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波罗又当导演,低配《罗马》能否大热颁奖季?

2021-12-16 星期四
英伦才子肯尼思·布拉纳,编、导、演等皆有出色表现,一贯为影迷称道。他担任导演兼编剧的影片《贝尔法斯特》也引起了不少关注。


黑白色的画面,根据自身往事改编,儿童视角切入,这些都很难让观众不联想到阿方索·卡隆的《罗马》。不过口碑上,《贝尔法斯特》并没有像《罗马》得到全方位赞誉。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6%,但豆瓣评分却只有6.8,国内外不小差距,有人会在这里看到自己的童年,而有人只会把它当做布拉纳的自恋告白。

本文有剧透。

1

1969年,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地区,一场因宗教信仰差异而导致的暴力冲突将发生。新教徒组成的暴力团伙,用汽油瓶、铁棍和石块作武器,对天主教徒住所大肆破坏。


主角巴迪,一个十岁左右的新教徒男孩,刚好和一群小伙伴结束游戏,提着木剑、铁皮盾牌,悠悠走回家,目睹了这一幕。也正是由于这次暴力冲突以及后续事件,让巴迪一家命运发生了改变。


虽然巴迪一家是地地道道的新教徒,不过和那些暴力偏执的新教徒相比,巴迪一家温和而善良,他们不但不会仇视天主教徒,反而乐意和他们做好邻居,和睦相处。

巴迪在学校暗恋的女孩便是天主教徒。老师按照考试成绩排名安排座位,所以为了能和女孩离得更近,巴迪努力学习,试图取得更高分数。


不过,巴迪一家日子过得并不安定。

巴迪父母经常因为财务状况争吵,父亲欠下的税款和债务,使母亲无法安宁度日,她总想让债务尽快清零。


而街道上其他的新教徒男子,又开始找巴迪父亲麻烦。他们不断威逼利诱,试图让巴迪父亲加入到新教徒暴力团伙,针对天主教徒做准备。

不仅如此,经常和巴迪玩耍的邻家女孩,也鼓动巴迪小偷小摸,企图让巴迪站到极端新教徒阵营里。


巴迪在略有忧愁的童年时光中度过,漫不经心听着大人的烦恼。不知不觉,父母突然做出决定:搬离贝尔法斯特,前往澳大利亚开始新生活。

一直对巴迪疼爱有加的爷爷因病去世,奶奶则坚守在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上。巴迪和哥哥一起,随父母离开家乡。他明白,在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水火不容的贝尔法斯特,必然会受到冲击,但远渡重洋后,能否再回家乡,他充满迷惘。


2

《贝尔法斯特》和《罗马》都是导演本人对于童年生活的追忆。

不同的是,《罗马》更多是阿方索·卡隆以如今的思维和情感积累,对往昔的墨西哥社会回溯反思,情感表达更内敛,情节构造更紧凑。


但《贝尔法斯特》,布拉纳抛开了成年人的种种顾忌,全然以儿时的回忆作为中心辐射开去,展现朦胧意识中的吉光片羽。正因如此,《贝尔法斯特》几乎没有一条牢固的主线。

有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冲突,也有父母频繁却不甚明了的争吵,更有爷爷奶奶历久弥新的爱情。但看似松散的情节都是借巴迪的视角呈现。


所以,《贝尔法斯特》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貌。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只不过是巴迪恰好看到,或者说布拉纳依稀记住而已。

由此,布拉纳创作出一种“情景真实”。让我们以孩子的主观视角,去经历1969年的贝尔法斯特往事,感受潜藏的危险,以及弥漫的人间至情。


《罗马》是卡隆对墨西哥社会的冷冽观察,《贝尔法斯特》则是布拉纳执着于私语化的往事,对过往消逝的故人做的深情慨叹。

观众或在其中看到北爱尔兰人的多舛命运,或在巴迪的经历中感受离开故乡的阵痛,亦或只是从这个孩子的生活里,体悟到童年的纯粹快乐。


这种经历无法复制,它对应到独特的个体,只有存在相似生命体验的观众,才能与之共情。从这一层面来说,《贝尔法斯特》确实是一部挑观众的作品。

3

不过,技术和表演,《贝尔法斯特》丝毫没有让人失望。

《贝尔法斯特》使用了大量低调打光,画面的灰度色阶更细腻。你可能会觉得影片有种雾蒙蒙的感觉,这是为了贴合贝尔法斯特的天气,也是布拉纳在记忆深处罩上一层灰尘。


此外,两位老戏骨和小演员的表演也颇为夺目。

朱迪·丹奇饰演的奶奶满脸褶皱,不苟言笑,但私下里给孙子三便士的情节,以及结尾特写的告别,无疑令人瞬间泪目。


塞伦·希德饰演的爷爷更为和蔼,在和奶奶、巴迪对话时,引用英国诗人叶芝的诗句,让角色显得儒雅富有智慧,更让我们想起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引导者形象。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裘德·希尔饰演的小男孩巴迪。他宛如一张白纸般袒露在生活面前,任由周遭涂抹绘制。在暗恋的女孩面前,羞涩腼腆;在面对暴力冲击时,悚然震颤;在观看电影时,兴奋地不敢眨眼。


《贝尔法斯特》就像秋日午后一次情感散步,可以想起童年时期所经历的模糊往事,而这些情感唤醒,或许正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base


推 荐 阅 读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