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放日志》:对三十至四十世代,朴海英如何做到又致郁、又治愈?

2022-06-14 星期二

(编者按)


你知道自己被卡住了,但不知道自己被卡在了哪里,还要卡多少次⋯⋯



本文已取得端传媒授权

别处编辑部



  ◆  ◆  ◆ 

▲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网上图片


在韩国盖洛普民调统计出的5月观众最爱剧集里,《我的解放日志》位列亚军。韩国影星孔刘的观后感是:“像刀一样锐利的台词,炽热与冰冷共存,是少数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生剧。”


这部出自《我的大叔》编剧朴海英之手的新作,在华语地区也有不俗口碑。第16集大结局播出后,很快荣升Netflix台湾收视冠军,在豆瓣网更以9.2分连日高居“近期热门韩剧榜”之首。在中文社交平台上,该剧被称为“又致郁又治愈”的“献给大人的韩剧”。


《我的解放日志》和朴海英备受好评的前作《我的大叔》(豆瓣9.4),都是走“厌世写实剧”路线,基调一样是又丧又暖,亮点也都是能给平凡的普通人面对现实之勇气。而对于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壮年世代,《我的解放日志》里最动人的部分,正是“出走”——准确来说,是英文剧名里的“My liberation”,我的解放。那是一种我们都想从压抑平庸、有时难免自怨自艾的现实里寻求突围的心情。


剧里的主要人物,都处在一种很困顿的状态里。黑道人物具先生躲到京畿道乡下,日出而作,整日酗酒。而每天都要往返首尔与京畿道农村父母家通勤的三姊弟,疲惫不堪,各有失意。


对于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壮年世代,剧里最动人的部分,正是“出走”,“My liberation”,我的解放。那是一种我们都想从压抑平庸、有时难免自怨自艾的现实里寻求突围的心情


▲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网上图片


一线城市郊区人生:

被卡住,但不知卡在哪里了

一开始,你会觉得这部剧的重点是讲阶层困境或是“大城市病”——如果三姊弟生在首尔,而不是像“蛋白”一样包围著“蛋黄”的“环首尔贫困带”,大概不会活得如此动弹不得。但一路看下去,原来编剧的思考远不止于此。


首先,这部剧有助于我们审视:自己疯狂“渴望”的生活或者某种事物,得到了,内心就能坦然平静吗?


三姊弟中的次子昌熙,一度觉得人生的希望,就是具先生那把劳斯莱斯车匙。只要能开上那样的车,身边烦人的同事再聒噪,他也能保持心平气和。而当具先生真的把车借给他开时,他更对著豪车,顶礼膜拜直接跪下去⋯⋯但登上梦寐以求的天梯所带来的兴奋感,也只维持了一集。虚荣心是麻醉剂,却无法真正熨平内心,让事情变得如意。


当你殷切渴求某样东西时,就代表灵魂深处一早知道它并不属于你,所以才追求得那么辛苦且无法心安理得。不该坐在劳斯莱斯里的人,坐进去也会心虚。


无论是剧中的名车、爱人,还是现实中的奢侈品或者完美爱情,让人心跳加速疯狂想拥有的,往往都是并不确信自己应得的。昌熙说:“你薪水入帐时会心跳加速吗?那本来就是你的,当然不会。”坦然应得的人与事,只会让人平静。所以美贞说,真正开心的时候,她的心跳反而会慢下来——不得不佩服编剧对生活洞若观火的功力,才能写出层次如此细密的感触。


无论你身处怎样的人生阶段或是社会阶层,都会有被“卡住了”的感觉,也都会渴望突围而出。换一种生活,无非是换一片苦海,本质并没有不同。


其次,虽然这部剧表面上让人有共鸣之处是“城乡结合部打工人”跨城通勤、早出晚归、大龄未婚没有成家前景、在职场又是边缘人的无味人生,但它真正的价值是捕捉到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共感经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被生活困住了,想要挣脱;虽然不知自己被关在哪里,但总感觉好像是被囚禁了——而这种感受,其实并不会因为你出生在一线城市、成功升职、顺利结婚、没有任何负债,就能与之绝缘。它是一种永远存在的生命之苦。


无论你身处怎样的人生阶段或是社会阶层,都会有被“卡住了”的感觉,也都会渴望突围而出。换一种生活,无非是换一片苦海,本质并没有不同。


▲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网上图片


“出走”之可能,与“解放”的全貌

所以,才需要“出走”。开劳斯莱斯的黑道大佬具先生,跑到乡下三姊弟家做工“休息”,是物理意义的出走,也更符合一般人可能都有过的幻想:抛下眼前的一切,暂时躲去某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而女主角廉美贞参加的“出走同好会”,则是普通上班族在日常也能实现的“出走”:一种精神意义的出走。


出走的起手式是什么?美贞的答案是:先各自想想,我们要从什么状态解放自己?突破重围的第一步,是先找到困住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自己疲惫不堪的原因。


找到之后呢?找到就够了。“解放”的全貌,就是找到自己的问题点,然后“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诚实以对。”——这是《我的解放日志》所给出的“出走”方法,也是我认为该剧最不落俗套的人生诠释。


我们看过了太多尝试帮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乃至激励鼓舞人心的疗愈之作,但看完之后呢?现实里的问题,都烟消云散了吗?怎么可能。


人生的真相,就是很多问题根本不会被解决。无论是原生家庭的伤痕、出身阶级的落差,还是注定被埋没的才华、爱而不得的恋人⋯⋯大到死生离别处遭遇的剧痛,小到自己身上的强迫症,这重重叠叠的围困里,人能靠自身力量真正解决的问题,少之又少。


而能厘清和确认自己的问题所在,诚实应对,就已足够。


“解放”的全貌,就是找到自己的问题点,然后“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诚实以对。”而人生的真相,就是很多问题根本不会被解决。

人们往往急着对症下药要求自己康复,却忽视了应该先好好找到病因。或许你也有类似经验: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愤怒或痛苦的那个原因,只是更深层原因的表象,你不去承认和面对那个真正的原因,事情就永远不会变好。就像剧里的美贞需要厘清,让她崩溃的,是前男友欠钱却要她来还?还是前男友抛弃了她去投奔旧爱?还是所有遇到的人都觉得她“不够好”?


美贞的问题,其实是她从未获得足够的认可。越是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就越会一头栽进错误的关系里,去拼命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结果只会累积更多难堪。所以她要求具先生“崇拜”她,因为她渴求无条件的、绝对的认可,她需要获得自恋般的自信。


▲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网上图片


朴海英与坂元裕二

该剧到了中段,“出走同好会”就很少再进行集体活动了,我一度很怕它的剧情发展成“霸道总裁爱上我”:自带光环的女主角,和黑道大佬惺惺相惜,最后修成正果⋯⋯好在没有。这条走“崇拜”路线的爱情线,到了大结局依然恬淡,不像一般韩剧那样甜腻发光,反而更接近日剧里的爱情观:成为支撑彼此“一步一步举步维艰向前走”的力量。


谈到日剧,就有必要谈谈朴海英与日本编剧坂元裕二风格的神似。很多评论都已指出,他们都同样擅长在日常情节里,写出大量金句,而且都犀利精准、直击人心。


“不管是钱还是男人,如果能拥有些什么,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善良。”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是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


“我为什么一定要有人生目标?漫无目的活着不行吗?”


诸如这些《我的解放日志》最为广传的金句,对于喜欢坂元裕二的观众来说,想必有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但朴海英真正让我有“坂元裕二feel”的,并不是这些让人赞叹的对白,而是他们的剧本里,都有人生的无常。


“那种和人生一样的东西写了要干嘛?多无聊啊。”


如果你看过坂元裕二去年那套《大豆田永久子与三个前夫》,一定记得,它的关键剧情和《我的解放日志》如出一辙:死亡来得猝不及防,让人毫无准备。但真实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可能会突然撒手人寰。对于死亡来说,“这世上没有什么适当的时机”。


朴海英借剧中角色之口说:“书上说一部好的电视剧,内容是主角为了达成目标而竭尽所能,最后以失败告终⋯⋯那种和人生一样的东西写了要干嘛?多无聊啊。”


可事实上,和现实人生一样,正是《我的解放日志》最大的魅力。无论是在日常的转角,毫无预兆遭遇无常,还是不以走出困境为目标的“出走”,都让人感到,这就是人生苦涩而又实在的况味。


▲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网上图片


不假装幸福,也不假装不幸

“以为的自己,最后都是一场空。”


“出走”虽然一开始听上去像“推动独立运动”一样激动人心,但解放自己这件事,并没有所谓的成功或是终点。“出走”是一种与生命长度相伴的、会一直持续的状态,就像最后一集“出走同好会”重聚时,一位成员说:“有时候觉得已经解放了自己,有时候又觉得白费功夫。”换句话说,此刻找到了问题所在,解放成功,下一刻还是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放。


人生就是不断被卡住再不断突围的漫长过程。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出走”,因为解放自己是一种心志,而不是一个结果。


虽然下定决心出走之后,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但接下来可能又会过起索然无味的人生,下一段职场或是婚姻关系,还是要艰难磨合,生活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有时不知如何活下去,“但回过神来,还是能找到坚持活下去的理由。”然后突然间,你就发现自己已经40岁、50岁了。剧里的50岁女性告诉我们:“以为的自己,最后都是一场空。”


不假装幸福与不幸,诚实应对这样平庸乏味的人生真相即可。女主角廉美贞的生存之道,是每天想办法收集五分钟的开心,“只要有五分钟喘口气就能撑下去。”而看完这部剧所收获的智慧与愉悦,大概也能让我们获得喘息然后继续撑下去。


◆  ◆  ◆



 一群浪游在「 别处 」的人  

行走列国

洗涤三观

捍卫开放社会

热爱并嘲讽人类



欢迎订阅端传媒读者通讯

每周日9点

当周精选深度报导、新闻导读

以及数据见闻发送至邮箱

点击订阅:http://eepurl.com/g_HEn5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烦请留言获取授权


欢迎置顶「别处」公众号

欢迎将你喜爱的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