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音乐流媒体收入分配改革开始了!

2021-03-22 星期一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亿谦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对于音乐人来说,可能是一次很重要的变革。


德国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oundCloud日前宣布,从今年4月1日开始,正式推出一个叫Fan Powered的收入分配新模式。


Fan Powered翻译成中文就是粉丝驱动。粉丝如何驱动?用户为平台支付的包月收入将按照用户行为来分配。简单说就是,你听谁的歌多,钱就分给谁。


“这是更公平的分配模式。”得知此消息,一位音乐产业人士评论说。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很重要的变革?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更公平的分配模式?这得从当下的音乐流媒体分配模式说起。


当前的流媒体收入分配模式



A

当下的分配模式:流量占比为王


当下的音乐流媒体收入分配模式,是按照流量占比来进行,谁的歌曲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比重大,谁就能分到更多钱。


看起来,这似乎没什么问题。谁对平台贡献大,谁拿更多钱,这有什么问题?


但从用户角度来说,问题很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听小众音乐的用户来说。


举个例子。某个用户,每个月为平台支付10元的包月订阅费用,听的歌都是很小众的音乐,但是这10块钱的90%都分给了主流歌手,因为主流歌手的流量占比高。


2020年9月,外媒报道称,在流媒体上,90%的流量集中在1%的艺人身上


这就很可能存在一种情况,虽然,虽然我从来没有听过某位大歌星的歌,但我的包月费用却分配给了他/她。


当然,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情况。一首很热门的歌曲,哪怕心里不喜欢,但身体上可能还是会点播放。


不过,在按流量占比分配的模式下,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哪怕一位歌手的播放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因为跑不赢占比变化,收入仍然不会有较大改变。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流量占比分配收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马太效应”,两极分化。而且,为了流量占比高而创作的作品,质量可想而知。


这种分配模式,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摇滚吧,经济学》一书里对此做过分析,音乐产业是典型的“大明星经济”,在传统唱片业时代,唱片公司生产十张唱片,往往只有一张能畅销,唱片公司通常都会把资源集中于头部艺人,充分挖掘其商业潜力,这样才能维持盈利。


外媒分析,音乐流媒体当下的收入分配,是跟唱片公司谈判的结果,遵循的也是这样一个逻辑,只有大明星的收入分配占比高,唱片公司才能赚到更多钱。


这对于版权方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刺激版权方为平台提供更多高流量的作品,就像过去为销量创作一样。


但是,如上文所说,对于喜欢听小众音乐的用户和播放量相对较低的独立音乐人来说,这可能就不太公平了。


新音乐产业观察
为什么说音乐已经进入流媒体时代?#新音乐产业的诞生 #流媒体
视频号



B

为什么是SoundCloud?


实际上,在SoundCloud宣布改革之前,业内对于流媒体收入分配模式变革的要求,已经提了多年了。


早在2019年,法国音乐流媒体服务Deezer也宣称要进行类似的改革,但雷声大,雨点小。



上图是Deezer2019年发布的新旧分配模式对比


于是SoundCloud成为第一个落实改革的平台,至少外媒的报道如此。


这跟SoundCloud的平台特征有关。与其他平台不同,SoundCloud的内容主要来自UGC,用户自主上传。其中也不乏唱片公司行为,但UGC占了大头。


所以,SoundCloud可以更容易转向——一方面,对于用户上传的音乐,平台更容易追踪听众行为,另一方面,平台也更容易调整分配模式。


而Spotify就说了,如果要改变分配模式,我们需要跟版权方重新谈判,这不太容易。Spotify做了一只视频,说明流媒体收入是怎么分的,看起来,有甩锅版权方的嫌疑。

新音乐产业观察
流媒体上,艺人和创作者是怎么获得收入的?(Spotify这是要甩锅给版权方?)
视频号

不过,SoundCloud这次的改革,也是有条件的。只有进入付费模式的作品才能享受相关待遇。外媒分析,大概能有10万音乐人获益。另外,据说SoundCloud将会分45%的收益,但SoundCloud否认了这一说法,同时澄清说,SoundCloud的平台分成比例肯定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对于音乐人来说,这仍然是一次很重要的变革。


按照SoundCloud的说法,在收入分配改革之后,一位音乐人,如果原来的月收入是120美元,在粉丝驱动模式下,月收入将提高到600美元,收入增长高达400%。



而且,在SoundCloud的带动下,Spotify和Apple Music等太平台,很有可能也会跟上。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追踪流量的细分走向实际上已经不是问题。



C

最大受益者是独立音乐人?


流媒体的流量收入偏低,长期以来为行业诟病。这个问题,对于播放量相对较低的音乐人来说,显得格外严重。


海外哪家流媒体平台平均单次流收入最高的是Xbox Music,Xbox Music上的单次流收入0.0273美元(约0.18元人民币)


以著名古典小提琴家Tasmin Little为例。在2020年上半年,她的作品在Spotify上总流量大约超过了350万,但收入只有12.34英镑(约合108.12人民币)。


哪怕Tasmin Little的流量增长10倍,但仍然无法跟动辄数以亿计的主流歌曲去抢平台的流量占比。


但如果喜欢Tasmin Little的用户支付给平台的费用,不是按占比分配,而是直接按用户行为分配,理论上说,塔斯敏·利特尔的收入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粉丝驱动的分配模式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先来看看SoundCloud的“粉丝驱动分配”是怎么分的:


  • 按照当月粉丝播放某艺人相关作品的播放量

  • 粉丝消费的广告量

  • 粉丝是否付费会员


从上述三个条件可以看出,所谓“粉丝驱动分配”也就是把粉丝付费跟艺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关联,而不去考虑艺人在平台上的地位。粉丝听得越多,相关艺人收入就越多。


“粉丝驱动分配”模式


普遍认为,“粉丝驱动分配”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流量相对较小、对收入变化更敏感的非主流艺人,尤其是新人。


尽管他们的粉丝量远小于主流艺人,但是,他们跟粉丝之间的粘性更高,粉丝播放更加集中。在粉丝驱动的分配模式下,他们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关于这个问题,音乐人Thomas Honeyman多年前就在一篇建议独立音乐人放弃流媒体的文章中分析说,独立音乐人的粉丝量较小,所以他们必须充分发挥粘性优势才有可能养活自己,但是,流媒体当前的分配模式倾向于鼓励流量、更有利于主流艺人,并不适合独立音乐人。


“粉丝驱动分配”实际上就是为音乐人提供一个收入直接跟粉丝关联的机会,避开跟主流艺人之间的流量占比竞争。


但是,“粉丝驱动分配”同样适用于主流艺人,如果直接按用户行为来分配,拥有海量粉丝的他们显然也能挣到更多钱。


所以,英国独立厂牌Cooking Vinyl的创始人Martin Goldschmidt就分析认为,用户驱动的分配模式下,不但消费者是大赢家,长期看,艺人、厂牌、分发商也是赢家,大家最终会因此赚更多钱。


-全文完-

新音乐产业观察推荐搜索
Spotify
流媒体
独立音乐人



新音乐产业观察
服务音乐产业,弘扬正能量
13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