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什么不愿“鸡娃”,这些原因他不会讲的

2022-04-10 星期日


地球人都知道,热衷于鸡娃的常常是妈妈,爸爸基本上都不怎么投入,要么是不情不愿,要么投降退出。


对于爸爸们这种格局小、觉悟低、不负责任的行为,妈妈们只有孤军奋战,为了孩子的远大前程独自负重前行。然后,在妈妈的闺蜜群里,这些不负责任的爸爸被称为“猪队友”,被妈妈们日常嘲讽和揶揄。


“猪队友”的说辞往往都是那么几样,客气一点的就说什么教育观念不同啦、孩子的成长有他自己的规律啦。粗暴一点的就是:纯属浪费钱!学这学那有什么用!一家老小都被折腾的鸡飞狗跳!


这些说辞,在妈妈们听来,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懒!


不仅懒,而且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目光短浅、只会算蝇头小账不会算前程大账。对自己也不负责,不愿跟孩子跟我一起成长,只想躺平。



大多数爸爸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对孩子的培优还是支持的,可架不住鸡娃的层层加码,先是语文,再是数学,再到钢琴,再加上英语和书法,一周至少有5次6次甚至7次的时候,爸爸们就不乐意了。


然后就是与妈妈沟通,接着争辩,再到妥协。然后就是风里雨里的去接送,麻木不仁的去陪学,耐着性子的去解题。最后,又新鲜出炉了一只“猪队友”。



其实从妈妈的视角来看,事情说到这里就已经完了,没什么好说的了。从爸爸的视角来看,事情到这里也就这样了,相安无事就行,随便吧。


但是,养育孩子这件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可以说是婚姻家庭良性运转的关键所在。关于养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夫妻都应该充分沟通,否则,一方颐指气使,一方忍气吞声,一方热情高涨,一方麻木不仁,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放弃了真正的协作配合。到头来,如果结果不尽人意,那么长期被回避的问题就会爆发。



但是,充分的沟通,首先要彻底的坦诚。可是,这方面,妈妈们做不到,爸爸们更加做不到。


其实反对妈妈鸡娃的言论一直存在,什么鸡娃比鸡自己容易,鸡娃其实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等等,妈妈们早已司空见惯、听之任之了。但是,爸爸们反对鸡娃的根本原因,从来没有深入的讨论过。


因为这些原因,真的是“难以说出口”。



这里,我仅仅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观察,替那些开不了口的“猪队友”发声。


第一种情绪:我的孩子迟早也会像我一样不快乐,就让他现在快乐一些吧。


我想,这是爸爸们最直接的第一种情绪。


可是有人会问,不仅仅是爸爸,妈妈们也不快乐呀,全世界的打工人都不快乐,为什么妈妈们不这样想呢。


因为,女性有一个男性不具备的特殊能力:情绪分离。


女性对快乐的诉求,是以家庭幸福为导向。KPI任务再重,加班加点再多,只要回到了温暖的家,干净整洁、子孝夫顺,幸福便洋溢了上来。如果再拿几个快递、体重再下降一些,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每次回到家中,都有一些正向的回馈和奖励。


妈妈们在每天的回馈和奖励中,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情绪的堡垒,守住了一座回血的魔法泉,工作再怎么辛苦,总有家庭的幸福来兜底。且常常以这种情绪分离的超能力教育老公:哎,回到家里就别想工作上的事儿啦,不要把工作上的坏情绪带到家里嘛。


可男性的快乐诉求,是以事业为导向。


虽然你回到了家中,但工作上的糟心事,依然像藤蔓一样滋长。你吃完晚饭,心里想着,今天被白费了的心血,又像一块破布被扔在一旁。明天还是要早起,然后准时将自由和尊严双手奉上。



你看着孩子书桌前的样子,像极了自己在办公桌前的样子,心里想着,他要吃的苦还在后头,现在就让他快乐一下吧。


这时候,妈妈会说,你现在不让他吃苦,那后面就是吃一辈子的苦。现在天天疯玩,学习不好,别说上大学,高中都考不上,以后只能干苦力。


这个说法又引发了爸爸们的第二种情绪:学习好不好,已经悄悄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可能我接触到的高知识高学历的人不多,但对于大多数被贴上“中产阶级”这个伪善的标签的群体来说,15到20年辛苦获得的学历和知识,在社会生存里越来越无足轻重。人脉资源、人情世故、吹嘘忽悠、巧取豪夺成为了成功的必备要件。曾经被称为“敲门砖”的学历,再也敲不开你想开的那扇门。


好多年前,我的一位同学在婚礼时跟我们说:你们本科读完就去工作结婚了,我考研再加读研一共晚了4年,现在跟你们一样搬砖,拿一样的钱,可房价翻了两番,真是冤枉。


当然,高等教育毋庸置疑的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但是普罗大众的社会生存现状,正在让“读书无用论”悄悄抬头。


所以,当爸爸们在下班到家后,把车停好,抽一支烟,复盘着以往的得失成败时,常常感叹,相比知识的教育,精神品质的培育更为重要。


这便引发了猪队友们的第三种情绪:让孩子去历练中收获,去战斗中成长。


这个年纪的爸爸们,在生存的战场上其实是很没底气的。对于以往的成功,容易归集为运气、父母相助、贵人加持等等外因。而对于以往的失败,则归结为懦弱、自卑、狭隘、犹豫不决、作茧自缚等等内因。


所以,爸爸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做题专家,而是期望孩子将来能够自信、勇敢、坚强、豁达的去面对生活。这些精神品质,从书本中学不来,只能在群体中去历练和成长。


所以,爸爸们期望孩子们从培优的课堂里走出来,去小区的“迷你名利场”追逐吧,到运动场去竞争吧,去穷街陋巷里了解生活的真相吧。愿你在成长的路上,不惧人群险恶,不惧对抗冲突,不惧挫折失败,不惧寂寞孤独。



爸爸们的想法,对不对呢,难说,反正肯定是“难以说出口”的。


所以,只有一声叹息。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