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潮”来袭:东江流域旱情严峻,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已启动抗咸应急预案

2021-12-24 星期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这个月以来,家里自来水水压时不时就会偏小,水里还带有一点咸味,问了房东才知道是因为广东旱情导致的。”一名居住在广州天河区的居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日前,根据《2021-2022年广州市抗旱防咸保供水工作方案》,广州天河区抗旱防咸保供水应急指挥部发布水源四级预警信息。受持续干旱和咸潮上溯影响,东江流域新塘、西洲水厂取水受影响。预计2021年12月20日至24日(每日凌晨至早上7时),广州天河区华南快速以东区域水压降低、自来水有咸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水源不同,广州天河区和黄埔区受旱情咸情影响更为明显,同样依赖东江供水的深圳、东莞也会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将出现水压变小情况,而地势较高的区域还可能出现短暂停水现象。预计明年1月供水情况能得到缓解,但具体还需关注后续降雨情况。

东江流域旱情严峻

广东的此轮旱情自去年延续至今。去年秋季开始,广东持续少雨情况造成珠江流域遭遇连旱特枯水情。据广州水务局通报,今年前11月,广州平均降雨量1353.8毫米,较近十年同期的1805.2毫米偏少25.0%。

东江作为珠江水系主要干流之一,受影响情况严重,依赖东江供水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遭遇缺水危机。

经气象、水文部门研判,广州第四季度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将较目前降低二成左右,外江来水偏少一成至三成,其中,东江流域来水总体偏枯五成至六成。

除广州外,同样位于东江流域的深圳、东莞部分地区也遭遇供水紧缺的情况。东莞市水务集团12月发布消息,咸潮上溯期间,东莞下游受影响水厂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取水的措施,导致供水量大幅下降,造成莞城、东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长安、滨海湾等地区在部分时段水压有所下降,局部地势较高区域甚至有可能出现停水情况。

而深圳已于11月17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值得注意的是,据深圳市水务局消息,相较去年,深圳供水量增幅达到9.3%,远高于以往平均2%的增幅,供水量徒增下恰逢干旱,深圳供水形势不容乐观。

1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居住在广州、深圳、东莞的市民了解到,目前广州天河区、黄埔区居民已经察觉到供水不稳,而广州其它区以及深圳、东莞居民虽有看到相关通知和新闻,但用水还未受到明显影响。

尽管广东往年的冬季也会遭遇旱情,但今冬似乎格外严峻,原因为何?咸潮上溯的现象又是什么导致的?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导致旱情严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处在水文上的偏枯周期,一般来说,来水的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是循环交替的,丰水期降雨量多,有可能导致洪灾,而枯水期降雨量少,就会导致干旱。

据上述研究员介绍,咸潮上溯是由于珠江河道入海时,上游水量较少,而海水潮位较高,咸潮压过取水口,所以形成上溯。“取水口的高度是根据咸潮情况来设计的,正常来讲,咸潮是达不到取水口的,但今年水量不足,咸潮上溯情况较严重,水中含氯化物指标也有所上升。”

多措并举保供水

接受采访的广州天河区居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水压降低、水有咸味的情况大概是从国庆后开始的,房东和物业也发布了相关的朋友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广州天河区、黄埔区多个小区皆发布类似通知,内容大致为“受旱情影响,近期可能出现水压小或停水现象,望居民节约用水,及时储水”。

12月20日,水利部发布通知,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技术支撑团队,集合多学科技术力量,全力支撑珠江流域及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抗旱防咸保供水“四预”工作。

通过建立东莞市各主力水厂的咸情预报模型,实现未来三日水厂日最大含氯度和两日随时含氯度过程的预报,直接指导水厂调度;根据水文观测、咸情预报、水量平衡计算等数据,及时开展不同层级、不同指标的预警提醒;同时,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对不同来水、不同潮位组合的不利条件及应急方案进行比选。

此外,编制各类总体预案和针对不同城市的保供水工作方案,为大湾区东莞、广州等城市抗旱防咸保供水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

广东省气象局12月2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抗旱减灾工作的部署,12月19日至21日,广东省气象局抓住台风“雷伊”影响的时机,做好增雨作业,有效降低了该省大范围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增加库塘蓄水。

在人工影响天气增效作用下,12月20日至21日,珠三角市县、河源、梅州、揭阳、汕尾出现了大雨到暴雨,粤西市县出现了小雨局部中雨,其余市县出现了中雨局部大雨,全省平均雨量30.8毫米。

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已启动抗咸应急预案,制定了咸潮间隙期抢淡补水及水厂清水池容积调节等措施。同时,公司在不断调试供水管网压力,以满足每个地区的用水需求,并为居民安排供水车,为部分缺水严重区域解决应急需要。

“如果水压无法保证日常用水的居民可以加装水泵,估计咸潮已经接近尾声,预计1月就能结束,但具体也要关注后续降雨情况。”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接受采访的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表示,目前来看,旱情咸情只是对珠三角东部地区和粤东地区产生了影响,而年底灌溉用水不多,可以将一部分农业灌溉的水量用于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要持续关注降雨情况,如果明年春天的降雨量仍然偏少,又到了春耕季节,保供水工作会更加困难。”上述研究员说。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