队的损耗而难以全力施为。如此以来,遍布于两淮险要地区的堡寨也就成了一个个难啃的骨头。


建炎南渡以来,南宋曾经多次大规模修筑和强化两淮堡寨,为了增加这些堡寨的防御力,尤其是绍兴三十一年之后,两淮地区的堡寨开始逐渐官方化,一些堡寨甚至成了地方官员的官署驻地。这种职能上的转变在两淮堡寨体系的确立中极为重要。虽然在一些文章中,会对这些堡寨的建立完全正面化,但从一些史料来看,如正阳水寨之类的沿淮城寨,为了发展壮大,不惜向金国走私“银茶货及违禁等物”,一旦照着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随着南宋统治秩序在两淮的持续衰弱,一些地方豪强极有可能利用堡寨为凭借在宋金两国间待价而沽。

幸运的是,南宋朝廷很快意识到两淮堡寨的军事价值和意义,除了以官职地位对各寨首领进行拉拢外,还要求各地官员加大对两淮堡寨的监督力度,在拉拢与监督并重的管理下,两淮堡寨成了补完南宋抗金阵线的重要一环。

天柱山总关寨古炮台遗址,请无视大炮

南宋中期之后的堡寨,开始逐渐正规起来,淮西地区的山寨,摒弃了原先以土木为墙的方式,建造前,先于山脚或山腰处建立采石场,就地取材营建堡寨。这种石制堡寨对于火攻及投石器的防护力更强,而新增设的敌台、炮台更是成了敌军攻城武器的噩梦,如今的天柱山总关寨遗址内,除了最著名的古炮台外,其寨墙顶部的堞墙也基本与宋代城池的稚碟形制一致,保留了射击用的悬眼、垛墙等设计元素。

不仅如此,与早期村寨模样的一代城寨不同,这一时期的城寨在规划和建设时显然更加注重军事防御的实用性结构,用双层城寨的结构来增加敌人攻城的难度,第一层城寨墙体与第二层相距不远,一旦敌人攻入第一层城寨,寨中民兵也可退至二层防御,并利用城墙的防护将突入前一层的敌人射成筛子。


至于淮东的水寨,情形就更加特殊一些,虽然和前期水寨一样以泥浆、木材为主要材料,但是选址就更加突出“控引襟带”这一特点,在堰塞水路的同时,利用撞杆、网索等水上机关器具掩护南宋水军。直到宋元战争时期,这种利用江淮水军和水寨配合的战术,依旧是南宋水军临流控扼、北面捣虚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王婷《南宋江淮地区乡兵研究》
2.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以宋金和战时期为中心》
3.刘炜、朱玢蓉、张韶华《两宋两淮山水寨聚落空间研究》
4.张家驹《宋代的两淮山水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