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暴增的秘密找到了!日本科学家发现缺了它,想瘦都瘦不下来

2021-10-18 星期一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为了健康也好,为了审美也罢。很多人都尝试过减肥,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也许有人将减肥失败归咎于意志的不坚定,或是生活太过繁忙,没有空去锻炼。但最近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却指出,减肥失败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如果缺了某个蛋白,那还真瘦不下来。



科学家们指出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锻炼,但大脑在背后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一个叫做下丘脑的区域,它能整合来自身体各处的信号,调节生物体的进食行为和能量消耗。为此,许多科学家也正在研究会影响下丘脑功能的各种分子。


在这篇论文里,研究人员们盯上了一种叫做XRN1的蛋白。XRN1能参与降解mRNA,在调控基因活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缺少XRN1,细胞就无法顺利降解应该被处理掉的mRNA,导致异常。


有意思的是,XRN1在下丘脑中有着表达。为了理解它的相关生理作用,研究人员们在小鼠的下丘脑部位选择性地干扰Xrn1基因,使其无法产生XRN1蛋白。仅仅过了六周,这些小鼠就开始发胖。而十二周后,缺乏XRN1的小鼠更是达到了肥胖的标准。脂肪也在它们体内到处积累,填满了肝脏。


这些小鼠的发胖原因也很容易理解——相比对照小鼠,它们每天要吃两倍的食物!

▲敲除XRN1蛋白后(右),小鼠要胖上不少(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个发现非常令人惊讶,”本研究的第一作者Shohei Takaoka博士说道,“当我们在大脑里敲除XRN1时,并不知道我们会发现什么。但这种食欲的暴增是未曾预料到的。”


为什么少了XRN1,小鼠就会胡吃海喝呢?为了找到背后的原因,科学家们对小鼠的血液进行了分析,发现相比对照组,它们血液里有非常多的“瘦素”,这非常不合常理。因为瘦素的作用是让小鼠不再感到饥饿,理论上可以减少它们的食量。而这些小鼠有那么多的瘦素,却还停不下吃饭的嘴。


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它们体内有很多瘦素,但缺乏XRN1后,身体反而对瘦素没了反应。同样没了反应的,还有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当这些小鼠逐渐衰老,它们体内的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也随之上升,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


研究人员们认为这形成了一整条代谢反应链:小鼠对瘦素没反应,就会大吃特吃。吃下去的食物会升高血糖,顺便也提高了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


▲本研究的图示(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另外一方面,研究人员们也想知道这些肥胖小鼠除了吃得多,是不是还动得少。但初步结果发现,两者总体的能量消耗差别并不大。关键在于,它们的能量代谢方式有很大不同——普通小鼠在夜间比较活跃,会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而在白天,当它们不是那么活跃时,会转用燃烧脂肪来生成能量。相反,失去了XRN1的小鼠,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主要使用碳水作为能量源。换句话说,它们失去了燃烧脂肪的能力。


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只知道在小鼠的大脑里,确实有着控制不住的食欲。还记得XRN1蛋白的作用吗?它负责降解身体里不再需要的mRNA。在缺乏这一蛋白的小鼠的下丘脑中,研究人员们发现了大量AgRP蛋白,这正是一种能明显刺激食欲的分子。同样,编码这种蛋白的mRNA水平也极高,解释了XRN1在其中的作用——失去XRN1后,小鼠体内编码AgRP的mRNA就会维持更久,产生更多AgRP蛋白,促进食欲。


科学家们猜测这也是小鼠对瘦素失去反应的原因,因为瘦素通常抑制这些带有AgRP蛋白神经元的活性。如果AgRP蛋白占据上风,可能就会反过来让瘦素失效。


未来,这支团队计划探索背后的具体原因,找到具体的生物学机制。或许这些发现有朝一日,能给我们带来减肥的新方法!


参考资料:
[1] Shohei Takaoka et al., (2021), Neuronal XRN1 is required for maintenance of whole-body metabolic homeostasis, iScience, DOI: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1.103151
[2] Key protein linked to appetite and obesity in mice, Retrieved October 15,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31742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新冠病毒专题
官方命名 | 不是人造病毒 | 戴口罩管用 | 复杂的基因组产物 | 受体结合能力 | CRISPR检测技术 出现症状就晚了 突破人体防线 | 感冒福利 | 大羊驼的抗体 | D614G突变 | 死亡率下降 |肺部炎症 接种疫苗 漫长的新冠 

癌症突破
抗癌疫苗 | 癌症地图 | KRAS | 酒精 | CAR-T 2.0 | 单细胞CAR-T | 外泌体 | 白血病免疫疗法 | 膳食纤维与肝癌 | 中年危机 | 液体活检 | 化疗与癌症转移 | 抽烟喝酒要不得 | 癌症转移 | 癌细胞变脂肪 | 自噬反应 | 钾离子 | PD-L1远程攻击 | CAR-T安全性  | 染色体外DNA | 癌症全基因组 | 肿瘤内的细菌  | 抗氧化成分 | 老年血液

智慧之光

大脑逻辑 | 母爱 | 脑细胞 | 阿兹海默病血检 | 孤独 | 可乐 | 生酮饮食 | 阿尔茨海默病病毒假说 | 大脑抗衰老 | 麦克阿瑟天才奖 | APP蛋白 | 畅游大脑 | 细菌感染假说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 | 电击提高记忆力 | 明星抗抑郁药 | 重新定义生死  | 脑机接口 | 分子蓝图 | 不睡会死 突破血脑屏障 | 清除困意 被忽视的白质 


热门前沿
膳食纤维 | 人工智能 | 耐寒 | 维生素D | 脂肪治疗 | 细菌耐药 | 性别逆转 | 延年益寿 | 细胞分裂 | 减肥新方 | 单染色体酵母 | 吃不胖的方法 | 精准医学 | 单性生殖 | 胚胎发育 | 基因疗法 | 蚊子吃减肥药 | AI医生 |长寿天然分子 | 细胞排除垃圾 | 大道至简 | 吸猫 | 太空旅行 | 打印器官 全新抗生素 | 压力催生白发 | 吃不胖的基因 病毒基因 | 无情的科研机器 饭后不适 | 完全降解的塑料 | 压力致秃 伤口不长疤 | 肥胖致秃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