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诗之礼堂”:只有在这里才能被创造的建筑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我希望能让相聚在这里的大家感知“活着”。
——安藤忠雄

9月25日下午,安藤忠雄“诗之礼堂”项目发布会于深圳发布。坚持自己一贯的理念——设计“只有在这里才能被创造的建筑”,安藤根据春沐源小镇优质的天然资源,创造出了又一独⼀⽆⼆的建筑。这是继”风“、”光“、”水“三个教堂之后,安藤忠雄礼堂建筑的第四部曲,也是安藤忠雄首个落地中国的精神空间作品。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中国合伙人马卫东,作家许知远,跨界科学家郭德英等精神意见领袖出席发布会现场,并展开对话,文化学者马家辉同时线上进行参与。
谈及安藤忠雄早年间由拳击手向建筑师的跨越,和他如今享誉全球的建筑成就,许知远这样评论:“安藤忠雄是日本建筑学的“野蛮人”,安藤的建筑是“野蛮人”创造出的可能性——带来异端,带来陌生”。
诗之礼堂
安藤亲述
9月25日下午,在发布会现场视频中,安藤忠雄谈及创造「诗之礼堂」的出发点:“我希望它是可以聚集起很多人,人们在这里感知、确认“活着”的地方。
方案介绍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设计单位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项目地点 广东河源
设计时间 2020年
项目功能 音乐礼堂
“绿”与“⽔”的自然之诗

“诗之礼堂”位于⼴东省的河源市,基地被⼀⽚丰沛的绿⽔环境所环绕。这是⼀个可同时容纳400⼈、兼具多功能厅与咖啡功能的礼堂设计。
绿⾊可以带给⼈们⼼灵的慰藉。不仅如此,林⽊间的光影穿梭,将加强空间的进深感。⼤⾃然的变迁,也将投影于建筑。⽔⾯倒映出风景,波动中展现风之形态。映在⽔⾥的天空和风将形成涟漪,丰富建筑的表情。安藤将“绿”与“⽔”作为本次设计的重要元素,希望创造出⼀个可与周围环境相融共⽣的场所。
几何构成建筑:设计“只有在这里才能被创造的建筑”
△ 上至下:总平图,剖面图,立面图
©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何学就是将“⾃然之母”融⼊建筑的⼀种⼿法。⼏何学⾃古不论领域,被⼴泛⽤于普通图形。在⾃然界,⼏何学也是万事万物的基础形。从⽔滴,雪花,到植物的细胞构成,⽆⼀不是⼏何范畴。
安藤希望通过将⼏何学⽤于建筑构成,⽆限接近建筑更根源更本质的东西。建筑的建造依据独⼀⽆⼆的场所条件。他表示:”希望⽤⼏何学这⼀普遍之物,在独⼀⽆⼆的场所条件下,创造出独⼀⽆⼆的建筑。“
广场聚集人们:提供“只有在这⾥才能体验到的体验”

公共建筑⽽⾮私⽤的最终⽬标应该是创造聚集⼈群的场所,或⼴场。完成于1725年的罗马“西班⽛⼴场”,其特征是波涛汹涌的巴洛克式形态,作为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它已有将近300年的声望。西班⽛⼴场本⾝是⼀座充满魅⼒的纪念碑,但也是⼀个融⼊地形的⽴体⼴场。街头表演、⾳乐等多种活动,使这⾥成为了⼈们聚集的地⽅。
安藤希望春沐源能成为⼀个基于周围地形,拔地⽽起的⽴体⼴场。⼈们在这⾥相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节⽇彼此交流。连接天地的春沐源⼴场,为到访此处的⼈们提供只有在这⾥才有的体验。
礼堂四部曲
“诗之礼堂”发布之际,《礼堂四部曲——安藤忠雄建筑与影像作品展》也于9月26日在春沐源小镇如期开放。展览以抽象化的体验空间致敬“礼堂四部曲”的创作实践,并以安藤忠雄建筑影像作品与“永远的青春”青苹果雕塑的特别展出,在广东河源春沐源小镇展开一次自然与建筑的对话。
最后,“永远的青春”,送给大家~

—————————————————————————————
本文由文筑国际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