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家》粉丝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2-07-30 星期六


提醒:有部分对《迷家》动画的剧透,当然,也不怎么要紧就是了


星彡P丨文 


前两天BB姬写过一篇各地漫展的现状


由于南京漫展“夏日祭”的争议、以及后来有人发现南京寺庙供奉日本战犯的一系列风波,漫展关停的关停,延期的延期,反正就是日子不好过。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聊严肃话题的,搞点轻松的乐子。


(很扯淡)


看到供奉人叫吴阿萍,在官方公告没有出来前,网上众说纷纭。连带着微博上骗钱的神棍们都出来凑热闹,当时有个很离谱的说法是……


很多城市办夏日祭漫展,把举办地点连起来就是日本地图,这是再给日本人招魂。紧接着大师们开始吹嘘起自己与日本阴阳师搏斗的经历。


(更扯淡了)


类似“国土炼成”的说法实在太过反智,偏偏又有很多路人相信,于是引来了二次元圈子的群嘲,出现不少以戏谑语气模仿调侃的网友。


比如下面这位,一转铁华团团长奥加尔的招魂仪式,让《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迷家》两部作品跟着躺枪。




铁华团团长应该是大家的老熟人了,经常被迫害,就算没看过原作第二季的人,多多少少也见过类似“不要停下来啊”、“希望之花”的梗。


而《迷家》则是同年(2016年)开播的作品,同样是由 冈田麿里(被粉丝称为“冈妈”)负责脚本,出了名的黑历史烂番。



先不说别的,这个纳鸣村的村民为什么要阻止奥尔加团长招魂?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驱使着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也是这一天,我意外地在互联网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名为“迷家粉丝”的组织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隔三差五就向人安利《迷家》这部动画



这里简单介绍下,《迷家》本身是一部原创动画。


由执导过《侵略!乌贼娘》《Another》《白箱》等作品的水岛努担任监督,负责过《未闻花名》《花开伊吕波》等作品的冈田麿里担任系列构成。



故事讲述30名颓废的、感伤的、忧郁的、想人生重来的年轻男女,带着各自的思绪和心灵创伤参加了一个可疑的巴士旅游。


目的地则是“纳鸣村”,一个无法在地图上查到,无法确定其存在的神隐村庄。根据都市传说,村子里可以让人享受如同乌托邦一样的生活。



可怕的是,这部片子当初散发着一股霸权预定的气息。


冈妈和水岛努,两位都是十分优秀的创作者,再加上充满悬疑氛围的群像剧噱头十足,播出前已经被网民钦定为神作……嗯,我给这波毒奶满分。



开始大家以为是一部悬疑番,会像水岛努之前监督的《Another》一样,会死掉很多人。前面剧情也确实悬疑感拉满,疑似有人出事。


在封闭的村落里,大家遇到了“鬼”的袭击——由自己的心理创伤幻化而成,叫作NANAKI的怪物。


(女主很可爱)


可惜这番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后续情节的发展就跟名字一样“迷到了家”。


慢慢的观众发现不对劲,悬疑的味道竟然渐渐淡化,怎么就变成了治愈番?解决自己的心魔?最后还搞了个Happy Ending,变成了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


这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智障番,追到最后的自己才是智障,开始反思起自己到底看了个啥,感觉像是失忆了一般。



记得当初只播到前3集的时候,贴吧里一堆考据大神挖了不少细节与伏笔,查遍日本各地的民俗传说,推导无数的猜想,那脑洞小作文写的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也不知道那些大神现在哪里去了。


当然,那时候《迷家》被喷这么惨,也不排除早些年大家没见过这种“跌落神坛”阵仗的缘故,再加上做漫评的UP主视频推波助澜,以至于有段时间“喷迷家”变成网上一种ZZZQ。



后来因为“B站评分最低的动画”的噱头(现在评分慢慢上去了,已经不是了),反倒吸引不少人抱着鉴赏粪作的心态慕名前来观看。


甚至有出于乐子人心态,到处给不知情路人推销迷家的。


(现在跑还来得及)


号称是“动画婆罗门”钦定的十大好片之一,值得一看,堪比《逐梦演艺圈》——讲道理,不是有深仇大恨,一般人说不出来这种胡话的。


总之《迷家》这部番很迷,迷到“青史留名”,以至于每年有什么原创番翻车了,就会把它拉出来鞭尸的程度,逐渐成了一种烂番计量单位



但要说《迷家》真的烂到惊天动地么?也不尽然。


就是前期期待太高,后期落差太大,换成现在的人早已经见惯了原创动画翻车的情况,未必会大惊小怪。


(毕志飞:大家有人看过《迷家》吗?)


即便如此,我依旧很佩服那些坚持看完整整12集的人,特别是迷家粉丝。


都2022年了,互联网的角落还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自称是“纳鸣村村民”,试图向众人传播《迷家》的福音。



他们整天嚷嚷着什么“迷家天下第一,我永远喜欢冈妈”,呼唤着“到村里人生重来”……


一旦看到“大巴”“隧道”之类的《迷家》动画里出现过的元素,如越共一般四处探头。



还有什么“看二次元动画不看迷家,就像四大名著不看红楼梦,只能度过相对失败的一生,后面的我忘了,最后变成巨大的光宗”……


顺带解释一下,“巨大的光宗”指的是剧情里一句莫名其妙的台词——一群女生惊恐地从幽暗隧道里逃出,观众认为高潮马上要来临,就要揭晓怪谈真面目的时候,她们却说道:"我们看到了,看到了巨大的光宗(男主的名字)……"




在这个年代,成为迷家粉丝是卑微的,总是受到误解与歧视的。


因为受众较少,他们很难找到同好,也因为这份喜爱与众不同,经常被人打上“伪二次元”的标签,是不折不扣的二次元鄙视链低端。



大多数人眼里,这些迷家粉丝跟喜欢《兽娘动物园2》《游戏王ARC-V》之类烂番的人没啥两样。


就算放在“拯救大龄二次元”的投稿里,也是被人嘲笑着直接开除二籍的存在,毫无疑问的人下人。



我也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有人对《迷家》如此痴迷,或许是因为它烂的清新脱俗,烂的独一无二,又或者我鉴赏能力不足,没法领略故事内核的精彩。


但你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异性。


认为自己可以随便理解他人,其实就是抹杀了这个他人的特异性。所以接下来BB姬的文字,也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尽量向村外不明真相的路人还原。


(看完就给发村民证)



首先成为迷家厨很简单,除了进村前需要把迷家看一遍,了解基础的迷家文化就足够了。没有其他任何要求,在纳鸣村也不会被要求任何东西。


目前的纳鸣村村民一共分为四类:普通村民,大巴司机,村里干部,以及村长。


村民之间最Fashion的事情,便是拥有一套《迷家》的动画BD,据说当年只卖了1000多套,也不知道存世量有多少。


(日本亚马逊的商品评价,我有理由怀疑是国内迷家粉丝的留言……

因为动画的日文名叫マヨイガ,只有国人才会叫“迷家”)


进村后不会被剥削,不存在加班现象,而且村子不是一言堂,只要您有一颗不害臊的心,谁都可以为纳鸣村添砖加瓦。


村长“hm08dive”鼓励村民们进行各类优秀创作,包括但不限于每次网上出现什么生草语录,立马搞一份迷家版本出来。



我愿称之为:迷家文学。


为此,村民们特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叫“纳鸣图书馆”,专门存档大家为了传播迷家文化作出的贡献,连来源都给你弄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https://nanaki.inari.site/


部分的迷家版定型文(太长了就截取一段)



原版,几乎都是魔怔言论:



随着迷家粉丝越来越出圈,这些迷惑定型文已经蔓延到更多无辜的人身上,比如前文提到的奥尔加团长。


在这里,铁华团团长大战纳鸣村村长的故事简直信手拈来。



无边无际充满虚的互联网,竟然还有这么一种东西真实存在着。这群人追热点之速,堪称“纳鸣时报”,连我这个做新媒体的都自愧不如。


奇怪的是,虽然我看完以后一脸黑人问号,依旧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为了以后不咬打火机,我开始研究起迷家文学并被村民们的幽默深深折服。


很快就染上了看迷家文学的恶习,每天就指望着村民们的怪话过活,感觉自己精神内耗都要被治好了



迷家粉丝简直比迷家本身还有意思,常看常新且极难脱敏。只看过动画和少量迷家文学属于发癫早期,还有得救。


初来乍到试图创作的新手村民,为了追赶上村里干部的怪话程度,往往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回顾《迷家》,把纳鸣刻到DNA里去。



就像我现在正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把《迷家》重温了一遍。


再怎么看,角色都是聒噪的神经病,男主角精虫上脑见一个爱一个,堪称花痴圣母婊的典范,大部分时间就是一群人兜兜转转,吵吵闹闹。


忍着精神幻痛点开《迷家》,逼着自己的大脑相信那句,摧毁不了你的,终将使你强大,忽然对迷家粉丝的迷思有了更深的理解。



感觉自己面对粪作变得百毒不侵,从此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的古训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完了,不知不觉,我也变成了一名光荣的纳鸣村民。



-END-



往期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