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当老师的95后,已经提前苍老了
2022-10-22 星期六
如果你有一位身为教师的朋友,请一定要多多关心TA、经常了解一下TA的境况与变化。在偶遇久未见面的朋友时,迟疑地对着那张憔悴中带着一丝严肃的脸喊出了“阿姨”,并询问对方是不是朋友她妈。教了几年书后直接少走二十年弯路,成为了看起来三十八。
前段时间短视频、某书上同步爆火了一个名为“当老师前 vs 当老师后”的话题。点进去一看,朋友哭了,我努力憋了很久才没笑得太大声。第一批教师上岸的95后,已经成为“苍老最快的95后”候选人,大约只有土木工程行业可以勉强与他们一战。普通人很难清晰地感知“岁月催人老”这一自然规律是如何作用的,可能只会随着年纪增长,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多了几根白发。
但老师这一群体不一样,他们现在能清晰地记住自己衰老的节点:“当初走路上时小朋友喊姐姐好,现在走路上,小朋友看到我就想起作业还没写完。”但对身处其中的老师们来说,这可能也是最能吸走阳气的地方。
入职前你可能会觉得工作使人憔悴很正常,无需担心,想象中自己最多是从刘亦菲,变成了憔悴狼狈版刘亦菲。可没想到啊,在粉笔灰的包裹之下,自己的蜕变路径很可能是从刘亦菲到憔悴狼狈版黄渤。
一些老师入职前的照片要是贴到公园的相亲角,势必会引起大爷大妈们的争抢,满口夸赞:“这是谁家的好闺女、好小伙啊?精气神真足!”但如果是入职后的照片摆在他们面前,大爷大妈们只会收起调侃的心,敬畏地试探一句:
占满手机内存的照片,从人像、美食、旅游主题,变成了今日作业主题、考试安排主题、教案主题。有人则是从走廊上跑步会被教导主任拦下来的青涩学生,成长为了去拦下学生、并质问“你哪个班的”的教师角色。
via@阿欣老师只有手中的可乐,还残留着一丝没能被伪装完全的幼稚气息。要知道,经验足够丰富的年轻老师已经学会把可乐与奶茶装进保温杯了。
via @你清醒一点每一个雄心勃勃成为教师、满心欢喜地编制上岸的年轻人,刚开学时多半还会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要开明先进、优雅从容,就像偶像剧里的优秀教师那样。”
但很快,学生们就会以喧闹的课堂纪律、无穷尽的课堂小动作,让年轻教师们从理想主义状态中脱身。
上课前光是站在走廊上,听到班级内的喧闹声就隐隐绝望。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好不容易考来的饭碗要紧。”网上时常有萌新教师彼此分享“震住学生”的办法,盯着学生不说话就是一项大杀器。但我猜更多年轻教师是在实战中,无意识地在调整自己的状态与眼神,直到双瞳当中生出震慑人心的力量。但仔细想想,也有可能单纯是年轻老师们更需要做出凶狠表情,来树立学生面前的威信。甭管一位老师的外貌如何、性格如何,当他走在街上,总会有一些令人无法忽视的小习惯让你瞬间觉得“这是老师”。比如那些回到家一张口、整栋楼的感应灯都能亮的小年轻,很可能是老师。我的朋友虽然坚称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说工作是工作,自己从来不把工作上的习惯带到生活中。他们曾经以为自己需要成为的是培育祖国娇弱花朵的园丁。后来才发现,有些叛逆的学生不是花朵是荆棘,自己要当的不是园丁,而是拿着电锯的光头强。朋友说,她在当了老师后才明白那句“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的含义。我问她怎样才算杀气,朋友走到窗边,双手在胸前一抱、嘴唇一耷拉,面无表情地开始盯着我,就像下面这样。虽然已经毕业多年,我在她仿佛看垃圾的眼神中,还是忍不住地吞咽口水开始害怕。在真正成为教师之前,我想没有年轻人会认为自己不了解这份职业。毕竟学生时代,大家伙已经与老师们斗智斗勇十几年,自认早就看清了这份职业的优与劣。对学生们而言,几年的教学锻炼让他们已经足够有威慑力,袭承了“老师”这一职位自带的血脉压制。年轻教师的眼睛里总是透露出清澈的愚蠢,时刻在挨批的边缘试探。年轻教师身上已经隐隐有了标准教师的烙印,拥有了一些基础技能。
背对着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时,能凭借声音来源的方向,判断是谁在说小话。
坐在讲台上,能凭借着学生把手放在哪就判断小兔崽子们有没有认真听课。收起笑容往教室后门一站,往窗户边上一贴,让压迫感蔓延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有网友都当上老师了,还因为开学校大会时和学生聊天,被校长叫到走廊罚站。兜兜转转,罚站的还是那批人、爱上课聊八卦的还是那批人。甚至还有人,上学时被班干部告老师,结果自己当上老师后,继续被学生稿校长。不过这些从学生时代遗留的稚嫩气,倒有一个绝妙的好处。
那就是年轻老师或许暂时不知道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学生们脑子里能打的算盘,一定了解的一清二楚。
第一批上岸教师的95后,正在争相成为小时候最讨厌的人。它完整的表述,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稀巴烂。指的就是年轻老师们,动用一切智慧,阻止自己曾经实践过的糊弄手段发生。老牌教师或许不会细致地检查暑期作业,嫌工作量太大、粗略看看就罢。
但年轻教师微微一笑,一摸练习册就能发现它页数太少,中间肯定被撕掉了一些。老牌教师组织默写的办法,或许只是简单地让大家把课本收进书桌。但年轻老师,则会抓学生们把书顶在头上,彻底杜绝防偷看的可能。成为“小时候最烦的老师”的过程中,年轻教师们也成为了同龄人当中、第一批对这个职业理解与祛魅的人。但实际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讲义、授课计划、教案、课件……,以及假期还要接着改的试卷才是日常。
“当年不想开学的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不想开学的老师了。”
曾经以为老师嗓门大、时不时命令式地说话吓人又烦人。但只要经历过被学生们的窃窃私语包围,自己还无法掌控课堂秩序时的崩溃瞬间。学生时代一到提问环节,就忙着低头沉默不语,生怕抬头与老师对上眼神后被点名。等到自己当了老师,环顾四周,心里却开始疯狂祈祷有学生与自己对视、方便点名。说到底,学生们生出108个心眼要偷懒摆烂、不好好学习。
老师就得生出109个心眼去识破小孩子的诡计,还要留一个用来写教案做PPT。via《最好的我们》,第一天当老师 vs 当了一年老师入职后眼圈多了俩、脸上皱纹多了十几条,都是操心累出来的。
都说当老师有个特点,不管是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看起来通通像三十多。年轻教师们现在的面相看上去显老,可等到二十年后,就会显年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