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付费阅读用户全球第十,媒体圈怎么看?

原文地址

《财新》付费订阅用户突破51万,仅次于《经济学人》。


来自国际期刊联盟(FIPP)《2020 Q3全球数字订阅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财新》付费订阅用户突破51万,仅以5000余人的差距次于《经济学人》,名列全球第10位。


        图片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商业化转型迫在眉睫。不少传统媒体开始展开对新闻付费模式的研究,尝试从单纯的内容传播转型为内容服务提供者。


2017年11月,《财新》全面启动财经新闻收费,“财新通”正式上线。


对于习惯了在网上免费看新闻的用户,媒体开展付费新闻业务除了要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外,还要在内容品质、阅读体验、服务模式等方面下功夫。至于付费新闻,从本质来看依然属于内容付费产品,不过与一般内容付费产品不同的是,新闻付费产品能够随着动态事件发展不断获得热点流量的补充,具有较大延展空间,通常不会在单次热度爆发后彻底沉寂。


图片


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曾表示,看新闻,付费还是免费?这是一个问题。她认为,用户能够为专业新闻机构提供的高质量新闻付费,是价值认同,是专业信任,是最有效率的获取新闻的方式,也是对始终如一关注真相的新闻人的公民支持。


胡舒立称,财新网有理由走付费模式,靠的是高质量新闻,同时,财新需要不断扩大读者面。财新一直在学习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特点,摸索各种方式,让付费和免费有一个好的结合,让更多的读者熟悉财新,尽可能降低进入门槛。


图片


从《财新》客户端的信息流可以发现,与一般新闻客户端不同,《财新》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追求并不强烈,报道以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为主。而在信息流广告方面,也多为自家数字产品推介以及企业公益报道赞助鸣谢和企业方推广的品牌广告,今天媒体行业最为热门的原生广告却几乎难以找到。


机构媒体的商业模式通常以“二次销售”为主,先将新闻作为产品销售给读者和受众,再以读者受众的数量和质量为基础,将传播功能和内容销售给广告客户,以此形成商业闭环。而新闻内容作为关键的销售产品,具有“易碎”的特点,内容保鲜期极为短暂,上一秒的新闻在下一秒可能就成为了历史,所以新闻的价值也体现在即时共享中,分享的人越多,新闻的价值也越大。即便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拥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趋于零”的互联网媒体而言,阅读量也是极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因此,围绕《财新》模式也一直存在一些疑问。由于报道本身的选材和篇幅限制,《财新》的报道在传播上天生不足,而在二次传播中,又因为付费墙的存在,新闻的共享性又再打折扣。如果再考虑到社交媒体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这一事实,那么就可以发现,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传播机制,对单向全覆盖式的传统大众传播方式的颠覆也让所谓“独家新闻”消失了。而深度独家一直是财新新闻内容的核心。


所以,《财新》的付费模式真的可持续吗?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它在今年所取得的成绩?就这一系列问题,传媒见闻在近日找到了几位媒体人和传媒学者,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王志安——前央视评论员、调查记者


我的看法:第一,财新今年在武汉疫情期间的报道极为出色,很多人的订阅,其实带有“打赏”性质。就是订阅其实是为了奖励财新的努力,这些客户基本是不看的。即便订阅了也基本不看。


第二,互联网免费资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导致严肃媒体客户流失,订阅量下降,这个趋势在国内分外明显。但财新的成绩告诉大家,真正的内容依然有吸引力,哪怕是付费。国内大量的报道之所以免费都没人看,是内容本身不值得付费,而不是付费本身这种模式有问题。


第三,财新的成功很难在国内复制,你看武汉疫情期间,有多少国内媒体想去报道,但只有少数媒体能到现场,只有财新成体系地全方位地报道了武汉疫情,一方面财新有口径上的稍许优势,再加之长期的人才和专业积累,这种积累一直没有被媒体转型所打断。这一点,国内仅此一家。



石扉客——法律人 原知名媒体人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应该说,在媒体传统商业模式崩塌以后,财新传媒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未来相对可期的出路,也为国内市场化媒体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但财新模式有其特殊情境,其先后延续自财经和财新时代打造的政经依托、长期以来营造的专业主义口碑、较为完整的全平台体系,都非国内其他媒体平台所能简单模仿。可以这么说,财新直接对标的是纽约时报模式。


所以,我个人更看重财新模式对国内信息市场的导向作用。希望财新能借收费模式的成功,不断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消费习惯,让越来越多的人群意识到优质信息的高价值,改变其信息无偿消费的路径依赖,反过来又以旺盛的需求来不断催生与优化优质信息市场的供给,实现平台生态的丰富,改变目前信息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局面。这一点,即使碍于环境与气候,最终达不成目的,但所有的努力都令人尊敬。



展江——知名传媒学者


全球媒体都在衰落,中国的纸媒衰落尤其快,在一片衰败之中,这是一件难得的好消息。财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50万订户也仅占了总人口的大约0.03%,但是从绝对量而言这个数字能排进世界前列也足以体现财新的实力。


在大盘整体下滑时,财新能做到逆势上扬非常难得。财新一贯的方针是只面向一部分人群,这部分人群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人在内的经济类相关从业者;二是国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的官员,这一部分是财新一贯稳定的读者,当然这部分读者不包括从事党务等其他宣传工作的官员。涉及经济类工作的官员们,非常信任财新和胡舒立女士,尽管今天市场经济发展还有待完善,但财新还是培养出了大量的精英读者;第三类受众就是知识分子,比如学生、大学教授、律师等等。


第二个原因是,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的媒体提供的新闻品质特别差,高品质媒体非常少,包括官媒也是这样。当然官媒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央视的财经频道还是不错的,但是距离好仍然有一定差距,他们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依然不够专业。而正是在中国媒体整体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有一份接近国际高水平的财经类媒体出现自然会鹤立鸡群,当然也难能可贵。


我举一个小例子,中国的媒体今天普遍不把写软文和拿车马费(红包)当回事。但是财新自创办以来,甚至追溯到过去的财经杂志,他们一直坚决杜绝记者拿红包。因为一名记者一旦拿了红包,就丧失了公正报道新闻的资质。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大部分媒体和媒体人都做不到,特别是在今天媒体经营困难的背景下,媒体的主管更是放任不管了。


据我了解,财新开创付费新闻之初,甚至有人当面质疑胡舒立女士,认为付费新闻的模式走不通。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担忧正在减弱。至于付费墙和财新内容传播的关系,我认为财新本来也不需要追求大众化传播,它的定位应该是精英媒体,只需要面对一部分人群就足够了。



罗昌平——知名媒体人 天椒法务集团董事长


财新以其高质量的调查报道和高投入的原创成本闻名,“付费墙”的推出,是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尝试,也是保护版权上的煞费苦心。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财新的大胆突破与出色表现,为其赢得了不少付费用户。我觉得50余万的订阅用户不多,甚至比不上得到App的一些大V,千万量级才属正常。财新的原创内容非常有价值,可以在变现渠道、呈现形态、付费方式上做更多的尝试,中国移动都在抖音卖卡,财新的严肃内容可以寻求全网全类型综合模式的变现。这条路能走通,希望财新越来越好!



张丰——知名媒体人、专栏作家


财新今年付费订阅人数的增长,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疫情期间优质的报道,但是这和他们一直的坚持分不开的。我始终相信依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总能养得起几家付费阅读的媒体,但是也目力所及也只有财新做到了。他们苦苦支撑了多年,同行在羡慕这个51万付费用户的时候,也要想想财新付出了什么。未来的媒体应该有更多样的形态,实际上,也应该有两三家可以靠付费阅读养护自己的机构,这其实对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提供的内容,在何种意义上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值得购买的?这是和追求流量与10万+不同的思路。它具有某种筛选功能和封闭性,从而也在塑造和培养自己的读者。当一个人说他是财新用户的时候,意味着他出了钱,看到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T先生 ——资深媒体人,知名日报高级编辑


看到财新的数据说有51万名一年交费498元(还有一个数据通的收费是998元)的付费订阅用户,T先生的感觉是难以置信,甚至怀疑它有水分。即使都是498元的,那也有2.5亿多元,这已经是绝大多数纸媒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说日报,真实发行量的话,超过10万份已经剩下不多了。就这点发行量,在很多机构也是“新进新出”——因为报纸是机构出于各种需要订的,并没有多少人取阅,最后往往就是在传达室原封不动被拉走。


财新、《南方周末》等以优质内容见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媒体推出了付费阅读。目前看来,财新做得比较成功。很多传统媒体,因为诸多原因,其内容不要说付费,就是免费也吸引不了多少流量。所以是根本就不具备付费订阅的条件。


习惯于在手机上看新闻,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在绝大部分资讯都是免费提供的情况下,个别要收费的媒体短时间内不易被读者接受。因为他们拥有大量合规、免费的途径可以获得相同的资讯。举个例子,微信公众号开通了付费阅读功能,但2000多万个公众号,有多少个敢一直使用付费阅读功能?T先生看到的情况是,有些公众号平时一篇文章的阅读量是几千上万,但尝试让读者付1元钱阅读后,往往只有一两百人愿意付费阅读。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