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判断「东升西落」? 美中会谈硬碰硬

2021-03-18 星期四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後,美中高级官员18日将在阿拉斯加进行首次面对面会晤,会前双方都展现出不会妥协的立场。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17日接受中国媒体访问,也强调中国不会退让。在被问到有关美国就香港问题制裁中方24位官员和强硬发言时,他说:「不会为了营造某种所谓的『氛围』在这些问题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不会的!」

他重申在「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中国核心利益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他说:「如果认为我们为了这次对话所谓『有成果』,就会答应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要求——我劝人们最好放弃这种幻想,这种态度只会把对话引向死胡同。」

《华尔街日报》18日的报道分析,中国的立场反映了北京的信心。过去北京主要利用高级别会议对美国的倡议作出反应。奥巴马时期的国务院官员拉塞尔 (Daniel Russel) 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觉得自己风头正劲,东方正在崛起,西方正在衰落。」

报道中也提到,北京此次会议的广泛议程表明,中国领导层对党国体制的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经济撑过了与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并在其控制住新冠疫情後强力反弹。中国官员说,习近平是近几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公众中享有广泛的支持。不过,北京仍渴望摆脱与美国关系中的动荡,这种动荡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商业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了损害。

但另一方面,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美方认为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振兴方案,并开始与盟友就中国和其他经济问题进行合作。

这位官员说,这次会议的象征意义很重要。他指出,过去中国曾试图利用美国代表之间的意见分歧来取得优势。这位官员说,让布林肯和沙利文先生参加会议将表明,「中国过去玩的那些分裂我们,或者试图分裂我们的游戏,在这次会议中根本行不通。」

中国的愿望清单?

《华尔街日报》写道,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仍继续执行特朗普任内的一些政策,包括在16日扩大对中国官员的制裁,强调这些官员破坏了香港的自主权。17日,美国商务部向多家中国公司送达了传票,这是美国针对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中国公司,做出新一波的压迫。

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中国政府计划在阿拉斯加的会晤中向美国施压,要求其扭转特朗普任内出台的许多针对中国的政策。中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计划敦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Anthony Blinken) 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Jake Sullivan) 放弃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公司和个人实施的制裁和限制。

根据报道,中国希望撤销的措施包括:限制美国向中国企业的销售,如其电信公司华为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对共产党员丶中国学生和国家媒体记者的签证限制;以及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的决定。北京也采取了类似的报复措施,对美国企业和个人进行了类似的处罚。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这些限制被取消或放松,中国将考虑取消自己的反制措施。

USA Außenminister Antony Blinken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中国高官会晤前,先出访日本与韩国。

杨洁篪和王毅还计划提出一个新的交流模式,在两个大国之间建立经常性的年度会议,以解决经济丶贸易丶安全和其他领域的分歧。以往所谓的战略对话形式是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建立的,并一直延续到奥巴马时期,布林肯先生和沙利文先生在奥巴马执政时期都是高级外交政策官员。

然而,特朗普上任後废除了这一机制,因为他的顾问说,中国利用这一机制将美国人捆绑在无止境的讨论中。拜登政府至今没有表现出是否有意愿重新建立会谈。

此外,报导称,中国官员还计划提议双方重新建立定期的高级别会议,并安排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拜登先生在4月22日全球气候变迁会议期间举行一次虚拟峰会。目前双方都表示愿意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和其他与气候相关的问题,不过美国警惕中国会试图利用气候问题让美国在其他领域做出妥协。

白宫则拒绝对这种会议的前景发表评论。

消息人士还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中国计划提议两国建立一个「疫苗护照」,以验证免疫证明。中国官员希望这可以帮助促进两国之间的旅行。中国也希望藉此帮助他们的国产疫苗得到美国认可。

《华尔街日报》也预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预计不会在中方的议程上占据重要地位,尽管外交部长王毅今年2月在一次演讲中,呼吁美国取消与贸易相关的惩罚措施。

两国大国谈得拢吗?

另外一方面,媒体也注意到,美中双方对这次会面的定位所有差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将这次会谈称为「高层战略对话」,北京一位熟悉会谈规划的人士告诉路透社,中国希望这些会谈有助于为恢复接触建立一个大框架,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

崔天凯也提到,他希望会谈可以「成为一个开端」,让双方能够开启「一个坦诚、建设性、理性对话和沟通的过程」。

但拜登的官员已经明确表示,阿拉斯加会谈并不是恢复中美定期对话,因为在前几届政府下,双方定期对话几乎没有解决华盛顿与北京的关切。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也说:「我们预计,对话中有部分内容可能会很困难。」

55. Münchner Sicherheitskonferenz - Yang Jiechi

杨洁篪和王毅还计划提出一个新的交流模式,在两个大国之间建立经常性的年度会议,以解决经济丶贸易丶安全和其他领域的分歧。

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淡化了中美双方将透过阿拉斯加会议达成任何协议的预期。这名官员向华尔街日报表示,阿拉斯加会晤极可能是一次性会议,并不意味双方「特定对话机制的恢复或对话进程的开始」。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预计在这次会晤中做出的主张与美国的立场十分不同,这也代表双方的认知差距有多大,且修复关系对双方来说有多困难。

前奥巴马官员丶现为智库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所长的拉塞尔先生说,北京也可能不会期待任何具体结果。相反,中国「将试图更了解美国如何看待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中国自去年底开始接触拜登的助手,不过中国外交部告诉《华尔街日报》,阿拉斯加会议的建议来自华盛顿。中国外交部说:「美方提议举行这次高级别战略对话,我们认为是有意义的。我们希望双方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坦诚对话。」

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则说,这次会议将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他说:「这次会晤是为了沟通我们打算采取措施的领域,也是为了了解中方的立场。」

根据路透社,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说,如果北京想改变两国关系的基调,华盛顿将「着眼于行动,而不是言语」。

奥巴马政府中的亚洲专家、现在乔治城大学任教的梅德罗斯(Evan Medeiros)告诉路透社,阿拉斯加会谈是「拳击比赛的第一回合」,不太可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但可以降低未来对手之间发生误判的可能性。

他说:「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是双方怨气的宣泄。」

北京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则对路透社表示:「即使在气候变化等具体事务上有一些初步的合作,但在以各方面竞争和对抗为特点的关系面前,这种积极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美三路围中

上周,拜登和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在峰会上承诺,将在海洋、网络和经济安全方面进行合作,这些问题对这四个民主国家面对中国的挑战至关重要。

而拜登政府也开始与欧洲盟友合作,就美国官员所说,包括中国崛起在内的问题与欧洲进行联盟当中。

会谈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丁访问日韩,布林肯17日在日本时抨击中国的侵略行为,并敦促韩国与美国合作,防止该地区的 「民主受到危险的侵蚀」。

他在与韩国外长郑义溶会面时说:「中国正在使用胁迫和侵略手段,系统性地侵蚀香港的自治,破坏台湾的民主,在新疆和西藏践踏人权,并在南中国海主张违反国际法的海洋权益。」

崔天凯被问到此事,表示不会干预美国和其他国家要发展双边关系,但希望「任何这种双边活动不要以第三国为目标,不要损害第三国利益」。

他说:「可能有人认为,在跟中方见面之前先找一些别的国家谈一谈,发点声音、造点声势。其实这个做法没太大必要,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就像有的人一个人走夜路会唱歌给自己壮胆,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有什么问题要跟中方谈,尽管可以面对面摊开来谈。」

杨威廉/邹宗翰 (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