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曾融资2.4亿的网红书店,发不出工资了

2021-11-04 星期四


怀抱着对文化行业的热情和憧憬入职,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份工作,无限的忍耐和体谅换来的却是离职了还拖欠五个月薪资和大半年社保的现实一锤


111日的这条微博揭开了去年以来言几又“欠薪乱象”的一角也引发了媒体的普遍跟进和关注随着#言几又欠薪#的话题由暗中流传到公之于众全国各地离职员工的爆料纷纷涌现。


综合员工爆料发现,言几又自去年疫情之后就开始欠薪,时间从一个月到四个月,再到半年、一年,不仅工资拖欠就连公积金也只扣不缴费很多人因忍受不了而离职离职之后却依然拿不到应得的工资更有人在讨要过程中直接被HR拉黑电话

早在去年就有不少离职员工在知乎如何评价言几又问题下留言,却未能掀起波澜如果不是这位博主自掏腰包“抽388元现金给愿意帮忙扩散的小伙伴”可能言几又的行径依然无法引起广泛关注

如何评价言几又?问题下面点赞第一的用户就职于上海的一家言几又,留言称:“言几又是一家不把基层员工当人看的公司。”普通员工月工资只有2600店长一个月也就5000左右根据另一位用户的回答店员工资之所以如此之低是因为在“底薪+提成”的体系之下“很少会有员工能拿到提成每个月店内的任务奇高无比2020年疫情之后,就连这么微薄的工资也无法按时发放了


除了员工讨薪还有供应商表示“和言几又合作了4被拖欠货款3年”。而在微博留言区被拖欠的供应商不在少数在企查查上稍微搜索就会发现2019年起言几又就已经官司缠身,起诉它的公司包括装饰照明机电家具食品物业等各种供应商在多起诉讼中言几又旗下的数百万存款被冻结。可以说,在言几又光鲜的表面之下内里已千疮百孔


因此言几又被迫在全国范围内“收缩战线”。去年成都宁波等地的言几又关门歇业最近上海企业天地北京王府井门店也开始“内部调整”广州K11的黑金旗舰店则直接闭店

如果此轮的讨薪潮持续发酵,各地的地产物业、供应商严加催逼,言几又将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或许这也能回答网友质疑:为什么言几又这几天一边忙着删帖,一边发动营销号、水军在微博营造“岁月静好”假象。


要知道在2019年初,言几又还豪言壮语声称当年开店100家,如今正常营业的门店只剩下了50多家

在2019年5月的宣传文章《突破边界的言几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为投资人画的一张“大饼”——2018年进店客人近2000万人次,2019年将实现盈亏平衡。然而澎湃新闻的记者在言几又成都凯德天府店收银台观察2小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人为书买单。这让言几又对外声称的单店实现盈利的“书业奇迹”显得站不住脚。

言几又前几年之所以能大肆扩张,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追捧,四轮融资拿了2.4亿多人民币的投资。然而2019年资本寒冬之后投资人出手就不再这么大方了,言几又的最后一轮也停留在了2018年12月。而一旦投资人“断供”言几又就开始各种拖欠,说明它一直未形成自我造血的能力。


与资本寒冬、疫情打击相叠加的,还有去年以来的地产低潮,各地商业地产不再对网红书店“来者不拒”、慷慨补贴,而是开始严格筛选,连锁书店也自此走向分化——无法“自立”的,没有背景的,特色模糊的书店生存空间正在越来越小。


今年7月,北京开卷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实体书店正加速去中心化|2021年上半年新开实体书店研判》,统计了上半年实体书店新开店名单。作者发现,西西弗仅在上半年就开出了15家门店,全年新开店数量预计将超过40家。这无疑是因为西西弗的高坪效与精细化运营,使其早已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与“造血”能力,300多家门店的网络效应正在凸显,打造出一个犹如711、全家的“便利书店网络”,入驻商业综合体时具备很强的议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开出多家门店并由地方走向全国的覔书店、几何书店都不再是“to VC”型书店,而是背景深厚。覔书店背靠深圳市规模最大的民营书城,几何书店创始人林耕旗下则有商贸、建筑装饰、批发等各种产业,书店只是其产业布局之一。跟随华发集团在全国开了23家的阅·潮书店则代表了地产公司自营式书店的趋势。


钟书阁常常被和言几又放在一起比较,不过它不仅未陷入困境,反而扩张的步伐紧锣密鼓。今年,长春、太原、北京、深圳、烟台等地的门店陆续开业,而且“每次在新的城市开店,都要刷爆一次朋友圈。”正如我们去年评论钟书阁都江堰店的文章所说:新店设计越来越“走火入魔”“浮夸癫狂”,或许正是钟书阁的生存之道,将打卡式“网红书店”做到极致从而让其他书店无路可走,比如以设计自我标榜的言几又。(原文链接钟书阁新店成“盗梦空间”,“最美书店”为何用力越来越猛?


“网红书店”之间的这种设计比拼何尝不是一种“内卷”,言几又不幸成为“内卷”的牺牲品。钟书阁的逆势扩张也并非是资本驱动,据媒体报道,它背后的创始人曾经赶上了传统图书的“黄金年代”,还创立了占据上海教辅市场50%-60%销售份额的上海作业这成为前期大手笔投入的资金来源

几天之前,记录武汉百草园书店“最后时光”的纪录片《百草园》上线,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书店倒闭潮背后的辛酸影像。“你问我?倒闭了有什么感觉?我明显的感觉就是解脱了。我只能说我是解脱了。”与外界的唏嘘感叹不同,“解脱”可能才是店主老王的肺腑之言。相比有各路背景的连锁书店,无依无靠的独立书店的加速凋零更令人扼腕。


与这些人情味十足、个性突出的独立书店不同,连锁书店是“去人格化”的,创始人自始至终都是是隐身的,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情怀,反而因为商业模式的缺陷,资本对员工的压榨更甚。

即便言几又真的倒下,除了书店同业物伤其类,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凭吊怀念。我们并不关心它何时倒下,只是希望在此之前它能够负起对员工、社会的基本责任,而不是自欺欺人地继续维持表面的光鲜。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精彩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