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雄化的《警察荣誉》,理想化了吗?丨初评

2022-06-01 星期三






 文 │经纬


 

近期的剧集市场热闹非凡。缉毒警匪剧《暗夜行者》、民国传奇剧《传家》、都市情感剧《欢迎光临》、古装武侠剧《说英雄谁是英雄》等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剧集齐上阵,以持续的高热交替领跑,为暑期档的到来进行提前预热。


电视剧《警察荣誉》一反涉警题材剧刑侦、悬疑类型的常规,以生活剧的主基调聚焦派出所的普通民警,将警察这一群体平民化、烟火化,这样的“另类”涉警剧一经播出便引发了热议与追剧浪潮,并迅速以爱奇艺热度峰值破8000、骨朵热度破80的成绩登顶爱奇艺热播榜和骨朵全部剧集热度榜。



口碑方面,从目前播出的前十集来看,无论是弹幕、微博还是豆瓣,“真实”、“接地气”、“烟火气”等夸赞式评论随处可见,五星好评不绝于眼。但也有部分网友对于剧中将警察形象设置得过于完美和伟光正这一点存疑,如“警察面对蛮横之人甚至黑恶势力也都耐心调解”,以及“连找尿不湿、送猫咪就医这些小事民警也都事无巨细耐心解决”等。


不过整体而言,《警察荣誉》仍是一部不多见的诚意之作,无论是在涉警题材上的另辟蹊径与烟火化处理,还是去英雄化的民警群像塑造,以及对四位见习警察成长线的勾勒等,都让人看到了创作者在现实题材内卷、涉警题材泛滥趋势下的创新与诚意。

 


烟火气的情节

 

正如一位影视博主所说:“在各种硬菜吃了太多的今天,一道最平凡的清粥小菜,倒是最容易勾起观众的食欲。”当国产剧观众近几年在或酷炫或暗黑的悬疑剧、或悬浮或甜腻的甜宠剧中看了太多脱离现实的故事情节之后,现实题材剧、生活剧中的写实基调与烟火气息成了他们对影视作品最本真的渴求。


“有困难,找警察。”《警察荣誉》的烟火气在于剧中对于警察事务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无巨细的细腻描绘。


城乡结合部的八里河派出所,民警们大到抓捕罪犯、救助人命,小到调解邻里纠纷、居民矛盾,甚至是帮找尿不湿、给流浪猫接生、帮居民开锁等这些在常人看来似乎不属于警察职责范围的小事儿,都被这部剧以极为丰富的细节与戏剧化的情节构建了起来。



在《玉观音》《大秦帝国》导演丁黑的镜头下,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与质朴感令人倍感亲切,桩桩事、件件纠纷就像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一样。如被强势母亲逼到想要自杀的硕士研究生;小区居民因抢地盘打群架;大爷遛狗不牵绳伤了小孩反过来讹诈;肝硬化的老人因不被家人照顾在公交车上耍无赖……



在主创团队精心的编排及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下,这些琐碎的日常戏份极易引发观众共鸣。


除此之外,在派出所内部,烈士后代被特殊照顾,北大硕士到基层锻炼被高捧,辅警工资每月不到三千执行任务可能还得搭上性命等被网友称之为“大尺度”的现实情节,也在剧中被一一呈现。



与往常影视作品中塑造不顾生命安危也要维护公平正义、守护一方平安的英雄警察形象所不同的是,《警察荣誉》在剧中借由派出所所长或警察师父之口,始终在强调“警员个人的生命才是第一位”这样新时代的从警理念。这也是该作品烟火气、有人味的体现。

 


平民化的群像


《警察荣誉》的烟火气还体现在鲜活且接地气的人物群像塑造。


四个见习警察作为主角,在擅长人物塑造的编剧赵冬苓的笔下显得十分立体:李大为聪明,却因话痨而被嫌弃;杨树学历高、文质彬彬,却因一开始不能活学活用被大家视作书呆子;夏洁是烈士之后,坚韧而富有同情心的同时又囿于母亲的过多干涉;出身贫寒、毫无背景的赵继伟是个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形象,却也屡屡因得不到出警与立功的机会而陷入苦恼。



他们的四位师父更是在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尽显老辣、勇猛、智慧与谨慎。陈新城的“表里不一”让他与李大为的师徒关系充满了戏剧性活力:日常的挑刺与批评是一种不忍徒弟走自己老路的“刀子嘴豆腐心”。


曹建军与杨树的关系,如同实践与理论关系的具象化。北大硕士毕业的杨树尽管时不时将法条挂在嘴边,在很多场合看起来“中看不中用”,但恪守规则的他也在跟随师父出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勇猛直接的曹建军虽然遇事果敢,但并不十分看重规则,因为家庭关系中的“鄙视链”,他也会下意识地将责任推到徒弟身上,以求自己“有功无过”,十分贴合人性。



程浩对夏洁的呵护,是他对已故师父之女的疼惜,在处理日常工作和对待罪犯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他对夏洁言传身教的师徒之情。赵继伟在勤勤恳恳、具有极强亲和力的张志杰的带领下,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他们的关系是一种颇为传统的师徒关系。


而作为串联起所有人的视点人物——所长王守一,在影帝王景春的精彩演绎下,一个世故、老练,精于管理和用人的大家长和老干部形象令无数人折服。他处理一应大小事务均不动声色、从容不迫,也熟知每个警员的性格与心理,在“其乐融融”的谈话氛围中,将矛盾与纠纷通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粗略来讲,如果说电影的魅力在于视觉冲击,那么电视剧的魅力一定在于丰富多样的人物。


从目前播出的十集剧情来看,《警察荣誉》的人物塑造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四位见习警察的性格特征、成长线、家庭线都较为完整,几位师父和所长、指导员等人的性格能力、育人手段、职责范围也都十分清晰,真实而立体。

 


部分戏剧化情节的争议

 

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有部分观众对《警察荣誉》中塑造的某些平民形象与情节产生了质疑。如果说“警察帮找尿不湿、送猫咪就医”等情节在现实中尚属正常现象,那么面对使用威胁、讹诈、泼油漆等手段骚扰居民的黑恶势力孙家人,剧中警察采取的态度是求取和解;警察帮与丈夫吵架的女子驱车去别墅看她丈夫是不是在那里睡觉;居民被锁门外让警察帮自己翻围栏开门,警察主动负担开锁费等情节,则催生了一些“过于戏剧化”的声音。



或许是为了塑造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的警察形象,创作者才在剧中加入这样的情节,但在有些观众看来,这样的做法多少有损整部剧真实的基调,他们期待后续的剧情能够更加贴合实际,避免“为了戏剧而戏剧”这种情况的出现。


但总体而言,作为国内少有的警察题材生活剧,《警察荣誉》所表现出来的创新与诚意也是非常值得业内学习与大众关注的。



近几年,在政策倡导、平台聚力、创作者回归初心等力量的推动下,由《大江大河》《山海情》《人世间》等作品带火的现实题材剧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越来越成为头部公司和创作者们青睐与布局的赛道,但并不是每一部现实题材剧都能获得口碑与关注。且站在观众和市场的角度上,一旦某种题材形成了一股风潮,审美疲劳与优胜劣汰也是必然的趋势和法则。


在这种情况下,以现实题材红利为基底,深挖细分领域,采用类型糅合、独特视角等手法打造品质剧,也成为了许多公司和创作者的最优选择。以正午阳光的剧集为例,用科幻类型包装的聚焦现实与人性的《开端》,以都市爱情、轻喜剧为卖点却又充分关注到了北漂、酒店门童、空姐等服务人群的《欢迎光临》,以及聚焦都市女性群体的《欢乐颂》,聚焦原生家庭问题的《都挺好》等现实题材作品,都在观众群中激起了较大反响与较好口碑。



而《警察荣誉》以基层民警的视角切入,加之平民化、烟火化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无疑在现实题材中打开了一个新视野,也将传统涉警题材的刑侦、悬疑类型进一步拓展到生活剧的类别里,题材创新给行业带来了启发。


随着后续剧情的发展,《警察荣誉》能否最终摘得口碑荣誉,或可期待。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