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集采背后,检测行业不为人知的秘密

2021-08-27 星期五

罗氏诊断退出集采,但弃权者的路并未被堵死。


8月25日,安徽国贸大厦内,来自多家检测试剂(IVD)企业的代表在这里参与谈判。


这是安徽省检验试剂集采的议价现场。根据现场传出的信息,谈判共分为2组,雅培、西门子、迈瑞、新产业等13家企业参与谈判;罗氏诊断、贝克曼、安图等企业则直接放弃谈判。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集采。早前在8月19日,安徽省医药集采平台公布临床IVD集采公告,曾明确提到,这次集采由省纪检委直接部署,旨在“整治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图源: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


省纪委主导集采,这在中国医药领域集采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8月22日,天风证券在投资者会议中提到:7月14日安徽省医保局召开有关IVD集采的吹风会,省医保局副局长万勇痛斥药企“大肆搞商业贿赂,腐蚀医护人员,让知名的专家进了监狱”,万勇直接放话:


“为什么专项采购?是你们逼着我们干的!”


受贿案是IVD集采导火索


这次集采的主要品种,是检测试剂的重中之重——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在所有检测试剂里面,免疫诊断的市场销售额占比位列第一,达到38%左右,化学发光试剂又是免疫诊断的重心。


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所数据,国内化学发光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约占免疫诊断总市场的70%。


安徽这次集采力度很大,涉及的发光试剂大多为封闭系统,也就是说医院买了某个品牌的仪器,就要定向购买某个品种的试剂。因此,今年6月,迈瑞医疗在回应投资者时曾自信满满地提到,“化学发光集采的实施难度较大”。


显然,安徽这次的决心更大。万勇明确表示:“不降价那就换机器,没有什么专机专用!”


业内纷纷猜测:省医保局领导放出如此狠话,与年初曝光的“检验科主任受贿”一事有关。


2021年3月,安徽省纪检监察网通报:安徽医科大学二副院检验科主任管世鹤接受审查。管世鹤是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身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多个头衔。他的落马让安徽全省医疗界震惊。


检验试剂单价低,但种类繁杂、用量大、更新快。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检验科每年的创收能占到全院的10%左右。


更为关键的是,IVD的采购并不像药品那样进行省级采购。一位医院内部人士告诉健识局:各科室汇总检测试剂需求后,上报到医院,医院向卫健委报送后开展招标采购。


事实也的确如此,单个医院招采IVD,是长久以来的普遍现象。


图注:医院招采检验试剂信息


创收额巨大、主要由医院自行组织招采,寻租空间就这样诞生了。万勇在上述吹风会上提到:“被捕的涉案人员承认,给到医生的回扣最高能达到12%-13%。”


前述人员也向健识局透露,检验科主任在医疗耗材的采购上有绝对的话语权。


检验科主任受贿被抓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年6月,四川阿坝州人民医院的医疗腐败窝案被连根拔起,检验科主任罗玉雷就是主要涉案人之一;去年,黔江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付晓和同事被曝共同受贿177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正因如此,这次安徽试剂集采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根据网传的会议实录,安徽专项集采的目就是要打掉灰色收入,“引导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随着罗氏诊断、贝克曼的退出,国内企业可能会在化学发光试剂这个市场上找到一线生机。


此前,根据方正证券发布的数据,化学发光领域罗氏诊断、雅培、贝克曼等老牌外企占据超过8成的市场份额,国内1000余家企业只能去争夺剩余的2成利润。这次集采,把过去由外企牢牢把控的市场敲开了一道缝。


隐秘路径:LDT市场监管难


8月20日,IVD集采消息挂出的第二天,迈瑞医疗、新产业的跌幅分别超过17%和14%;安图生物则连续三个交易日暴跌。


根据安徽医保局的试剂集采规则:已经列入谈判议价,但未参加谈判、或谈判不成功的品种,将被纳入备案目录进行重点监测。也就是说,没谈成的会被“重点监控”,基本就失去安徽医药市场。


然而,罗氏诊断、贝克曼、安图等企业依然选择了退出谈判。


敢于弃标,是因为在IVD临床应用中,医院不是唯一的出口,大量第三方实验室实际在帮医院做检测。对于它们的监管,医保部门可能插不上手。



第三方实验室简称LDT,在新冠疫情中,LDT在各地接纳了大量核酸检测任务。但在平时,LDT的业务主要来自于医院外包。此前有LDT企业告诉健识局:“医院的检测项目一般测一两百种,但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项目至少在400种以上。”


相对来说,IVD市场规模并不算突出,仅为800亿元左右。相较而言,最大的利益方其实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体外诊断服务。高禾投资数据显示,其规模已达到2000亿元左右。


患者在医院做检测项目,交的是检测服务费,而不是试剂费。试剂占检测服务成本的30%左右。上述人士称:第三方机构能拿到医院的单子,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空间,导致“以前试剂企业只要行贿医院医生,现在还要给第三方一笔回扣。因此罗氏诊断等企业不参与,但他们会有别的办法。”


试剂集采只是砍掉了医院端的行贿空间,但相关检测项目能很快转移到第三方实验室。如果检测服务费不降或者少降,试剂企业就能通过第三方实验室,找到新的“价值空间”。


8月23日,金域医学在投资者交流纪要中表示:试剂带量采购会降低检验服务的利润,医院无利可图,就只能选择外包,这反而是利好第三方实验室的。


种种迹象表明,光是管住医院采购试剂那只手还不行,还要管住医院检测项目外包的另一只手,才能真正把患者的检测负担降下来,缓解看病贵的难题。


丨古月

设计丨时光

运营丨莫羽汐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