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上海市民,如何缓解焦虑?

2022-04-06 星期三

浦西封控前,我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副院长王振聊了一会儿,关于上海市民如何应对封控所带来的焦虑。


说是做采访,其实更像是希望自己的困惑,得到回应。这半个月来,每天脑子都转得疼:抢菜、送菜、找医生、转发各种求助信息、消化各种信息(上海、空难、俄乌战争)、接朋友们的电话和被各种涨价割韭菜。


在浦西封控前,我问蒯姐,为什么我明明还能出门,也不缺吃的,我还是这么不开心。她说:“可能是最近坏消息太多,在一个糟糕的时代里当一个快乐的人也很可疑。”


两年前,我在武汉认识了王振医生。他是上海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赴汉为当地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展开心理援助。这段时间,他当然忙得脚不离地,直到深夜才有时间与我交谈。


因为奇怪的原因,我只能在这里发布我的采访笔记,却不能以访谈形式发布在公共媒体上。努力无果,并且前路已断。


我非常希望王振医生的建议能被人看到,我知道有人需要这样的内容。这段时间,有太多的上海普通百姓,心里都不太好受。突如其来的封锁,不断叠加的封锁,正常生活遥遥无期


王振医生帮助我缓解了很多情绪。“接纳”与“求助”是高频词。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现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实际生活,遇到困难就要积极求助。


如果你情绪特别崩溃,又特别想找人说话,你可以拨打962525,这是一条由2020年的疫情帮助专线发展而来的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

   

以下是王振医生的建议:


For 普通市民


不确定感觉是焦虑的来源


面对突然的封控,无论你是封控在家,还是被封控在学校或是公司,或者说面临即将被封控的可能性,绝大部分人都会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无非是轻一些和重一些。


即使明确告诉你,浦西4月1日要开始封控了,但在4月1日之前你已经有大量的信息输入,过量的信息可能造成你的信息超载,这种的信息超载本身就会让人产生一些焦虑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真正导致我们烦躁或是焦虑的,很大程度是由于不确定感。即使别人告诉你,封控那几天会怎么样,会发生什么,但对于你自己真正进入那个场景会发生什么,你也是不确定的。你的状况和其他小区可能不同,也可能你在网上看到很多信息,比如如果你所在街道有阳性,可能要延长封控时间等等,这些不确定信息给你一种很不安的感觉。心里越是担忧,行动上就越想去获得更多的信息,不安感逐渐加重。


这种不安感不是病态,是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非常合理的一种反应。只是如果这种反应的程度比大部分人都要更强烈,超过了能承受的水平时,那么可能需要外力干预了。


但在我看来,上海绝大部分市民的焦虑情绪还是在可控范围的。

    


浦西人看到浦东人抢菜,也会觉得自己需要抢菜,以应对封控。即使你本来很淡定,不去抢菜,但当你看到周围人都这样做的时候,你没点存货,你心里是很不安的,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还有一个从众心理,大家都去做肯定是有道理的,我赶紧去做。我现在不去抢,万一没了怎么办?


这种从众心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恐慌情绪或者说是焦虑情绪的蔓延,或者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反应性焦虑。 


我们将导致这种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心理应激,如果这个应激源本身消失了,你的反应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比如明天告诉你,上海社会面已经清零了,大家可以放心了,那这种焦虑情绪就哗啦降掉一大半以上,你就不再慌张了,这是很自然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浦西到了4月5日,上海的新闻发布会告诉市民,我们已经很好控制了疫情,未来一周内,上海的生活会逐步恢复平静,有一个明确的、可预期的未来,也会逐步降低市民的心理应激。


但是在应激源没有消失时,很多人的应激反应不会显著降下来。如果刚才说的应激源持续存在,悲观的预测也持续存在,那这种不安感就会越发强烈,尤其是内心比较敏感的人。


当我们在讨论焦虑情绪时,虽然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个体的差异非常大。每个人对同样世界的反应不同,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我反应慢,但也许累积久了,反应更加强烈,也完全有可能;你反应快,但你适应快,也很可能。比如你的焦虑峰值很快达到,但是也许你受平静的朋友影响,很快就降下来也很可能。


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


当有了情绪反应后,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脆弱,怎么这点事反应这么大,这会加重你不好的情绪,甚至有自责内疚、自我批评都来了。如果你认识到这个情绪其实很正常,我有点慌张就慌张了,张三李四也很慌张,我们是一样的,没关系。这样或许你的焦虑和恐惧就慢慢降下来了。


所以我们不单单是要正确地面对疫情的现实和防控所提出的要求,我们也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情绪反应。


哪怕你觉得自己出现了有异于平常的反应,比如你平常稳重、淡定,但这次好像不一样了,你也要去接受自己在这个情况下做出的反应。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很可能大脑根据过去的经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反应。


假如一个人在成长中,曾经历过极度的物资缺乏,那突然被封控住,别人抢菜他没有抢到,这种让他无法掌控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惊恐发作。但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历过物资缺乏,他觉得任何他需要的东西,总是能解决的,缺点吃的没关系;或者是一个人对一日三餐的追求不高,那他们面对囤积物资,可能更平静。


这些不同的反应和情绪,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面对不断叠加的封控日期,调整预期,以减少失望」


我在学游泳时,看到陪我游的人就站在前方,我拼命游过去,快要靠近他了,我知道我一伸手就可以抓到他了,我就能站起来了。但当我靠近的时候,他突然往后退了一步,你发现你没抓到。这种预期落空对人是很大的打击,预期落空会加强我们前面说的不确定感。


比如原来你想着14天后解封,你努力度过这14天,你的心理能量分布就是按照14天来分布的,然后快到第14天,快到你的心理能量用完的时候,你得知还没有结束,你的失控感就会非常强烈。即使你觉得疫情的发展你无法掌控,但是你知道解封日期,还是有某种程度的掌控。但突然之间,你发现你根本掌握不了,你永远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悲观情绪开始都是焦虑,时间长了就可能变成抑郁。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基本的调整方式是通用的,比如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营养。面对任何情况,这种调整都是合适的。


另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调整预期。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封控时,就把这个预期调整从解封,调整为你自己的每一天。你去思考和期待自己今天做好哪几件事,明天做好哪几件事,从想着解封,转变成想自己在封闭环境下,可以做哪些事情。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但这是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做的事情。


我也看到朋友就把预期拉长了很多。如果在预期日期之前解封,那么他们会觉得这是额外的惊喜。)

这也是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最安全的。如果超出预期你很开心,但如果预期落空,失落感会比现在更强烈。


(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我们在个人生活里找到一点稳定的坐标,围绕这个坐标展开生活)

对。第一,不去做我无法掌控的决定,比如上海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第二是把目标定在能掌握的范围内,比如今天看一部剧,看一本书,做个菜,锻炼身体,明天就陪孩子、父母做件什么事。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只规划解封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做什么,不具体期待解封的日期。


面对缺少物资这样的现实性焦虑,要积极求助

现实性焦虑,主要是要找到解决现实困境的途径。比如我看到有很多居民在组织团购,或是邻居之间在互相帮助,我看到我们小区里就有邻居借奶粉。


如果你已经做了所有努力,但是在现实层面还是无法解决,尽可能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比如短暂地调整一下饮食结构。政府也在积极完成保供,断粮一两天,政府都没有给你补给上物资,我觉得在上海不太会发生这样的事。


面对现实困难,第一当然是自助;第二条就是要学会求助他人,其实乐于助人的还是挺多的。你和邻居说下,你没有米了,没有油了,总会有邻居帮助你一下。


在这种情况,如果出现极度的焦虑情绪,往往是把问题灾难化,灾难化的想象会把他的情绪弄得很糟糕,进一步作出灾难化的假设。


很多小区肯定是没有非常有品质的饮食了。现阶段,大家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预期和饮食习惯,稳定情绪。 



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远离信息源(应激源)

当我们的作息和大自然的规律不太一样,和日照的时间有太大偏差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内分泌会受到影响,因为大脑判断时间与太阳光是有直接关系的。当然也有人习惯了另一套生物钟后,身体也能适应,但这并不推荐。


对个体来说,如果原本规律的生活被疫情打断了,生物钟就紊乱了,自然会引起情绪的不稳定,包括抑郁和焦虑,抑郁可能会更多一些。生物钟的紊乱也会影响你的肠道功能、肌肉系统、神经系统,这些身体的不适又会进一步影响你的情绪,所以是多重的恶性循环。


现阶段,很多人晚睡其实也是因为老想获得一些疫情相关的信息,不安全感促使人们总想去获得一些信息。而且现在智能手机很坏,大数据带来的信息茧房,导致我们都有信息偏差。这种信息获取的极端化,会不断佐证你的判断。


另一方面,敏感的人如果相信了第一眼获得的信息,那就会产生注意力偏差,特别想去证明自己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会不断地去获取信息,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很容易进入一个不断自我证明、自我循环的焦虑情绪,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大数据推送是被动获得信息,这就是主动获得信息,这两者都会造成信息超载。


面对信息超载带来的伤害,最有效的应对就是和信息源暂时脱离,也就是脱离应激源。脱离信息源之后,你的大脑有机会自我消化,自我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复习功课,因为需要把大脑里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变成自己的知识。你获取了那么多信息,其实你大脑在不断重复别人的观点,只有脱离信息源,你才能整合这些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另外,当我们看到有负向刺激的信息时,你的情绪也会跟着信息内容发生变化,你会处于一种半焦虑的状态中,就好像我们看足球比赛会激动,看电影会紧张或开心,人的情绪会被信息带出来。在激烈情绪的影响下,人的认知判断会被抑制,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被推销着推销着就买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所以,这段时间,也要经常把手机放在一边,与家人们聊聊天,去看看剧看看书放松一下,运动一下,这样你的大脑也有时间去整理许多错综复杂的信息。


For 抑郁的朋友

积极自救,疏泄负性情绪,寻求专业帮助

我有朋友曾经确诊抑郁症,但已经治愈了,很早前就停药了。可是目前长期居家,他的状态又变得非常低落,尤其是面对经常抢菜抢不到,让他感到很疲惫。这个城市里还有其他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应当如何让自己平稳、安全地度过封控期呢?


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情况。有抑郁情绪的朋友,在全域静态管理下,会度过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医学上有个名词叫心脏储备功能,我自己也有个词,叫心理功能储备。平时没压力时,一个人看起来很开心,侃侃而谈,但一碰到压力就崩溃,而另一个人,平常也一样侃侃而谈,但遇到压力就很淡然。他们俩在平时看起来是一样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其实他们的心理健康储备是不一样的。当碰到压力时,人的心理功能储备就要发挥抵抗压力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太多储备,就会抵抗不住压力,焦虑抑郁都很严重。


有的人心理功能储备天生就偏低,比如一些确诊抑郁症的患者。他们如果不碰到很大的压力和刺激,他一点事儿没有。就像人如果一直走平路,是不会有机会发现自己心脏不好。


那么在疫情之下,心理功能储备偏低的人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他消极被动,不愿意求助别人,那么被连续封控十四天,他的心理功能储备早就耗光了,各种负性的心理情绪就出来了。


对于你的朋友,你们周围人要直接去给他提供些计策。比如告诉他去求助别人,这时候求助外界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求助,往往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他希望和人交流,就去和周围的人交流,如果是缺少物资,只要求助,一定会有办法补给上。


心理层面上的求助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把自己的不良情绪疏泄出来,相当于你的心理功能储备桶小了一些,但是我经常把水倒出来,水也不会漫出来,压力就减小了。


另一方面是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拨打上海24小时心理帮助热线962525。你还记得2020年疫情时,很多青少年出了心理问题么?当时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帮助的需求大幅增加,我们就扩容了原有的心理热线,增加了接听线路和接线员,服务时间也延长成24小时,更好服务上海的普通大众。到了去年,我们又把这条疫情心理援助专线和17条区县级心理援助热线整合成962525,后三位“525”就是“我爱我”的谐音。


我上周看了一个数据,大概是三月以来,962525的每天接电量增长了38%。


当你需要,你可以拨打962525

(市民打962525,是可以在电话里和心理咨询人员聊天的吧?我看到有报道提到,有接线员接了半小时电话。)

是可以聊天,但我们不建议聊太长,要么你占着线路别人打不进来。基本上不需要到半小时,问题就能解决了。如果有特殊情况,咨询时间会很长,比如危机干预,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劝说来电者。


其实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危机干预,在这个季节,加上疫情,导致有些朋友心理上出现极大变化。需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大部分市民朋友,主要还是自我调节。

    

(那是不是当你觉得情绪特别崩溃,又特别想找人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打962525。)

    当然可以。


不要断药。互联网医院可以配药,原有的心理咨询服务也可以以线上的方式继续

一方面是寻求专业咨询,另一方面,如果是有明确心理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服药的患者,千万不要断药,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2020年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了断药现象,导致疾病复发。现在也确实有一定存量的患者正在服药,而我们有了比2020年更好的服务。


 首先我们市精神卫生中心有互联网医院(微信号:上海精神科医联体),这在2020年还不太完善,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你在互联网医院上可以配药,只要不是安定类药物,都能在网上配好,物流送到你家。由于现在物流比较慢,所以最好能提前几天就配,不要真的断药了才配。


第二个是如果你正在做心理咨询服务,有定期的50分钟心理治疗,有一些机构是可以将原来面对面的治疗,改成电话、视频治疗,不让治疗中断。这具体就是看患者在哪个机构治疗,与机构沟通。特别是社会心理治疗机构,操作起来是非常灵活的。


第三个就是,如果以前没有确诊,可以通过962525,或者寻找其他的线上心理咨询作为暂时的支持。我知道有些志愿者正在为社区提供心理帮助,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也在提供无偿帮助。我们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也发布了很多抗疫相关的视频和文章,大家也可以看看。


接纳无力感,让寻找生活中的好事成为习惯

普通人在灾难面前很容易有无力感,你又同情别人,但自己又做不了什么,这样很容易陷入我前面说过的焦虑、愤怒、无力,这些都是对于应激源或者压力的不同反应形式。


首先我们要接受有无力感是一种正常现象,一种常见现象。并不因为有无力感,就意味着我这个人很无能,很脆弱。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反应形式不同,要接受这个反应,包容自己,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


接受了之后,就要想想怎么缓解。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你如果想跳起来,你得允许自己先蹲下来。我情绪很低落,我就要想想看,这种感觉与我过去什么时候相似,我以前怎么应对的,我应对的方式现在是不是仍然有效。别人有无力感,我看到他们是怎么应对的,他的方式我是不是可以借鉴,找一些方式去理解。


所以接纳是第一步。

接纳是我反复和你说的词,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接纳情绪,二是接纳事实。按照现在的防疫政策,阳性就需要去隔离点或者方舱,这并不是你能够掌控的。如果你不去,你要斗争,斗争是不是会生气,那等于你有两层愤怒:事情本身让你生气,与对方斗争又很生气。如果都斗争不成功,你要再经历一次挫折了。


所以要接纳。我理解现在很多市民朋友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就是你面对无法掌控的局面出现的自然情绪反应。 


允许自己有情绪,但是不能沉浸于情绪。现实中任何一件事的发生,从来没有说只有坏没有好,只有黑没有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隔离点,我们能不能找到哪怕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呢?只要用心去找,肯定能找到,比如你的方舱邻居,知识渊博或者性格可爱,我和他聊天就很开心,也是一件好事。


积极主动去寻找一些好东西,会慢慢形成习惯,这能长久地帮助到自己。


另:

上海24小时心理热线:962525

    

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加入B站“能量加油站”,在bilibili搜索“能量加油站”,有线上心理咨询团队可提供支持;


格置勤思公益心理咨询,每人每次咨询时间45分钟,不收取任何费用,扫描客服二维码登记:



石墨文档,上海疫情期间线上活动汇总:[https://docs.qq.com/sheet/DR3p2dmF4Znh6Rlp0?tab=BB08J2&scode=]


「我和我们」公益团体开展了一系列团体陪伴活动,可加微信ID:wearehere01

封面图:好朋友前天去了古根海姆,与我分享了一些快乐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