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寒冬,会亲自教育每位嘴硬的北方沪飘

2024-01-25 星期四
一位来自北方的狼,他背着轻便的行囊,打算征服魔都。
他穿了快半年的短袖,自然会确信,在上海过冬就像进了保险柜一样安全。
毕竟是太年轻!
多年后,他在面对新来的北方沪漂,痛心疾首地说:“成为合格沪漂的投名状,一定是在第一个冬天大病一场。”
如果在来上海之前,他曾幻想一场梧桐树下的爱情神话,那如今,梧桐叶落尽,他们只会选择呆在家里,脚穿绵袜。
每位习惯暖气过冬的北方人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沪飘,就只能胼手胝足、自力更生,长成坚轫的野花野草。
就如同价值观的重塑,他要重新学习各种穿衣方式,各种取暖设备使用方式,各种省钱又能让屋里暖活的偏方,甚至是正确的盖棉被方式。
在冬天,一个合格的北方沪漂就像ICU里的常驻用户,靠各种仪器过活:身上贴满了维系生命体征的暖宝宝,头上开着传递生命能量的小太阳,冬天上海空气质量普遍不好,接着再开净化器。还会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破天荒地开了空调的制热模式。
在北方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TA,却从合租的南方土著人民这里学会了一项古老神秘的技艺——搭温室大棚。
不仅学会了搭大棚,还为了与制热模式的空调对冲,开始自制加湿器。
一口脸盆鱼塘,五颜六色的毛巾手拉手环绕,不仅得为爱发电,还得做人肉蒸汽。
如果矫情的他,在上海最美的秋季租下一间老洋房(隔间),企图成为一位家居博主,那么,在最寒冷的冬天,就会深刻感受那不保暖的墙和漏风的老钢窗,到了春天,他会落慌而逃。
许多第一年来到上海的沪漂,肯定没想到,就一个简单的热水器,过热保护功能都能给带来无尽的苦难。
TA没曾想过,在21世纪的上海,生活方式竟可以变得如此原始。合租的室友人人都想洗热水澡,轮到他时,热水就如老头漏尿般稀落。
于是,他又习得了一项古老而神秘的技艺——烧热水洗澡。
也因此,有些北方沪飘,喜欢在周末抱团取暖,去离市区稍有距离的洗浴中心.....上海称之为汤泉,凭借那超低性价比,付出昂贵的浴资,含着眼泪带着微笑,找回一丝丝乡愁。

Lamer搓澡
再说了,不是他们不想出门,可能是他们连一件干的衣服也没有。
在大半个中国都在下雪,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雪景时,沪漂们会感叹:“好大的~~雨啊!”
不过沪漂们还是乐观的,虽然没有北京的雪,但一下雨,上海也就成了伦敦。冷不要紧,出片和氛围感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上海讲究的是Chill,在湿冷的冬日上海街头来场CityWalk,你也可以打着便利店买的透明伞,假装自己是漫步雨中的汪小姐。
戳破这些自我安慰的假象,一个年轻的沪漂最大的疑惑可能就是:为啥上海比北方还冷?同样的预报温度,在北方还可以忍受,在上海就像被打入苦寒地狱。
不仅沪漂无法适应,哪怕是去了北欧留学回来的上海土著,该生的病还是得生。
北欧人更是现身说法,在线向上海的冬天求饶。
上海冬天的预报温度就像上海的平均工资,仅供参考。真正的冬天还是得体感温度说了算。拜湿度和光照强度所赐,上海的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相差极大。
于是他会渐渐习惯,在冬天,将预报温度自然下调五度。就这样,每年都有第一次过冬的沪飘,自以为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迫不及待地发在小X书上讨拍拍。
虽然没有时差,也不一定有传说中的汇差,但沪国之所以为沪国,是因为它有温差。
有人戏称上海是有结界保护的地方,每年夏天台风总会避过上海。然而,这结界很公平,每年冬天,即使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喷泉都结冰了,上海就是不怎么下雪。
这十年来上海下过最大的雪,可能就是《小时代》里姐妹互撕的那场吧。

但作为资深沪飘,身兼明学十级专家,我仍要严肃地指出,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巨作显然还是不够尊重客观规律。

上海的海洋性气候使得冬季的气温偏高,再加上地形基本是地势偏低的平原,跟隔壁以丘陵为主的地形不同。因此,下雪的条件要比周边地区更苛刻一些。
有时候空中已是雪花飘飘,而到气温较高的地面就可能融化为雨或者雨夹雪了。
瑟瑟发抖,带着眼泪,嘴带微笑,终于懂了《繁花》里林太的阴阳怪气:上海的雪,就算落到地上也积不起来的。


2008年南方雪灾倒是积了不少

而在北方的冬天,谁受到集中供暖的庇护,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在沪漂们还躺在被窝里、靠各种仪器过活的时候,东北人却热到贴地。
他们穿短袖、吃雪糕,嘴里每说出的一个热,都是南方人心头上的一把刀。
在南方人看来,“集中供暖”这四个字仿佛有魔力一般,能让北极瞬移到赤道。对于南方人来说,最神奇的莫过于它产生热量的方式。
我前阵子发了几张雪中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照片,众人震惊这栋建筑之余,质疑最多的就是“这冬天能耗有多大呀!”

吉林大学图书馆(南卫校区)
我也震惊了,我以为就算没见过也该听过,冬天北方集中供暖已经是全国常识,没想到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有集中供暖这种事。
如果你在冬天去北方,在高处,你会见到这番景象:城市各处分布着高耸的烟囱,烟囱冒着像冻结住的白烟,那大概率是供暖锅炉厂
集中供暖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烧开水,把热水灌到管网里取暖。然后再输送到每家每户的暖气里
但这不等于暖气要通过释放暖风来获得热量,而是这样的热片,做为散热源。
现在大多是市里城投集团,下属有几间供暖公司,负责市里各处的供暖作业。如果早期一点的单位小区,尤其是东北,你甚至可以看到小区里就有自己的供暖锅炉间,大多是在小区中间的位置,和自行车库连在一起。
传统小区锅炉间
也许,每个第一次来北方过冬的南方人都会对他们心中的圣物祛魅。他们会四处寻找出气口,然后发现这玩意原来可以直接贴上去取暖。
现在可知道了,像吉大图书馆里的取暖,靠的是集中供暖,在室内有无数的暖气片,而不是靠空调制热啥的,实在说不上啥能耗。即使室外零下二三十度,室内都可能达到三十度。

吉林大学图书馆(南卫校区)
原来上名校这事不仅和鄙视链息息相关,也性命攸关。前阵子哈工大体贴同学建暖廊亦是如此,在图中你也能见到暖气片
虽然集中供暖比较成熟、安全、可靠,使用价格便宜,但供暖的时间和温度不能自己控制,舒适度较差。而且部份地区也经常出现供暖不够力,时冷时热的情况
而且关于价格是否真的便宜,北方人也打开了自己的缴费单。(以北京来说,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是供暖期,每平米供暖费是30元)

因为供暖也有成本,因此它也不再是单纯的供暖,如何将宝贵的热源利用到极致,就考验了群众的智慧。比如把水放在暖气上就能喝热水
当然,热水器只是暖气的初级功能,有了暖气,他同时会扔掉自己的微波炉、香薰机、烘干机、养生壶。
他们体内的种田基因也会突然觉醒,在暖气片上摆满与红薯无异的滋补药品。
管道水暖猫先知。每当供暖开始,暖气片上就会长出猫,这是北方特殊的季节现象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江浙沪人民,选择体验北方过冬的幸福,在家里安装地暖。烧着钱体会最直接的幸福。
上海的湿冷可能会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室内比室外更冷。上海的冬天就像渣男,冷就算了,还不下雪,大多数人只能靠着一身正气过冬
比上海的冷更冷的是不下雪的心冷,没有了雪,北方人在南方抗冻的理由就又少了一条。
其实,北方人也不是不抗冻,只是南方的冬天实在又冷又无聊。
听一个东北的朋友说起过,在他们高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惊世骇俗的事。
两个男生翘了晚自习一起去网吧,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门禁,只能偷偷翻墙回来。但学校外的围栏上布满了尖刺,要想过这一关,你得快、准、狠,而且——还不能穿太多。
前面的男生翻过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保安,他像盟军敢死队般躲开了手电筒,迅速逃跑。只剩下后面穿太多的男生,等保安走后,他才敢翻过去,但不慎挂在了围栏上。
就这样挂了半个晚上,直到小伙伴想起他还有个没回来的好室友。这个故事就这样成了学校怪谈,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
在东北能冻死人和鬼的夜晚,他就这样挂成了一尊雕像。



各位老板,如果您觉得本篇还不错
请随手给点个在看点个赞
帮忙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欣赏

想看更多好玩内容,请加以下关注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