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买房,现实魔幻

2021-12-16 星期四

人生轨迹、生活节奏

完全被买房支配



在上海买房有多难?问问Twins就知道了。
 
最新一期《鲁豫有约》上,打算定居上海的Twins被问及房子的装修,阿sa直言房子是租的,还在交社保,没有购房资格。
 
“但是新房就应该买不了了,二手的可以,因为交完社保我们分数也不够。”



这一刻,广大沪漂和Twins共情了。原来大明星想在上海买房也得“攒分”,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的,恐怕就是上海的房子了。


95后杨帆,就是为了买房而焦虑的沪漂中的一员。


毕业后定居上海,父母拿出半辈子的积蓄,让他在这座城市买房安家。


但折腾了一年多,至今也没能“上车”,眼睁睁看着房价水涨船高。人生规划、生活节奏,完全被买房左右


他向我们还原了这段魔幻的“血泪史”,以下是他的自述:



01
人生中第一次被催婚
竟然来自房产中介

我叫杨帆,今年26岁,2013年来到上海读大学,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两个人一起出国读了研究生。去年4月毕业后,因为女朋友是上海本地人,我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回上海工作。

 

刚定居上海时,和很多沪漂一样,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日子过得也算有声有色。


但可能是到了这个人生阶段,接触到的信息都在潜移默化地暗示自己该买房了。亲戚朋友、单位的已婚同事、甚至《安家》之类的电视剧,聊天的内容都绕不开房子。


再加上毕业后,父母认为买房、安家、立业、结婚,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他们拿钱拍板,我就走上了买房这条路。



一开始真是什么都不懂,以为买房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问了中介才知道,因为我不是上海户口,也没有交满五年社保,根本就没有购房资格。


中介小哥倒是很热心,聊了几句,就把我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既然你女朋友是上海户口,你们赶紧结婚呀!把证一领,明天我就能带你去买房。


想不到我人生中第一次被催婚,竟然是来自房产中介。


我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女朋友听,两个人都觉得很荒唐。虽然我们未来的确有结婚的打算,但怎么也不能是为了买房这么“世俗”的理由而结啊。在我心里,婚姻还是很神圣的,不应该掺杂功利的色彩。


中介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隐晦地劝我,一张纸,哪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而当时的我,对上海瞬息万变的房市并不了解,总觉得不急在这一时,还是拒绝了他的提议。



02
“还好你没结婚!
不然可就傻眼了”

焦虑开始于2020年的下半年。那段时间,二手房的价格每天都在刷新,中介的朋友圈异常活跃,上午发出的房源,下午就显示“已售罄”。

我亲眼见过一套60平的房子,创下了挂牌7分钟就被人买走的记录。

几乎是一夜之间,公司附近的很多店面就被各大中介占领。

最夸张的时候,我每天路过它们摆在门口的小白板,看着上面标注的房价一天一涨,终于体会到了心惊肉跳的紧迫感。


不出所料,我的房东也动了卖房的心思,友好地通知我:“房子打算挂牌卖掉,不过买卖不破租赁,我会尽量带租约出售。如果买家着急入住,我会按照合同约定赔偿你一个月租金。

这条微信我反反复复读了七八遍,挑不出一点毛病。只好一边咬牙筹备搬家,一边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租房了。

好在留学生落户只要半年。2021年年初,我顺利拿到了上海户口,终于有了购房资格。

高兴了还没几天,事情又出现了转折。2月,上海出台了新政,买房施行积分制,根据是否结婚、名下是否有房、社保缴纳年限等计分项算出总分,分高者才能入围摇号认筹。 


因为女朋友家的房子写的是她的名字,如果我们结婚,两人就是名下有房的状态,在这一项的分数一下子就低了20分。

消息一出,曾经劝我结婚的中介立即打电话过来,语气难掩激动:“杨先生,新政看到了吧?还好你没结婚!不然可就傻眼了。

我是真傻眼了,以前是不想为了买房结婚,现在是即使我想,为了买房也不能结了。

不过,像我这样的情况是少数,更多同龄人则是为了拿到“家庭”这一项的10分,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似的结婚。

有朋友根本没经过深思熟虑,只是因为看中的房子开盘在即,就稀里糊涂和对象领了证,结果因为性格不合,不到两个月就离了。

我们这群所谓生活得“随心所欲”的95后,人生的轨迹居然完全被房子牵制,想想都觉得很不真实。


03
低分,
赶不上人生的快车

积分政策刚出台的时候,我其实很有信心。

每个购房者的积分由“基础分”和“社保分”组成。拿我来说,我在上海无房,也没有购房记录,再加上刚拿到的上海户口,一下子就有了50分的“基础分”。

但在围观了几个楼盘的开盘分数后,我逐渐又开始焦虑起来。

虽然我的基础分高,但因为工作时间短,在“社保分”这一项毫无优势,总分根本达不到公司附近楼盘的分数线。

父母问我为什么不考虑无需积分的二手房。他们不知道的是,新房因为有价格限制,比二手房便宜得多,很多楼盘甚至出现了“倒挂”。

比如陆家嘴就有一些新盘,开盘价被限制在13万/平,二手房的价格却已经达到了20万/平。

我想买的房子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新房也比二手房划算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抢红了眼、挤破了头想要买新房。


我加入的几个买房群,也没有了最初分享信息、互通有无的友好氛围,每天都要展开几场“骂战”,为了“高基础分低社保和低基础分高社保到底谁更刚需”、“上海本地土著和新上海人谁建设城市贡献更多”等话题争论不休。

在卖方市场下,开放商也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以前收到的消息都是以“杨先生您好”开头,现在经常几条消息发过去,对面只隔很久回一句“好的”。

不过能联系上销售已经算不错了,据说有些楼盘连售楼处的位置都很隐蔽,根本不想让你找到。还有传言某些楼盘因为“挑客”(只接受全款买房)而被监管部门约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群里流行起用“上车”来指代买房,好像买不到房就赶不上人生的快车。

而低分的我,始终没能搭上这列车。



04
终于有机会入围
我的房子却不属于我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真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大量翻阅别人的买房经验,想找找别的出路。

网上有不少真假难辨的中介,声称他们有“不要积分”“开发商直签”的门路。放在以前,我一定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都是互联网诈骗,但现在居然疯狂心动了。

我咨询了自己意向楼盘的销售,销售告诉我这些都是假的,他们很正规。看我连这种主意都能想出来,干脆给我指了条新的路:或许,你要不要试试,让家中的长辈购买呢?社保的年限长,分数会更高

我的父母都不是上海户口,没有购房资格。也就是说,现在唯一的指望,只剩下女朋友的爸妈了。

只是这样一来,我的房子在法律意义上却不属于我。

明明是自己想在上海有个家,最后房产证上写的却是准岳父岳母的名字。如果是在一年之前,这个选择我大概难以接受。

但是折腾了一年多,我已经身心俱疲,现在反而有种将负担甩出去的解脱感。只要能“上车”,别的都不重要了。


上海的新盘持续火热,好在我们对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复印各类证件,存款冻结,开通大额支付银行卡。


这一次,我们终于收到了入围通知。

 

还没有来得及庆祝,销售的一个电话又将我的心悬了起来:“我们楼盘的入围比是1:2.5,一周后摇号,祝您好运。”


原来积分只是第一道门槛,拼完分数还要再拼人品。

 

所谓的“摇号”,其实并不需要自己真的去摇,而是在公证处公证和志愿者参与监督之下,对入围名单进行随机排序。1:2.5的比例,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概率是摇不中的。

 

爸妈转给我一条微信,介绍上海的灵验寺庙,据说有人拜完之后摇到了1号。这在以前叫封建迷信,现代社会称之为“玄学”。朋友说还是应该拜土地爷,毕竟买房子这事情归他管。

 

而我不知哪里来的迷之自信,总觉得这次终于要轮到自己好运了,甚至已经开始畅想,轮到自己选房时要选在几楼、以后房子该怎么装修。


结果出来了。没中。

 

我默默地退了买房的微信群,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还是应该去拜一拜的。

 


05
最终还是一场空

兜兜转转一年多,始终没买到房,眼睁睁看着新房越来越少。也不敢结婚,想着万一哪个楼盘的分数不高,以我自己的名义就能买呢?感觉人生就像按下了暂停键,在买到房子之前停滞不前了。

向朋友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朋友却说:“你既不想放弃首套房的优惠,又不愿意选远离公司的地段,还不肯接受二手房的差价。你要求这么高,房子当然难买了。

的确,回想自己的买房经历,我太想把便宜占尽,最后却只落得一场空。


出结果的当天,也是麦当劳发售限量汉堡猫窝的日子,抢购的场面和买房一样疯狂,几乎五分钟内售罄。

我虽然没买到房,倒是给猫抢到了窝,带回家拼装好,也算是一个心理安慰。

而我的猫只是看了两眼,凑近闻了闻,然后不感兴趣地转身走开,又睡在了自己最爱的快递盒子中。


文、编辑/strawberry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