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三的“遗憾”

2022-04-16 星期六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前言

与其说这是遗憾,不如说是期待与展望


神舟十三号就像电脑运行程序一样,在预定时间和地点精准回家,连直播信号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成熟的标志。


不出意料地,抓拍到了返回舱接地瞬间

是不是就没有遗憾了?有,或者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期待与展望。


这次任务,随船带回的物品太少了。如央视直播专家所说,主要就细胞样本之类“近乎随身”的小型物件。受限于神舟飞船返回舱6立方米的空间和运力,坐满航天员之后,几十千克、上百千克甚至更重更大的物体,是带不回来的。


但这种大件下行运输需求是存在的,例如可多次使用的临时实验设备、在无重力环境下生产的高性能材料、送修的设备仪器、大型实验样本等等。目前中国空间站只具备上行运送大型物体的能力,如果加上下行运力,无疑将起到节约成本、拓展功能、提升整个空间站性价比的作用。


中国空间站模拟图,来自微博网友@空间栈与空间站 国内外近年的论证都认为空间站不应只是科学实验平台,还可以扮演太空工厂的角色。一些生产过程高度依赖失重环境的高级光纤、合成材料、生物制品等,即便从地面运送原材料到太空加工后再送回,经济上都是划算的,只是需要产能和上下行运力


此外,“感觉良好”乘组在轨180天。长时间在失重密闭环境中生活,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较大压力,有条件情况下应该避免;而当空间站试验和生产功能极大丰富之后,还可能出现单凭专职航天员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这就需要某领域的任务专家临时出马。可按照神舟飞船半年一期、一期3人的安排,任务专家的等待时间恐怕太长了;以及,前文提到的提高太空试验和生产周转率,也需要更多“船期”。因此,提高运送频率也是未来中国空间站的需求。


即,未来我们应该更频繁地派出飞船,并且飞船还能把大宗物体运回来。



美国已经开始解决后一个问题,无论是曾经的航天飞机还是现在的龙飞船,都具有强大的下行运力。其中龙飞船运力达到3.3吨,这已经相当于整个神舟返回舱的重量。当然,我们国家2020年5月就已经试飞的新一代飞船,也有下行货运能力,未来可期。


而发射频率的主要瓶颈在于成本。目前中美都做到了一年50次以上发射,但相对于马斯克已经比较流程化的火箭复用模式,我们国家还在探索有自己特色的降低成本方式(复用是一种选项,但应该不是唯一选项)。期望我国有志于此的国有和民营航天企业早日结出硕果。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是个“比好”的领域,珍惜&共勉。



【文章回顾】

马斯克的暗度陈仓:打着火星领主旗号,当地球领主?

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发射,性能或超星链!但我们还受2个瓶颈严重制约

中国商业航天入春了,但可能还很难

为什么国产高铁火箭都不错,客机不行?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