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春晚这段舞蹈,把《千里江山图》演活了,数万网友:我直接文化膨胀
2022-02-04 星期五
耳朵里的博物馆 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10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
刚刚有一个“神仙节目”亮相春晚, 那就是《只此青绿》,看完只感觉“文化膨胀”,也有不少网友感叹:这真是一场中式审美的盛宴,这才是中国文化。这部出道即巅峰的作品,灵感来自故宫中的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舞蹈缓缓铺开一卷富有宋制美学意趣的画卷,之前我们也曾经介绍过(点击此处获取>>>)。而这次春晚舞台上的呈现,不仅有“诗”的意蕴,更是把古典音乐和千里江山图相结合,舞出了千里江山的险峻,也舞出了柔若无骨的青绿腰。从演员的妆容到舞台的布景,再到灯光的处理,都是精美绝伦的国风元素。演员造型以史为证,从古画中寻找灵感,梳盘恒髻,头戴发钗,各种优雅迷人的古典色彩相互碰撞。孟庆旸饰演的青绿,是一抹颜色,但呈现的舞姿并不是小女子式的柔弱,而是铿锵有力,像山石的棱角一般。天才少年挥笔而成的山石,在她沉静、端庄的舞姿中栩栩如生。随着灯光与演员的舞动,画中的天地无边、山水无界,都在行云流水之间,悄然转化,最终形成气韵生动、让人一眼万年的青绿。有诗、有画、有舞蹈、有音乐,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思想和美学意蕴,不仅是看舞蹈,更像是看展。在欣赏这个节目之余,我们还可以再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幅杰作《千里江山图》,或许会让你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千里江山图》由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绘制,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图卷中极为经典的一件作品。它上一次公开展示是在五年前,于“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六期在武英殿书画馆展出,也是首次全卷展示。三年前,我们有幸再次见到全卷风貌。
《千里江山图》(局部),图中可以看到局部使用的颜料较厚,并且已有脱落现象。根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可以看出18岁时,他在徽宗画院学习。曾得到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清人曾推测他完成此画后不久即去世。但是,根据《北宋名画臻录》(清代善本),对《千里江山图》记载不多的文字,又说明王希孟是被皇上赐死的。《北宋名画臻录》原文记载:“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时有异相,生时有瑞鹤东来,众人皆言有大贵。聪颖博学,善诗文,通音律,工书画,犹善剑术。十岁被召至宫中待驾,徽宗亲授画技,曰“其性可教”。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死时年不足二十。”
陈丹青曾这样讲述这幅画:“《千里江山图》的野心,远远超过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训。《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都是细节。”“通常成年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18岁的王希孟是忙着做加法。人在18岁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重要提示:朵朵整理了关于“千里江山图”的高清大图和《只此青绿》春晚节目,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公众号回复江山即可观看2022抽签来啦!
文物主题「壬寅虎年🐯幸运签」
看!这!里!
用手机截屏
获得你的幸运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