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大山深处,为孩子们建了一座“会发光”的图书馆

2022-08-31 星期三



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发现智慧,

这也是设计的意义所在。

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传统营造的智慧,

并把它传承下去。


蔡凌 ·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格致论道·湾区第12期 | 2021年5月22日 广州



大家好,我叫蔡凌,来自于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乡土聚落以及建筑遗产的活化与应用。非常高兴与荣幸能够来到格致论道讲坛,和大家一起分享《走在乡土上》的故事。

 

侗寨中极具特色的建筑

已完成:10% //////////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侗族,这个民族的总人口将近300万,主要聚居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的交界地带。他们有非常特殊的民俗,有自己的服饰和语言。但很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导致他们在文化遗传上一直依靠口口相传。

 

▲左:聚居黔湘桂的侗族
右:身穿侗族服饰的姑娘

 

侗族主要聚居在山地的毗邻地带,需要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劳作去创建自己舒适的家园。

 

与自然共生的侗族
 摄影:陈小铁


在这样独特的聚落当中,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建筑装置,我带领大家浏览一下。

 

鼓楼-贵州黎平黄岗侗寨
 摄影:陈小铁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庞大聚落当中,有一些高高耸起的建筑,这就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鼓楼。图片中有5座鼓楼,标志着这个村落有5个房族,他们和谐地居住在一起。

 

鼓楼同时也是“社会空间”

 

除了标识每个家族的血缘关系以外,鼓楼还是大家商量大事、举行节气活动,甚至是对歌和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空间”。

 

风雨桥
摄影:陈小铁、李东、徐欣

 

除了鼓楼,侗寨还有很多丰富的建筑类型,例如风雨桥。小河在村庄里蜿蜒流过,风雨桥架在小河上,既可以发挥交通的作用,又给人们提供一定的休闲和交流的场所。

 

▲普修桥(湖南通道)
 摄影:陈小铁

 

这些所有的建筑类型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建造的。在侗族的村落里,我们可以看到风雨桥、山、水和住宅结合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会被这个美丽的村落所打动。

 

廻龙桥(湖南通道)
 摄影:陈小铁

 

在这些桥梁当中,甚至有一些是弧形的。侗族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非常多的营造办法,去创作更多新颖的建筑物。

 

阳烂寨门鼓楼(湖南)
 摄影:陈小铁

 

例如,我们在进入侗族村寨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寨门。寨门和鼓楼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标志。

 

当然,村落里最多的建筑是他们的住宅,叫作“干栏式住居”。这种中国流传久远的传统住宅形式,至今依然保存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住居方式当中。

 

▲左:干栏式住居的剖面图
右:实景

 

干栏式住居就是将底层架空,用于储藏或者是豢养牲畜,二层以上则是人们居住的空间。这是非常传统甚至古老的建筑居住模式。

 

这些建筑在创作的过程当中都没有建筑师的参与,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各种别具特色的鼓楼
摄影:Peter W Ferretto、陈小铁;建模:刘紫薇

 

这些匠师和当地村民充满了民间的智慧、才艺和营造技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公共建筑类型。

 

活态遗产
摄影:Yann Layma、蔡凌

 

这种营造的技艺叫做“活态遗产”。因为它依然存在于村民的现实生活当中,他们仍然在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营造,不管是鼓楼、风雨桥,还是住宅。

 

传统的侗寨正逐渐丧失民族特色

已完成:30% //////////

 

作为活态遗产,它们已经进入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目录。我们中国传统的木构建造营造的技艺,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在发展过程当中,它也碰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通过图片来进行对比。

 

▲保存完好的村落
摄影:邓毅
 

相当多的保存完好的村落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国家保护体系,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或者是历史文化名村,我们可以看到山水与建筑和谐地生长在一起。

 

 

大家看这两张图片,你们猜哪一个是广州的村落,哪一个是侗族的村寨呢?其实左图是广州的城中村,右图是正在变化的侗寨。当我们细心地去探查图片中的建筑类型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右图中的建筑群里有一个攒尖顶的小房子,它看起来很像鼓楼,但其实它是用现代的材料所建成的。

 

侗寨在自发更新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才能让传统的建筑去适应当代的生活呢?

 

 

很多侗寨的村民想到了应对方式,他们要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完全替代之前传统的营造技艺,或者是更替他们的传统住宅。在自然的环境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已经失去了它的传统风貌。

 

自发更新的侗寨
摄影:陈小铁
 

大量的侗寨正处于这样的现状,鼓楼、风雨桥隐藏在现代的砖和混凝土材料建筑当中,整个聚落慢慢地丧失掉了侗寨本身应该具有的民族特色。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保存传统文化。

 

由于村寨的空废,丰富的建筑遗产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2008年到2009年这两年间,我们曾经拍摄过同一个村寨,下面左右两张照片分别是村寨不同时期的景象。

 

▲左:2008年拍摄照片
右:2009年拍摄照片
 

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的时候,这个村寨的建筑更加空旷了。为什么呢?因为木构的建筑容易失火,以前村寨的人足够多,他们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使得险情发生时可以及时排除,出现火灾可以马上去扑灭。

 

但现在由于大量的人口流失,村寨已经逐渐空废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存在的隐患问题很难被发现,导致火灾更频繁地发生。一旦一所房屋被烧毁,可能会火烧连营,整个村寨的损失就不容乐观。


研究侗寨建筑并探索现代发展的可能性

已完成:40% //////////

 

在这样的现状刺激之下,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学者,我开始思考如何把建筑史学研究引入教学,甚至引入到设计实践。

 

▲左:无人机
中:3D扫描仪
右:手图绘制
 

我们有一些记录建筑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对建筑进行一些研究。我们用无人机、3D扫描仪获取数据,甚至用最原始的方法,即手图绘制的方法记录下建筑图纸。

 

中国最传统的木构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分析图:殷俊
 

获取建筑图纸信息之后,我们开始对建筑进行建模分析。我们分析它的榀架构成,整个房子是如何建成的;分析整个房子又是如何不用钉子,只用中国最传统的木构建筑当中的榫和卯形成木构的屋架。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侗寨的现代特征。它是一个装配的体系,有着标准化的构建。一旦这些标准化的构建装配成榀架,就可以无限重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房屋。

 

对侗族特色建筑进行建模分析
摄影:陈小铁;3D建模:李东、吴浩铭
 

我们也借助这种逻辑去研究侗寨的公共建筑,他们存在着相似的逻辑。只要用标准榀架的重复和串接就能形成最有特色的民族建筑。

 

匠师们团结协作完成建造工作

 

我们还关注到这样一群匠师,在掌墨师的带领下,他们的创造、智慧和团结协作,使得建造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高效装配的鼓楼
摄影:蔡凌
 

这么漂亮高大的鼓楼究竟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建造完成?我们跟踪了一个建筑团队,最终获得了结果。实际上,现场装配从地基开始,即从零材料开始,将已经制作好的构件进行组装。仅仅只需10名工匠,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大木构架的装饰工程。然后再铺上其他的屋面瓦材,这个建筑就完工了。它的装配效率如此之高,使它具有适应现代的可能性。

 

我们试图把这样的研究引入到我们的教学和设计实践过程当中。在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广州大学的穗港大学生交流合作项目的教学经费支持下,我们连续几年和香港中文大学组织联合设计工作坊。

 

广州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组织联合设计工作坊

我们带领同学们深入乡村,为村民们做设计。我们试图去探求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村民们觉得自己的传统是可贵的,自己的营造技艺有现代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完全用新的体系去代替它。

 

吹芦笙的小朋友
摄影:蔡凌

 

一开始,我要求学生们去做一些小型的装置,来为小朋友们服务。比如,我们关注到小朋友们很想吹芦笙,但由于力气太小吹不动,就慢慢丧失了对这种传统乐器的兴趣。

 

▲能够发出类似芦笙的声音装置
设计:陈才杰

怎么样才能让小朋友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事情呢?我们的同学就分解了这个乐器,研究了它的发声原理,之后设计了图片中的装置。力气小的小朋友不再需要费力去吹,只要踩踏木板,装置就能发出声音,甚至还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我们做出的小小的尝试。

 

▲围绕滨水环境设计玩具
设计:吴浩铭

 

又有同学发现,在侗寨村落里有一条非常好的水系,沿着这条水系,村民们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行为。比如,小朋友们在河里跳水,妇女们在河边浣洗衣服。这样的空间是可以被利用的。于是同学们就用当地的毛竹,设计出能够让小朋友们滨水跳水玩耍的玩具。

 

亭子可以遮阴和放置衣物

 

我们连续做了几年,一开始是从小东西或者小装置着手,然后逐渐推进。我们从第二年开始,为他们做一些更有实际功能的小装置。比如图片中的亭子,它可以为洗衣服的妇女们提供遮阴的地方,同时到水里面游泳的小朋友也可以在这里放置他们的衣服。

 

慢慢地,我们和村民们的关系逐渐变得和谐。一开始他们觉得很新奇,不知道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到后来,他们能够理解我们想为他们做设计的想法。


打造一座现代侗寨建筑:高步书屋

已完成:60% //////////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设计为民,实现对人的关怀。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怎么真真切切地为他们做一个建筑呢?之前我们带领学生只是为村民们做了一些小装置,并没有真正地做建筑。于是,我们就研究了目标村寨——高步村,并决定做一个“高步书屋”。

 

高步侗寨

 

这个侗寨聚落已经是国家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当中的村寨,它仍保持着非常良好的传统风貌。

 

鼓楼、风雨桥、寨门等建筑是村民的交流场所
 

在这样的社会空间研究当中,我们关注到鼓楼、风雨桥、寨门等都给村民们提供了活跃的交流场所,所以我们也想做公共建筑。

 

独特的木构技艺
 

这个侗寨聚落有非常出色的匠师,他们有独特的木构技艺,这些也是我们想让他们知道并且珍惜的。

 

那么,我们在侗寨建筑中究竟要关注什么呢?我们选了一个很小的话题——留守儿童。 


高步侗寨的孩子们

 

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把小朋友和老人留在村子里。孩子们白天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但是下课以后,除了跳水和爬山,他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玩耍,也没有继续接收信息的地方。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这些留守的孩子们居然沉迷于网吧。作为老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我们连续几年的工作坊的开展,实际上村民已经很信任我们,他们觉得我们在真正地为他们做事,同时他们也会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当然,我们也会对每一次的工作进行展览,包括对他们住宅更新的一些设计和理念,让他们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

 

村民们通过看展览图纸来了解我们的工作

 

现在图片中的奶奶们看到我们去村子里时,他们会打招呼说,“蔡老师,你回来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我已经和他们亲如家人。

 

 

正是因为我们的连续工作,甚至同学们会动手和工匠们合作做建筑,所以我们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我们尝试自己做设计,去想办法募集资金,给他们建造一个儿童书屋。当我们提出需要一块场地的时候,高步村主动联系到我,说他们有一块村委的地,虽然不大,但是可以试一下。

 

在高步村民的帮助下确定了建筑所需场地

 

这块场地在小河边,同时也在村的风貌集中区。当地政府觉得可能会影响村落申遗,通过与教育局的沟通,我们进行了置换,选址到高步小学的隔壁。


解决了场地问题后,资金怎么办呢?我们要想办法去募集,但我们没有太多的技能,只有设计和画图的能力。所以我们四处奔走,告诉大家我们正在做的这样一件事情。最后经过我们的努力,在香港募集到一笔资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慈善家,他通过别的方式联系到我们,表示愿意提供这笔经费。

 

解决了资金和场地以后,设计工作就开始了,这是我们最擅长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我们从侗寨传统的干栏式住宅当中吸取智慧,让当地人更加了解传统营造技艺。同时我们希望通过精良的设计,加上现代建筑师的努力,去解决他们认为的不可解决的问题,比如采光、通风,解决如何让建筑变得更舒适的问题。

 

高步书屋的轴测图

 

最终,我们还是采用了侗寨传统住宅的榀架,但是我们把楼梯作为它的核心,以便于小朋友们能够在书屋里上上下下地玩耍。同时我们的想法是不提供阅览桌,我们希望小朋友随手就能抽出一本书,然后坐在台阶上阅读。我们用一整面的采光板作墙,南面的光线处理会让书屋内部更加地通亮。


 

既然侗寨的匠师们不用图纸,我们也不用图纸,我们决定通过做模型的方式与匠师进行沟通。

 

2018.07-2018.12,高步书屋由当地匠师采用传统木构营造技艺建造完成

 

我们的理念是让当地的匠师去建造,让他们知道现代建筑其实并不复杂,他们也能用当地的工匠艺术和材料去完成一个现代的建筑。在购买材料以后,仅仅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把整个构建加工完毕了。

 

 

这个木构的框架还是有点复杂,完全是用榫卯结构来完成的。我想请大家猜一下,这个框架从地面搭建起来花了多长时间呢?实际上,从什么都没有的平地基础到建造完成,我们仅用了半天的时间。所以,我们传统的营造也有现代建筑所提倡的标准化和高效性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继续延续下去。

 

但问题来了,完成了木构框架之后,我们发现第一笔捐赠的资金已经用完了。因为建造时间拖得比较长,再加上港币贬值等原因,资金不足以完成后续的建造。我只好跟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说,“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再给捐赠者写一封信,请他考虑是否能再捐献一点。”

 

我们就这样写道,“亲爱的捐赠者,我想您也不希望您所捐赠的善款只是一个框架,而不是一个建筑。”后来他很快地回信,又追投了第二笔钱,两次捐赠合计是5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大概40万元。

 

这次他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请节约一点。其实我们已经很节约了,我们一直精打细算,购买当地的材料,甚至外墙面的采光板都是比价以后在淘宝上购买的。

 

传统木构标准化、装配式建造的优势被充分汲取
摄影:徐亮

 

我们在设计中保留了传统的理念,保持地面干栏式的特征。


在这里村民们可以共享图书,孩子们能够看到希望。当孩子们通过红色的楼梯进到书屋中,南边透着的光线就像万花筒一般绚烂,这便是带给他们的明亮的阅览世界。


然而在整个建筑完成之后,麻烦又来了。建筑资金再次用完了,我们没有资金买书,我们无法想象一座书屋是没有书的。于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们就看到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狂转发的一条信息,“蔡老师需要书,需要很多很多的书”。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很多人开始给我们捐书,毕业的同学、在校的同学,甚至有一些我连姓名都不知道的朋友,包括香港的一些爱心人士,他们购买了大量的书籍,直接汇集到了这小小的书屋中。在书屋开幕当天,我们就有3000册书上架了。

 

 

在开幕式上,村民们自发组织了很隆重的庆典仪式来感谢我们,我也深受感动。


在高步书屋中的孩子们
摄影:徐亮、Arthur Wong

 

建筑师的设计为孩子提供了更活跃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画画,可以在楼梯上上下下玩耍。书屋里除了南面墙是采光墙以外,其他三面都是书架,孩子们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也许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等等种类,这些书可能他们之前从来都没见过。

 

当在明亮的书屋里阅读的小朋友们长大成人之后,他们有可能会选择离开这个村落。也许他在给自己的小孩讲述童年回忆的时候,会想到有一个在山林中间的村庄,村庄里有一座很特别的房子。这个房子长得和别的建筑差不多,都是斜坡顶的。但是当你慢慢靠近它,你会发现它不一样。它在夜晚透着明亮的光,里面的红色楼梯会吸引你走过去,你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来阅读。

 

我特别想说的是,我们常常会有这样一个想象,那是我们的理想乐园,当中承载了各种理想主义。也许未来我们会忘了这些理想主义,但我们仍可以在这个乐园中去探寻。我希望书屋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它是孩子们的理想乐园。它一直在这里,哪怕物转星移、世事变迁,我们仍可以在这里去探究奇妙世界。

 

当然我们的微小努力也获得了一些肯定。在2019年的世界建筑节大会上,我们的项目获得了公民与社区类建成类项目的最佳设计奖。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刚刚公布的2019—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设计三等奖。

 

世界建筑节评委的评语给了我们非常大的肯定,他说:“这是一个卓越的过程。”从一个想法到最后实现,我们历经了四五年的时间,工作中凝聚了非常多人的努力,尤其是我们在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方面做了一点点的探索。

 

 

我想告诉各位,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发现智慧,这也是设计的意义所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传统营造的智慧,并把它传承下去。



未来,我们继续走在乡土上

已完成:90% //////////

 

因为我们一直在从事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工作,所以我们也设想把研究教学这样的模式推广开来。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相似的项目,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在乡土上。

 

望向田野的坪坦书屋与方案模型

 

9月份要开启新的学期了,在距离“高步书屋”10公里的坪坦乡的中心小学,马上就会有一个新的书屋建起。这个书屋同样是由我们设计并募资建造的,现在它的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了,在书屋我们可以望向田野。它依然秉承了我们的理念,将传统的营造技艺和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除了书屋的建造,我们还有一些其他工作的想法。我们采访了很多传统的老匠人、老匠师以及非遗传承人。图片中的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艺人,他说,“我早就有这么个理想,想在我们县城边上,修个大点的传习所。如果国家补贴的钱不够,木匠们都可以凑材料,我想它能漂漂亮亮地建起来”。我很想帮他实现这个梦想。


我的故事就到这里,我们会继续走在乡土上,未来我们共同去努力。谢谢大家!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

第一时间观看格致论道演讲?
请关注“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官网和B站号


 





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讲坛。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