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神的痛,嘉玛·陈罕见撰文陈情

2022-02-02 星期三


因《摘金奇缘》和《永恒族》成为如今英国华裔女星顶流,相信Gemma Chan(嘉玛·陈,去年她首次透露自己的中文名是陈静)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和icon——
 
的确,作为移民二代,她不但高学历、谈吐优雅,被认为是华人女性的奋斗和魅力的代表,还努力为华裔、亚裔发声,可谓优质偶像。


陈静父亲来自中国香港,母亲来自内地,两人来到英国定居靠着打拼,让陈静和妹妹过上不错的生活。陈静后来考上文法学校,后来又进入牛津大学——陈静表示这都离不开父亲的严格要求。
 
不过,除此之外,陈静鲜有谈及家族的故事,毕竟她是一个比较低调、注重隐私的人。
 
然而,日前她罕见深情撰文,谈及一次和个性沉默、老实的父亲罕有的促膝长谈,竟发现他曾经在担任船员的时候面对不公待遇,带领同僚争取权益。
 

陈父

陈静从父亲的故事出发,谈及1946年,在利物浦有一批中国船员被英国政府强制遣返。这些船员在二战的时候为英国做出卓越贡献,不少人在当地娶妻生子,但一夜之间,他们被驱逐,连他们的英国配偶都被蒙在鼓里。
 
至今,英国政府还拒绝道歉。
 
陈静已加入要求英国政府道歉的一项运动中。
 
陈静的这篇文章,实际是来自一本1月下旬出版的名为《East Side Voices》的文集,《Harper’s Bazaar》华裔副主编Helena Lee邀请数位英国的东亚裔名人,包括:在《哈利波特》里饰演张秋的演员梁佩诗;华日混血作家Rowan Hisayo Buchanan;Vice UK执行主编、新加坡移民Zing Tsjeng;英日混血模特Naomi Shimada,等等。
 


Helena表示,受到疫情爆发以来的反亚裔仇恨运动影响,她开始反思为什么在英国,影视和文学缺乏展现真实的东亚裔故事,以及媒体为何不重视东亚裔所受到的种族歧视和对东亚裔女性“性化”的新闻,她希望把笔交给东亚裔女性同胞,让她们来平实、真诚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让我们先来聆听陈静讲述自己的感悟,讲述沉默寡言的典型华人父亲首次向女儿敞开心扉,以及了解不同时空背景华人的生存处境。
 
 

父亲的“秘密”:
被歧视的过往如何让陈爸成为“中国式严父”?
 
父亲“传统美德”的来源
 
“把剩下的面条和白菜打包起来吧,你明天中午可以热了吃”,陈爸爸对陈静说。
 
“我那儿有很多吃的,为什么你和阿妈不能自己留着?”陈静“抗议”道。她表示,自己也知道,无论如何,最后自己也只能从父命。
 
在文章的一开始,通过陈静的平易笔触,我们发现女神和父母的互动,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每一个华人家庭似乎都是这样的。“这样的套路在每次家族聚餐的最后都会上演。
 


陈静乖乖听命准备打包回家。父亲给她递来一个塑料袋,陈静吃惊了——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M&S百货的经典塑料袋。原来,父亲这个塑料袋已经循环使用超过20年。
 
陈静表示,这就是她的父亲——沉默寡言、勤俭持家。他的人生准则是“没有东西应该被浪费”,无论是食物,还是生活用品。
 
 
她表示,这和陈爸爸童年经历不无关系——很多人知道的陈爸爸,都说他是工程师。实际上,他是真正苦过来的。他出身在香港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是长子。
 
那时候他们一家住在山上的棚屋,没有自来水。好不容易搬到公寓,还要和30户家庭一起共用一个浴室,后来那里还被烧毁,导致父亲一家一度无家可归。
 
因此,陈爸爸很早就离开学校,到大型油轮上当海员,寄钱回家支付兄弟姐妹的学费。等他们全部完成学业后,陈爸爸才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
 
 
后来,陈爸爸攒够了钱,到英国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学习工程学,然后留在了英国,才有了后来陈家在英国的一步步发展。
 
陈静回忆,在小时候,爸爸是“最勤奋、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父亲。和很多华人父亲一样,他用行动来表达爱:总是为她和妹妹切水果,确保她们每天喝两杯牛奶,好快高长大。
 
“在我年轻的时候,他一些观念让我难以理解:那就是他对教育的痴迷;他对浪费的厌恶;……(如今我知道)那是因为他知道一无所有的滋味。”
 
敞开心扉,谈到受歧视的过往
 
在聚餐的那个晚上,喝了一点红酒的陈爸爸,比往日健谈。陈静分享了自己在《卫报》上读到有关1946年利物浦海员的调查报道。
 
陈静自认很关注亚裔被针对的历史——毕竟,去年她曾经发起声援反东亚裔仇恨的募款行动,是华人维权的先锋——“(然而)在大战中冒着生命危险为同盟国作出重大贡献的14万名中国劳工被历史抹去,这是一个我从未听过的故事。这件事知道现在才曝光,没有官方承认或道歉……令人心碎和愤怒”。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泪流满面”,这是因为,她想起了父亲。
 
 
当陈静介绍了这件事之后,看上去很坚强的陈爸爸难得地主动谈起自己在当海员时受歧视的经历。
 
陈爸爸告诉她,在他第一次出海的时候,连续在海上待了9个月。不过他发现,英国白人船员只需要在海上待4个月,就可以坐飞机回英国和家人团聚。
 
在陈爸爸的口中,陈静才了解到一个她不熟悉的爸爸——尽管同事让他不要多事,陈爸爸没有沉默,他代表华人船员和船务同事沟通。
 
沟通之后他才知道,船务公司和英国白人签的合约出海时间更短,工资却更好,还有带薪学习假期。但华人船员工资更少、工作时间更长、福利很少。
 
陈爸爸得知,自己是这家公司“破天荒”第一个投诉的人。
 
陈父
 
但他不怕做“出头鸟”,他不卑不亢地表示,华人只是想要平等的待遇。最后,经过斗争,他们才获得平等待遇,还能够和英国船员一样更早回家团聚。
 
然而,上一代人,没有那么“幸运”
 
陈静表示,父亲的故事,无法让她不想起那些20世纪40年代的利物浦船员——因为在二战的时候,华人船员薪水只有英国船员的一半,而且在险象环生的战争背景下运送战略物资,支援英国人的他们也拿不到战争风险奖金。
 
 
面对不公,利物浦华人海员工会组织了罢工,有海员被关进监狱。飞鸟尽、良弓藏,战后不少华人船员在当地成家,获得居留权,但他们还是被英国政府以秘密搜捕的方式将他们驱逐了,有的船员妻子甚至终生不知道丈夫被遣返。他们留下的孩子不但一辈子没有见过父亲,而且生活艰辛。
 
多年来,尽管海员后代自发纪念,还要求政府澄清。内政部一贯否认此事存在。去年,利物浦选区的议员金·约翰逊在议会表示这是“英国政府干过的最彻底的种族主义事件之一”,要求首相道歉,但鲍里斯·约翰逊回避了问题。

陈静表示,当你是穷苦阶层的人或者是少数族裔的时候,维护自己的权利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而当权者对此深恶痛绝。“我希望有一天,官方会承认这一国家性的种族主义行为……我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得到他们应得的官方回应和吃到的正义”。
 
不同的时代,共同的理念,拉近父女距离
 
这次和父亲的深谈,也让陈静更理解父亲了。她表示自己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两人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好。毕竟,中国式严父的爱,有时候让人压力很大,或者感到疏离。
 
在她心中,父亲是那种不惹事儿、希望用汗水换来更好的地位,而不是对歧视直接回击的人。新冠疫情初期,父母当时曾经受到口头辱骂。当时的陈静非常愤怒,公开怒斥种族主义分子。或许父亲并不是真的需要女儿为他“出头”,但在陈静心目中,父母显然需要自己的保护。
 
 
但是通过那天父女掏心窝子,她才知道父亲当年如此勇敢,为他人的利益站出来。当然,可能后来有了家庭,做事要更谨慎了。
 
其实,陈爸爸的勤奋、爱家、节俭,既源于童年经历,也源于移民经历——都是因为作为“初来乍到”(美国有一句话形容第一代移民叫fresh off the boat)移民,他知道一切得来不易,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走错,否则影响的是他们一大家子。但也正是他的努力,让陈静这一代人有了更多“说不”的权利。
 
但说到底,父亲内心还是当年那个为他人出头的毛头小子——毕竟,平权icon陈静身上留着的,正是父亲的血啊。在了解了父亲的过去后,两人彼此心灵更靠近了。
 
“我将永远感谢他为家庭所作的牺牲,以及他教会我的一切人生准则:努力工作;永远不要轻视那些贫苦阶层的人;为他人挺身而出。”
 

去年是“陈静”年,
但她从来不忘自己出身和家庭影响
 
2018年一部《摘金奇缘》让全世界人士了陈静,后来的《惊奇队长》让她进军商业大片,在《让他们说吧》中她又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
 
但2021年是陈静大红大紫的一年。她先是在迪士尼巨作《寻龙传说》中为东南亚部落公主纳玛莉配音;
 
年底的《永恒族》她更是担纲主演,地位不差于巨星安吉丽娜·朱莉。
 

大火之后陈静没有忘记自己的华裔出身,在接受采访中她一直分享自己的二代移民的生活经验,为亚裔发声。
 
在接受时尚杂志《Net-a-porter》访问的时候,陈静表示,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夹在两种文化中挣扎求生,让她一度很迷茫。那时候邻居称赞这个小孩“英语真好”,让她感到有不适,因为这样的说法是假定她的肤色肯定有口音、肯定磕磕巴巴。
 
因此,为了证明自己,她一度希望积极融入英国社会。那时候她和家人出外购物,祖母和他人大声砍价,让她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陈静越来越能拥抱自己身上的华裔血统和亚洲文化。“成长的好处之一就是反思,重新拥抱和庆祝我的亚裔血统”,她表示。
 
她希望积极参演“定义我们自己的故事”的电影,分享自己的文化。她表示,自己生活中认识太多优秀的亚洲人,但他们的故事和生活没有得到太多作品展现。
 
“我们要确保我们(亚裔)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刻板印象和偏见就会发生。”的确,去年有好几部亚裔担纲的票房大作,但她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她希望利用自己在媒体和艺术领域的专长,改变主流叙事,为亚裔社群提供实际支持。
 
去年在著名的时尚盛会Met Gala她就和亚裔设计师Prabal Gurung合作,在造型上致敬了华裔女星先驱黄柳霜的经典造型,希望提醒我们现在距离那个黄柳霜受到歧视、被迫出演自己不愿意出演角色的时代并不遥远。

 


尽管去年如此风光,陈静还是一如既往的谦逊,在采访中将一切归功自己的父母的影响。她还开玩笑表示,最让她高兴的是,她的父母“看到我妹妹和我没事儿,松了一口气”——
 
这里说的,是当年父母看到陈静放弃律所offer、走演艺道路感到不放心。父亲跟所有华人父亲一样,都希望孩子找到稳定的工作。
 
父亲当时问她:“你看看在电视荧屏上,有多少亚洲角色?”直到去年的采访,陈静还是承认,父亲说的话不无道理。
 
不过父亲同样告诉她要“寻找自己的路,世界并不欠你什么”,陈静决定在冷静判断后行业形势后坚定走自己的路。
 
在英国出演一系列好坏参差的亚裔角色后,陈静果断来到好莱坞发展,认为那里市场更大,更适合亚裔突围。在她坚持下,才有了34岁在《神奇动物在哪里》担任配角,才有了后来的《摘金奇缘》。当然,她表示,如今英国已经取得巨大进步,舞台和电视屏幕有了更多亚裔面孔。
 
尽管父亲当初似乎不“看好”自己,她也用了很多年才向父亲证明自己,但她没有任何怨气,反而充满感恩——毕竟,没有父亲为她的付出,她不可能在一个高度追梦。
 
大咖难得集结,“讲好亚裔故事”
 
陈静这篇记录和父亲交心的文章,收录在刚出版的《East Side Voices》中。策划并担任主编的华裔媒体人Helena Lee曾经举办了同名沙龙,让不同领域的东亚裔女性交流彼此的故事。后来,这个经历启发她要策划一套属于东亚裔、尤其是东亚裔女性的文集,她向东亚裔名人广泛邀稿,最终形成这本文集。
 


 
Helena表示,无论是什么族裔,每个人家族历史上或多或少都有移民的成分——的确,即便是“最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不也是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从古日耳曼移居不列颠的吗?更不要说其他族群了,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是移民,只不过先来后到。她希望发出东亚裔的声音,促进不同族裔的人彼此交流,相互理解。
 
在这本文集中,Helena先是贡献了自己的文字,她回忆自己曾经因为和同学不一样,而希望变得更“英国化”,她拒绝使用筷子,还不去中文培训班,最终还是被当做“外国人”。
 
作家Rowan Hisayo Buchanan谈到自己白人男性朋友根据种族给女性打分,认为亚裔血统“特别加分”,很喜欢她们的“异域风情”,这让她感到愤怒,她认为这样的“偏爱”是一种更严重的种族主义,因为涉及性化和物化。
 
作家Claire Kohda的故事让人感到悲伤,她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英国人。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自己的祖母总是对她不冷不热。令她吃惊的是,后来祖母去世,她在遗物中发现一张自己的画像,应该是祖母亲笔所画。
 
她惊喜祖母心中有自己,但发现这幅画中,自己是一个白人,五官彻底欧洲化,这让她内心五味杂陈。
 
演员梁颖诗谈到“种族悖论”——因为自己的种族,她一直很难获得演出机会,但也正是因为她的肤色,能够出演《哈里波特》中的华裔角色张秋,这是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那么她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呢?
 
从新加坡移居英国的记者Zing Tsjeng则讨论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反亚裔思潮。她自嘲表示,在疫情初期,在伦敦地铁找个座位很容易,因为“没有人愿意坐在一个戴口罩的亚洲人旁边”。

苏格兰《先驱报》表示,这本文集展现英国生活,涉及很多不为主流社会所熟悉的亚裔经验。文章富有启发性,有趣但又悲伤。

“这是东亚裔作者第一次谈论她们在英国的生活经历,但希望不是最后一次。这是突破性的一本书,也是一本极好的读物。”



欢迎关注更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科斯莫, 编辑/Yugi,

文章参考 Daily Mirror, TheHerald (Scotland), Guardian, Just Jared, Daily Mail, Good Morning America,Net-a-porter, Looper, Harper’s Bazaar, Guardian, Liverpool Echo, BBC, SouthChina Morning Post, Independent,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欢迎关注我们
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自媒体平台


管理员长驻伦敦
英国金融监管局注册金融专家
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署注册专家

推荐一个放心的海淘商城:

熊猫优选馆

熊猫优选馆 交易担保 放心买 这大概是我用过最柔软的洗脸巾了吧! 小程序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