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广州地铁拍了100双鞋,发现拖鞋含量竟然很少
2022-07-12 星期二


三个月前,我们拍了一组《地铁上的手》,感受到了当地铁人类观察家的快乐。
随着夏天到来,广州人穿的鞋的种类来到了最丰富的时刻,于是我们决定再次潜入地铁车厢,在这个微型样本库发现乘客与鞋的故事。

在极小的时空里,我们收集到的有趣切面包括但不限于——
原来没有人穿人字拖搭地铁、东山口前后几站潮鞋最多、平民交通工具也有「贵族」鞋、同一个车厢鞋子审美有着巨大参差.....

和广州气候最匹配的鞋种,要数人字拖。但地铁上的人字拖并不多见,毕竟高峰期随时有被踩掉「拖」只剩「人字」的风险。
于是有后跟的凉鞋和洞洞鞋成了最优选——搭地铁出行还是要比下楼买菜正式点。





想知道潮鞋最近的流行趋势,不一定要去时时follow时尚博主,搭地铁也可以观察到不少潮鞋样本。
在年轻人密集出没的体育西路站和东山口站沿线,就能欣赏到一场地铁潮鞋展。
潮鞋在地铁上处于静止状态,方便观察细节及搭配,被种草了还可以当场掏出橙色软件识图购买。








作为平民交通工具,地铁里出现的鞋大多充满市井气息。但偏偏有一群淑女和绅士,把地铁当成了礼橙专车,上演着10元封顶的优雅。





去同一个展览、同一家餐厅、同一个公园的人多少会有些共同点,而地铁车厢是大概是遇到不同类人概率最高的公共密闭空间。
观察和自己不同世界的鞋,好像撕开了他人生活的一个小口,单调的路途也变得有趣起来。








人们在地铁里或坐或立,鞋子也处于静止状态。但有的鞋虽然没有动,却自带动效,仿佛下一秒就要逃离地球表面奔跑起来。




任何生物小的时候总是可爱的,鞋子也不例外。上地铁的小鞋子,需要牢牢「长」在小朋友脚上,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开潜在的危险。
上车下车,进站出站,地铁里程越来越长,鞋子也在车厢里慢慢长大。






乘客下车又上车,鞋子在无意识地布置着一场流动的展览。
鞋子就像是脚的口罩,虽然遮住了脚的微表情,却诚实地输出着主人的审美和正在经历的事。观察一个人的鞋子,就能加载出TA 1%的生活。
无数个普通的一瞬,因为观察家们的记录,于是在记忆中、图像里凝固成了超时空的永恒。
本期《地铁上的鞋》展览到此完结。广州地铁上的故事数不胜数,欢迎你也来展出和记录。
点击下图查看地铁观察系列


商务联系 159205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