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比结果重要:《自然》正式推出“注册报告”论文形式

2023-03-09 星期四


从现在起,《自然》将发表一种新的论文形式,旨在倡导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

今年是《自然》决定对所有论文进行强制性同行评审的50周年。现在,《自然》正式向读者和作者推出“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的论文形式,这类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测试某个假说是否有证据支撑(见go.nature.com/3kivjh1)


“注册报告”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如果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能通过同行评审,期刊就承诺发表,而研究结果本身是次要的。目前,《自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以及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推出“注册报告”的形式。未来,我们计划将这种形式拓展到其他领域和研究种类,比如更多的探索性研究。

在“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这种论文形式中,期刊承诺如果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能通过同行评审,就予以发表。来源:Getty

我们为何要采用这种形式?部分原因是为了消除发表偏倚。发表偏倚是指科研系统——编辑、审稿人、作者——更倾向于发表阳性结果而不是阴性结果。“注册报告”能推动研究的开展,不管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对于出色而可靠的研究,我们不应只注重它的结果,还应肯定它的方法。

投稿

“注册报告”的形式要求作者在启动研究前预先提交研究计划,这一步称为投稿前咨询(pre-submission enquiry)通常来说,这个计划应包括研究问题,解释为何该研究符合“注册报告”的形式,以及对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法的简述。研究问题必须符合《自然》对科研影响力和支持证据力度的现行编辑标准。如果满足这些标准,研究计划将被送审。审稿人将根据研究问题在某领域或更大范围(比如对经济、环境或社会)内的重要性评估稿件。他们还会评估研究设计和分析是否可靠。如果通过了审稿人的评估,期刊将承诺发表研究的最后结果,前提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保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注册报告”不是新的论文形式,它已经出现了至少10年[1]。《自然》旗下多本期刊已经在提供“注册报告”,包括《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根据开放科学中心的统计,全球有300多本期刊提供“注册报告”——这个数字在2019年是200本左右。不过,虽然已经推出了一段时间,知道或了解“注册报告”的科研人员仍不算多。而现在是时候改变这个现状了,《自然》希望能加入这一队伍。


对“注册报告”的认知度不高还在于整个系统更倾向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把主要重点放在结果上的研究确实很宝贵,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经费申请都要看这类研究。这类论文对研究机构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机构可以用它们来获得经费。


显然,我们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凸显“注册报告”的优势。“注册报告”强调了严谨性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中的必要性。同时,它还具备内置反馈机制。这两点都能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注册报告”正在成为研究质量的保证——同行、研究机构和资助机构都开始意识到这种形式代表了高质量研究[2]。此外,这种形式还能让审稿过程更具建设性和友好性。

合作潜力

“注册报告”(和其他形式)或许还有助于解决学科内的分歧。比如,心理学研究人员一直对个体主观情感体验是否受到他们面部表情的影响看法不一。而持有不同观点的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注册报告”的形式来合作验证这一假说。他们的研究结果[3]已于去年10月发表。


10年前,《自然》推出了面向手稿作者的报告摘要(reporting summary),要求作者提交一份清单,说明实验结果是否已经重复过,或是某个样本量是否合适等。“注册报告”代表了今后向着更强调严谨性和实验设计的方向转变,这种形式既代表了做科研的方式,也体现出好的研究其实在撰写论文之前早就开始了。

参考文献:

1. Chambers, C. D. & Tzavella, L. Nature Hum. Behav. 6, 29–42 (2022).

2. Soderberg, C. K. et al. Nature Hum. Behav5, 990–997 (2021).

3. Coles, N. A. et al. Nature Hum. Behav. 6, 1731–1742 (2022).


原文以Nature welcomes Registered Reports标题发表在2023年2月22日《自然》的社论版块上

©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3-00506-2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点击文字或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论文Letter形式是怎么来的?

文章被抢发、课题进展不顺:读博期间让你想放弃的时刻

诺奖得主的论文更不易遭拒,但可能是因为作者名字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3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星标我们🌟,记得点赞、在看+转发哦!


原文地址:点击