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和反乌托邦都无望,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进托邦”?

2021-06-08 星期二


我们总是非常容易忽视每天的进步和变化,即,我们总是忽略正在处于的乐观积极向上的进托邦(protobia)状态。
  • 进托邦(Protopia),2个英文单词的组合:Process(进程),或者progress(进步),Utopia(乌托邦)。


  • 进托邦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每天发生微小的进步。只是,这种微小的进步不那么显性戏剧性,对人的耐心和定力有所要求。


托马斯•莫尔小说《乌托邦》里的乌托邦岛地图


500多年前,在托马斯·莫尔写的《乌托邦》中……


乌托邦里没有烦恼,但也没有机遇的存在、个人的可能。每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其中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溃的严重瑕疵。


“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但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张晓风《武陵人》


在好地狱和伪天堂之间,你选哪个?



反乌托邦和乌托邦都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人类的归宿是“进托邦”(protobia)。


进托邦(protobia)是科技思想家凯文·凯利(KK)在《必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与乌托邦、反乌托邦不同的另一种对来来发展的预测状态,一种变化的状态和进程。


No discomfort world would stand still; some aspects too fair world also terribly unfair on other aspects. Utopia is not a problem to worry, but also there is no opportunity utopian existence. Dystopia and utopia is not our fate; our fate would be "into Tobon" (protobia). More specifically, we have reached into Tobon. Into Tuobang not an end, but a change of state, it is a process. In the mode into Tobon, things better today than yesterday, although the degree of change for the better may be just a little bit. It is a gradual improvement, but also a gentle progress.

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反乌托邦和乌托邦都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归宿会是“进托邦”(protobia)。更准确地说,我们已经到达了进托邦。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也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凯文·凯利《必然》

凯文·凯利关于进托邦的表述

  • 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


  • 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


  • 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也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 进托邦的“进”(pro-)来自于“进程”(process)和“进步”(progress)。


  • 这种微小的进步既不引人瞩目,也不鼓舞人心,极易被我们忽略,因为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新麻烦。


  •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成功。而对今天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又会给明天埋下隐患。随着时间流逝,真正的利益便在这种问题与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背后逐渐积累起来。


  • 进托邦很难被人察觉,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形成”。它是一种变化方式不断变化的进程。进托邦本身就在变化成别的东西。


  • 凯文·凯利用“龟速”来形容进托邦的进程的缓慢。


  • 我们对待进托邦一般会有三种态度:一是很难相信进托邦的未来,因为对过去各种乌托邦的承诺深感失望。二是对未来盲目。三是拥抱未来和未来的“形成”。


  • 不断地变化会让我们无视其渐进式的变化。在不断的动作当中,我们不会再去注意动作。


  • 变化因此是一种能自我掩盖的动作,常常会在我们回顾过去时才显现出来。


  • 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事物,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


“自启蒙时代和科学发明时代以来,我们每一年的创造,都比我们每一年的破坏多出那么一丁点。而这少少的积极变化,积累数十年才能进入我们所谓的文明之中。”


——开始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进托邦”世界里,今天比明天更好,虽然好那么一点点,但却在不断进步。


“进托邦”意味着“静态的名词世界”的消逝,与“流动的动词世界”的悄然来临。


技术的发展让时间加速,让空间距离急剧压缩,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充满加速度的节奏,一切皆可流变,一切皆可随叫随到、唾手可得。


“大部分反乌托邦故事里的瑕疵也是不可持续的。灾难越剧烈,反乌托邦就消失得越迅速。虽然灾难引发混乱,但应对系统会很快地自组织起来进行应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贪婪就可以解决无政府的问题。”

“1985年当时的互联网还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都能轻而易举地成为第一。消费者的期望不多,行业的壁垒又极低。做一个搜索引擎!当开网店的第一人!播放业余爱好者拍的视频!当然,这些都是当时。”


“现在看来,前几波的开拓者好像已经开疆拓土,把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都开发得一干二净。他们留给今天这些后来者的,似乎只有困难和苦涩。但是问题在于,仅就互联网而言,什么都还没有发生呢!互联网仍然处在开端的开端。”


“如果我们能够乘坐时光机前往30年以后,再从那时的视角来回顾现在,我们就会意识到,在2050年,大部分运转人类生活的伟大产品,在2016年以前,都还没被发明出来。”


“在2050年,会有另外一个白胡子老头问你:你能想象在2016年当一个发明家会有多棒吗?那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你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上传到云里面去。那时的设备里不像现在,传感器成千上百,很少有超过一两个的。那时的期望不多,壁垒很低。成为第一轻而易举。”


“过去30年已经开创出了不可思议的起跑线——可以建造真正伟大事物的坚固平台。但即将到来的将会不同,将会超越现在,将会成为他物。今天确实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我们都正在‘形成’。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时机。”


看互联网预言帝Kevin Kelly如何预测未来30年


Kevin Kelly,《失控》的作者,成功预言了互联网发展的前30年,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包括社交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经济、共享经济和大众智慧等。


在《必然》中,KK再次预言未来30年的未来趋势,并说这些趋势已发生在今天,谁都有机会。你get了,就没有迟到。


未来还需要买房买车吗?NO
拥有不重要,使用才是王道


What?! 没房没车,那我们睡哪儿?呃......



KK是说,未来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现在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现在重要的多。

 

所以,未来还需要买房买车吗?No! 拥有不重要,使用才是王道(虽然我们现在也只有70年使用年限吧……)

 

这种趋势现在已经有了苗头。Uber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不拥有任何出租车。Airbnb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短租住宿供应商,却不拥有任何房产。


KK构想的未来生活是这样的:


我住在一个综合性公寓里,这里有全天候的即时服务。我房间里的箱子每天会不间断的更新。每个小时,各种包裹会被无人机,机器人送到这个公寓,然后我把我想要的东西告诉某个设备,这些东西会出现在我的箱子里。公寓里还有个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几乎所有的东西。”



有人会问,不拥有任何东西,你是否感到不踏实,不可靠?


KK的回答反而给人另一种启发。


恰恰相反,我感到自己与原始社会有着深刻的联系。我感觉自己像个原始社会中的狩猎者,穿行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却不拥有任何东西,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的获得一个工具,用完便将其抛之脑后,继续前行。只有农民才需要一个谷仓来储藏他的财富。数字原住民是自由地奔向前方的。


这里面,有着多个趋势和多个商机。


❶ 使用比拥有更重要的前提之一是,服务即时性。


我想要去欧洲玩,我可以订一个服务,马上享受到地中海的海景公寓,不需要任何提前预订。


如何整合各方闲置资源,变成流动性资源,从而提供即时性服务,将是一个趋势。


❷ 即时性的服务,需要一切资源变流动。


资源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数字复制化。在未来,任何可以被数字复制的东西都会被复制,而且免费。这样,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会特别有价值。


比如,个性化服务。比如实体化服务。音乐是免费的,但是现场演唱会是昂贵的。


❸ 资源变得流动性,则需要共享。


现在,连我们的梦想都是可以共享的了。你把你的梦想放到众筹网站上,喜欢你和你的梦想的人会资助你,来帮助你实现梦想。未来,任何不可共享的事物,都是可以共享的,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比如,你的工作,你的失败,你的创新想法,都是可以共享的。如何共享?


Well, 这将是你我需要摸索的。Let's try and see。


KK预言,未来30年中最大的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来自于共享这个方向。


❹ 云端。共享和即时使用的条件之一是,我们要随时随地的连接云端。

 

未来,电脑这一端口不再重要,甚至不再存在。重要的是在云端记录着我们的全部数据。各种人工智能记录着我们的数据,上传到云端。

 

现在,这些数据被视为竞争壁垒,免费共享数据则受到法律的束缚。未来,如何创造性的共享数据则是一大趋势。


VR等了25年才来颠覆我们的生活
感谢乔布斯


1989年时,KK第一次体验了VR。当时他预言VR将在未来10年里颠覆我们的生活。


他预言对了趋势,预言错了时间。

 

1989年,万维网还没诞生(1990年万维网才出现)。


1989年,我第一次走进虚拟现实。我参观过北加州的一个办公室,电线缠绕的氯丁橡胶潜水服、电子元件装饰的大手套和一排改装过的潜水镜,布满整墙。Jaron Lanier递给我一只黑手套,把一个用绳带稳定住的手工眼镜戴在我的头上,下一秒,我身处异域。这是一个轻快的卡通世界。另一个化身Lanier和我一起分享这个房间大小的世界。
 
在Lanier几小时前刚建造的神奇世界,我们一起探索并用手拿起、移动虚拟物体。Lanier把这种体验命名为“虚拟现实”。这种感受无比真实,我仿佛看到了未来。”



1990年,KK组织了第一届公开的体验展览,首度展现了来自美国军方、大学和硅谷一些机构研发的虚拟现实系统。在那天的24小时里,任何人买票就能体验虚拟现实。当时的VR体验感受很原始,但仍然很棒。所有关键元素都已经有了:头戴显示、手套追踪和多人沉浸式社交。


只是,VR的大势没有到来。


因为费用太高。一个VR头戴显示就造价100万美元。之后,VR发明者们不断的提高质量,价格却居高不下。

 

直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感谢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VR的成本大幅下降。所有头戴式VR显示都搭建在低价的手机技术之上。



现在的VR(虚拟现实),MR(介导现实)和AR(增强现实)都在为未来的读屏世界(Screening)铺路。未来,我们的生活很可能正如英剧《黑镜》所示,随处可见、可触摸的屏幕将给我们的生活极大的便利。



在《黑镜》里,人们把芯片植入身体内部,相当于带上一种半透明的隐形眼镜,这样,我们睁开眼睛,就看到各种虚拟屏幕,随时随地阅读各种信息。


未来,我们不再是上网,而是体验网络。所见即真实的体验。


超级聪明的“The Machine”是可能存在的
但消灭模式不是唯一


看过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的人,会对里面神出鬼没的“the machine”印象深刻。




无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但它无处不在,聪明至极。它以摄像监控来追踪各种人物信息,通过设定的算法来分析谁将会陷入危险,或者谁将会别人造成危险。当它察觉有人试图想毁灭它时,它可以通过技术隐匿自己,然后逃走。



剧中的“the Machine”则跟KK预言的一个正在开始形成的心智很像。KK称之为Holos,霍洛斯。


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之下,我们刚刚开始形成的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创造物。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包括所有的人工智能)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就是霍洛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全球化心智。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夜晚的照片,我们能窥见一个巨大机器的模样。自从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这个有机体不间断的运行了30年,未来它还会继续不间断的运行下去。


 

在这个全球化心智中,有人担心 “人工智能会奴役人类”。这也是马斯克和霍金持有的“硬奇点”观点。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变得极端聪明之后,开始不甘心被“人类”奴役,开始凌驾于人类之上。


为何人们容易恐慌的面对未来?
因为处于进托邦


为何面对新技术,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总是容易陷入“人类要被干掉”的反乌托邦极端?


这是人面对未知的本能第一反应。


KK有另外一种解读。我们总是非常容易忽视每天的进步和变化,也就是我们总是忽略我们现在处于的进托邦(protobia)状态。


进托邦,Protopia,是2个英文单词的组合:Process(进程)/progress(进步),Utopia(乌托邦)。

 


我们现在处于进托邦的现状。与其在瞎想乱担心,何不选择拥抱未来?

 

预言家KK说,未来30年的重大发明创造,还没有问世。未来30年的大趋势,发生在今天。谁都有机会……


“进托邦”里无尽的升级都会让所有人成为菜鸟


未来社会的关键技术现在还未形成,处于一种渐进的过程与状态中。


科技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这个过程不停地升级与持续变化,对于人类来说会变成“菜鸟”,即永远处于一种愚笨谦虚的学习状态中。这也就要求我们“定期升级,才能保持健康与活力”。


特别是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将过去处于领导地位的“巨头”抛在了身后,这种正在“形成”的力量极大地改变着社会。参与式文化已经形成,超链接已经延伸到实体、时间以及空间这些范畴之中。这些也就给创业与创新带来了机遇。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拓宽人类的生存范围,保证我们的自由限度与个体的主体意识。


《必然》“为人类未来30年的科技进步做了一次掐算”。这些趋势称为“必然”,因为它们植根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


这些动词的特性来源于所有新科技所共有的偏好。虽然作为创造者我们对科技的取向有很多选择和责任,但仍有许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特定的技术流程会倾向于特定的产出。比如说工业流程(蒸汽机、化工厂、水坝)会倾向于人体所不适应的高温和高压;而数字科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应用)则倾向于大规模廉价复制。工业流程对高温/高压的偏好促使制造的场所离人们越来越远,并向大规模、中心化的工厂演变,这种演变与人类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因素无关。而数字科技对大规模廉价复制的偏好也同样独立于国家、经济和人类意愿,并使科技转向了大规模社交;这种偏好的背后是数字比特的内在特性。


我们都只有“倾听”科技所偏好的方向,并使我们的期待、管理和产品服从于这些科技所内在的基本趋势,才能从科技中获得最大利益。本书的目的便是将这些科技中的最新趋势整理归纳,并将它们的轨迹呈现出来。


《必然》可以用12个词来概括: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ert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


从这12个词,就让人感到一种生命成长的力量,而每个人其实都是这种成长过程的参与者。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