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召唤 | 在一间儿童书店,需要「听话」的是大人

2022-04-20 星期三


来一善儿童书店的顾客,最先阅读的是位于书店入口的「大人听话守则」:「试着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读的书」「试着跟孩子一起交流书中的内容,哪怕是一个搞笑的词语。」「就算一时不能理解孩子的选择,也不要轻视和嘲笑」「看书累了就到外面草坪上打个滚、唱首歌,或者跟大树说几句话。」——「听话」一词,就这样巧妙地「反弹」给了大人。


「大人很少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为大人量身打造的。」一善儿童书店的内容总监魏舒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这一点,是在她某次无意间蹲下时,意识到商场里的孩子「平时只能看见大人晃来晃去的腿。」而一善儿童书店的宗旨,是打造一个以为孩子为主的空间,让大人体会孩子的处境。


位于北京顺义区的一善儿童书店外观


首都国际机场向北半小时的车程,便是一善儿童书店所在的酒店园区。园区内有美式乡村、日式和哥特式等风格的建筑,其间有宽阔的草地和景观湖。两只黑天鹅在湖区作伴,有人来,它们便朝着人的方向游。这里如同一片悬浮于北京郊区的飞地,现实生活的喧嚣被屏蔽于外。


进入书店内部,大人可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里的语言只属于孩子。「捏捏摸摸啦啦哒哒」「『我』是个谜语」「艺术家是小小孩」—— 这是书籍的分类名。大人只有从小孩的视角去理解这些字眼,才有可能识别每一种分类为何。据魏舒介绍,来过的小孩几乎都很喜欢书店,它区别于日常生活中以成年人为中心的世界,是为孩子定制的乐园:书架、桌椅,卫生间的马桶和洗手台的高度都适合孩子的身高,孩子在这里不会感到格格不入。隐藏于书架后方,还有一间「秘密基地」,大人不得进入。


一善儿童书店内部


「有些大人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非常强势。他们认为四大名著、欧美经典文学是好的,小孩不看就是不对。而我们希望小朋友来到这里能够拥有自由选择书的权利,孩子可以选他喜欢的漫画,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立体书。」在对书的考量中,一善儿童书店的内容团队也以「大人听话守则」作为自我要求。选书最重要的两条标准,魏舒认为是「孩子喜欢」和「不说教」。有着多年童书策划经验的魏舒将孩子的反应作为一本书能否上架的首要考量要素。而孩子的反应往往会超出她的预料,「我之前策划过一套书叫《花园小象波米诺》,里面有很多抽象的语言。很多大人怀疑『小孩能看得懂吗?』可是回家拿给孩子看后,意外发现孩子非常喜欢。」

 

一善儿童书店内部一角


说教类的书籍一定不会入选。一方面,「我希望你不要乱发脾气」「我希望你不要乱扔东西」这些说教语言充斥着孩子的日常生活,非常无聊。另一方面,大人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会令孩子关闭心门。和书店对家长的要求一样,书籍也应该理解孩子的心境,与孩子平等对话。


与社会议题有关的书籍也是一善儿童书店的构成之一:性别平等、校园霸凌、残障人士权益等相关书籍触手可及。「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书向孩子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女生也可以成为飞行员、政治家,或者科学家。」这些书籍体现了书店的价值观,但并非由于受到孩子欢迎才被选入。对此,书店的原则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大人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一善儿童书店内部走廊


晓燕是一位 7 岁男孩的妈妈,她曾带着儿子体验由一善儿童书店和原创绘本大师熊亮共同开设的「绘本国」艺术教育项目。在书店,她发现了自己小孩的另外一面:「他的性子很急,动作很快。可是那天他翻着翻着,找到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安静地坐下看了起来。这个安静的过程是令我惊讶。」


书店开辟的迷你美术馆中,孩子们在「绘本国」课上产出的作品正在名为「月老虎」的展览上展出,包括诗歌和画作。看展的观众很难相信,生动的诗句和抽象的画作均出自于一群七八岁的小朋友之手。「很多时候我们看待孩子会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和小孩讲话就要用很嗲的叠字音,比如认为小朋友画的画就应该是造型很简单的简笔画,但是小朋友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是需要好的方式挖掘出来。」魏舒解释道。


一善儿童书店的迷你美术馆空间中


在「绘本国」为期 6 天的线上创作课的回顾活动中,一位孩子这样表达自己的收获:「6 天的课程我学到了对时间的感觉,我看了你 6 天,你只看了我 1 秒」。采访中,被问及令他惊讶的时刻,熊亮不止一次地提起这件事。「我们都很激动 ....... 这个孩子上过我们的诗歌课。而课程的初衷就是教大家如何在语言还未发生前去感受和理解世界,帮助他们寻找将最生动又最隐蔽的感受说出来的能力。


6 岁的王知微以《静电》为题,写下一首小诗,挂在书店的走廊上:


我的头发

突然会飞了

它和它的朋友手牵着手

离开了我

你收到我的信息了吗

当你握住我的手

每碰一下

就悄悄说一句我爱你

像闪电一样很快消失

在夜里

我的衣服在偷偷过年

它霹雳啪啪地

放了一串鞭炮

觉得不满足

又加了一根烟花

在微弱的电光里

我看到了全世界


当被问及成人到底该如何做到理解孩子、创建出孩子真正喜欢的书店空间时,魏舒认为,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脆弱」,「其实成人是很怕暴露自己的脆弱,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很多现实场合。」而儿童的情感都非常炽热与坦诚。「成人想要去重返或者接近儿童状态,先从接纳自己开始。」成年后,内心的小孩其实并没有真正消失。在儿童书店,通过了解儿童的世界,「那个小孩是能够有机会释放出来一会儿的。」

 

一善儿童书店旁的卷宗书店,大人等待孩子时可以在这里看书


参观书店的成年人,常常以「我小时候 ......」作为话题的开头。在回溯童年的过程中,大人也在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思考如今我们正在传递给孩子的教育。晓燕说「我很羡慕现在的小孩有这么多元的环境,可以接触到这么多的原版书,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有的话,那会是什么样呢?」「儿童友好型城市」这一概念,在 1996 年的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上被首次提出。我们的城市、社会对儿童友好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做到?或许,要从释放心中的小孩开始吧。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