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月,英力士车队太猛了。三月底我本来想写一篇文章:“疯狂进攻的英力士,终于活成对手的样子”,结果半个月之后,英力士活出了自己的样子:环巴斯克赛斩罗格利奇,赢埃菲内普尔;古典赛连下阿姆斯特黄金赛、布拉班特大奖赛和巴黎-鲁贝,声震车坛。
英力士车队赢赢赢,结果很震撼,但过程才是最让人震惊的:他们疯狂进攻,战术多变,几个小将表现亮眼,青春洋溢。比如巴黎-鲁贝赛,他们居然在一开始就利用横风进攻。正如车队名宿布拉德利-维金斯所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巴黎-鲁贝。
这样进击的英力士,似乎让人耳目一新。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力士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拉丁派进攻
当年还叫“天空车队”的时候,这支车队的风格就是:控制、控场,最安全最有效率的战术就是成功的最佳选择。具体的不多说,这种战术甚至一度被英国队拿到世锦赛上去用,结果就是英国队在天空车队横行车坛(2012年)之后的世锦赛屡屡失败,甚至出洋相。古典赛倒是凭借着普尔斯的神来之笔(LBL冠军)和科维亚特科夫斯基的战术素养(米兰圣雷莫冠军,当然还有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斯坦纳德以一敌三赢快步的名场面)撑起车队的古典赛战线。
那个时代对抗天空统治最刚的就是三个拉丁车手:康塔多、金塔纳、尼巴利(曾经被国内车迷称为四大GC,还有一个就是弗鲁姆)。其中康塔多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数次戏耍天空车队,名局自然是2016环西的富米加尔赛段,比赛一开始就进攻,打天空一个措手不及。两年之后天空车队玩了一个更绝的,弗鲁姆在2018环意第19赛段80公里单飞,那也是弗鲁姆的绝唱。不过仔细看那次单飞,背后依然是天空车队的严密分析策划,有兴趣的可以看当年的分析:
被打乱的接班计划
不知道这是不是天意,弗鲁姆在那届环意之后就没有赢得任何比赛。而天空车队当时的核心还是弗鲁姆,副核托马斯。同年托马斯再次赢得环法总冠军,弗鲁姆亚军。一年之后,发生了几个意外,彻底打破了英力士车队的布局:
先是贝尔纳尔在环意开赛前几天摔断锁骨,最后不得不转战环法;
再是弗鲁姆在环多菲内的ITT赛前考察赛道中重伤,英力士失去大英双核之一,而且弗鲁姆竞技意义上结束了他的天空/英力士生涯;
然后是托马斯在环法没能达到最佳状态,而贝尔纳尔在那个泥石流中断的高山赛段中一击制胜,并最终夺得了总冠军。
同一年爆冷赢得环意总冠军的卡拉帕斯和移动之星闹翻,年底加盟了英力士车队。
几个月之后,新冠爆发;
疫情停摆结束,环法重开,波加查横空出世。
弗鲁姆时代比英力士车队预想的要提早结束,甚至以为跑步进入了预想的贝尔纳尔时代。但波加查出现,彻底让英力士车队傻眼了,也可以说让整个车坛傻眼了。贝尔纳尔的天赋不高么?在五年前,贝尔纳尔是公认的最有天赋的车手之一;而在三年前,贝尔纳尔还说要跟在弗鲁姆身边学习经验,而仅仅过了一年,弗鲁姆没了,贝尔纳尔已经是环法冠军,当时从媒体到车迷对他赞不绝口;再过一年,一个天赋几乎压倒贝尔纳尔的人出现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车坛变化太快。
失败的尝试
那个时候英力士手里有什么牌?托马斯变成了老迈的托马斯,贝尔纳尔变成了败军之将贝尔纳尔(曾经的小甜甜那么快就变成牛夫人了),卡拉帕斯和盖根哈特好像没有试过,那就试试他们吧。结果还是输。但过程还是要记录一下:
去年双海赛皇后赛段,贝尔纳尔在半山腰就进攻,被波加查反杀;
双海赛第五赛段,贝尔纳尔试图利用阿登赛段再次发动远距离进攻,被范德普尔反击;
环法第七赛段卡拉帕斯试图尝试中距离进攻,被老东家移动之星追回;
环西第17赛段,贝尔纳尔在距离科瓦东加湖60公里远的地方进攻,最后被罗格利奇轻松反杀;
环西第20赛段,又是距离终点60公里,英力士再次组织远距离进攻,最后贝尔纳尔自爆,顺便让移动之星引发了内乱,但亚当-耶茨也没能进入前三。
在这一波以失败告终的疯狂进攻中间,其实夹着一波高光表现,英力士曾经连续赢得环加泰、环罗曼蒂、环意、环多菲内、环瑞士,除去环意,其他获胜的几乎全是英系车手:亚当-耶茨、托马斯、波特。而贝尔纳尔在环意也有白路赛段进攻,皇后赛段远距离攻击的好戏。
看了这一年来的比赛内容,你会发现英力士车队这远程进攻还真不少,而且主角似乎都是那两个拉丁车手:贝尔纳尔和卡拉帕斯。
去年还是距离终点60公里之内进攻。到了今年就更猛了,在今年的环加泰赛第六赛段,比赛还有130公里左右的时候卡拉帕斯、普拉普和伊基塔又从GC集团中进攻,而其他gc车手则被大集团追回。今天英力士小将普拉普立了大功,自己领骑把卡拉帕斯和大集团的差距拉大到一分钟,下坡掉队后又追回来,打光所有子弹后英勇退赛…
最后冲刺卡拉帕斯赢得单站,不过最后总冠军被伊基塔拿了,不过总算没让冠军落入死对头手中(阿联酋航空的阿尔梅达)。英力士又一次为他人做了嫁衣。在这个赛段之后,我本来也想说:英力士活成了老对手(康塔多)的样子...而那个时候,古典赛还是由珍宝统治的。
不过,可以看到新人普拉普的加入,让疯狂的战术变得更疯狂,比如环加泰的这次进攻,整个赛段才168公里,英力士几乎一开始就进攻,几乎完美复制了2016环西富米加尔赛段。
火力全开
古典赛的转机发生在皮德科克恢复之后。之前他肠胃有问题,所以状态起伏;穿越弗兰德斯赛皮德科克恢复元气,整个英力士车队的面目焕然一新。比赛还有69公里的时候皮德科克就在特纳的领骑下发动进攻,带出争冠集团,最后收获赛事第三。
接下来的环弗兰德斯赛,英力士的光芒虽然被波加查盖过,但是范巴勒上线了,他非常聪明的进攻,并在最后时刻追上斗气的波加查、范德普尔,范巴勒最终获得第二。
就算是在环萨特赛这样的小比赛,英力士也不放过。赛事第一赛段,比赛最难的一个爬坡加速,距离终点60多公里就造成大集团分裂,跑出一个八人集团,布兰登-里维拉和普拉普轮流领骑,最后甘纳和普拉普进入前十。这也算是英力士车队的一个热身,毕竟距离终点60公里进攻,现在对英力士车队来说也只是常规操作了...
很有意思的是,英力士车队一下子猛攻,一下子展现自己的战术灵活度。在环巴斯克赛第四赛段,马丁内斯敏锐抓住快步战术配合的一个小失误,在最后一个拐弯提前开冲,战胜了阿拉菲利普,最终夺得总冠军。
在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远距离突围获胜之后,科维亚特科夫斯基在阿姆斯特黄金赛又利用人数优势,聪明地进攻,并在最后冲刺险胜科内弗鲁瓦夺冠;而在布拉班特大奖赛,英力士车队再次疯狂进攻,最后争冠的十人集团有三个英力士车手:皮德科克、特纳、谢菲尔德。
在车轮战之后,谢菲尔德在最后3公里进攻,单飞夺冠。获胜的谢菲尔德出生于2002年,今年才20岁。
在春季最重要的比赛,巴黎-鲁贝赛,英力士车队更是反常规地在比赛开始没多久的开阔平地,就利用横风发起进攻。很疯狂是吧?但是看看之前英力士车队的一系列攻势,这似乎又很正常了。他们会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进攻。
不过在巴黎-鲁贝,光靠热血是不行的;利用横风进攻,取得了先手,也不一定赢。车队寄予厚望的甘纳就因为爆胎一度掉队,车队也不得不放慢节奏等甘纳回来。好在,车队除了甘纳、本-特纳这样勇猛进攻的车手,还有一个特别冷静的车手:范巴勒。范巴勒整场比赛攻得不多,但是每次都是在对手狂攻之后的反击。最终,在范阿尔特等人三轮攻势之后,范巴勒看准莫霍里奇和兰帕特跑掉的机会,从争冠集团进攻,追上莫霍里奇集团。他又利用接下来的石头路加速,最终单飞23公里夺冠。
一波连胜下来,英力士车队有勇猛的进攻,也有范巴勒这样有谋略的突击。相得益彰,这才让英力士从之前狂攻无果,到最后的攻势变成胜势。
人尽其用
也许有朋友要说了:那也没见他们在后面的瓦隆之箭、LBL也疯狂进攻啊。他们以后是不是就要转向古典赛了?为什么要这么疯狂进攻?这些问题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今年古典赛的表现,仔细看他们每场比赛的最高排名,比起往年也就高一点点,但是拿了三个冠军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仅仅罗列英力士车队本赛季的成绩,包括攻了多少次,是简单而无聊的;但如果回到前面我们提到的“弗鲁姆接班人”的问题,似乎会发现更清晰的线索:
2017年选了贝尔纳尔,后来找了卡拉帕斯,都是市面上他们能找到的最好车手;看到波加查崛起,车队迅速反应,签下了皮德科克、丹尼尔-马丁内斯,到去年冬天签下了本-特纳、塔利特、普拉普、谢菲尔德等年轻人。光看名字,大家就知道这里没有一个环未来的总冠军,也没有一个在青年比赛中大放异彩的GC车手(其实也有,是两年多前就签下的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不过这两年一直在当副将)。不过这些小孩都有很强单干能力(丹尼尔-马丁内斯不算小孩,而且他是一个更善于把握机会的GC车手)。
像普拉普、本-特纳这样的车手,你要他们怎么比赛?他们最适合的恰好就是疯狂进攻。谢菲尔德这样的超新星,也没有定型,他也可以做各种尝试,也没必要拘泥于一种战术;更为关键的是,英力士目前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皮德科克。一个英国人,现在的CX世界冠军,可以比古典赛、有冲刺、有一定计时赛能力,才22岁,将待在车队很多年,那车队就围绕他丰富配置,让他玩得开心。
当然今年英力士取得好成绩,其实也依赖于更讲战术,比赛更聪明的车手,比如科维亚特科夫斯基、比如丹尼尔-马丁内斯,比如范巴勒。一个车队需要有多种不同的风格。
当然,你可能会问,这里没有弗鲁姆的接班人。嗯,贝尔纳尔看起来很难了;皮德科克似乎也不是GC车手(接下来他会比环意,让我们看看他的爬坡能力如何);伊桑-海特更像是一个英国版的范阿尔特。但是,这些人的天赋是很高的,英力士也在寻找新的爬坡手,同时用好自己手里的天才。更何况皮德科克、海特都是英国车手,他们的机会肯定要比其他人多很多。现在人人都想要有一个范阿尔特式的车手,而英力士也许未来会有一个甚至两个范阿尔特式的车手(海特+皮德科克)?
也许再找到一个罗格利奇式的车手,他们就可以和任何车队一较高下了。而在2022年的春天,起码他们已经把一件事做好了,而且他们的风格还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