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雷:“林达”们近距离看美国,隐藏了什么?

2023-11-05 星期日

【文/ 田雷】

起明,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

这儿的很多事情,

跟我们过去想的不一样。

——郭燕,《北京人在纽约》第一集

教室里,一名中年老师在讲课,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的中山装略显松垮,口袋别着一支钢笔,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六个大字:今日美国讲座。

美国的种族歧视永远不会消除。如果一个白人看见三个黑人男子同时进入电梯,他会在电梯门关闭的前一瞬间,逃出电梯。在白人看来,黑人永远是懒惰、无知、野蛮的种族,那么美国的华人呢,总该是聪明勤快吧,但是他们说,华人破坏了当地居民的工作机会。另外……

就在这时,坐在教室后排的一位男同学打断了他,那个年轻人早已摇头叹气老半天了,终于忍无可忍,拍桌子站了起来:

“老师,您去过美国吗?您是从书本里看来的美国吧?”

坐在男同学A旁边的,是一位留着长发的男同学B,这时候站出来附和:

“对啊,老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挑战突如其来,让讲台上的老师有些措手不及,他有些疑惑:

“你们两个是哪个系的?”

A同学显然不想理睬这个问题,他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所谓的American Dream,就是在梦想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老师没有让学生继续讲下去,他以长者的姿态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验:

“年轻人,你毕竟too young,too naive!”

A同学果然不吃这一套:

“老师,我一定会去美国的!I find out for myself!”

说完收拾书本,走出教室。

01

这场景,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到过?没错,它来自2013年公映的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A同学,就是影片中的“孟晓骏”,后来,他如愿以偿,到美国去追寻他的美国梦。还记得吧,他拿到签证,如人生赢家一样昂首走出使馆,高呼“USA,Here I come”,门口排成长队的等候者无不投去羡慕的目光,此处确实有掌声。离开中国前,机场送别,电影用男主角“成冬青”的旁白交代了孟的心声:“孟晓骏说,他从生下来就在等着这一天。”还记得孟在走进安检前的最后一句话吧,是,“我不回来了”。

这部电影,英文名翻译成American Dreams in China,银幕上的角色,包括三位追梦人为之奋斗的“新梦想”,都不难在现实中对号入座,所映射出的比历史还要更真实。影片中有个让全场哄堂大笑的片段,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多次被拒签后,喊出了“美国人民需要我”这样的金句,被保安强行带离出场。

几年后,我在微信群里见到过用这幕截屏做的表情包,并收藏起来。确实如此,回到改革开放之初,在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第一个十年,是一个精英在做美国梦的年代,所谓“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只是在影片中,“孟晓骏”终于还是回来了,人前“载誉归来”,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遍体鳞伤的美国往事,按照整部电影的基调,他,作为“新梦想”的三大合伙人之一,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American Dream,只不过是in China而已。

《中国合伙人》剧照

这场发生在师生间的代际冲突,在整部电影中,属于很容易被进度君跳过的段落;但就我们所要讨论的题目而言,某些线索放在今天可谓细思极恐,既隐藏着历史的进程,也在诉说个人的奋斗。“孟晓骏”当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八十年代新一辈”的一个类型,那个“我一定会去美国的”的类型。在那代人中间, “孟晓骏”千千万万,学而优的他们年复一年寻梦美利坚,学术界既是最初的容身所,大概也是追梦抗阻力最小的领域。以这些岁月种下前因,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收获的后果——这四十年来,我们读过的美国书,很可能大都来自“孟晓骏”们的手笔,写作或者编译。

一开始,是他们厌倦了,在他们眼中,老一辈的“今日美国讲座”,不过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一番;继而,他们中的幸运儿,很多想必历经艰辛而不悔,终于踏足美利坚的大地。他们所做的,就是用最宝贵的学术时光为我们展示并营造了一个“美国”,那个当年在我们眼中光怪陆离的“美国”,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片头,音乐响起,时代广场灯火辉煌,漫天雪花飞舞,曼哈顿岛摩天大楼林立,布鲁克林大桥在晨曦中已经车水马龙,总而言之,那个“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的美国(当年的北京又是什么样子,可以参见大约同期播出的《我爱我家》)。

结果就是,他们那一代在美国的见闻录,就成为我们这一辈所读的美国书。能到美国去看一看的,毕竟只是少数人,是一个时代的精英弄潮儿;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从这些美国书中“走遍美国”。以林达为代表的美国书写者,在此意义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笔名——“孟晓骏”,我们曾经通过他们的书写,不仅是阅读美国,还以美国为方法去理解到底什么是世界、未来和现代化。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但到了今天,“八十年代”已经俱往矣,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假设我们现在要站在大学讲台上,来一场“今日美国讲座”, 要是我们还只能按照“孟晓骏”们的书来讲“今日美国”,比如孟氏第一条, “所谓的American Dream,就是在梦想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这句话,在八十年代可以说得光明磊落,但到了今天,我未必可以说出口,因为我知道美国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自己就翻译了一本副标题叫作“危机中的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的书。

四十年河东与河西,某种意义上,反而是那位看上去古板僵化的年长讲者说对了,他笑到了最后,终有一天,“孟晓骏”们认识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天真——未必是错误。当年长者讲的,“美国的种族歧视永远不会消除”,这话搁在美国学界,不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论断吗?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客串老师的,其实是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教授,唐教授本人就曾在1986年至1994年留学美国,取得博士学位。西方哪个国家他没去过,作为隐藏最深的彩蛋,他的两分钟客串,以及那句台词“年轻人,你毕竟too young,too naive”,可谓神来之笔。

时代巨变之后,如何理解美国,成为我们不能尽信书的问题,而在进入这个问题时,我选择同“孟晓骏”一起思考。

02

影片中,“孟晓骏”之所以再也听不下去了,是因为他已经不再相信了。看着讲台上那位戴着黑框眼镜的老教授,孟自己也戴着一副“眼镜”,无形但却有色,美国是批不得的,或者说,任何批评,不过只是故意批判一番。请注意,孟在此时的认识论非常简单:“老师,您去过美国吗?您是从书本里看来的美国吧?”这就有意思了,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书本里的“百闻”不如亲自去美国的“一见”。电影到这里,“王阳”还站出来,给了一记有力的声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时,孟和王两人浑身上下充斥着年轻人的理直气壮,完全忘记了他们也没有去过美国。仔细追究,最能概括孟之认识论的,并不是“王阳”补刀的那句,而是另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某种意义上概括了过去四十年国人认识美国的方法论。远观不行,从书本中读“美国”如雾里看花,不排除有些书甚至有些教育只是洗脑;只有亲自漂洋过海,才能看得真切,求得真经,获得启蒙。想一想这些年我们读过的美国书,从林达到刘瑜,他们的文字之所以深深吸引并打动整整一代读者,某一历史阶段甚至塑造了文化精英对美国的认识和想象,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旅美作家,瞧,他们就在美国生活,读书。因为人在美国,也就取得了为我们讲述美国梦的资质。

记得读大学高年级时,那时还是21世纪初,林达的美国三部曲成为我的案头书,从《历史深处的忧虑》,到《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每一本都手不释卷,几乎读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当年,林达的美国叙事对年轻学子影响深远,大到可以指引研究方向的选择——后来读研究生时,我投身美国宪法而义无反顾,林达在三联出的三部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剂定心丸。放在当时,林达的叙事有很多闪光点,那些年的读者不是盲目的,阅读本身就是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但今天回头看,真正让林达走到时代之风口浪尖的,也是三部曲最大的卖点,奥秘在于林达系列的副标题:“近距离看美国”。在这三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带路美国,其镜头是移步换景的,但机位和焦距却保持不变,所主打的就是一个字:“近”,越近越好,直至讲述者把自己同风景融为一体。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