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路上的提桶人,是最朴素的实用主义智者

2022-01-26 星期三

“提桶跑路”,这个为了调侃三和打工人的高度流动性而发明出来的词,一度只令我联想到居无定所的落魄生活。然而 “提桶” 并不是一种地域特色的新兴收纳方式,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注:必须是每个城市里那个纯叫 “火车站” 的、能搭上绿皮火车的老字号火车站,而不是带有东西南北前缀的新高铁站),你都能观察到无数提着款式各异、装载行李的 “水桶包” 脚步匆匆的旅人。“提桶走天下” 已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民间文化。 
在春运返乡高峰放眼望去,各种桶的出现可谓目不暇接,有些人的桶崭新漂亮,有些人的桶饱经风霜;有些人的桶满满当当,有些人的桶什么也没装;有些人的全部身家都在桶里,有些人的桶只是大包小包以外的临时附加容器。
桶之密集、桶之多样性、桶中内容之神秘,无一不令我对提桶人和他们的桶产生巨大的好奇。有一次,我甚至见到一名男子手提一个装满沙子、沙子里埋了许多鸡蛋的桶,我忍不住为其创意(和力气)感到惊讶:如果一定要带一些鸡蛋回家(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想要带鸡蛋),还有什么比把它们埋进桶中沙更加稳妥的方法?这是一种何其智慧又充满趣味的劳动者传统!我想来想去,也许这才是最纯粹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桶大体分为两种,大红色(或少数稀有色)的塑料提桶大多是自费购买,通常单个出现,相对使用得更加珍惜,而看似加倍坚韧的白底涂料桶一般是从务工单位直接回收利用的,基本上取之不尽,因此一人可以轻松坐拥好几个。
不过话说回来,桶真的有那么便利吗?桶是不可取代的吗?我准备了一些小红包,和几位在广州火车站外等车的提桶人简单聊了聊,向他们了解桶的意义。

友善的老乡夫妇


心像风扇一样冷的懒得搭理我的中年男子



外套颜色与桶呼应的健谈阿姨


桶挺多但拒绝采访的沉默者


喝着二锅头的思辩大叔


下拉查看更多车站提桶人与他们的桶👇🏻



与行李箱精心搭配的桶,但我没找到主人

小篮子也很不错! 



提桶与推车是无敌 combo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于上周末的广州火车站


//编辑:Rice
//设计:冬甩,板砖兮
//排版:sojulee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