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观察|通胀告别“至暗时刻”,英国央行加息50基点年终收官

2022-12-16 星期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和美联储此前连续四次激进加息75个基点不同,英国央行75基点的激进加息仅是“昙花一现”。

当地时间12月15日,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如预期般加息50个基点至3.5%,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高,11月会议75个基点的激进加息只是一次性行动。英国央行坦言,英国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第四季度GDP增速预期从-0.3%上调至-0.1%。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会议英国央行官员之间的分化也愈发明显,6位官员同意加息50个基点,两位赞成维持利率不变,一位赞成加息75个基点,英国央行同时还放弃了对利率的前瞻指引,未重复11月“利率不大可能达到市场暗示的峰值水平”这一措辞。

英国央行的加息之路正愈发“纠结”。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高通胀、金融市场动荡以及脆弱的经济前景三重风险并存,导致英国货币政策面临更加艰难权衡。

最关键的是,高通胀难题未解之际英国经济已然风雨飘摇。吕昊旻分析称,一方面,英国通胀水平居高不下,CPI涨幅连续三个月超过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23年初英国通胀率仍将保持在9%以上,高物价要求英国央行采取激进加息政策平抑物价。另一方面,英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OECD预测,英国2023年GDP将收缩0.4%,到2024年仅增长0.2%。英国经济增速放缓、购买力下降和货币政策收紧将对消费者支出造成影响,长期利率上升也将导致房地产市场放缓。

恶性通胀告别“至暗时刻”

在英国央行加息幅度放缓至50个基点背后,英国11月CPI终于从41年高点回落,释放了通胀见顶信号。

12月14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0.7%,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10.9%,10月为11.1%。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低于预期6.5%,10月为6.5%。

需要警惕的是,尽管英国通胀率已开始回落,但整体通胀率仍处于高位,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Yael Selfin表示:“虽然我们预计通胀将继续下行,并在2024年上半年回到英国央行2%的目标,但随着更高的成本被更广泛地转嫁,通胀可能会持续更久。”

吕昊旻告诉记者,英国通胀虽短期小幅下降,但仍将在高位运行。货币增发、能源价格飙升以及劳动力短缺是推动英国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11月,由于电力、天然气等燃料,以及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回落,英国CPI小幅下降。但未来英国通胀仍将在高位运行,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回落。

从种种迹象来看,英国的高通胀仍要持续很久。一方面,英国超过一半的能源供应依靠进口,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价格上涨导致英国通胀大幅飙升,负面影响已经蔓延至居民生活领域,食品、住房和水电等价格均较年初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英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收紧,英国10月剔除红利三个月平均工资同比涨幅为6.1%,不考虑新冠疫情高峰期的数据,这是自2001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工资-通胀”螺旋式上升压力不断加大。

在通胀飙升的同时,英国民众的实际收入则不断缩水。英国独立的预算责任办公室预计,英国民众生活水平将遭受自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下降,2022-2023年度实际家庭收入预计将下降4.3%。同时,大量英国工人在圣诞节期间将举行罢工,要求更接近通胀率的薪资涨幅和更好的工作条件。

75个基点激进加息“昙花一现”

尽管整体通胀形势依旧严峻,但面对摇摇欲坠的经济,英国央行75个基点的加息只进行了一次便“熄火”,英国央行不得不权衡好抗通胀和稳经济。

英国工业联合会(CBI)表示,由于俄乌冲突,今年英国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同时,英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供应挑战,英国脱欧导致小企业更难与欧洲进行贸易或招募工人,对英国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CBI警告称,当下英国通胀居高不下,企业暂停投资,经济陷入萎缩。如果不采取行动改革,经济将面临“失去的十年”。

出于经济考量,英国央行无法继续激进加息,但仍然高达两位数的通胀意味着英国央行暂时仍无法停止加息,目前市场预计2023年8月英国央行会将利率升至略低于4.5%的峰值。

高盛资产管理宏观策略师Gurpreset Gill表示,广泛的通胀压力意味着英国央行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放松货币政策。“作为服务业通胀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目前英国的工资增长约为6%,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人口老龄化、净移民人数较低、提前退休人数增加以及疫情后长期患病人数增加引发的结构性供应问题表明,工资增长可能会很棘手。”

更糟糕的是,英国如今面临的可不仅仅是通胀和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已经愈演愈烈,恶性循环也由此产生。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Fawad Razaqzada对记者表示,除了两位数的通胀,英国正在应对全国各地的各种罢工,护士、铁路工人、边防部队等纷纷罢工,要求提高工作条件和工资,这很可能会在今年最后一个月的关键假期损害经济活动。

从投资的角度看,英国等西方国家经济明年大概率将陷入衰退,市场可能会继续承压。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股票策略总监Daniel Grosvenor告诉记者,全球经济前景堪忧,企业盈利也会受到冲击,股市熊市结束还为时过早。在各大央行加息周期结束之前,股票估值可能仍将承压。不过,如果通胀像预期那样继续放缓,2023年下半年环境可能会改善。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和美联储相比,英国央行可以称得上十足的鸽派,今年仅进行过一次75个基点的加息。对比来看,美联储加息路径更加“陡峭”,此前曾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本周则宣布加息50个基点。

整体而言,英国央行可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去年12月便已经开始加息,但9次加息总幅度仅为340个基点,利率升至3.5%。而美联储今年3月才开始加息,7次加息总幅度高达425个基点,利率已升至4.25%-4.5%。

这背后的原因是,英国经济基本面比美国要差,在加息上难免束手束脚,英国央行行动也格外艰难。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8月至10月期间出现萎缩,所有主要行业的经济活动均有所放缓,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英国央行更是警告称,英国经济将持续衰退两年,将创下20世纪20年代有记录以来最长的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英国的通胀形势却比美国更加严峻。吕昊旻分析称,英美通胀驱动逻辑存在差异。英国超过一半的能源供应依靠进口,供应危机下能源价格迅速升高,进一步向食品、燃料等商品领域传导,导致英国正在经历4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胀。相比之下,美国能源更多依赖本地供应,地缘冲突对其能源价格的影响幅度相对较小。

不过,尽管美国通胀形势比英国要好,但那也只是“严重”和“非常严重”的区别。美联储预计,至少到2025年底,通胀率都将高于2%的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10月和11月的通胀数据显示,价格上涨步伐有所放缓,但要让人相信通胀处于持续下降轨道上,还需要“大量证据”。

展望未来,英美央行面临的处境有所不同,但都必须进一步加息抗通胀,并将高利率维持一段时间。在这场对抗的通胀的“生死之战”中,各大央行都输不起,如果紧缩行动过于软弱导致通胀问题根深蒂固,未来势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