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处元代民居全部在山西

2021-10-31 星期日
居,是普通人的居住空间,是生活的容器,也是数量最多的建筑物,同时也是最易随人口更迭、需求变化、战争兵燹而消失的建筑,放眼整个中国,明代中期之前的民居均屈指可数,而山西不仅有纪年最早的民居实物,还有7座根据元代建筑特征判断的其他元代民居建筑,坐实了山西早期文物宝库的身份。
> > >
元以前的民居没有实物,我们可以从敦煌唐代壁画、宋《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开化寺壁画等绘画中看到唐宋民居的形象。

△北宋开化寺壁画民居形象

△北宋《千里江山图》中民居形象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民居形象

△南宋《蚕织图》中民居形象

> > >

       由上图宋代民居形象可见,早期民居多结构简单,不排斥斗栱,但斗栱做法等级很低,多为耙头绞项、斗口跳;脊槫下用叉手;窗户多用直棂,门多用镶有泡钉的板门;多为悬山顶;基本不超过六椽三间

> > >

     元代民居遗址在北京有完整出土,即著名的元大都“后英房”民居,根据复原可知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字合院、挟屋、抱厦等形式。


> > >

     下面就对国内现存元代民居实物进行梳理,它们均在山西省,分别为高平中庄村姬氏民居、高平西窑头村姬氏民居、高平南杨村贾氏民居、阳城上庄下圪坨院元代民居(一院三座元代),以及高平北诗镇元代民居大门























一、高平中庄村元代姬氏民居
> > >

     中庄村姬氏民居建于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姬氏民居发现于山西省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时仅正房为元代建筑,建筑面目苍苍,整体给人以简洁稳重之感。


△中庄村姬氏民居


△中庄村姬氏民居


△中庄村姬氏民居

> > >


     姬氏民居的年代依据除了建筑结构类型外,最直接的证据为正房房门门砧石上的题记:“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仲□□□姬宅置□石匠天党郡冯□□冯□□”,“□”被门槛遮挡的文字,比较有趣的是这处题记本应被门槛完全遮挡,但由于主人在此处开了一个供猫咪进出的“猫洞”,文字才显露出来。

> > >

      姬氏民居元代特征:

△“四铺作”斗栱、云形耍头


△带泡钉的实榻板门

△长短栿交叠,平槫、金柱错缝做法

△叉手、丁华抹颏拱、单材襻间

> > >

     姬氏民居正房为三开间建筑,正中一间的房门位置往后推移,形成了一个门厅一样的室内外过渡空间,房门顶上本应该是露明的梁架结构,这座民居则用梁木搁板进行隔断,以确保室内的密闭性,提高居住体验。姬氏民居斗栱仅四铺作,也就是华栱仅出一跳。姬氏正房梁柱做法为六架椽屋前乳栿用三柱,其中金柱与前下平槫并不对位,可以算作“移柱造”,作用是增加底层长栿跨度,进而为室内创造出相对较大的后一进实用空间。






















二、高平西窑头村元代姬氏民居
> > >

     西窑头村元代姬氏民居为2012年偶然发现,与中庄村第五批国保姬氏民居结构几乎完全一致,檐柱均为抹楞方石柱,心间门板均内退至金柱,门板也为实榻板门,梁架均为长短栿交叠,但斗栱等级更低,为耙头绞项,梁头作爵头造型,这两座元代民居相距不远,但西窑头姬氏民居目前保级仅为高平市不可移动文物,现民居内还居住着两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也姓姬。



     



△高平市西窑头村姬氏民居(图片来自博客“崇寿寺”)






















三、阳城县上庄村下圪坨院
> > >

       下圪坨院元代民居发现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复查工作时偶然发现了润城镇上庄村中街有一处称为下圪坨院的老民居。院内有三座建筑,分别为正房和东、西厢房,结构独特,形制古朴,建筑保存完整,经众多专家讨论认为院内三座建筑均符合元代建筑结构特征,为新发现的三处元代建筑。


△下圪坨院元代民居(图片来自博客“珠联璧合”)
> > >

      下圪坨院三座建筑从外观看基本接近,均为三间四架,斗栱均为耙头绞项,梁头作爵头造型,正房与西厢房采用的是驼峰抬梁,东厢房采用的是蜀柱合沓抬梁,略有区别,但都属于较早的做法,且平梁以上叉手、丁华抹颏拱、蜀柱合沓做法基本一致,可认为是同时期建筑。




△下圪坨院正房梁架

△下圪坨院东厢房梁架
> > >

      下圪坨院三座建筑均为四架通檐用两柱,结构较中庄村姬氏民居和西窑头姬氏民居为简单,单个体积也较小,胜在三座构成国内唯一的,近乎完整的元代民居院落,是非常珍贵的元代民居合院实物。























四、高平市南杨村贾氏民居

> > >

     南杨村贾氏元代民居发现于2013年高平住建局古建筑普查队普查,发现高平野川镇南杨村贾氏民居结构古朴,有可能为珍贵的元代民居,经走访当地百姓,其正是元末名吏,水利学家贾鲁、贾氏之祖宅。

> > >
     梁架结构与中庄村姬氏民居、西窑头姬氏民居接近,均为六架椽屋前乳栿用三柱,长短栿交叠的结构,同样平梁上也用到了丁华抹颏拱与叉手,但前檐三间留作敞廊,两山为夯土墙。

△南杨村贾氏民居屋架

> > >

     从斗栱做法来看,可能比中庄村姬氏民居、西窑头村姬氏民居、 下圪坨院更晚,接近元末明初的水平,令拱栱头抹斜,栌斗均用蒜瓣斗,耍头作琴面内凹。




△南杨村贾氏民居(图片来自于博客“崇寿寺”)























五、高平市北诗镇元代民居大门

> > >

     北诗元代民居大门本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北诗镇古街拆除的过程中,有网友发现此民居大门可能为元代建筑,从而在网上呼吁,并形成舆论压力,进而保护了下来,现已异地搬迁,成为一座落单的“门楼”,为高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初可能也为元代民居院落大门,但前檐可能在明初进行重修,后檐还为元代建筑做法,斗栱用材较前檐更大,更为古朴,耍头为两种形式交替,精致而华丽。

      

△北诗镇元代大门后檐(图片来自于微博“桓玥情殇 ”)

 > > >

       根据现在发现的几处元代民居,加上北诗镇元代大门,山西元代民居类建筑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七座,而在山西以外,元代民居一座也没有,山西不愧是中国古建筑最大的宝库,古建筑的“电冰箱”,令人感叹山西底蕴之深厚,无法超越。

《表里山河三部曲》,重新认识山西,发现太行、黄河、长城之美。《长城·民族魂》、《黄河·摇篮曲》、《太行·天下脊》,近1000页精美设计,900幅超级大片,数十幅专业地图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深度的人文精神探寻表里山河的完整镜像,欢迎下单品鉴!

点击上图购书,型号选择套装可买表里山河三部曲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