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虹|高科技vs小机灵:美越胡志明小道斗法

2021-10-08 星期五

胡志明小道,是一个由丛林步行道和公路组成的复杂网络,主要位于老挝和柬埔寨境内,是越战期间北越向南方输送人员和物资的重要通道,平均每天运力达60 吨,耗费时间早期大约1个月,1975年已缩短到6天,可以通行卡车甚至还有油料管道,对支援南方战斗起了决定性作用。

 

高科技vs张良计

 

美军很想切断小道,但因为其隐藏人迹罕至的老挝/柬埔寨密林中,地面部队难以抵达。且大部分是土路和自行车道,修建成本低,直接破坏道路效果不佳,准确空袭途经的北越运输车队成为唯一的办法,而前提是准确得知北越运输车队的动态。在特种部队渗透屡次被团灭后,美军开始使用各种空投电子传感器。

 

1966年,国防部长McNamara开始启动远程传感器监控计划。

 

第一批传感器包括:

Acoubouoy——降落伞飘落,声音感应,挂在树冠上;

Spikebuoy——能扎进土里,震动感应,天线伪装成杂草;

ADSID——跟Spikebuoy类似,只是更小,用量更大。

HELOSID——直升机扔的入侵检测器;

Handsid——较少用的一种,由南越特种部队人工布设,很快就放弃了;

 

空投行动代号Muscle Shoals,后续电子侦听行动代号Igloo White,沿着小道释放了2万个。

 

由于丛林中的传感器天线和电量有限,中间需要安排直升机或其他飞机带着中继转发器在沿线飞行,接收和转发那些微弱信号。然后再由泰国皇家空军基地Nakhon Phanom的Alpah特遣队的技术人员分析,再通知ISC渗透监视中心发动空袭。所以整个体系是三部分:

1,空投传感器

2,沿线巡逻的信号转发飞机

3,泰国的ISC渗透监视中心。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斗智斗勇吧。

 

嗅探仪vs尿桶

 

另外,还有一种人体气味传感器,据称能感应人的汗液和尿液的味道来发现丛林中的敌人活动,也被称为people sniffer。

 

比较著名的是背负式的XM-2,也叫E63人员探测器,电子设备和抽气机背在背上,管子连着一个探头,可以像刺刀一样装在M16步枪前面。

但是:问题有两个:

1,探测到使用者自己满身臭汗的概率远大于发现隐藏敌人的;

2,发现后会发出响亮的报警声,往往把自己暴露给埋伏的敌人。

 

而嗅探仪器还有一种装在直升机上的版本XM-3,更加可靠,至少没有上述两个问题。

但是:北越人很快找到了对策——在丛林中到处留下一桶桶尿液,能吸引美军注意力好几天。

 

尾气探测vs烧轮胎

 

美军又发明了一种测试卡车尾气的系统,名为“黑乌鸦”,能在青山绿水的丛林上空检测到10英里外的卡车尾气。

而且美军还很自信,一点都不偷偷摸摸,在使用“黑乌鸦”尾气探测器的同时,还发放传单向北越士兵宣传自己的高科技。比如一份101空降师订购,第7 心战营设计的传单说:

“同志们,你们为我们猛烈的炮击而感到惊讶吗?或者为B-52投下的数百枚炸弹感到恐惧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么轻易被我们发现?因为我们有高科技的电子传感器。也许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后,你们就会被我们摧毁……”

但是,这个加深了越南游击队的警觉和斗智斗勇的动机。而且经常焚烧油桶或者废轮胎,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运动传感器vs动物遭殃

 

不久,美军又投放了一些运动传感器,这种长得像100磅小炸弹,落地后会扎进土里,尾巴上的天线露出来,当检测到附近附近有运动时,就会招来空袭。

但是:美军自己发现,大部分被“消灭”的都是丛林里的野生水牛或者其他丛林动物。

 

声音传感器

 

然后,美军做了改进,真正的侦听传感器,能把侦听到的声音发回来,泰国等地的军方人员听了以后再做决定。初期很成功,美军回忆,又一次都能听到北越运输队在传感器旁边停下抽烟喝茶,其中一个人几乎就坐在上面,因为他们的谈话内容极为清晰。

 

 

震动传感器vs丛林圆圈

 

为了避免伤害野生动物,美军把震动传感器的感应范围瞄准卡车等物体,感受卡车通过给地面造成的震动,然后向后方发射无线电信号,召唤轰炸。

但是:有时候会发现持续不断的震动,似乎有超过100辆卡车的大车队在经过,兴冲冲的美军轰炸机部队赶紧飞过去,但是搜索一整晚,会发现啥都没有,最后白天的侦查照片会发现,围绕传感器附近有一道深深的环形车辙,原来是一辆卡车绕着传感器转圈一晚上。通常这样会在两晚上耗尽传感器的电池。

 

声音传感器 vs 录音机

 

美国人马上改进,扔下去的是声音传感器,听出来卡车的声音才行。

但是:结果经常发现整晚都是大卡车车队通过的声音,回头一找依然啥“大车队”都没有,直到电池耗尽。后来一名当地山民描述了越共整晚用录音机播放卡车发动机声音的故事。

 

反潜巡逻机vs忘了改呼号

 

1967年美军还在夜间直接派出高科技的侦察机——海军NP-2H“海王星”侦察机改进型。这是高度改装的型号,装备红外探测器、夜视摄像机、星光瞄准具、地形跟踪雷达、70毫米相机、电子侦察设备、适合陆地使用的主动磁异常探测器,以及对上述地面传感器的信号接收机。飞机还涂了“黑寡妇黑”夜间隐蔽涂层。然后晚上在胡志明小道上空飞行,试图通过多种手段发现车队,然后召唤轰炸机聚而歼之。

但是:每次他们出去都毫无收获。后来曾经的飞行员Robert Zafran回忆他们所犯的错误——改造后的反潜巡逻机的确高科技,但居然不修改任务呼号,而北越信号侦听人员早就对这些反潜机的无线电呼号烂熟于心。一旦发现“潜艇追踪者”在远离海边的内陆丛林上空飞行,他们立即会把相关信息联想在一起,然后对车队发出预警——我们把对手想得太简单!

 

狗屎传感器vs没有狗

 

其实最受欢迎的地面传感器是Turdsid,这是一种更小型化的地震传感器,连同发射机、天线、电池,封装在一个塑料外壳里,看上去就像动物粪便。

它的好处是小,所以一次可以空投很多,而且貌似不易被发现。虽然电池寿命只有几天,但只要有车队经过,那么沿途多个狗屎传感器连续激活,就能精确分析出车队规模、速度、方向等动态。

但是: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虽然狗屎在美国随处可见,但是在东南亚丛林里面是没有流浪狗,更没有那么多狗屎的。又被北越人发现了。

 

石头信标机

 

各种空投传感器的不靠谱,美军开始“流氓行动”,动员当地的苗族人,在老挝山地打扮成山民游荡——其实也是本色出演,发现北越军队集中地后,也不用发电报这么专业而危险的行动,而是把一种长得像石头的另一种信标机,想办法在集结地两边各放上一个,打开背后的小黑色开关,离开就行。这个“石头信标机”能持续发射信号好几天,范围几公里。效果更好。而且对苗族人的风险也小。

 

傻瓜发报机

 

当然也希望苗族人提供更详细的北越车队行动情报。但是对于目不识丁的苗族人来说,你要他们掌握美军无线电台技术+侦查识别技术+编码发报技能实在是太难。但是富有创造性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文盲电台,如图,就像幼儿识图数数玩具,通过一系列图标的和旋钮选择,就能把自己在路上看到的北越车队向南向北?白天晚上?大车小车?多少车?多少人?有没有大炮?有没有物资?几点钟?——旋转到位后,在按下一个按键,一个包含上述详细信息的观察电报就自动编码发出去了。

 

肥皂粉vs竹席

 

除了电子定位,美军还有其他破坏道路的办法。比如名为“熔岩突击队”的行动,动用C-130在胡志明小道上空投肥皂粉,这当然不是为了帮北越人洗澡,而是发现这种肥皂粉(次氮基三乙酸三钠和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跟雨水混合后,会把土路变成胶状泥浆,而且轻易不会被晒干,导致车辆和人员难以通行,在山区还能助长山体滑坡。

但是:又失败了。因为通过行动前后的侦察照片对比发现,北越人用铺设竹席的方法迅速解决了这个问题。

 

天气武器vs大自然神力

 

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气象武器”了,1967年开始每年花费超过300万美元在季风暴雨季节往胡志明小道天空撒人工增雨粉末,进行人工降雨,意图通过洪水、泥泞来阻断小道,还美其名曰“制造泥巴,而不是战争!”。

但是:迄今为止的气象统计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上述行动增大了降雨量——可能人类这点粉末,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太渺小。

 

一袋大象粪便

 

苗族情报员曾报告说胡志明小道上有大象运输队,但西贡的美军分析员一直不相信,还嘲笑他们。于是有一天,一个装满大象粪便的塑料袋,软乎乎,香喷喷,被寄到西贡情报分析员的办公室。

 

又有一次,1971年一支侦察队发现北越人乘坐大象在丛林里行军,速度非常快。一般人在密林里速度也就3英里,而大象可以轻易做到12英里。但是无知的分析员还是不相信。侦察员被激怒了,回去找机会射杀了一头北越人的大象,把象牙锯了下来,当面送给当时的SOG局长Don Blackburn上校。时至今日,这颗象牙依然是Blackburn将军客厅里的重要摆件。

 

心战传单vs大受欢迎

 

无计可施的美军还想到了各种心理战,在胡志明小道上空抛洒大量传单,上面要么是对美军强大武力和高科技的炫耀,要么是死亡恐吓,要么是所谓安全通行证,试图来瓦解北越军人士气,打击他们信心,鼓励他们逃跑。

但是高科技炫耀的基本上成了北越的免费敌情科普读物。最有意思的是经常用于恐吓的传单上有一句话:“生于北方,死于南方”,暗示北越军队到了南方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不久以后,居然发现这句话出现在了北越不少人的汗衫、帽子等用品上,原来,这句话反而收到了北越军民的广泛欢迎,作为鼓舞自己志向,表达视死如归革命浪漫主义的座右铭。——一句话成为交战双方都喜欢的格言!

 

俱往矣,回顾当年美越双方胡志明小道上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斗法,也是感慨一下美军的技术“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脑回路。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