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暑托落地后:学校兜底看娃,但非“无限责任”

2021-08-10 星期二

2021年7月19日,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天香校区里,学生在进行科技模型制作课程。(视觉中国/图)

听听广州暑托班小朋友的导读推荐.mp3

因暑托热闹起来的校园

2021年7月19日,广州暑期托管的第一天。下午5点45分,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准时放学,6位身穿黄色马甲的托管老师高举班牌,有序带领学生出校。

这个暑假,不惟广州,全国多地的小学校园,别样地热闹起来。

7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2021年暑期,广州各区学校开始探索这一新政。

为了体验“新鲜出炉”的暑托班,家住越秀区的高校教师温雅给儿子报了名。不久前,温雅在班群里收到班主任发的报名通知,通过选课专用的小程序,她看到三十多门“素质好课”可供挑选。

和儿子商量之后,她报了一门做实验的素质拓展课程。“一天50(元),但是还得加上做实验的材料费。”然而报名火爆,一直等到午夜12点半才报名成功。

“抢课就好像‘双十一’抢购一样。”温雅感慨。原本在署前路小学上课的儿子,这个暑假被分到了越秀区第一学区东山实验小学。

不过,“火爆”之外,也存在暑托服务遇冷的情况。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越秀区在7月14日向社会公布暑托安排时,不少家长已为孩子的暑期做好安排。暑托两期报名时间仅限7月15、16两天,时间紧迫,加上首次举办暑托,家长可参考评价不足,观望人数不少。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和家长在报名时,见识到了课程设置的丰富。在天府路小学的一份课程表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其中不乏“帕拉卡编程”等素质拓展课程,偏向传统的“自主作业”类课程,则只占不到五分之一。

据此前广州媒体报道,广州11区的方案中,引入三方机构成为亮点。暑期托管服务以学区核心学校为龙头,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各种素质拓展课程,共约233门课,其中体育71门、美育57门。

尽管广州暑托计划煞费苦心,但依然有家长比较为难。

住在越秀区的刘平将孩子托管在了该区东山实验小学,但他是在另一城区海珠区上班,上下班接送颇费周折,而中午午休需接回孩子,他又不得不从公司提早出发接孩子回家吃午饭,下午送完孩子返回公司已是迟到。

“即使是学校托管,我也跑得很累。”刘平有些无奈,“上学校的托管班,比普通的托管班辛苦多了。因为普通的托管班,我们可以早上送过去,晚上六七点接都行。”

刘平原本打算报一两个50元/1.5小时的素质拓展课程,其余时间报10元/1.5小时的基本托管,然而,在报名过程中,刘平被告知,基本托管由于报名人数较少而无法开班。因此刘平只好报了4门素拓课程(分别是漫画、疯狂博士的科学实验、创意美术、少儿篮球)。一期为12天,刘先生至少花费了2400元。

“实际上,学校托管的成本比外面的托管成本高,我选的课程一共两千多,一天平均下来是270元,但是我在校外托管的时候是160到170元。”

不过,收费高低因人而异。“一分价钱一分货,有肯定比没有好。”给孩子报了一门篮球课的李易,2021年7月21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正坐在电动车上,等着孩子放学。“这里的费用比培训机构能便宜一半。”李易自称自己比较“佛系”,“众口难调啊,想要学东西,那就去补习班。”他希望孩子在暑托班健康成长,“老坐家里也不行”。

定价突出公益性

广州11区各个学校的暑期托管模式大同小异,以基本托管结合素质拓展服务为主。

天府路小学一位裴姓行政老师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天河区的暑期托管将基本托管和素质拓展整合成一日优选课程,主要形式为“普惠托管+个性化课程”结合。同时提供午托,一期10天,价格在800元。

越秀区是广州市教育局重点暑期托管试点区,亦是中小学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老城区。该区则采用了“6+1”社区少年宫模式,“6”即6个小学学区,选取若干授课点,打破校际边界,参照区少年宫课程体系,“1”即区少年宫,托管时间与6个学区适当错开。

越秀区的暑托服务也包括基本托管与素质拓展两大类别,其中,基本托管为10元/1.5小时、素质拓展为50元/1.5小时,收费标准略低于区少年宫。

位于老城区南郊的番禺区设置了3种服务,分别是普惠型基本托管服务、午托服务以及素质教育综合服务,前两种服务按10元/时段(3-4小时)的标准来收费,素质教育综合服务收费、个性化课程收费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市场价格一半。

南方周末记者走访天河区天府路小学时,有家长表示,天河区的收费价格已十分亲民。

对此,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王建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80元/天的价格是通过反复与培训机构磋商定下的。

“我们要考虑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突出公益性,收费只是为了保证机构不要亏损,这是我们的定位。第二个是要考虑家长的负担,这方面我们参考了上海的价格,同时我们也调研了校外教育机构纯托管班的市场价格。”王建辉说,“另外试点学校在暑期托管期间产生的水电、场地等费用由我们区教育局进行补贴,最终得出的价格就是80元/天。”

值得注意的是,番禺区的服务时间为8:30至18:00,提供午餐与午托。越秀区每天托管的时间则分为4段,并未包含午饭和午休服务。对此,越秀区第五学区的学区长韩萍给出理由:学生在校午休期间只能趴在课桌上休息,而越秀区第五学区内的学校较为密集,报名参加暑托的学生家庭基本都在附近1公里以内,在家休息相较更合适一些。

不惟广州,全国多地开展暑托服务,图为广东佛山一小学开展为期三周的试点工作。(视觉中国/图)

“机构授课、本校管理”

7月13日,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发布“番禺区将试点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服务”通知,公布番禺区8个片区共22所公办小学试点名单,荟贤小学是其中一个片区的两所试点学校之一。

“一周时间准备,它带来的是一些组织和管理上的挑战。”荟贤小学校长黄慧英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自己是在区教育局发布通知前一天才得知,学校将被指定为试点学校。不过在随后的意见征求会议上,得到全体老师支持的黄慧英很快确定了暑期托管服务的大致实施方向。“我们(学校教师)适合做管理,但是授课,我觉得需要机构。”

广州大多数暑托试点学校采取“机构授课、本校管理”的模式。例如,在天府路小学翠湖校区,每个课堂配备了3-4名教师。其中学校在编教师、第三方机构教师分别担任主、副班主任,学校教师负责班级管理,第三方机构教师负责教学,另有两名来自同一机构的教师负责协助副班主任的授课工作。

虽然由外校机构提供授课服务,但准入门槛并不低。

“首先就是像做政府采购一样,这些教育机构必须要有资质,经过上面审查合格才能进入考虑名单。然后是‘学校关’——由学校教师组成的5人听课团,对申请合作的机构团队进行考察,机构给学生试讲,老师比较团队的专业能力。最后学校组织家长开会,把所有机构的情况向家长介绍,由家长投票选定授课机构。”黄慧英介绍。

自广州推行“430课后服务”以来,学校与平台机构合作,从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已成规模,荟贤小学开设了16门课程,涵盖自然、科学、文化、音乐等八大板块,报课率达78%。

广州市对暑期托管模式的探索,很大层面上得益于成熟的“430课后服务”。2018年,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4:30放学后的顾娃难题,广东全省逐步开展课后服务,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课程。据新华社报道,至当年年底,广州约有62%在校小学生参与到课后服务中。

但在韩萍看来,两者还是存在不同:“430打破的只有班级与年级界限,由第三方进行运营。”韩萍表示,学校对暑期托管的参与性更大,包括课程的设置更丰富,还打破了校际边界。

暑假空置下来的校园,为学区提供了更多可供调配的硬件资源。韩萍认为,这为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小北路小学拥有羽毛球场、书法室等室内场所,东风西小学的室外运动就比较宽阔,瑶台小学就以舞狮为特色,我们学区就发挥学校间的互补优势,开设不同的课程。”

黄慧英也提到,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室里吃午餐。但因为是假期,原本的教师用餐地可以腾出来,楼上的舞蹈室也可以供学生午休。

在广州市暑期托管政策出台后,曾有网友热议,此政策是否会损害教师暑期的休息权。荔湾区某小学一位教师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学校并未安排老师参与到暑托当中,而是交给一直与学校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老师只需转发报名通知即可。

“我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暑期托管工作的。”潘安是天府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学校在职教师以自愿为原则申请参加暑托工作,在收到暑托通知后,学校里便有超过七十位老师主动报名,而自己是最早一批投入工作的。“这是惠民工程,而且暑期托管是一种新模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想多探索。”潘安说。

此次暑期托管期间,潘安担任天府路小学翠湖校区第一期暑期托管班高阶班的班主任。高阶班由来自天河区6所小学的25名三到五年级的学生组成,如何让这些相互陌生的孩子尽快打成一片,是潘安接手班级后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节课上下来,虽然很多同学是来自不同的学校,但是大家适应很快,相处融洽。我们传达给孩子们‘快乐共享’的理念,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快乐暑假。”

2021年8月2日,为缓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孩子暑期“看护难”问题,贵州省从江县一些志愿者开展公益暑托服务。(视觉中国/图)

兜底,不代表无限责任

暑托班的出现能否为暑假无暇照料孩子的家庭兜底?

对此,黄慧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等暑托方案试验一段时间,让家长对此进行充分的了解,它完全可以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没法看护孩子的困难。”但她同时担心,暑托会让一部分家长推卸子女看护和培养的责任。

“对于孩子的看护和培养,学校不承担无限责任的。”王建辉认为,暑期托管的定位原本是为存在带孩子困难的双职工家庭托底。“家里如果有全职妈妈或者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你选择将家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学校,是不合适的。”

暑期托管的第一天,荟贤小学就遇到一个学生,吵着要回家。当学校老师联系上家长时,家长竟回应:“反正我就是不接,我交给你们了。”老师只能陪了学生一个中午,学生情绪才得以慢慢平复。

在黄慧英看来,如果家长是带着“扔包袱”的想法,把孩子送给学校里去,暑期托管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负面影响。

“兜底”之外,韩萍把暑期托管视为反哺日常教学的一次机遇。在她看来,越秀区此次的学区式报名与授课,是推进学区化办学融合的一个有利尝试。

“我发现在暑期托管绘画班的一个半小时内,课堂作品的完成度和学生的满足感更高。而在平常的40分钟课堂结束后,小朋友只能中断灵感和安排。”对此,韩萍计划在下学期的课程安排中设置弹性课时,给部分课堂更多的实践时间。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韩萍发现,暑期托管还有留待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囿于首次尝试,越秀区一些学校在制订方案时,趋于保守。就越秀区第五学区而言,第一次报名要求学生仅能选择家庭附近的两三所学校,以就近为原则,并未完全打通学区内9所成员校的资源。不过,该学区计划在补报名阶段,以兴趣主导为原则,不再限制学生报名授课点的选择。

黄慧英留意到,报名暑托班的学生,学段从一到五年级不等。“但是年龄越大的孩子,可能他的自主意识、意见想法比较多,他不一定愿意这么长时间待在学校。对我们来说,这种混龄混校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有针对性地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就像当年的乡村复式教学班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要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和目标要求。”

暑期托管政策的本意是缓解暑期家长看护难的问题,但在部分学校当中,基础托管课程受冷,报名人数远不及篮球等素质课程。南方周末记者走访越秀区多个学区授课点,发现基础托管课程的参加学生数量大都少于20人。“大多家长还是保持理性的,他们的诉求也不是有人帮忙看孩子,而是希望孩子素质能全面提升。”韩萍解释。

“未来暑期托管的推广应该会是一种常态化,但我也不知道全面推行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如果真的是很多学生在假期进入校园里面来,对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也是蛮大的。”韩萍说,如何保持老师参与的持续性,是绕不开的问题。

黄慧英也提到,希望暑期托管到了比较成熟且发展状态良好的情况之下,该模式能够更多地考虑到老师的身心需求,坚持自愿为原则,在补贴方面能够多加斟酌。“虽然再怎么补贴,都不可能相当于老师的工资,但是补贴更多是对老师们的付出的认同和肯定。”

“现在有两百来个孩子在这里,如果以后扩展到上千个孩子,每天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所以日后对后勤服务的人员也要提供相应的补贴,或者提高他们整体的待遇,不过这需要财政的支持。”黄慧英说。

(温雅、刘平、李易、潘安为化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朱圆、陈卓睿、曾子航、岑静怡、邹祥亮、李维康、余艳春、柴亚娟、翁安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潘轩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