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证明、病危通知……在网上一两百元就能买?

2022-01-06 星期四

有卖家表示 " 全国哪里都能开、各地公章都能盖 "

记者白佳丽、黄江林、郭方达

280 元一张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 ",120 元一张 " 火化证明 ",450 元一张 " 病危、病重通知书 ",检查报告单、诊断证明书、住院证明书更是按张收费,一两百元搞定 ……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平台,只要花上几百元,就能轻松买到 " 私人订制 " 的伪造重要文书,甚至有卖家表示 " 全国哪里都能开、各地公章都能盖 ",令人不寒而栗。

" 死亡证明 " 也能 " 私人订制 ",有商家一上午接到 40 多单

在某电商平台上," 死亡证明 "" 病危通知 " 等伪造的重要文书正在隐秘销售。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 " 死亡证明 " 为关键词检索,并未找到相关店铺,但更换为 " 证明 "" 病历 " 等关键词后,马上出现了很多相关店铺。

记者随机联系了其中 9 家店铺,询问客服是否能开 " 死亡证明 ",有 2 家店铺明确表示做不了,另有 7 家表示可以办理相关 " 证明 "。有客服隐晦地表示 " 想要的证明我们这里都有 ",并发来微信号,暗示让记者添加微信 " 私聊 "。

一家店铺客服告诉记者,能根据需求定制 " 死亡证明 ",只需提供姓名、民族、死亡原因等信息,发来的两个模板上落款分别为某医疗机构和某地派出所," 不盖章的 280 元一份,按需求定制印章需要加 100 元。"

" 证明 " 的真实度如何?会不会被识破?面对记者的疑惑,有商家表示,现在大部分都是通过刻章而不是 PS,制作得非常真实,只要不用于司法鉴定即可," 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做这行三、四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被查出来的事情 "。商家制作完成后,还拍照发给记者确认,并表示可以邮寄到家。

除了 " 死亡证明 ",其他重要文书也在销售范围之内。其中一家店铺告诉记者,可以制作全国各类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只要提供患者身份、就医医院等信息,即可获得 " 病危通知书 "," 还可以一并出具住院证明、检验报告单、诊断证明书等‘一条龙套餐’,价格在 800 元至 4000 元不等。" 记者随后联系了商家提供的模板上的一家医院,院方表示对此并不知情,院外提供的各类证明均是假的。

甚至有商家表示,全国各地的 " 火化证明 " 也都能够提供,一份仅需 120 元。商家自称自家的优势就在于 " 章子是现刻、现盖的,比其他家都要真实 "。当记者询问能否用于银行或公安系统证明时,商家回应说," 这个有风险。"

多家店铺均表示 " 生意还不错 ",其中一家店铺说,仅一个上午就接到了 40 多单。

伪造证明 " 用途广泛 ",上网骗筹款,骗保骗继承权,逃避刑责

商家代开的伪造证明虽然样式五花八门,甚至连基本信息都不完整,却依旧 " 用途广泛 "。

骗取同情和网上筹款。一位商家告诉记者,拿着 " 病危通知书 " 去网上 " 骗点筹款 ",根本不会被发现。

记者发现,利用网络销售假证骗取钱款的情况的确存在。此前重庆一女子就通过某互联网平台,伪造白血病诊断证明和两个孩子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炮制 " 丈夫、子女相继去世,自己又患白血病晚期 " 的 " 经历 ",利用伪造材料在某网络服务平台上发起网络筹款,不到一年时间骗取了 9 万余元。

" 如果有的平台信息审核能力不足或把关不严,很容易造成假证行骗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吴国邦说。

骗保,甚至骗取继承权。记者调查发现,此前有人从中介处购买伪造的父母死亡证明等证件,将父母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又以 510 万元进行二次抵押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有女子还在上班,却成社保局 " 死亡人员 ",原因是其丈夫通过伪造死亡证明等材料,取走了该女子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余额、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共 11 万余元。

此前,有地方也出现一男子将健在父亲变为 " 亡父 ",在提供了死亡证明、土葬证明及家庭关系证明的材料后,申请获得死亡赔偿金 8 万余元,后经查证该男子父亲还健在,之前提供的证明材料均系伪造。

受访专家认为,在骗保、骗取继承权、私人纠纷等事件中,普通民众很难鉴别文书的真假,伪造文书者很可能骗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逃避相关责任,性质十分恶劣。

逃避法律责任。去年底,一男子为逃避刑罚给自己办死亡证明,最终数罪并罚获刑 12 年的新闻,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案件中的男子骗取他人钱财 192 万元后被查处,在看到办假证的广告后,决定从网上购买伪造的 " 死亡证明 "" 火化证明 ",从而达到人死案销,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该男子在开庭前向法院寄去了伪造的 " 死亡证明 " 等文件,最终被法官明察识辨。

2021 年,广东一女子也伪造 " 死亡证明 " 逃避刑罚 11 年终落网,该女子在入狱服刑期间,通过保外就医、伪造死亡证明逃避刑罚,被发现后一直下落不明,警方历经 11 年的侦查,在去年 8 月将其抓获。

倒逼平台 " 守土有责 ",彻底铲除 " 暗黑文书市场 "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等专家认为,通过网络买卖伪造的 " 死亡证明 " 等重要文书,严重破坏了社会诚信,助长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不可测的风险,应彻底铲除 " 暗黑文书市场 "。

吴国邦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文书信息管理系统,各类文书名称、制式,因时间、行业、地区、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文书真伪的鉴别难度较大,一般只能由文书主体单位确认或通过司法鉴定完成。" 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强监督,从源头上治理制假、售假。"

胡钢认为,从假文书网购之便捷,可见目前造假成本的低廉,以及背后 " 灰产链条 " 的成熟。

专家提醒,商家可能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买家购置假文书的行为本身涉嫌购买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如以假文书实施不法行为并造成侵害后果,轻则承担民事欺诈责任,重则应同时承担诈骗罪的刑事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对此类行为露头就打的同时,应顺藤摸瓜依法查处相关卖家和买家,提高买卖 " 死亡证明 " 等伪造文书的违法成本,让相关人员不敢为、不能为。

此外,吴国邦等人认为,倒逼平台 " 守土有责 " 才能对此类问题形成长效、动态监管。为避免打击治理后,不法商家换个 " 马甲 " 卷土重来,平台应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甄别,做到违规行为动态监测,对专门从事违法行为的平台则要坚决打击和取缔。

在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平台履行监管责任的同时,个人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掉进 " 假文书 " 的陷阱。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