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去世,享年80岁

2021-08-12 星期四

据长影集团消息,著名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于8月12日上午8时29分在浙江宁波慈溪逝世,享年80岁。



李前宽1964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毕生创作了众多经典主旋律电影。代表作有《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七七事变》等。



1989年,他与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历史电影《开国大典》,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重庆谈判》 获“华表杯”政府优秀影片奖、第17届百花奖优秀影片奖。


《开国大典》


得知消息后,姜昆发文哀悼:“李前宽导演,艺术大家。他为人谦逊,快人快语,真情真意,大开大阖,每一次和他相聚,都受益匪浅,都留下深刻的铭记。他创作经典无数,积累经验云隆,是艺术一代宗师,更是同仁良师益友。前宽大叔不朽,一路走好。姜昆长哭痛悼。”


艺绽君曾于2019年聆听李前宽的讲座,他回忆了经典电影《开国大典》的创作幕后,曾为古月改“叉腰”动作,克服成本不足难题使电影“绝处逢生”——


昨天(2019年10月24日)下午,在巨幅国画《新中国诞生》前,200多名观众共同聆听一部关于新中国诞生的经典影片幕后的故事。著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来到中国美术馆第八期“大师讲大美”学术讲坛,从电影《开国大典》拍摄中的台前幕后,追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电影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艺术实践,畅谈他们多年来在绘画艺术上的探索与尝试。


李前宽导演在讲座中,阎彤 摄


78岁的李前宽,与妻子肖桂云作为影坛一对传奇伉俪,从影六十载,合作的影片有《佩剑将军》《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20余部,其中经典影片《开国大典》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并荣获香港亚洲十大影片奖。不久前,4K修复版本的电影《开国大典》重映,这让两位导演非常感慨:“《开国大典》能在上映30年后,通过4k修复技术以更完美的视听效果与公众见面,为祖国70华诞献礼,是电影导演的幸事,也让更多观众有了一次重温经典的机会。”


说起接拍电影《开国大典》的记忆,虽然30年过去了,但肖桂云对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知道《开国大典》的本子给我们之后,心情是非常激动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特别大的压力。我们的创作时间总共只有一年,我们试图搭建开国大典的场景,这就需要一年,成本达到500万元,等于我们当时拍一部电影的成本。我们绝处逢生想到了使用资料片画面,但不是简单拿来,要让资料片和拍摄出来的镜头有机结合。”



影片中,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形神具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月的外貌很接近毛泽东,他自己也很努力学习毛泽东的声音和姿态,但是我们当时拍戏还是改掉了他很多毛病。” 肖桂云透露,古月习惯做叉腰和挥手动作,“一个人坐着聊天时手叉腰是不恰当的,我们让古月多加斟酌,他的一举一动不是简单的外部动作,更需要反映人物内心,他后来做得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拒绝了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当年两位导演为此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以往影视作品里的蒋介石都是‘青面獠牙’,我们拍出来的蒋介石形象却是有人性和情感的,有人出来说,你把蒋介石拍得让人恨不起来。但我们要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历史的人物谦卑之情,用真实的镜头聚焦历史重大事件。艺术的创作要按照艺术规律,对历史负责任,也是对后人负责任。” 李前宽说道。



“现在的中国电影,在一代一代新电影人的努力下,出现了很多非常好的影片,例如近年来电影《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口碑和票房都不错。” 李前宽欣慰地说道。“艺术家的品格,是在你长期创作实践后,真正理解民族与国家历史,真正深情地爱它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的文化自觉。至于一些快餐式主旋律电影,随意神化、戏化历史,这是不可取的。” 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李前宽、肖桂云多年来也坚持着绘画创作,他们认为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对艺术的思辨与追求是息息相通的,电影创作与美术创作互为借鉴、互为启发。 


(记者 王广燕)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糊弄敷衍,无聊难看!《中餐厅》还有必要再做下去么?
“男性女高音”是男是女?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歌唱家有啥来头?
这七十年的七顿饭,《开饭!》到底尝出了啥滋味?
网友要炸谢霆锋厨房?我们都快忘了他是影帝!
恭喜发哥获颁博士学位,但我对他依然充满了困惑


本期作者:王广燕、王金跃

本期编辑:王广燕

本期监制:贾薇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