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左忽右127|凶案与空城:魏一平谈城市化运动中的社会报道

2021-02-03 星期三

点击蓝字  关注忽左忽右」 

凶案与空城:魏一平谈城市化运动中的社会报道 来自忽左忽右Leftright 01:12:26





凶案与空城:魏一平谈城市化运动中的社会报道(节选)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预计阅读12分钟

拆迁利益催生的北京大兴灭门案

程衍樑
其实两千年初,整个中国的沿海地区也好,内地也好,甚至边疆也好,集中发生了许多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也算是新闻的富矿期。那段时间你做记者时,会感觉这些选题和故事确实是每天都在发生吗?

魏一平
特别多。我自己后来想,2008年一直到2010年左右,那几年处在剧烈的城市化过程中。比如说从2004年左右一直到2012年,这七八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剧烈的城市化带来的财富冲突就会演化成案件。这是一个大的背景。还有一点,就是这种剧烈的城市化带来对财富的重新分配。甚至连续几年,矿难都是新闻的主角。

程衍樑
这好像是有一个传导链。先是出现关于煤老板的新闻,或者说黑煤窑矿难的新闻,到后面可能就变成了尘肺病这些关联的疾病新闻报道。

魏一平
这后面应该都是有一条主线:快速激烈的城市化运动带来了对资源的需求,人口迁移流动造成了很多冲突。

程衍樑
像你刚提到拆迁的问题,那会确实经常在报纸上或者媒体上看到拆迁户或者钉子户自焚,甚至出现一些恶性伤害事件。2009年当时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现象级的电视剧《蜗居》特别有名。那都不是影射,而是直接挪用了非常多关于拆迁话题的背景材料。那几年你接触了大量的恶性案件,是否可以总结为这些案件都是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地壳运动式的冲突?

魏一平
没错。大的阶层流动造成了财富的重新分配,最终可能会表现为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一些贪官和光鲜人物倒下,其实也都是跟这种重新分配有关系。事实的不同只是前端的表现不同而已。

程衍樑
如果我们回到2006年左右,北京和上海房价的快速上涨带动了二三四线城市的上涨,所以当时很多中国家庭开始换房换车。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安稳的环境下,那就是一个比较和平的财富跃迁和置换;但是可能在一些角落里,或者说一些冲突地带,这种财富变动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些非常剧烈的大案要案。你当时有特别印象深刻的事件吗?

魏一平
印象特别深,让我对所谓城市化运动带来的极端事件开始有明显的感觉的就是北京大兴灭门案。

程衍樑
那应该是在09年的冬天,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事?

魏一平
现在北京的朋友去坐地铁往南走,终点站就叫天宫院,那就是最后一个地铁站,那条线的最终点再往南延伸就要进河北了。天宫院就是一个村子的名字,灭门案那户家庭就来自这个村子。

简单来说,这个村子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北方的大农业村庄。村里有1万多人口,非常大,旁边原先还有农场,算是条件比较丰沃的一个村庄。城市化就像机器一样咔咔推到这儿了,建地铁建产业园,所以拆迁问题来了。

当时每家都有院子,加上耕地,整个补贴得有个大几百万、上千万就这么一个财富,在那个时候突然降临到一个农民身上。所以那个村子那一年的时间就产生了很多离奇的现象,比如说离婚率巨高,兄弟姐妹打官司。因为财产纠纷,亲戚里的矛盾一下就激发出来了。没钱的时候其实都相安无事。

更离奇的是赌博率超高,全国各地的骗子闻风而来,去打这个村子的人的主意,因为都知道村里人有钱。更离奇的一个细节是村子里的人一次性买了16辆马自达6。那年代最火的青年人开的车就是红色马六,他们一次性就提了16辆。

程衍樑
但那会还没有真正落实拆迁吧?

魏一平
虽然没有落实,但是基本上钱已经都赔到位了。马上机器要进驻了,他们很多人拿了这钱以后,就去大兴区或者市里边去买房子。

灭门案的主角叫李磊,也是拿了很多补贴,然后去大兴买了很多房子。李磊这个孩子从小蔫的,没有什么自信,自己想干点事,父母也不让他干。据说他想拿钱去做生意,但是他父母把钱都转换成房子了,不认为他做生意能成功。

有一天晚上他喝了酒,积压胸中的闷气就爆发了,把自己的父亲、母亲、妹妹、老婆还有两个孩子六口全杀了。然后自己买了一张火车票到海南,最后是在海南的洗浴中心被抓的。

整个北京市民听说这个案子后心理的压抑感很强,因为李家就是一个小康家庭,有两个孩子,又是北京本地的一个家庭,怎么发生这么剧烈的事情?今天的人肯定会认为拆迁是个大好事,财富只有增没有减。之后我们又去做了一个村庄的封面。除了这个事件以外,我们想去看看到底这个村庄的变迁是怎么样子的。

程衍樑
这个事情听上去非常不合情理。一个人,激情之下杀妻、杀父母、杀孩子,单个逻辑也许都可以理解,但后来发现他就是一时激动灭门。

魏一平
类似这样的案子,我们自己在内部讨论都很难去做直接归因,没法解释他的直接因果关系。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的家庭肯定还有很多。那为什么李磊他表现的如此极端呢?是不是跟他的性格有关呢?这其实就进入到更个体的犯罪原因分析,甚至是精神分析里面了。他这种性格,一直以来不顺被打击,做生意失败,在家庭里面可能也是一个不被肯定的角色,最后他爆发了。

我们比较谨慎做犯罪原因的猜测和引导,尽可能只是去呈现当时的环境、背景、人物的成长经历。当时亲属邻居都有采访,他的亲属、所有能找到的亲近的人、他的哥们、以前跟他做过生意的人、那村子里的村长,我们都去采访了。

还有一点细节是他的老婆是河南人。当时大兴那地方的一条街上开发廊,可能有一些皮肉生意,而他长期就在这条街上跟他老婆开这个店。你想想那种生存境况,没有稳定的工作,一直被打压,突然面临大几百万的财富,对李磊带来的那种冲击和心理的脆弱性。


广西贺州灭门案中的姐妹恩怨情仇

程衍樑
魏老师其实你个人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念念不忘的一个案子,是发生在广西的?

魏一平
广西也是一个灭门案,在广西贺州。这是湖南、广西和广东三省交界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广西最落后的一个地级市,挨着桂林不远。那时候是五一假期,先看到一个新闻说当地的地税局局长一家4口被杀,包括局长夫妇两人和两个孩子,在小城引起了恐慌,我就去做报道。

当时我还采了局长老婆的妹妹,去她家采访。她就说我这个姐姐怎么怎么着,介绍姐夫、姐姐和那两个侄子侄女什么多好多好的话,聊了挺长时间。到了晚上,大概天黑的时候,我就想去县城看看,因为他们家在县城有生意。她还想留我吃晚饭的,我就先告辞了。

那是我第一次去出差做这个稿子,没有结果,因为那个时候案件还在侦破过程中。两周以后,我在北京看到新闻说,主凶就是小姨子,那我就头皮发麻。

程衍樑
当时完全没有察觉出来?

魏一平
事后诸葛亮来看,确实很奇怪,她滔滔不绝地讲话,全程没有一滴眼泪给最亲的人。而我去采访局长的其他家人,他们多多少少还是伤心,有的时候忍不住要哭之类的,但是这小姨子就是滔滔不绝地跟我讲故事。

后来我为此还专门又去了一趟广西。这个事情对我冲击很大,姐妹怎么能那么安然地诉说?我就又去了解家庭情况,姐妹之间到底怎么回事。

程衍樑
所以那个案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魏一平
结果就是这个小姨子被判了死刑。小姨子还不是自己动的手,而是雇凶。雇的犯人是他们自己的亲戚,是她大姐的女儿和女儿的男朋友,以及大姐的儿子。就相当于是自己的侄子和侄女的男朋友,两个人去干了这个事。然后三个人全部都判了死刑。

程衍樑
作案动机是什么?

魏一平
一说到动机的话,肯定是跟更大的环境有关。贺州那儿有一个矿,广西以前有很多有色金属的矿。当年也是繁华的八十年代,他父亲是在矿上的工人,而小姨子号称是当年的矿上的矿花,长得很漂亮。她们家一共三姐妹,远近闻名。

后来命运的起伏出现变化,这个二姐,也就是被杀的这一家,家庭走得就比较顺。她后来嫁了个公务员,而这个人爬到了地税局的副局长,家庭一直是向上走的。而小姨子一直是逐步往下走,嫁了一个什么交警,后来又离婚,反正是命运不顺,做生意也不成,又没有固定的工作。姐妹之间,我觉得她产生了很大的心理不平衡。

程衍樑
家庭矛盾就出来了。

魏一平
越是亲近的人成功,越是造成了小姨子的那种心理不平衡。可能只是一句话,或者说几个动作,就让她会很受刺激。

程衍樑
不患寡而患不公。尤其在一个家庭里面,当年公认大家觉得我还比你条件好一点。

魏一平
后来律师也解释了,小姨子她妄以为这样的方式能够拿到遗产,姐姐一家全部死掉的话,怎么分遗产也能够分到她。但这实际上是不懂法,根本轮不到她继承遗产,因为还有被杀的局长的母亲是更直系的亲属。她还不知道按照法律关系有好几层才会到妹妹这儿。这些人干事情真的是让我头皮发毛。

大概两年以后,小姨子被枪毙了。这件事情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还在贺州待了一段时间,当时对这件事情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想去那个地方好好看看小城的变迁。我待了两个多月,想去搞清楚心中的很多疑问。那两个多月我就跟很多当年办案的专案组的兄弟们都聊了,吃饭也都混熟了。

我最早去做那个稿子的时候案子还没有破。我当时写了第一篇稿子,发出来以后公安局的人就有点慌。因为案子还没破,而我那个稿子透露的信息量比较大,他们就觉得这是泄密了。据说他们内部还追问了一通,所以他们对三联的稿子是有印象的。时隔大半年我再去的时候,我一说我就是当年写稿子的人,他们说知道的。反正现在案子也定论了,就可以聊了。

我还找到了专案组的负责人,通过他的介绍,我去监狱看了当年的主凶小姨子,她名叫林小娟。我印象特别深,应该是一个夏天下着雨的下午,我被带到一个探监的小房间里面等着她出来。因为她是重刑犯,就带着很重的脚镣。牢房外面下着雨,雨停了以后有蝉鸣,一会又下雨,就这样稀稀拉拉的。我就在小房间里跟她聊了一下午。

我让她去聊聊自己的整个成长经历,包括她和姐姐之间的心理的变化。她还是语速那么快,但是聊的时候她也会伤心了,会哭了。不过这种伤心似乎并不是为了忏悔她做了这件事情,而是会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公。

有意思的是,她最后聊完了还塞给我一个日记本,里面写了很多回忆的材料,甚至还包含了她听狱友讲起来别的事。她塞给我就是想让我能够递到有关部门,为她鸣冤。

程衍樑
鸣冤?

魏一平
她还是有很强的求生欲。其一是她想证明我不是真正的主谋,因为她不是具体的杀人的凶手。那天晚上她并没有真的进去动手杀人。其二就是说她想揭露别人的事情立功,是不是可以活下来。毕竟她外面也有孩子,但最终还是那没办法,她确实是主谋。

程衍樑
她的侄女和侄女婿为什么要参与这事?

魏一平
先说她侄女的男朋友吧,本来那也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大概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为了做这件事情还策划过好多方案。她许诺过要给他一笔钱,这个男朋友家里边条件也很差,他就很容易被许诺给蒙蔽了。

另外一个侄子是精神智障的患者。他在什么地方工作?在采石场工作。他每天拿锤子凿石头,力气很大。他很蛮壮,精神又有问题,最后拿锤子半夜去家里把人都砸死了。

程衍樑
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二姨一家。他拿锤子全部砸死了。

魏一平
后来我找到了专案组调查现场的法医,这位法医跟我揭开了最关键的小环节。他们判断案发现场血液喷溅的高度和力度,来反推这人一定是力气很大的人。如果只是单纯要致死,不必要花那么大的力气,以至于血液都喷溅到天花板上。所以其实是这个因素让专家组推导出蛮力大的特点,也就锁定了身边人里的大侄子。



|||END|||



节目后期:hotair | 制作总监:王若弛
文字整理:hualun | 排版:李文浩
封面图:李文浩






苹果播客 | Spotify | 小宇宙App |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 FM | 荔枝 FM
央广云听 | 芒果动听 | 阿基米德 | 三联中读
搜索『忽左忽右』订阅收听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