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与命运——我的2022阅读书单

2022-12-27 星期二

2022年对我来说,算是比较充实的一年。创作三年的《大医破晓篇》与《大医日出篇》先后顺利出版,两年前的练笔旧作《长安的荔枝》也发售了单行本,三本书的销售和口碑都还不错。在这个时节能有如此成绩,值得感恩。上半年我在家穷极无聊,划拉了一部戏谑小品《太白金星有点烦》,本只是网上发发,居然也赶在年尾前登上了《收获》冬季号,算是意外之喜。

在这一年里,我感受最深的,是“缘分”二字。无论是外出签售,还是起意创作,无论是朋友相聚还是孩子上学,都得讲究缘分。万物皆有缘,万事皆随缘。所谓缘起性空,无可明了,冥冥之中,一切皆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这次我想换一换思路,不止是谈谈书本身,也想聊聊我与这些书的缘分。每年出版的书汗牛充栋,中国看书的人又浩如烟海——怎么偏偏是我,怎么偏偏会看到这一本书。这其中的因缘起灭,和书本身一样重要。

1 《漫长的余生》

我最早读罗新老师的著作,是《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深为其流畅、简约而不失温度的文笔所钦服。所以《漫长的余生》一出来,我立刻入手,但没有马上看。这种书最适合的场合不是家里,而是一次漫长的旅途中。我一直等到有机会出差,才迫不及待地揣上这本书,一口气在飞机上读完。

《漫长的余生》,以一个被掳入北魏宫中的南朝女子王钟儿为视角,借着回顾她在宫廷漫长的几十年经历,将从献文至孝明之间惊心动魄的一系列宫廷斗争勾连串起。

这本书从立意、选材到文笔,无一不佳。尤其最后一项,殊为难得。非虚构作品的文笔,分寸很难拿捏,要么失之呆板,学术严谨而灵动不足,要么失之轻浮,以辞害意喧宾夺主。这本书叙事流畅清爽,语气淡泊从容,往往在叙史紧要处,文笔才惊鸿一现,有点睛之妙,如饮醇酒,意韵绵长。这本书

这么说可能有点套话,试举个书里的例子。传主王钟儿的生平主要材料,是她的墓志铭。里面提及她在被掳之前的婚姻生活,如“谐襟外族,执礼中馈”,“女功之事既缉,妇则之仪唯允”。如果是三流俗手,大概就直接照单全译,渲染一下她在夫家表现如何如何优秀,感叹这么出色的一个女子居然沦为女奴云云;如果稍有严谨的作者,会指出这是南北朝时期的套话、水词儿,所谓的“谀辞”,算不得数。但本书作者又进了一层,指出“这些看似虚美无实、空洞艳俗的谀辞,其实包含着时代内容。后人可借以观察那时的规范和理想”,解析至此,学术上已然完备,作者却忽然又接了一句感叹:“而在一个礼法纠缠的社会,规范和理想又意味着荣辱明暗的巨大黑洞。”—寥寥数字,凛然有森森之气。看完全书那些惊心动魄的人伦惨剧,再回过头看这句,实乃点睛妙笔,一下就勾出了味道。

当然,这个标题其实略有误导。关于王钟儿本人的经历,占全书篇幅并不大,毕竟只有一篇墓志铭存世,如果想看到一个宫女在北魏宫廷里的曲折经历,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王钟儿只是个引子,叙事的重点其实还在北魏宫廷里的残酷内斗。

顺便说一句。我人生第一篇历史小说,其实不是三国,而是南朝宋,刘彧大战刘子勋一段,主角是南朝一位真实存在的将军,名字叫张兴世,可惜只写了开头就坑了。《漫长的余生》开篇王钟儿的命运,即肇始于这场内乱。回想当年我对着地图排兵布阵,没想到乱军中还有这么一位苦命女子。冥冥之中,在那时便已有一条缘分的丝线牵引而来。

2《怎样写作》

我去深圳参加书展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接受记者采访。他们在会场附近找了一家以外文书为主的书店。为了把我拍得美美的,他们不停地调试机位和灯光,花了很长时间。我知道这实在太勉强的,又不好阻拦,就起身在书架之间瞎溜达。结果在某一处书架的最底层,看到一本装帧与周围画风全然不同的书。

这是外文书店,而且偏艺术类,每本书的装帧都花枝招展、个性十足,但这本书封面是纯黄色,朴实无华,几无设计,一看就有着浓浓的厅局风。书名也很朴实,叫《怎样写作》。处于职业习惯,我果断蹲下身子,把它从书堆里抽出来,随手一翻,就沉进去了。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写小说或剧本的书,而是一本教你怎么写材料的公务员手册,怎么写领导讲稿,怎么写调研报告,怎么写述职报告,怎么写决议、怎么写会议稿,极尽详细,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实用性极强,全是干货,很多精辟论述,可以和《寻乌调查》对读,可以说是公务员必备。

我们概念里,似乎政府文件都是枯燥的八股,看完这本书之后,刻板印象有所改观。这是一个独特的写作门类,目的性和功能性明确,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书中讲到的方法论,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文的写作思路,一言以蔽之:怎么把工作思路流畅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同样可以适用于职场。

我之前在职场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封邮件拉拉杂杂几百字,讲得夹缠不清,重点不明,看了半天不知在说什么,搞得人云里雾里,这就是缺乏应用文训练的结果,他们甚至连一封投诉信都写不明白。这本《怎样写作》。对那些不考公不在体制内的人,同样也有参考价值。

我接受完采访之后,直接把店里的实体书全包圆了,一本自己留着,剩下几本分别送给我的几个公务员朋友。他们开始有些不屑,觉得你怎么还推荐起八股文来了?我让他们搜一下作者“任仲然”这个名字,他们搜完之后,哭着回来向我道歉,然后恭恭敬敬把书供起来了。

这其实是个系列,还有《怎样开会》、《怎样调研》两本,可惜店里没有,只好慢慢寻觅了。

至于这本书为什么会出现在外文书店的角落,至今还是个谜。

3《翦商》

此书以新近的考古成果作为材料,大胆地对于夏商周三代史事进行还原,重构出了一个不同于传世文献的三代故事,里面充斥着早期文明的蒙昧、浑浊与残酷。尤其是涉及商代人殉文化的描写,作者不止罗列大量考古数据,还不厌其烦地拉近镜头,去揣测每一具骸骨生前的状态。作者的妙笔生花,让这些骸骨活了起来,重现他们几千年前死去那一瞬间的惊惶与绝望。比如我读到考古人员在一处墓葬里发现一具殉葬骸骨,怀抱着一具幼儿骸骨,两具骨架都被斩断,且有挣扎痕迹,整个人顿时毛骨悚然,几乎没法呼吸。

而作者的厉害之处不止于解读考古成果本身,还将散落于里面的各种细节连缀一处,以殉葬文化的演化过程为主线,最终建构起了一整套上古叙事与文化兴替。如其副标题所说:上古文明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虽说是上古史的论述,但同样可以当成一部文明争霸的小说来看,有着绝妙的阅读快感,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不过我在获得阅读快感的同时,不免有些疑惑。作者的故事讲得太好了,太顺了,几乎可以说内洽得严丝合缝。但事实上目前我们掌握的上古史材料极为有限,能够讲出这么顺畅的一个故事,有多少是可以置信的学术成果,有多少是补缀的文学发挥,这是可商榷的。比如作者论述商族早期游牧,畜养水牛,因此始祖契在甲骨文中以“兕”为名——这个说法就有问题。此字在学界与兕并无关联,“兕”另有其字,既非指水牛,亦无驯养放牧的迹象。诚然这么处理,会让故事更生动更合理,但有些过于理想化了。至于在书的后半段讲到周伐商的过程,生动到有些可疑。尤其是作者把《易经》当成姬昌的心路历程,逐句解析,作为小说绝对精彩,但当成上古史的定论实在勉强了些。

4 《清代仓储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


我有个习惯,经常会刻意去找冷门书,越是枯燥的书名,越会找来看。大部分书确实书如其名,极其枯燥,但偶尔也会有意外之喜。

这是我在社科院书店翻到的,应该是博士论文合集出版。此书看似无聊,其实颇有嚼头。它探讨的是清代粮仓的种种经营细节,尤其是义仓。可别觉得仓库就是一个简单的储存功能,它是一个特别的经济实体,灾情来了要承担慈善功能,日常还要放贷收租,甚至靠投资房产证券来盈利,以维持“以仓养仓”。下要救济民众,中要运转,上要应对各级衙门,里面的门道儿一点不比别的行业少。

作者挑选了“苏州长元吴丰备义仓”作为考察对象,因为这个仓库保留下来一整套仓储征信录,记录了同治到民国期间的日常管理与救灾档案,内容完整有连续性。作者又搜集了大量江南地区的碑刻、文集、家谱、日记等资料,予以补充佐证,其中不乏精彩故事。

比如1906年江苏要修苏南铁路,巡抚看中了吴丰备义仓的资本能力,强行要求其购买铁路股份,几位董事拼死抵挡,几经周折,最后结局却出人意料……李鸿章去世,要修专祠,上级希望该仓捐钱;苏州要开物产大会,又要他们出资支持;北方闹起义和团,苏州银号引发挤兑狂潮,该仓不得不出面稳定市面--内容之丰富,足可以写一部《大仓库》。从这一座义仓的百年变迁,一窥晚清时局。

5《罗建功打官司》

我的微博常年收到大量私信,没有精力逐一看完,所以都是随缘,兴致来了就看上几条。结果前两天我刷到一条私信,言简意赅,说我看到一本书,觉得你会喜欢,推荐给你看。我平时其实不太喜欢被人推荐书,想看会自己找,可巧那天我赶上虚怀若谷,欣然打开一看,嚯,对胃口,立刻下了单,拿到书之后一口气读完,连拍大腿,这缘分绝了。

这本书和《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写法差不多,讲了大时代下的一桩小案子,一件财产继承案。案子本身嘛,有点复杂。1913年,浙江龙泉县有一个叫罗献琛的人去世,没有子嗣,只留下蒋、黄两位遗孀。按照宗法,蒋、黄挑选了罗献琛的一个侄子罗勋承嗣,但他年纪尚小,财产暂由蒋、黄管理。1922年,罗勋迎娶吴素兰为妻,未有生育便不幸去世。论理该从罗勋的哥哥罗建功那里过继一人,继续承嗣。但罗建功只有一个儿子,无法出继,只能等他生了老二再说……这一拖,恰好赶上1927年国民政府引入西方民法体系,废除传统宗族财产分配制,遗孀也有继承财产的权利。

这一下子,让罗氏阖族和几位遗孀所有人都卷入到法律漩涡中。老祖宗,新想法,宗祧宗族、新权民法,彼此之间铿锵碰撞起来。一直到40年才算告一段落,前后足足二十六年。

这一桩案子里,还旁枝斜逸出各种分支剧情。比如罗勋的遗孀吴素兰,后来还参与了一二八事变,以至于南京上海两地的政治角力,也波及到了这个小村子里的这桩小官司。事实上,民国那段时间的一系列事件,都不断地对这桩案子产生影响,反过来也能从这件案子里一窥民国史事。

如果大家对于民国初期的财产继承权有兴趣,可以先去搜一下李超案,那个相对过程简单,社会影响力大,可以作为本书的预读。

6 《毫无意义的工作》

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奇怪的会议,简直如坐针毡。我清楚地感知到,与会人员没有一个在认真听,大家眼观鼻、鼻观心,都神游天外。即使是台上讲话的人,也只是机械读稿而已。我可以忍受内卷,但实在没法忍受这种荒唐的内耗——明明没有任何人在乎,也没有任何产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备受折磨,但大家仍旧要浪费半天在走过场。这种系统性的荒谬,根源在哪里?在极度的空虚中,我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但显然有人比我想得更远,也更深入。这本书是一个编剧推荐给我的,她哭着给我推荐,说这书太好了,写得太准了,作者得吃了多少苦哇。

书如其名,这本书讲述的正是人类每天不得不面对毫无意义、没人关心、效率低下的工作,为什么一群聪明人会创造出这样一种互相折磨的荒唐体系,把自己困在其中无法逃离。作者有着惊人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涉及到的领域极为广泛,从美军的外包服务到好莱坞的金牌制片公司,几乎所有领域都像是《是大臣》、《呆伯特》某些场景的翻版。虽说这些故事多发生在美国,但我在阅读时,经常会有“我曹,你是在偷窥我吧?”的错觉,这些场景实在太熟悉了,看着看着就哭了。由此看来,世界上最普世的不是价值观,而是人类聚合成一个庞大组织之后衍生出的逻辑悖论,它可以跨越种族、文化、国别、科技,政治体制,从古埃及到当代美国,到国会议员到市文化馆副馆长(参看《脸对脸背靠背》),无一幸免。

当然,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吐槽,他还试图剥离掉表面上的荒谬,去解析其中的规律。这种荒谬不是因为蠢,恰好相反,是因为人人都太聪明。一些显而易见的愚行,其实背后都有一个隐秘而合理的理由。你觉得蠢,是因为你没有参透其中玄机罢了。黑格尔那句被人广为误解的话怎么说的来着:“凡是存在的,一定是合乎理性的。” 不合情理,但合乎理性,人类的矛盾性是深植于哲学层面。

这是一本爽书,骂得酣畅淋漓,分析得鞭辟入里;但也是一本苦涩的书,因为你知道其原理,也无力改变什么。我很久之前看过一本经济类的书籍,书名早忘了,但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本书并不会让你摆脱贫困,但至少让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穷。” 同样的评语,我觉得也适用于这本书。

7《尚书正读》

五经之中,《诗经》我读得最多,《春秋》次之,《周易》和《礼记》翻过几页,不甚了了。至于《尚书》,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里面太多名句,诸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类,简直耳熟能详;说陌生,是因为我只熟悉金句,却没怎么精读过完整篇章,更别说分辨今文、古文两派的争讼了。《尚书》的文体自成一派,独具气魄,带着一种超越了佶屈聱牙的神性,让人不由自主敬而远之。

这又得表扬一下缘分了。一次饭局上,我遇到了批评家黄德海老师,他近年一直醉心于传统典籍的再阐发。闲谈之际,我随口说《尚书》难读。黄老师立刻说我推荐你一本书,叫《尚书正读》,是曾运乾先生的大作,你去它通读几遍,再读《尚书》就没那么难了。

我立刻搜了一下,网上是这么介绍的:“曾运坤是清末儒学大家,集合了汉唐以来诸家注疏,以疏明经义为归,注述简明,写成《尚书正读》六卷。此书于训诂、文法两者兼顾,使素称诘屈聱牙的古籍《尚书》,有了晓畅易懂的读本。杨树达评为“清代三百年所未有也”。

我查完一抬头:”这看着也挺高深的啊……”黄老师呵呵一笑,说《尚书》其实就是上古时期的政府公文,字句或有艰涩,意义却古今相通。这本《尚书正读》,其实就是手把手带着你把《尚书》逐字逐句过一遍,词句语法一一点透,讲完了,就可以把它当成现代公文来读了——红头文件你总能读懂吧?

于是我赶紧下单买了一本,沐手开读。以我的水平,没资格去评价这本书。只能说,此书的讲解之道,真的是深入浅出,通畅易懂,不玩任何花样,不云山雾罩故作高深,扎扎实实地一字一句讲透。有它做辅读,翻阅《尚书》确实有豁然开朗之感。

8《金色梦乡》


那多有一个暗黑聚会,聚会成员都是成名作者。每一次聚会,会提前选出一个倒霉蛋,拿出自己的最新作品,提供给组织。到了现场,所有参与者轮流发言开喷,不许表扬,专挑这个倒霉蛋作品的里的毛病。

我有幸——或者说不幸——贸然闯进这次邪恶的聚会,献祭了最新出版的《长安的荔枝》,然后享受到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批评。参会者个个都是资深写手,没有任何纰漏能逃过他们挑剔的眼睛。这些批评都很中肯而准确,所以听起来格外刺耳。具体过程就不说了,不比罹患新冠好过。其中一位作者在批评其中一个桥段的设计时,举出了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为例,好心建议我去参考一下。

会后我一边擦着汗出来,一边赶紧下了单,并迅速读完。具体的推理桥段什么的,不必细说,莫名背上刺杀首相罪名的主角一路逃亡,这种配置从《亡命天涯》到《戴手铐的乘客》屡见不鲜。让我觉得特别美好的,是故事里帮助主角的形形色色的人。前女友、同学、混混、路人、反社会杀手,每个人都因为不同的理由,对主角进行了帮助。我对于这种绝境中施以援手的桥段,向来是没有抵抗力的。我不能剧透内容,姑且说了一个类似的桥段你们就明白了。

《鹿鼎记》整个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一个桥段,是韦小宝被康熙派人追杀,一路躲进一户农舍。赵良栋追进来一看,装模作样盘问几句,留下几锭银子和几匹马,转身离开。桥段很小,人物也不重要,但我每次看到这里,都很感动。当一个人被卷入漩涡几乎沉入海底的绝望,却始终有一束执著而微茫的光明照射下来,让人觉得人世间还有希望。

我很感谢推荐这本书给我的作者,不止是在创作技法上的参考,同时也是创作理念上的一次回温。更重要的,也是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这比任何功利性的目的都重要。

接下来,我准备把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看了。

9《凶年》


我今年赶上一段很长的封控,翻了翻硬盘,决定把积存已久的《The Wire》看了,看看这部封神美剧到底神在哪里。《The Wire》是一部不太美剧的美剧,它更接近于记录片的风格,把一惊一乍的戏剧性元素降到了最低,无论剧情、表演、运镜、配乐,都似乎在有意回避强烈冲突,不惜把力量藏在氛围后面。说实话,开始几集我差点没看下去,但一旦咬着牙进入那个情境之内,便无法自拔,会被那股力量一路推着走,一口气刷了三季,然后断断续续把后面两季也补完了。

看完电视剧,我对原著充满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原著才能拍出这样的剧来?于是我顺藤摸瓜,找到了《凶年》。

按照现在流行的分类,这部书属于非虚构文学,作者在巴尔的摩警局实习了一年,跟随警探们近距离工作,如实地把他们这一年的工作状态记录了下来。《凶年》讲的不是孤单警探们勇破奇案的故事,里面涉及到的案子非常琐碎、乏味,而且经常无头无尾,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警局的人事日常上。我们可以看到,警官们每天应付着上级异想天开的要求,绞尽脑汁计算着黑板上的破案率,盘算着有限的开支与成本,以及无处不在的贿赂与潜规则。与之相对的,是巴尔的摩日益衰落的经济和日益恶化的犯罪。整本书没有一个核心人物,也没有什么主线,你看到的是一群人在一地鸡毛和泥水中挣扎翻滚。窃以为,这是最好的非虚构作品,它坦诚到令人害怕,连那些警探在犯罪现场开的种族主义玩笑,都如实记录下来,以至于作者在出版这本书时,不得不一一问当事人讨要授权,这种写法本身,形成了一种力量,而这股力量一直流淌到了电视剧《The Wire》里面。

其实从剧情上来说,《凶年》和《The Wire》关系不大,但两者共享的是同一个世界观——巴尔的摩的官僚与犯罪世界规则。

10《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若说缘分,这本书跟我最有缘分。

我常用的一款阅读软件——就不提名字了,反正没广告费——有一个功能,可以根据你的阅读习惯,随机给你推荐一本书。这些随机推荐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让你深感侮辱,有时让你莫名其妙。

这本书推到我面前时,我一脸愕然。我很想揪住算法的衣领,狠狠地质问它:“我之前做错了什么,会让你觉得我会对西伯利亚和猫头鹰感兴趣?”但既然推到脸前了,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我还是勉为其难地打开来。

这是一本自然笔记,讲一个美国科学家在西伯利亚调研当地渔鸮的故事。可以想象,除了细致入微的调研过程之外,还有西伯利亚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的笔调很轻松,有一种科学家特有的严谨与细致,一点也不小清新。比如他描写阿祖格与萨马尔加这两个村子的现状,不含褒贬,既不滥发抒情,也不故做深沉,近乎白描地写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意思的是,作者谈及自己的几位俄国同事和一些当地人时,尽力保持着客观,但因为被描写的人实在太逗逼,反而显出一种奇趣的效果。

整本书里最好看的部分,还是作者与渔鸮之间的故事。别误会,不是什么人类与动物的温情互动,没有,故事的重点是描写作者如何在冰天雪地展开调查的过程,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只为寻找到渔鸮的痕迹,一点点建构起环境认知,为后续的环境决策做参考。看了这本书,我们才能体会到,“自然保护”绝非一句口号,它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们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完成最基础性的工作。

对电子书最高的褒奖,就是看完之后,再去买一本实体收藏。感谢算法,它发掘出了一个连我自己都不甚了解的内心趣味,请你不要继续再挖掘了。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