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放烟花引抗议 河南周口民众掀警车

2023-01-04 星期三

(德国之声中文网)1月2日,在白纸革命中获得广泛关注的推特账号"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发布网友传来的视频,配文是"突发!网友投稿 今晚河南周口,因燃放烟花引起纠纷,警察试图带走放烟花的人,民众围住警车要求放人,最后警车被掀翻"。视频中可以看到大批民众围住一辆警车,有人试图掀翻警车,有人爬上警车踢挡风玻璃,视频最后的场景是多名青年向警车投掷点燃的烟花和爆竹。

在"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当天发布的其它几则视频中可以看到"民众掀翻警车的画面","一名身穿Balenciaga的青年展示他拆下来的警车车牌"以及"在警车被掀翻后,民众纷纷上前与警车自拍合影"的场景。

1月3日,"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推特号又发布了"网友补充警车被掀翻前的另一视角"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民众围住警车要求放人,一名警察打开车门试图证明车里没人,但旁边民众大声起哄,有人向警察扔饮料,许多人拍打警车,也有人爬上警车。该视频标注为发布于抖音,但目前抖音上该视频已消失。

1月3日当天,周口市鹿邑县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证实了1月2日晚在鹿邑县城区紫气大道弘道苑广场发生的一辆执勤警车遭到破坏的事件。通报称,"公安机关已对涉案的8名违法行为人以涉嫌寻衅滋事立案侦查。其中,王某某等6人已抓捕到案。"

公民抗命的"烟花革命"?

中国各地对民间燃放烟花爆竹有不同的规定,可谓各自为政,并无统一标准。有的规定全年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有的限制了可燃放爆竹的时段和区域,有的地方则没有任何禁令。人民日报最近向地方政府建言"不宜禁放鞭炮",称"拿环保说事一刀切是懒政、蠢政、霸政"。此外,人们也看到,官方虽以减少空气污染等为理由限制民间燃放烟花爆竹,但却在各地举办烟火表演,以营造官媒所赞颂的"喜庆欢乐的气氛"。

近日来,河南多地以及山东、河北等省份都出现了零星的民众不顾禁令燃放烟花的事件。"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去年12月31日在推特上发布一则视频称,"河南周口太康县,放烟花来了好多警察 有的人被抓了,群众要求放人"。

1月2日周口鹿邑县发生的掀翻警车的群体事件在海外引发强烈关注。在"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相关推文下的留言中,有人将该事件与"白纸革命"相提并论--"文有白纸革命,武有烟花革命"。有网民写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失业的多了,警察也管不了了","中国人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党,党承诺改善经济和生活,但疫情让承诺破灭了,人民将不再配合党!","2023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各地会频发这种事件 对共产党已经千疮百孔的经济来说 维稳经费只能龟缩至维持军队和首都的安定了","这是群众运动和抗争,我们必须支持"。

也有网民认为打砸警车是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对当局将进行镇压表示担心:"根据老习的执政特点,我预言找这么下去他会再来一次严打。"

人权律师、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滕彪博士发推文写道,"从反对封控的白纸革命,到河南、山东、陕西、辽宁等地的反对烟花禁令的' 烟花革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管事关政治、民生还是文化,这种类似公民抗命(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事件或运动在中国只会越来越多。"

公民意识的觉醒

在新浪微博上,环球网微博账号刊登了鹿邑警方有关"执勤警车被故意破坏","6人已抓捕到案"的通报。评论区显示的留言几乎"一边倒"地要求严惩被抓的年轻人。还有留言写道,"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中国门户网站网易1月3日刊登"鹿邑砸警车:烟花鞭炮燃放问题引发群众宣泄情绪的违法行为"的博文,建言"松绑烟花鞭炮禁放政策"。

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发文,试图将讨论引导到"今年春节是否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上,称"民间对这个问题可以争论,但是各地如果制定了部分区域禁放甚至全域禁放的法规,所有人都应遵守,不能较劲"。对此,许多网民并不买账。显示为来自山东的两位网民写道,"在这谈法治?","各地不同规定就是个笑话,这规定算法律吗?如果算法律,难道不应该全国统一吗?"另一位上海网民也质问到,"各地规定经过各地人民的同意了吗?有权任性"。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在中國當局鬆綁「清零」政策之前,中央大力推廣「非必要不外出/出境」、「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堂食」等口令,並要求地方嚴格落實。後來更衍化出「非必要不出校/返鄉」等為人詬病的規則。直至年底,中國多處爆發反封控抗議運動,政策隨即大轉彎,變成「非必要不做核酸」,令中國網友戲稱,病毒的嚴重性全取決於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非必要不xx

    在中國當局鬆綁「清零」政策之前,中央大力推廣「非必要不外出/出境」、「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堂食」等口令,並要求地方嚴格落實。後來更衍化出「非必要不出校/返鄉」等為人詬病的規則。直至年底,中國多處爆發反封控抗議運動,政策隨即大轉彎,變成「非必要不做核酸」,令中國網友戲稱,病毒的嚴重性全取決於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 「潤」的漢語拼音是Run,在英文語境下有「跑路」的意思,中國人又將其衍生成「移民」,尤指因不滿國內政治但又無力改變而選擇的移民。中國政府曾實施近三年的嚴格防疫政策,導致次生災害頻傳、民怨四起,經濟成長衰退,令許多中國人對國家未來感到悲觀,萌生遠走高飛的念頭。據統計,上半年微信搜尋「移民」的人足足增加了4倍多。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潤」的漢語拼音是Run,在英文語境下有「跑路」的意思,中國人又將其衍生成「移民」,尤指因不滿國內政治但又無力改變而選擇的移民。中國政府曾實施近三年的嚴格防疫政策,導致次生災害頻傳、民怨四起,經濟成長衰退,令許多中國人對國家未來感到悲觀,萌生遠走高飛的念頭。據統計,上半年微信搜尋「移民」的人足足增加了4倍多。

  • 放寬防疫之後,中國各大城市疫情快速升溫。流感藥品、退傷藥遭民眾瘋搶,首都北京也傳出醫療量能不足、賓儀館大排長龍等現象。不少「清零派」的中國民眾將矛頭指向反封控的示威人士,認為防疫政策「躺平」對人民的健康及性命造成威脅,並稱呼這些支持「躺平」政策的人為「躺匪」。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躺匪

    放寬防疫之後,中國各大城市疫情快速升溫。流感藥品、退傷藥遭民眾瘋搶,首都北京也傳出醫療量能不足、賓儀館大排長龍等現象。不少「清零派」的中國民眾將矛頭指向反封控的示威人士,認為防疫政策「躺平」對人民的健康及性命造成威脅,並稱呼這些支持「躺平」政策的人為「躺匪」。

  • 延續對政府政策的不滿,年輕一代的中國人開始出現「擺爛」心態。所謂「擺爛」,意指若事情無法往好的方法發展,那就乾脆放任其往壞的方法發展,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這與2021年興起的熱詞「躺平」意義相似,但「擺爛」在語境上更加消極及負面,其使用頻率也在2022年大幅超越前者。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擺爛

    延續對政府政策的不滿,年輕一代的中國人開始出現「擺爛」心態。所謂「擺爛」,意指若事情無法往好的方法發展,那就乾脆放任其往壞的方法發展,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這與2021年興起的熱詞「躺平」意義相似,但「擺爛」在語境上更加消極及負面,其使用頻率也在2022年大幅超越前者。

  • 根據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公佈的「漢語盤點2022」結果,中國官方認為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其中之一就是「黨的二十大」。入選原因包括紀念此儀式順利召開,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會後獲得了史無前例的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 人民網強調中共二十大意義重大,因它代表了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黨的二十大

    根據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公佈的「漢語盤點2022」結果,中國官方認為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其中之一就是「黨的二十大」。入選原因包括紀念此儀式順利召開,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會後獲得了史無前例的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 人民網強調中共二十大意義重大,因它代表了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

  • 「中國式現代化」也被列入中國官方公佈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及十大新詞語中。這個字詞出現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表示中國將致力於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讓國家「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並不斷重申要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但與官方宣傳的政策相比,「中國式」的防疫政策,反而引起外界更多廣泛的討論及關注。

    年終盤點!中國2022年度熱詞有哪些?

    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也被列入中國官方公佈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及十大新詞語中。這個字詞出現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表示中國將致力於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讓國家「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並不斷重申要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但與此同時,「中國式」的防疫政策,卻引起更多討論及關注。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