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小将》结束:这热血又不写实的漫画,如何映照现实?
2024-04-09 星期二
其实早近四十年前,即小学篇结束,已经可以结束了……实际上这漫画的历史使命,也许早三十年前就完成了。只是又拖了很久而已。
《足球小将》是那种,你对足球了解越多,越觉得离谱而尴尬的作品。但《足球小将》,又可能是漫画史上效果最卓越的入坑作品。
——仅小学篇,就出现了各色古怪的非足球剧情:小学生可以一脚把球从山上踢到镇上、一场比分打出7比6、跳上球门空中射门、带着心脏病故意上场踢球的小学生、双人踢出弧线球、一脚射门穿破球网……而到了初中,就有一脚射门直接陷入水泥墙、一脚射门直接打中门柱破掉之类剧情。——猛虎射门、空中射门、剃刀射门、北国远射、旋转射门、火焰射门、三角踢接球、倒挂金钩之类违背常理的搞笑必杀技,不提了。
——除了对明和一战,大空翼永远赢球;而且比赛基本是“被动→大空翼主导绝杀”,于是大空翼基本永远只赢一球。——若林源三,“禁区外不会被破门”,而且永远会因伤只在决赛之类场合出场。——日向小次郎“为了让东邦接受我,一定要在禁区外远射打进若林一球”之类的搞笑逻辑。——与守门员一对一时,也永远选择(冲着伤人去的)大力怒射。
而足球,如果不涉及复杂的挤占变化,只找个人英雄噱头求新潮,就那么点花样。《少林足球》里说了嘛:传停带射。
所以《足球小将》连载时,小学篇还讲究过关斩将,一场一个新花样:于是初中篇,先把岬太郎和若林从大空翼身边赶走,给他加难度;再变成射门必杀技对决:对次藤洋,就是大空翼对付他和佐野那丧心病狂的“远射中间插一脚”配合;以及次藤洋的超远射。对松山光,就是对付他的雪国远射——松山光有一句超搞笑台词:“我的射门,怎么可以输给那些没在雪地里练过射门的人呢!”决赛打东邦,就是翼和日向对着轰特技:你猛虎射门,我弧线射门,分分钟把球踢爆,最后踢到并列冠军这种神经病戏码。这种过关斩将式的、必杀技对轰式的玩意,真就看个热血与热闹:
没了大空翼的日本青年队,被荷兰打了一场6比0和7比0;大空翼回归后,三杉淳出主意,让日本解决荷兰的进攻。结果这战术还真有效:四后卫盯对面两前锋,对面远射都被守门员若岛津化解;大空翼弧线球助攻日向进一球,被荷兰队长前插扳一球;下半场大空翼倒钩2比1,岬太郎突破越过对面门将3比1,对方后卫与守门员受伤下场;之后日本队人人进一球,10比1大破荷兰。——从0比6到0比7,加入一个大空翼,再“四后卫盯对方双前锋”,就返一个10比1!
“大家都说《足球小将》不现实。但足球的创意就从中产生。现在越来越多球员在用(漫画里大空翼的)弧线射门,我认为现代足球在逐渐接近《足球小将》的‘非现实’呢!”
说这话的是中山雅史——1998年为日本射入第一个世界杯进球的人,踢球踢到45岁才退役。《足球小将》1981年开始连载时,中山雅史14岁,当时日本足球人口11万。1988年连载结束,日本足球人口24万。《足球小将》让喜欢足球的男孩数量暴增……这漫画连载前,我从没看过日本路边有孩子踢球;漫画开始连载后,我看见越来越多孩子在路边踢球了。
《足球小将》到1988年连载完,当年阿圭罗在阿根廷出生,因为过于喜欢《足球小将》,于是自名为Kun。公开表达过对这漫画有了解甚至喜爱的球星,包括但不限于:齐达内、亨利、姆巴佩、皮耶罗、托蒂、加图索、赞布罗塔、因扎吉、阿圭罗、卡卡、托雷斯、伊涅斯塔、哈维、桑切斯、哈梅斯、波多尔斯基……甚至21世纪初,高桥阳一试图把大空翼画去巴塞罗那时,巴萨还专门搞过个发布会;传说当时有皇马的人笑问高桥阳一:为什么不安排大空翼来马德里?
当然咯,如上所述,《足球小将》剧情太扯了,怎么有那么多球星喜欢?纳达尔说他小时候最爱看的动画是《龙珠》。他上学时会在午间专门跑回家看《龙珠》,说那个动画激励过他。我们都知道《龙珠》有多不写实,但不妨碍纳豆喜欢超级赛亚人。类似的,《足球小将》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写实体育漫画。真照着这玩意学踢足球,人估计得废掉。但对少年而言,确实热血好看,在激发兴趣、勾人入坑方面,很优秀了。这漫画的影响力,甚至实实在在影响了日本足球的人员结构……
《足球小将》里,大空翼到初中,从前锋改了中场。高桥阳一的本意,是“更多画大空翼带球的场面”,结果却是……日本で優秀な人材がMFに偏るのは、翼の影響ではないか。
——日本优秀人才都偏向中场,难道不是大空翼的影响?
当然咯《足球小将》到底是1980年代的作品,有它糙而幼稚的一面。《足球小将》之后,日本足球起来,而足球漫画,也因之层出不穷:《青之芦苇》的足球技战术理念,与《足球小将》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次元。主角是个类似哈维,有全场视野的少年;被一个在西班牙游历过的日本教练看中,由前锋改为左后卫——朝坎塞洛/基米希那里去了……球队风格基本按瓜迪奥拉那个思路在前进,一路遇到的对手理念与技战术对撞,也常有克洛普式的利物浦那种。漫画中的主角练级成长,不再是猛虎射门对曲线射门之类必杀技对轰,而是类似于智力解题:站位、阵型、位置、配合……但这样的漫画,也得是有足球土壤的地界,才有读者有兴趣看吧?
即,从1980年代,看热闹看热血的《足球小将》,到现在以技战术学习为主角成长线的《青之芦苇》。大概日本足球漫画的发展路线,也与他们本身的足球土壤与足球理念并行。什么样的土壤,产生什么样的足球,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2022年世界杯,日本队120分钟1比1战平上届世界亚军克罗地亚最后点球被淘汰,没有靠旋转射门猛虎射门,而是靠站位、阵型与配合的现代足球相持能力。多少日本人是因为《足球小将》引发兴趣入坑,然后一代又一代地投入足球,才走到这一步的呢?回头看,《足球小将》很热血但很不写实,却也真可能是,很好的,入坑的开始。当时看,显然是做梦:1982和1986,西德都是世界亚军;1990年西德拿了队史第三次世界冠军。日本甚至要1998年才进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