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被认为是泰勒斯威夫特最好的作品

2021-11-27 星期六


诚实地说,在《All Too Well》这首歌被各大乐评榜单“封神”之前,我是不大能get到这首歌的,确切说是之前并没特别注意到它,感觉风格平常,旋律不突出,音乐上不复杂,我也不太对她歌词所写的情感生活感兴趣,所以至少不会排进我个人最喜欢的泰勒作品之列,后来它被越来越多的乐评比如滚石、Pitchfork等评选为泰勒创作的巅峰之作,让我觉得若还忽略它实属说不过去,于是便特意在某些闲暇的日子里,正襟危坐地深度张开感官,让每一个敏感的毛孔都成为听觉接收的通道,用力地去聆听它,理智告诉我——“似乎是还不错”,当然这种感觉不错可能还带有一些自我说服、结论先行甚至于自恋的成分。


然而最近十分钟的重制版发布之后,倒是让我有些真情实感地理解这首歌了,她加入了更多的细节,配合着这些细节,她还增添了一些新的hook与旋律的过度,原版的旋律,我一直认为不属于特别有记忆点的,尤其是对于泰勒这样尤其会写旋律的歌手来说,她写过的比这首歌的旋律好听的太多了,而新版增添的旋律,似乎更为听觉友好,当然,这首歌最为重要的还是它的歌词。


我想泰勒本人是知道这首歌备受好评的“至关点”所在的,所以新版本中她把这些“点”更为用力地拓展、提亮、加深以及丰富化,经过这一系列凸显化的操作,突然就让这首歌的优点更明白了,她的歌词,有将时间冻结成一张刹那的画面,连同着情绪、氛围、心境与触觉都被保存在一个凝滞空间里的能力,非常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在我们的情感与人生经历里,最记忆犹新的画面多半不是单重感官的,而是混合着气味、声音、颜色、触觉等多重感官一同涌上来的立体记忆,把人彻底带回当时的所处时空之中,这是泰勒最为擅长的一种写法,她写推开门进入屋子的瞬间,本是再日常不过的场景,但她记得的是那天进门时的冷空气袭来;她写对方在十字路口险些闯了红灯,她记得的是对方朝她望过来的眼睛以及自己被风吹乱了头发;她写两人曾在午夜的冰箱前跳舞,借着冰箱昏黄的灯光,听者几乎能嗅到厨房与冰箱里逸散出的食物的气味,那是琐碎的生活日常恍如要地久天长的滋味;她写两人开车迷路在郊野,落叶纷纷,让人直接感受到秋凉与大地苍茫的动态;她写那条著名的旧围巾,几乎包含着身体的味道、材质的触感以及彼此交换过的体温;她写冬夜的大雪,想起两人十年前也曾看过这样的一场初雪,天地同态而不同时,这一切都是如此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然而,所有让人刻骨铭心、深刻怀念的美好记忆,同时必然存在着不可重现的失落与无法回头的既定事实,否则如果美好瞬间能够倒流与重复,刻骨铭心也就不复存在。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作为人这样的一种生物,需要承认的是,是心碎栽培了甜蜜,残酷孕育了美好,分离照亮了相聚,失去珍化了拥有,后者因为前者而熠熠闪耀、弥足珍贵,而前者因为后者而显得世事无常、身不由己。泰勒非常懂得这种一体两面、相辅相衬的强烈对比,在十分钟的版本中,她增添了更多控诉细节来加大这种“对比”的剂量,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上一刻还在午夜昏黄的冰箱灯前跳舞,下一秒就是誓言的破碎;上一刻还在他母亲相册的童年重温中脸红傻笑着,是人间冷暖,下一秒就不惜使用死亡意象让两人躺进坟墓,既是关系的隐喻又是带超现实感的残酷森气。这种对比的最高点是,上一刻还在洗手间内独自哭泣,娱乐场上的女明星的关切只会让人哭得更凶,而下一秒就是回到家常化的场景中,他如何逗父亲开心,有着热腾腾的人情,而立刻,庆祝与清冷齐聚,又是二十一岁生日宴上等不来的无比落空。


就在我即将要认为十分钟版就是非常成功的拓展之时,我又去重听了九年前那版我一直get不到的五分钟的《All Too Well》,几乎就是在一瞬间,我被那个二十岁出头的青涩声线的泰勒给打动了,也顿时理解了原版《All Too Well》的珍贵之处,它的欲言又止、它的言不尽意,它的作为一个二十岁出头少女的天才的勾勒、心碎的隐藏以及丰富的延展,于是我发现,十分钟版本像是五分钟版本详尽的精彩解释说明书,是它拓展的会员加长体验,以及是一场游戏主线里迷雾散尽而进入的支线,让人去支线更深入地了解了故事内在,携带着从中获取到的信息与密码,再重回主线去体味本身已有的意味蕴藏。


反复听过两版后倒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十分钟版本由于足够的细节、具体、以及具有让人好奇的信息挖掘性,让人容易把重点落在两人关系中的龃龉与境遇对比上,而五分钟原版的《All Too Well》,因为一气呵成,点到为止,滚滚向前,反而落脚在对一种过去纯真的怀恋与纯真不可逆的叹息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没有个体信息量的失重,原版反而凸显出了一个更高的立意,一个是稚嫩的、心性单纯的、像小孩一样炙热又相信的,但却勇敢无畏,而另一个是圆滑的、老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却闪烁其词,充满对深度关系的恐惧与退缩,若结合现实传闻,退缩恐惧的那方也是因情感创伤所致,曾经未必没有勇敢无畏过,然而在面临一段能带来创伤修复与回溯纯真的契机时,他终于还是退缩了,与过去单纯与真诚的心性之我失之交臂,并且将那个从过去的纯真时光里走来的对方,同为被公共舆论审视与侵蚀的对方,那个怀揣着最纯粹炽烈情感的爱情向往者,也变成了如揉碎了纸张一样不可逆,这是比一段具体的男女关系破碎更为哀叹的表达,所以她反复唱着,你丢失了那件最珍贵的东西,如此罕有,而我曾经就在那里,让这首歌如此充满着一种哀婉的情致。


看到有人评论说,明明就是一段才三个月时长的恋情,被她写得这么大张旗鼓、惊天动地。其实在我们的情感记忆里,回想起多年前的某段关系与经历,决定了那段记忆的大面貌与主要感受的,往往就是一些最记忆犹新的碎片,那些真正震荡了心灵、塑造了精神成长、惊悟了人生感触的一个个代表性的瞬间,是这些瞬间的激烈、刻骨与罕有,决定了一段关系与经历真正的容量与浓度,我们本就应该有限的时间里,全然投入地爱,无所畏惧地去相信,毫不退缩地体验,彻头彻底地心碎,再重振旗鼓地站起,因为生命一场虚无,也只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我们活过一遭的意义。在那些最具有震荡性的时刻,一个人能分身出多少个刹那的我,永无止境地围困在时光的通道里(这样的表达在泰勒的其他歌中同样有描述),那些刹那的我并不跟随日后成熟的我走出,而是潜藏在一个意识的连通之处,在后来生活中的压力过载、孤立无助、无能为力的时刻,让当下的自己与那个困在时间里的孩子在潜意识中重叠。


如果说五分钟版本是与你我共时态、具有大众情感普适性并让人有贴肤之感的经典,那么十分钟的加入更多细节与袒露的版本就是写给自己进一步的疗愈之歌,她说曾写过很多令自己一度非常痛苦的情感,只是为了自我疗愈,在很多年前的巡演上演唱《All Too Well》时,她都几近流泪,觉得自己无比的孤独,“写这首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遗忘一个人,但是这实在太难,因为那一切都让我记忆犹新。”五分钟版本也许于我们来说是心碎动人,而于她自己来说则是还有尚未直面的残存,于是终于在十年之后,在时过境迁的释然之下,敢于直面更多的心碎细节与记忆回溯,让三十一岁的泰勒,回到刹那间的记忆碎片里,把那个困在时间中的女孩,从哭泣的洗手间、从开车迷路的原野、从小镇街道的红绿灯路口、从二十一岁失落的生日会、从寒冷城市的第一场雪中,带着她飞离出去。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