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从网文《收藏家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亿万富翁》中获悉,台湾著名古董商徐正夫先生向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捐赠了唐代彩绘仕女坐俑(文中所附图片为首博工作人员正在把这件陶俑放进展柜)。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
想了很多话来描述自己的观感,
都不如朋友那一句:不想再看第二眼!
扯远了扯远了,回到正题。
徐先生捐给首博的这件“唐代彩绘仕女坐俑”,也是有点儿改变历史,不太好说呀!
老江这回,也是打算挑战一下自己,用非专业眼光和严谨的(不)学(无)术态度,说个子丑寅卯,与徐先生和首博研究人员商榷。
一看神韵,此俑五官失调、
双目无神,
面部浮肿,
表情怪异,
俗不可耐,无丝毫大唐气息。
盛唐以胖为美,但并不是说,只要长了一身膘,就能称得上美女。
人家对美女是有要求的好吗?
随便找几幅唐代人物画就能get到,瞅瞅画中那些个美女贵妇,除了体态丰腴、面如满月,哪一个不是五官精致,身材匀称,
仪态娴雅、雍容华贵?长成首博仕女坐俑那样的,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仅仅只是个胖子,且属于长相奇丑的那种。
唐 周眆 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 周眆 簪花仕女图(局部)
对于陶俑来说,神韵就是它所传递出的精神面貌、风度韵致和时代气息。行家们在鉴别真伪的时候,常说“一眼真”、“一眼假”,其着眼点,多在于此。
看看下面这几件:
唐代彩绘仕女俑(日本美秀博物馆藏)
唐三彩仕女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彩绘仕女俑(西安市博物馆藏)
唐代彩绘仕女俑(西安市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藏品(局部)
唐代仕女俑多为立式,带坐具的女俑仅见于唐三彩和小型彩绘俑
(一般只有几厘米高)。
像首博藏品这么大的女坐俑,目前未见有考古发掘记录。
唐 三彩女坐俑(故宫博物院藏)
唐 三彩梳妆女坐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 三彩女坐俑
(2016年纽约艺术周拍品,成交价133万美元)
唐 小型彩绘女坐俑
(国内私人藏,高度约10cm)
从上面几件唐代三彩和小型女坐俑实物看,其坐具或为圆形鼓状,或隐于衣裙之中,没见过有像首博女俑那样,坐在偌大一个方凳子上的。
唐代伎乐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早期彩绘跪坐俑(国内私人藏)
三看比例,首博仕女俑身材臃肿,比例失调,双臂形同截肢,严重畸形。
关于这点,我们还是先看几件馆藏哈:
唐代彩绘仕女俑(日本美秀博物馆藏)
唐代彩绘仕女俑(西安市博物馆藏)
唐代彩绘仕女俑(西安市博物馆藏)
这才是手臂的正常比例好吗?就算不参照馆藏,参照一下自己的膀子,总可以吧?
再看看女坐俑的两条手臂,搞得跟两片儿鱼鳍似的,你美人鱼呀?
首都博物馆藏品(局部)
四看不下去了!
民间收藏者向博物馆捐献藏品的行为值得鼓励,公立博物馆多渠道征集藏品的举措也并无不妥。但前提是:你得具备鉴别真伪的能力,不能因为是白给的,就良莠不分,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依照目前公立博物馆研究人员和专家们的整体水平,在征集藏品和接受民间捐赠这件事情上,还是小心谨慎一些的好。
说实话,你们缺的也不是藏品呀。
投稿或担心失联,都请加这个微信号
EN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学习且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凡是来源清晰的,我都会标明作者大名,向原作者致敬。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我们会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投稿请联系微信:jinhui-vip
1
2
3
4
5
6
7
8
9
如何彰显自己的阅读品位?
1.点击下面的“在看”“赞”。
2.点“分享”发布到朋友圈。
3.最后,再点个“打赏”,完美!
选择题: 分享、赞、在看,打赏,随便选几个呗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